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谢皇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寿成皇后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二三
盛德继承,爰本亲传之妙;
中宫崇建,式光就养之尊。
庆集禁庭,欢传海宇(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妇功饬备,母道含洪,躬老氏之俭慈,享周家之福禄。
密赞乾刚之断,神器有归;
助成离照之明,天心允答。
惟每思于静顺,故备极于安荣。
衮龙兼彩服之纡,褕翟焕玉卮之奉,贵无伦敌,日以舒长,简册烨其有光,风俗为之丕变。
臣等偶逢熙运,获相多仪。
坤顺承天,喜徽音之克嗣;
孙又有子,知寿祉之无穷。
丞相率文武百僚贺寿成皇后受册笺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二三
宫壸,德配重华之盛;
册书镂玉,礼行路寝之严。
圣孝益隆,舆情交庆(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俭慈性禀,柔顺躬行。
至哉坤元,象服早光于内治;
养以天下,寝门方奉于母仪。
今者稽参六籍之文,博尽诸儒之议。
建此显号,迈于前闻。
仰惟贵无敌而富无伦,是谓仁之至而义之尽。
臣等偶缘在列,获遂逢时。
纪妫汭涂山之兴,幸窥简牍;
继《生民》、《思齐》之作,播声诗。
封桩库银回奏淳熙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奉诏录》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等恭准御笔,于封桩库支银四万两,赴内藏库交纳,充恭请奉寿皇圣帝、寿成皇后
臣等一面施行,伏乞睿照。
谢皇后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承明集》卷一○
恢崇内治,夙承紫禁之颜;
启导中宸,并锡绿车之宠。
祗膺眷渥,伏积兢荣中谢。)
窃以帝系隆昌,时惟大庆。
天孙富贵,固有彝章。
乃如稚弱之资,方倚载持之德。
孰云异数,集此幼年!
兹盖伏遇皇后殿下浚发徽音,密传洪造
于其王母,每介福于康侯
至哉坤元,庸资生于万物。
坐令孱陋,获被褒嘉。
臣敢不勉以成人,戒夫期侈!
子孙蕃衍,继盈匊于唐风;
寿禄绵延,迈含饴于汉世。
寿成皇后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九、《诚斋集》卷四八
乃圣养亲,后丕承于厥志;
自天与子,母克相于其猷。
俯仰相辉,清宁咸若。
臣某(中贺。)恭惟寿成皇后殿下懿恭有炜,持载无疆。
釐降妫汭之嫔,钦于虞舜
嗣徽京室之妇,媚于大任。
躬慈福之妇功,佐重华之子职。
三宫齐圣,万寿维禖。
臣属以守符,远在外服。
周庐千列,莫陪班缀之趋;
嵩岳三呼,不胜颂祷之极。
寿成皇后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九、《诚斋集》卷四八
万乘来朝,铺闳休而于铄;
二亲受祉,发嘉号以攸同。
邦家荣怀,动植奋豫。
臣某(中贺。)恭惟寿成皇后殿下发祥渭涘,媲德河洲。
赞寿皇之燕谋,抵龟而决;
圣子之凝命,定鼎于中。
宜勒崇而垂鸿,以归美而报上。
必得其寿,娥暨舜以匹休;
遹观厥成,姒与攴而均福。
天地相似,日月并明。
臣拘以守符,远在外服。
千官云集,莫陪鹓鹭之充庭;
万岁嵩呼,不胜燕雀之贺厦。
寿成皇后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九、《诚斋集》卷四八
圣圣相授,本再造而继承;
妇妇克谐,祗重庆之温凊。
椒壁有焕,兰陔载欣。
臣某(中贺。)恭惟寿成皇后殿下德媲帝尊,躬严家检。
化天下以妇道,媚于慈闱;
正朝廷之人伦,式是中禁。
仰奉含饴之乐,俯膺佩帨之怡。
于万斯年,既多受祉。
臣属分符竹,邈在江湖。
众星之环北辰,遥瞻象纬;
一日而仰三后,与被化光
遗诰绍熙五年六月九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七、《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一(第二册第一一○六页)
内外文武臣僚等:吾承高庙之诒谋,纂御基图,二十有八载,厉精思治夙夜不敢康。
功成克逊,期协于帝,乃举神器,亲授嗣圣,退处北宫,逮兹六稔。
幸宗社有托,中外晏宁,得以优游养性,垂登七袟之寿。
偶爽节宣,遂愆和豫,今至大渐,将不克享天下之养。
皇帝孝爱,忧形于色,祈祷备至,日期康复,而定数莫逾。
吾方高蹈冲虚,夙明至理,顾循终始,复何憾焉!
