“袁文”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句 其二十六 北宋 · 石延年
繁萼香琼乱,残英绛雪遗(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三)。
句 其八 北宋 · 唐庚
押真韵
乞取蜀江春(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
句 其九 宋 · 汪藻
应物聊为小乘禅(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
跋袁光禄毂与东坡同官事迹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二、《攻愧集》卷七七
庆历诏郡国立学,而置教官者才数处,多延致乡里之有文学行谊者为之师。我高祖正议先生教授四明前后三十馀年,一时名公皆在席下。是时赴乡举者才百馀人,解额六人,试于谯楼。秋赋之年,先生谓舒公亶、袁公毂、罗公适曰:「二三子学业既成,不应有妨里人荐名」。于是舒试于乡,袁试于开封,罗试于丹丘,三人皆在魁选,实为一时之盛。舒以《舜琴歌南风》、袁以《易更三圣赋》名于时,而袁之著述传于世者有《韵类题选》百卷,后学赖之。元祐五年倅杭州,东坡为郡守,相得欢甚,有《迓新启事》,坡书《龙泉何氏留槎阁记》、《介亭唱和》诗。坡次韵二诗,一谢芎椒,一为除夜。如「别乘一来,风月平分破」之词,最为脍炙,正为公而作,则其宾主之间风流可想而知也。抑尝闻坡一日谓公曰:「素知博洽,试徵袜事」。公一夕录数十百项,坡曰:「可谓博矣」。又从而增之,前辈之不倦于学如此。尚书丰公稷亦正议之高弟,志公之墓,当崇宁中方讳言苏氏,但言为守者,至不言坡之姓字。钥随侍括苍,于郡斋见公作守时十诗石刻,摹遗其家,此外罕见公之遗文。自少学赋,最重《韵类》之书,窃以为古今类书第一。盖类书必须分门,虽多出名公,而事多重叠,又必有杂门。惟此书以韵别之,读者随字径取,一索而获,每一目之下,必有赋题,故以《题选》为名。况公编纂精确,诸经注疏搜括无遗。蜀有《书林》,号为该博,止取《白氏六帖》散于此书之间,其实反成猥酿,殊失本意,世鲜知者。公之五世孙槱录公与东坡同官事迹及丰公所为铭,谓钥书于后,因诵所闻,并书之。两家子弟衰门既幸未坠,而公之后儒风日兴。有孙字质甫,好古笃学,教子有闻于时。觉名乡书,燮以吏部知九江,槱以特科为丞。燮之子肃甫,一孙字叔平,又有名方,亦以特科进。其子洽与肃俱收世科,其兴殆未艾也。罗公亦为杭之贰车,与坡同时,有启云:「谈笑风云,咳唾珠玉。弟兄射策,有机云慷慨之风;父子谈经,无歆向异同之论」。是故名动四海,号称三苏,亦为坡所深知。意与公适相先后,因附见云。
跋退斋遗稿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先君平生为文最多,尝手选初筮时所作为两帙,又命小吏抄为选举时杂著仅十帙,皆克逊弟珍藏。及使淮浙,官事鞅掌,文字或令某代劳。某去仕江西,先君始擢贰奉常,历起居郎、舍人,迁吏侍,凡举按官吏、奏疏己见、进故事之类,某远官皆不及知。先君属疾,急来省觐,遽罹大故。创痛深钜,忍死扶丧南归,而辎重书籍皆留先君亲吏家,不幸其家残于火,书遂羽化。念先君之文不少概见于世,前所谓两帙者、十帙者,克逊弟没,藏书数橱悉断烂不可读。悉搜故箧,偶有小册载丙寅、丁卯对劄、谥议及为浙漕时律诗数篇,立螭时贺郊祀庆成诗一篇而已。克刚弟之子质甫偶录得一卷,往往皆初筮之文,暮年老笔不可得而见矣。合新旧之作,得古赋一,古律诗二十六,奏劄五,谥议四,书五,四六十九,代论事四,荐士一,此直先君泰山一毫芒耳。然已失者不可追,仅存者尚可传也。某犹记先君为考功,尝覆议故李太尉显忠谥忠襄,在奉常乞以周必大、留正二相配飨光宗。及某继贰奉常,访《覆谥议》及《论配飨疏》,老吏皆死,故牍亦不存矣,可胜叹哉!时逊、刚二弟皆已逝,乃与季弟克永刻之家塾,以示子孙。继此访求有得,当附益焉。
啜雨前茶因作是什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六
烹煎不过偶为之,遂有芽茶作贡驰。
好尚于君可弗慎,听观惟众那容欺。
入香讵肯伤天质(茶有入香者伤其本质矣见袁文瓮牖閒评雨前芽茶则不然),得火旋看泛露滋。
玉琢和阗作瓯子,思量较胜越州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