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过城南梅庵追忆湖守宋使君叔晦 南宋 · 郑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重过梅庵不记春,花残树老绿阴成。
开元宰相肠应断,楚国骚人魄尚清。
古屋参差疏影动,水池深浅宿枝横。
主人祗在云深处,弄月吟风取次行(清郑杰《闽诗录》丙集卷一四)。
凤山书院记 宋 · 曾宏父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
余尝求五亩地,制小庵为游息计,且三载弗获。乃绍定辛卯夏,有以城西凤山地献者。喜过初望,亟捐镪贸以自业。于是除扫榛荒,为小屋八楹,曰梅庵。至东便门二百步地远,续矮斋五楹于门右,曰繁阴。生者游焉,死者藏焉,则庶几毕吾志矣。是秋,友人刘行甫过我于梅庵,因叹曰:「下有凤泉,昔人卓庵其上,多名公题咏,特未知邪」?余生平得掬水三昧,居官舍数月,必凿井取泉以自娱乐。君言正中余之膏肓,乃大喜。客去,亟走山下访所谓凤泉者,则湮塞已久。稍东一二蛙井,广不盈尺,水溢地面,盖泉脉实相接贯。旁数茅舍,人迹罕到。于是诡托人经营,迫岁始克就绪。浚昔所谓蛙井者,得泉甘冽,于是筑池象月,因山垒石,以增巉岩。虽多雪飞风,春空丽日,吐葩飘香,不减秋夜。青原焦冈,陈抱左右,前挹远水,后负凤山,若将展翅飞翔而下,固知地灵闭藏,待时显发焉。
按:民国《吉安县志》卷八,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与建宁路毋府判荐朱山长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叠山集》卷五、《考亭志》卷七、《启隽类函》卷九○、康熙《广信府志》卷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知公度量足以翕受一世之人物,敢以士献。朱文公之后能世济其美者,亦罕矣。四方善类几年长太息。某客闽十三年,所交朋友能读《四书》者尽多,求其明辨力行,真践实履,果无愧文公《四书》之教者,惟泳道朱公沂一人。癸未年初识之逆旅中,状貌与文公无异,揖而问其姓字,则文公曾孙也。听其议论,觇其志趣,绝似西北人,无一点江南时文气习,遂为莫逆交。每岁或一相会,观其论古今人物高下。国家兴废,善类仕止久速之故,扫尽华叶,独存根株。使其老为太平民,正谓胡瑗嘉祐真讲官也,生不逢时,可为浩叹。乙亥已前,侍从、监司、太守以遗逸荐者众矣,泳道皆不应聘。某问其故,则曰:「吾家如侍郎在、总领鉴、畿漕秘撰浚,其不遇贤宰相,以文公之故,穹官膴仕,如取诸寄,终为一俗吏,既无补于世道,徒有忝于家声,此某所深愧也。所以用力文字,与郡国荐名,心由科举奋身者,愿一洒从祖、从叔、从兄之耻,使文公之道取信于万世也。天耶,命耶?今何言哉」!某闻而悲之,惟诵「努力加餐饭,无事长相见」两句以相勉。今在建安书院与释菜,愿梅庵枉驾访之,延至门下,与之谈论,必有以契盛心者。若信其非江南时文气习,则愿以建安武夷书院山长,或提督官待之,亦扶持世道,兴起斯文第一义也。
读蔡梅庵消寒九叠诗。玉垂以消夏一篇步韵。亦足一好事 清 · 赵冕镐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二十四
芥珀磁针元相引,事贵合缝起透笋。
万里音信咫尺间,秋堂学士才旋轸。
玉垂为云梅庵龙,嘐嘐然有古人风。
九叠消寒诗卷子,味之醺如吸翁翁。
击节余亦能高咏,一轮明心挂心镜。
镜里相对两衰翁,欣喜注射眉须映。
西成书屋排冬筵,厚田琼韵始得传。
当代名硕量玉尺,同文天下来朝鲜。
何况德化盛辉萼,燉煌家世喻五索。
愈出愈奇绮语新,枝枝叶叶花灼灼。
向空作礼劝一杯,髣髴灯深钵响催。
及尔臭味吾何恨,三生石上證岑苔。
屏使玄冥不敢迹,但见室中生虚白。
犀碎玉辟徒自为,披襟可爽天水碧。
四时何分阴与阳,赵盾畏日出扶桑。
矮屋腾腾炎炎火,汗浆流濈叫天阊。
乃念滕六飞尺雪,恼杀贫人及老客。
消寒消夏孰重轻,都觉坐卧不安席。
是我说法妄如云,远愧梅老扬灵芬。
心香爇炷忏宿果,八十翁今沐兰熏。
王寿山诗十首(王寿山在今梅县东北松源堡。) 其七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鸣鸠春路忆幽探,耆旧遗闻选石谈。
埋碧千年应不化,重镌诗碣蔡梅庵(一路春鸠啼落花,蔡公蒙吉王寿山诗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