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可尊为太皇太后寿成皇后改称皇太后,将来候撤几筵,重华宫可改为慈福宫,却于向后盖殿,以居寿成皇后,庶几以便定省侍奉。
皇帝成服,三日听政,丧纪以日易月。
群臣共为宽释,勿过摧伤。
百官入临,并随地之宜,诸路州府长吏以下三日释服。
在京禁音乐百日,在外一月,无禁祠祀嫁娶,沿边不用举哀。
宫提举所见在钱银共一百万贯,令拨付朝廷,量行给散内外诸军。
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他不在诰中,皆取皇帝处分。
更赖臣邻庶寀协心扶翊,永保平泰,以副至意。
故兹遗诰,想宜知悉。
贺三宫受册上寿成皇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三、《攻愧集》卷一五
万乘来朝,当夏时之上日;
三宫受册,列文母之丕称。
覆载两间,欢呼四起(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谦恭素禀,柔懿内充。
奉慈极之天颜,曲尽问安之礼;
佐寿皇之内治,克全燕翼之谋。
礼既备于尊崇,心益安于冲淡。
共都显号,爰归父母之尊;
仰嗣徽音,尤侈妇姑之盛。
俱以寿康而向用,何劳警戒以相成。
臣等欣际休期,获观缛典。
咏《思齐》之什,维周匹休;
安长乐之居,与宋无极。
贺皇后受册上寿成皇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三、《攻愧集》卷一五
坤柔而刚,既参内禅之策;
妇听而婉,俾正中闱之仪(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溯日为明,与天同大。
赞至尊之孝,治一纪于兹;
安长乐之宴,居万年有永。
谨《二南》之正始,备四德以相承。
懿典告成,慈帏胥悦。
侈家国非常之庆,实社稷无疆之休。
臣等获际昌明,不胜鼓舞。
友琴瑟而乐钟鼓,莫先俪极之贤;
本夫妇而始后妃,兹实齐家之要。
又代谢皇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五、《攻愧集》卷一八
坤德无疆,实依厚载;
震宫肇建,遽及凡材中谢。)
伏念臣托质天支,承华壸则。
干戈羽籥,教虽备于四时;
父子君臣,学不臻于三善。
忽奉褒扬之册,俾当监抚之权。
仰宸断之刚明,赖母仪之裨助。
兹盖恭遇皇后殿下德齐任姒,贤过娀㜪。
阴教聿修,坐致人伦之正;
淑谋经远,更图国本之安。
臣敢不居近正人,力寻旧学?
祗召而不犯驰道,当奉君尊;
问安而必至寝门,益虔子职。
皇后宅恩泽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三、《攻愧集》卷二七
李孝纯等奏:「合得恩泽一十八名,尚有八名,乞依安恭皇后宅体例施行」。
臣仰惟皇后母仪天下,所得恩数自有故事。
司封格法,但载大礼恩泽数目,其册宝推恩,止系特降指挥
大率国家循例等事,有其举之,莫可废也,有其废之,莫可举也。
皇后册宝,亲属推恩旧得二十五人。
隆兴二年,因臣寮申请,特减七人,此安恭皇后之例也。
至淳熙三年寿成皇后自以别无承受之人,于十八人中又乞减省,遂又减八人。
绍熙元年皇后受册,先得旨:「应照淳熙三年以前条例」。
及有司别具前后体例以闻,得旨:「与十人」。
仰见陛下遵守家法,莫敢举之之意。
今因李孝纯等陈乞却复八人,虽比之旧制仍少七人,正合安恭皇后之例,然已经淳熙三年减作十名及绍熙元年特旨裁定,而今日又复增添,在陛下崇尚恭俭之时,不宜有此。
如圣意以李氏三位子孙数多,俯循其请,乞降睿旨,所添八人止许奏本宗亲。
如此则既不失恩厚,又有撙节,不致汎溢已甚。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皇后宅门客亲属补官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三、《攻愧集》卷二七
皇后归谒家庙,亲属推恩。
数内门客蒋孝曾、亲属张孝诜、霍渊、霍溥白身补官。
臣比者以李孝纯等陈乞还给皇后恩泽八名,尝具缴奏,乞将所添八名止许奏本宗亲。
奉御笔,特与书行。
臣伏而思之,虽比之寿成皇后添此八人,然正合安恭皇后之例,臣亦不敢固执,即已施行。
近者伏睹皇后归谒家庙,一行推恩,给事中论駮,蒙陛下曲从其言,仰见圣主化由近始,中宫以义制私,朝政清明,中外悦服。
近来亲属推恩虽人数比旧为多,然出自宸断,裁节横恩,大率略尽,臣辈尚复何言?
