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舒浒”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先夫人王氏墓志乾道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七、《省斋文稿》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先夫人姓王氏,由高祖阶州太守讳亮而上,世家博陆,至曾祖左金吾卫将军讳察始葬安阳
恩州太守、赠少师讳复
给事中、赠少保讳靓,又开国焉,遂为安阳人
卫国夫人宋氏。
先夫人幼善女工,通经史,博知古今事,不自以为能,而孝友柔顺是专。
间遇亲疾,皇皇戚戚,竭力尽志,惟人事之穷。
闻古有祈天代死、刲体和药者,皆屡为之,以是父母尤钟爱。
年十有七,遴择所归,会先太学博士府君魁释褐多士有大名,遂归焉。
未一星终,先君即世。
先夫人奉大母硕人居吉,于是伯姊生十年,某甫四岁,亡弟岁未周。
遭世多艰,虏惊盗剽,转徙乏食,课婢采橡实蔬苗供养大母,次给尊幼必均,宁己之馁,如是者连月。
初,外氏世显仕,卫国丞相元宪公孙、丞相庞庄敏公甥,先夫人少习长试,富贵事也,一旦骤履艰窘,虽窭人子不能堪,处之熙然,闻者以为难。
平居识虑高远,有大庇宗族姻戚之志而不克遂,然随事周急,人已怀之。
绍兴丙辰卫国道庐陵,大母命先夫人归宁,遂偕行寓信州
时某齿少长矣,先夫人躬督诵书,常至夜分,未辨色则以杖警于榻,使卧而覆之,又教以属对赋诗。
已而曰:「举业非吾习也」。
为择汴人陈先生,特使从之。
先生弟子以百数,先夫人一衣之华、一味之甘辄命某奉焉。
先生叹曰:「有母如此,吾忍负之」?
故教某甚切,其不能有所成者,某质凡也。
不幸明年卫国病,先夫人省视药饵,废寝与食,躬难能之孝有加于昔。
既薨,昼夜号慕,至累日水浆不入口。
人固忧其毁,而某冥顽悖戾,不能解释调护如先夫人所以事父母者万分之一,竟以戊午岁正月十八日不起。
会疆事未平,亟以二月十六日于州北之茶山,寿止三十七。
后某为秘书省正字,遇沛泽赠孺人,忝御史再赠安人
五男女:伯姊适右宣教郎赐绯鱼袋尚大伸,妇顺母仪,其来有自;
吾兄平叟不及名;
吾弟必强有隽才,再预乡荐,年三十三而死;
吾妹吉孙亦早夭。
孙一人,纶。
惟周氏再世卜葬庐陵县膏泽乡金凤山,先君诸父以序陪列,独先夫人葬他邦,遐想松槚,魂飞心折。
隆兴元年,某赖夙训,蒙上恩,入侍延和殿,顿首自言愿假外祠以毕迁奉。
诏可之。
归与姊谋,会姊病未果。
乾道二年三月,姊又卒。
孤立自悼,益惧溘先朝露,弗遂厥志,乃以十月上饶
十一月庚戌启土,翌日护柩以行,十二月壬申达于吉。
顾视先茔兆域相迩,不可以祔,别卜地于夹河二里间,惟长冈之麓食乡犹膏泽也,庚寅甫竁,丁酉窆。
呜呼!
我先夫人孝于亲不获其报,艰厥躬弗偿以寿,裕乃志弗究其成,十年教子而不及享一日之养。
天不可问,理不可诘!
将由某为祸为逆,天罚崇降而底是耶?
承祀任重,不敢殒灭,愿以未死之年长守丘墓,九原之心庶少慰乎!
以襄事之迫,未能求当世名卿纪述潜懿,姑用不孝之辞志迁改岁月云。
孤哀子左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某泣书。
舒平甫文集序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三七
余内弟舒浒平甫,古之学者也。
退然若不能言,而敏悟过人;
薾然若不胜衣,而勇于自立。
油油然不与人较,而其中自有泾渭。
世所共嗜者,一皆泊然。
至于身入太学,以举业为馀事,独于经史,间与朋旧审问明辨,穷日夜亹亹不倦。
虽百里外,相从劳瘁而乐也。
然卒以是病而死,止于三十有九。
其所议论,所著述,如川之方增,木之方华,而坎而夭折矣。
余时节相过,惧其用心太过,以养气培力告之良苦。
则应曰:「忱知其如此,然舍此则心何所于寄?
将益病。
不若从吾志,以听天命」。
呜呼,此其所以死也!
而幸有其不死者在,其书有《易说》、《系辞释》若干卷,《读史藁》若干卷,《纪拙前后续藁》若干卷,是亦足以观所学矣。
然使天假之年,则所诣者必益深,所去取者必益精,其止是也邪?
若其孝于亲,友于兄弟,信于朋友乡党,盖薄俗滔滔中之砥柱也。
而此又其土苴欤!
余于此弟,敬而爱之,将终身切磋焉,而痛其不克远到,姑序其大略于《易说》之首。
三学同舍会序 南宋 · 郑霖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吴郡志》卷二、《吴都文粹续集》卷二
淳祐己酉月正人日郡守郑霖三学同舍,序拜于天庆斋堂
会者四十二人:天台郑霖景说(参持志谕,存心长,服膺学谕。)吴门颜岩世光、(节性)应天滕哲景初(养正)天台公明元德、(养正)吴门孔烨明仲(观化学谕吴门盛文韶景声(率履)吴门詹次骙平叟(持志)吴门滕照德明、(养正)会稽扬珍庭玉允蹈三衢滕英杰德秀(养正)婺女吴邃渊渊仲(诚意)吴门张经德常(节性过存心、服膺、习是。)会稽李士特奇父(果行)、吴门钱振祖季(笃言)嘉禾赵与理子正宗学立爱过怀德。)三山赵绾夫景扬、宗学怀德学录吴门震亨子东(果行过时中。)吴门朱杲晦叔(务本)兴化陈寿翁仁父(笃信过果行学谕。)三山陈梦圆宗震、(务本)严陵诸葛克念师圣循理、三山桂岩肖、(持志)三山林应炎光远(习是)吴门陈伯章焕文(诚意)吴门吕直之道夫(持志)三山陈龙炎刚伯、(诚意)毗陵李煓子明、(存心)吴门范爽邦景哲(守约)、三山郑宏洪甫(率履)吴门干天麟仁仲(习是)合阳侯季立(持志)通川高仁立仲立(立礼)吴门陈由之子是、(诚意)吴门赵时㻽德玉明贤怀德。)通川高仁洽君泽(立礼)吴门张应高仰之、(贯通)天台时和甫(习是)金华士表仲端(服膺)南剑陈洧有之、(率履)临安昌朝文叔德)、三山陈钰伯坚(养正)通川霆伯声(服膺)
序曰:淳祐九年岁在己酉,天基锡宴之后二日三学同舍序拜于吴门天庆观
礼成,宴于郡之春雨堂,有执爵而祝者三,始酌曰:「侯自制锦而历符节,加惠此邦尚矣,愿守五年之信,终始如一,毋废甘棠」。
又酌曰:「仕而行义,敬共厥职,愿毋愧《羔羊」》。
又酌曰:「学优则仕,时当其可,愿无负乎《丰芑」》。
于是合席皆作而谢曰:「凡我同盟,有味斯言」。
是集也,序以齿,交以礼,会以文,隐然乡饮之遗风,依然斋庐之旧习,欢然相爱而又有规焉。
古之人饮食必祝,歌诗以见志,其庶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