仰惟陛下从善如流,千载一遇,讵敢失职,以负圣明?
李孝纯、孝友转行右武郎,臣亦不复论列。
命妇加封,亲属转官,悉当书行。
惟是门客蒋孝曾白身补将仕郎,亲属张景诜、霍渊、霍溥白身补承信郎,求之故事,既无比例,比之众人,最为太优。
盖白身补官,岂是细事?
官冗已甚,不应开此倖门。
前此止以李氏子孙亲属众多,特旨放行恩泽。
张景诜、霍渊、霍溥既是亲属,即合于所添八名恩泽内补官,庶免又于十八名之外别添三人,反过安恭皇后之例。
若门客则无补官之例,尤不当侥冒补授。
欲望睿旨令亲属三人于所添八名内奏补,仍追寝蒋孝曾补将仕郎指挥,或与免文解一次,实为允当。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封桩库取金银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四、《攻愧集》卷二八
臣窃惟祖宗置内藏库,盖以乘舆服用之馀,别储以备边费。
寿皇置封桩库,亦欲蓄于无事之时,以为有事之用,非若前代琼林大盈,专以为私藏而轻费也。
故累朝惟闻时出内藏以补有司之不给,借用或至百万,偿还不足,往往贳之,未尝无故反取外帑实之也。
高宗皇帝尝曰:「祖宗储积内帑,本以备边陲缓急之用」。
此真陛下所当取法也。
今日比祖宗时事力不及十之三四,专仰东南以立国,取已竭泽矣。
州县困乏,田里憔悴。
重以去年水旱,所在饥荒,江上流殍盈路,往来皆能言之。
圣慈力加赈恤,所济无几。
二麦未熟,可为寒心。
当今别无生财之道,惟赖陛下身履恭俭,爱惜财用,禁戢贪暴,检柅奸弊,尤恐不给。
而窃闻内庭宴饮无时,费用无度,内帑所积,支用不赀。
既不领于有司,无从知其虚实。
然观屡降指挥,多取桩钱物,则所谓当亦不妄。
臣职分户房,每见宣取数多,实为惊惧。
盖今日民财竭尽,既不在民,则当在官。
而经费既不可减,用之又如此不节,封桩家计所储,正自不多,若如此支用,又将竭矣。
内帑既虚,封桩又竭,国将奈何?
古者无三年之蓄,犹曰国非其国,而况虚竭如此,岂细故哉!
臣职当论奏,正以每降指挥,必以恭奉三宫为名,故臣子不敢有言。
然而外议籍籍,谓所取之钱多为内廷浮费,不过支散乐工,赐予近幸,日甚一日。
如此以江海实漏卮,山林供野烧,岂有纪极哉?
州县上煎下迫,不惟民不堪命,吏不得息,县既不可为,州亦无少宽。
监司例被督责,版曹日忧不足。
椎剥疲民,取其膏血,百十之逋,动遭鞭挞。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岂不可痛哉!
今月十三日,连有两项录黄,其一曰:「令封桩库支银八万两、会子二十万贯赴内藏库供纳,恭奉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使用」。
陛下自正月一日行庆寿礼之后,至今未曾再驾,内外方日夜望鸣跸之行,既欲以钱粮为恭请之用,臣敢不书行?
又一曰:「得旨:令于封桩库取金二万两、银五万两,内藏库送纳」。
此项实为无名之费。
一日两指挥,前者则为奉重亲之用,犹为有名,如后一项,则为不可。
府库,陛下之府库,微臣安敢方命?
诚愿圣慈恻然兴念,毋以生民膏血供无涯之费,以固邦本,以保宗社。
夫二万之金,五万之银,在陛下富贵之极,视之若不多,以民间计之,不知为中人几家之产,细民几万之资。
州县取之于民,不知用多少笞箠,竭多少资产,辍多少衣食而后得此!
故拳拳为陛下言之,望俯鉴愚衷,收还诏旨,务为节俭,以益圣德,以宽民力,实天下幸甚。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中书舍人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二、《攻愧集》卷九八
公讳希点,字子与处州青田人
陈姓出于有妫,其来远矣。
九世祖名师讷,吴越王时为银青光禄大夫,积勋上柱国
曾祖圭,赠宣奉大夫
祖汝锡,擢绍圣四年进士第,仕至左朝请大夫秘阁修撰,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赠中奉大夫
高宗驻跸会稽,朝廷草创,赖弹压办护之力为多,威名甚耸。
直道自将,不能与时高下,一斥不复,士论惜之。
父棣笃学有贤行,奉议郎通判潭州,赠中太夫。
妣叶氏、冯氏,俱封孺人,赠硕人
公叶出,硕人林先生从兄之女也。
公承家训,少有场屋声。
太学再预荐,连丁内外艰。
淳熙八年,以南省第六人登甲科,授从事郎、平江府观察推官
枢密丘公崇为守,屡以职事争辩,丘公或凭怒折之。
公退立屏息,俟其少霁,执论如初,至于再三,竟不能夺。
自尔公所书拟望而许之。
枢密罗公点以浙西提举兼府事,举两司事无大小,悉以属公。
行荒政,修水利,决积讼,皆公左右之。
主管尚书吏部架阁文字,再岁迁国子正,日进诸生问难经史而严私谒,所拔多宿学有行谊之士。
重华寝疾,光宗亦不豫,省觐阔疏,或夙戒而中止,物论纷然。
公谓上实被疾,而间其心者得以肆其邪说,因疑成畏,遂至猜阻,上疏备言之。
读者以为辩而不激,直而有礼,深体父子之至情。
又尝代从班两疏,反覆至数千言,皆剀切,出于衷诚,言及则悲伤感泣,不能自已,爱君忧国其深切类此。
寻迁太学博士
上即位之初,轮对,首陈三事:曰畏天命,曰法祖宗,曰结人心。
敷叙详明,用故事不纳副封。
时宰以公尝出其门,不以间见,固已不乐。
至是以为轻我,且曰:「是不尊庙堂也」。
奏令赴吏部铨。
上独喜公所奏,迁大理寺主簿
人为之愤,公曰:「上知我矣」。
欣然就职。
素不读律,而原情引经,法家自以为不及。
将作监
又几年,丞司农
大农除江浙十一州运米外,馀仰和籴中籴以助岁计。
淳熙初,州郡岁额籴降本缗钱计一百六十八万,是时年丰楮重,未至迫蹙。
后又议宽减,加以虚额及收马料等,凡减去二十馀万有奇。
中熟仅可支吾,一或不登,则廪廪有乏兴之惧。
公与同列究弊源,权轻重,为之少裕。
时权倖方张,公不少屈,迟回久之。
丐外,知泰州
陛辞,陈农寺四弊三策,且曰:「此其在有司者耳。
弊在朝家,有大于此者。
乾道二年,一岁除马军一司二十二万石之外,实支一百三十八万馀石。
马司既已移屯,而绍熙以来不下支一百六十万,此臣所未解也。
愿究昔之所以省,今之所以多,力图而痛革之,然后采三策而去四弊,庶几国计稍可为,官吏亦得以任责」。
上从公言,方议施行,而不乐者益众。
言者有未作县不当守边为辞。
公上祠请,改知衢州
州当舟车之冲,讼繁事夥,将迎无虚日。
公谓财裕则可以行志,首阅岁入之籍,痛节浮费,力裁厨传。
用既不阙,时有蠲减,得以裕民
寓公服其风裁,军士犒给无阙而惮其严。
爱民如子,惜官钱不啻己私。
或用至数十缗,拊心叹息曰:「此皆民之膏血,箠楚所取,安可轻用耶」?
秩满,视帑藏元额馀十四万缗,吏请上闻,公曰:「吾岂以羡馀取世资者」?
止以少过旧数申发,留其赢,以宽征取。
召赴行在,首奏:「农寺和籴岁歉价增,富商大贾反操其权,以邀厚利。
不若乘此粒米狼戾之时,广行收贮,积及三百万,则可以备凶年之急矣」。
又言:「役法之弊,欲以限田,视品秩为等,限以止法。
三品以上自依旧法,四品至六品止于曾孙,七品至正八品止于孙从,八品止于子,八品而未尝历任与九品止于本身。
一依宣和旧法,子孙自致通显者别计,庶官户既有限节,下户可以少宽,诡寄之弊,亦可渐革」。
户部右曹郎官
嘉泰四年,都市大火,延燔省部,家人进馔,公辍匕箸曰:「主上无失德,皆奸邪致此」。
言毕流涕。
会求直言,遂极论弊事,大略谓:「西汉之末,人主无甚过行,徒以上下偷安,风俗脂韦,寖成衰弱」。
并论:「赃吏债帅及士风日偷,州郡数易,皆阙政之大者」。
又言:「晋之南渡,未尝主和,故不弛备,而战亦不慑。
今上下恃和为安,将骄卒怨,敌势虽衰,未易乘也」。
右司郎官
时权臣专制政柄,贪相浊乱朝纲,公与今知枢密院雷公弥缝其间,一裁以法。
虽尽所职,而念去已深。
军器监
平章之初,方观众情向背。
公一见,首求外补,旁观者为公危之。
公曰:「去意已久,非容心于矫也」。
遂以直宝谟阁福建路提点刑狱
讼诉萃于宪司,明恕而行,处决不倦,人以不冤。
时方用兵,征求益繁,建有饥民钞略,逮系百数。
公谓皆迫于乏食,不足深治,取为首数人寘之轻典,馀悉纵遣之。
召还,论边事,皆深长之思,切中时务。
复归旧著,不数日,元恶就诛,遂除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未几,擢起居舍人太子侍讲,进兼侍读、兼左谕德
公讲读之际,至人道大纲,治乱大端,祖宗立国之本意,必反覆陈述,太子为之起敬,听者耸然。
立螭之初,首西蜀兵事,谓:「重兵驻汉沔,东南禁旅不能为之轻重。
成都者,汉沔之根柢也。
汉中三大军无虑十万,而成都之兵不满百,何以制末大之患?
逆曦之变,至无敢抗者。
谓宜如扬、卢帅司增置亲兵,仍增募属县之卒,庶足以镇一方,缓急可以倚仗,策无便于此」。
嘉定初元,当兵荒之馀,久旱飞蝗,人情惶惑,或谓成肃丧制未终,主上不应亲出祷雨。
公直前奏谓:「出而于逸于畋于观则不可,若循仁皇祷西太乙故事,亲屈万乘,为民一出,则人人皆知陛下闵雨之切,人心悦而天意解,孚应必矣」。
上为之感动。
越三日,车驾祷于太乙宫甘雨随车,都人欢呼,岁亦中熟。
起居郎
未踰月,兼权中书舍人,寻为真。
公既代言,词尚体要,随职戒谕,不为虚美。
遇有缴奏,身任其责。
奏或未下,不惮继入。
事关大体,渐不可长者,必痛抑一二,以警其馀。
末节细故,亦不屑屑也。
诏求时政阙失,公言:「太上知天,其次畏天,其下慢天。
知天者兴,畏天者存,慢天者亡。
请以周事明之。
文王知天,故以之兴,成王宣王以畏天而存,厉王幽王以慢天而亡。
累圣继承,祈天永命,中更变乱,而天命人心弥久弥固者,在此也。
陛下即位十有六年,恭俭之心,敬畏之诚,上通于天,下信于民,是陛下有其心矣。
夫有其心者必有其政,有其政者必有其事。
苟德意未宣,政事多阙,是殆未知推其所为而已」。
公前后论奏于天命人心之际,必反覆开说,指切事情。
虽不尽见于施行,而立论率可称述。
公素多疾,至是以久次,方拟进擢,而公之病病矣。
二年十二月壬午卒于位,享年六十有六,积阶至通议大夫
遗奏闻,赠宣奉大夫
皇太子册宝恩,赠光禄大夫,爵青田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先三日,设榻正堂,至是敛襟危坐而逝。
问以家事,一无所答。
识与不识,莫不伤正人之云亡。
上深惜之,赙赠加礼。
赠官之制,首引唐文皇之言曰:「收也若在,当以中书令处之」。
亦足以见眷遇之深矣。
皇太子尤为恻然。
三年二月,诸孤奉公之柩以归。
十二月甲申,葬于鸣鹤乡慈明之原。
公娶同邑朱氏,封硕人
仲堪迪功郎福州罗源县主簿
仲埴,承务郎
仲垍,国学生,先公九年卒。
仲垓、仲坊,将以公致仕遗表恩,补承务通仕郎
女二人:文林郎、新汀州州学教授梦符迪功郎镇江府延陵镇税兼烟火公事盛立礼,其婿也。
孙男女五人,尚幼。
公性素刚,交际简淡。
其不为阿附,人以为难,公盖优为之。
王陵汲长孺为人,少作《见刚录》以寓意。
其哭知枢密院胡公晋臣文曰:「朝有正臣,其国乃重。
汉曰汲萧,唐称魏宋
谊形于色,其勇。
或招麾之,亢立不动」。
其抱负如此。
三登朝著,二十馀年,终以落落,不为当路所知。
博士左迁,远迹清要。
更化以来,始遂向用。
以世道为己任,尝曰:「世之不治,非谓无法,法乱之弊也。
救时之相,固不易得,苟得平心守法者,其庶几乎」。
盖自许也。
孝友勤俭,得于家传。
硕人能承公意,谨奉甘旨,既毕葬送,弟妹婚嫁谨奉先志,事兄如事父。
春冬赐帛,必先奉其兄,而后入私室。
既又推所遗田宅,悉以予兄弟,自奉如未遇时,所居才蔽风雨。
作诗虽多,录其得意者。
文尤简古,字画端方,如其为人。
公静默严重,出于天资,儿时已如成人。
及长,左右规矩,风标益峻。
起居饮食之处,终始如一。
喜愠不见于辞色,虽家人莫窥其际。
笑语有度,使人意消。
读书观大略,苟有会心处,则涵泳充广,必使心通意解,达于践履。
执丧哀慕之馀,一意探讨。
免丧,始登东莱吕太史之门,一见契合,相与质疑辨惑,由是闻见益明,而所守愈定矣。
有《淡斋笔谈》、《淇渌遣兴》、《璧水杂著》、《西掖类稿》、《经筵讲解》及《奏议》,各藏于家。
此皆右史王公介状公行之词也。
仲堪等求铭于钥,自念及识潭州,已服其贤厚。
与公同朝,相好非一日。
挂冠复来,恩及三世,一岁间封赠至三四,训词皆出公手。
知钥家世之详,叙述委折,使自为之,亦不过是也。
殄瘁之叹,倍于他人,故不敢以固陋辞。
铭曰:
诵诗读书,孰非儒雅?
悠悠千载,未见刚者。
我重彼轻,恶圆喜方。
祸福度外,乃全吾刚。
惟公不群,尚友陵黯。
持志养气,明目张胆。
天分既高,学力尤深。
阅世多变,秉吾一心。
进退以义,落落难合
更化始用,论思献纳。
西掖代言,训词温淳。
东宫横经,辅道谆谆。
折而不挠,人望公辅
一疾困之,遂隔千古。
鹤溪之原,父祖相从。
孰有如公,一节始终!
成肃皇后小祥疏文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攻愧先生文集》卷八一
长乐上宾,时适经于练祭;
周行追感,爰肃叩于梵宫。
成肃皇后,伏愿觉性长存,神游无碍。
仰惟文母,永配在天之灵;
垂佑汤孙,益绵卜世之庆。
寿成皇后从吉表1190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止斋先生文集》卷三○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式协灵辰,肇称吉礼。
天人底豫,宗社延休(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周母嗣音,虞嫔著德。
长乐宫之养,尚小前规;
内司服之衣,率循彝典。
亲见累朝之盛,永陪慈极之尊。
臣属职驰驱,阻前贺舞。
衮龙相映,想观广内之仪;
韶凤来翔,仰祝后天之算。
寿成皇后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止斋先生文集》卷三○
响佩而朝,夙严内助
镂玉之牒,式播徽称。
实为邦国之荣,岂止宫闱之庆(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母仪克正,阴教聿修
以《周南》肃雍,成天保治内之化;
以坤道柔顺,赞乾元资始之功。
丕扬宏休,允属嘉会
臣缪持汉节,阻簉周行。
聆显册之辉煌,预编氓之踊跃。
寿成皇后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止斋先生文集》卷三○
尊归慈极,夙严妇事之诚;
美播徽称,交举礼成之庆。
声传桂海,欢动椒闱(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子育群生,母仪六合。
采古事而著女则,史诵宏休;
为京妇而媚周姜,诗歌懿范。
饰袆衣而备养,灿玉检以扬休。
臣幸际昌期,适符明命。
宫庭雍肃,虽莫窥长乐之班;
原隰驰驱,犹欲赋《思齐》之咏。
寿成皇后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止斋先生文集》卷三一
三寿作朋,备极慈闱之养;
重明丽正,前陈宝册之文。
振古所无,大邦之庆(中贺。)
恭惟寿成皇后殿下虞嫔匹美,文母齐芳。
袗衣鼓琴,克相重华之化;
寝门侍膳,聿成正始之风。
惟二十七载之明昌,宜亿万斯年之称颂。
臣逖闻盛举,欣遇明时。
《鸡鸣》、鹤驾之朝,虽莫陪于盛事;
麟趾、《驺虞》之化,尚能播于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