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冀州箴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洋洋冀州,鸿原大陆。
岳阳是都,岛夷被服。
潺湲河流,表(初学记作「夹」)以碣石。
三后攸降,列为侯伯。
隆周之末(《初学记》作「降周之秦」),赵魏是宅。
冀土糜沸,炫沄(《文选·思玄赋》注、《初学记》作泫沄)如汤。
更盛更衰,载从载横(初学记作「衡」)。
陪臣擅命,天王是替。
赵魏相反,秦拾其弊。
北筑长城,恢夏之场。
汉兴定制,改列藩王。
仰览前世,厥力孔多。
初安如山,后崩如崖。
故治不忘乱,安不忘(《初学记》作「遗」)危。
周宗自怙,云焉予隳。
六国奋矫,果绝其维。
牧臣司冀,敢告在阶(《艺文类聚》六、《初学记》八、《古文苑》。)。
移檄告郡国 东汉 · 隗嚣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汉复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右将军杨广、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故新都侯王莽,慢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吏民。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昔秦始皇毁坏谥法,以一二数,欲至万世,而莽下三万六千岁之历,言身当尽此度。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其逆天之大罪也。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圭作。发冢河东,攻劫丘垄。此其逆地之大罪也。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覆案口语,赤车奔驰,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众庶。行炮烙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裂以五毒。政令日变,官名月异,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敢检考。民众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此其逆人之大罪也。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殒,还自诛刈。大臣反据,亡形已成。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卫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司命孔仁,纳言严尤,秩宗陈茂,举众外降。今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据敖仓,守函谷,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驰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后汉·隗嚣传》)。
求贤诏(十二年四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周宗以宁,实由多士,汉室之隆,亦资得人。朕寐寤乐贤,为日已久,而则哲难阶,明扬莫效。用令遗才在野,管库虚朝;永怀前载,惭德深矣。夫举尔所知,宣尼之笃训,贡士任官,先代之成准。便可宣敕内外,各有荐举。当依方铨引,以观厥用(《宋书·文帝纪》)。
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郑国夫人者。宏农杨氏之女也。开元神武皇帝惠妃之母。曾祖讳谌。以礼乐习文。为越州司马。祖衍。以折冲学武。为游击将军。父宏。以门才入仕。为雍县丞。而早卒。初则天之代。夫人言归武氏。曰恒安郡王。生惠妃及家令忠太子仆信。开元十年三月。终于通化里。其四月。卜宅于少陵原。哀子衔恤。号旻仰诉。怨报德而未待。托思齐于永慕。皇帝悒鸾殿之内忧。怅鹤池之外惨。扬淑声而金石刻。揭高行而天地感。国史司文。命为郑志。若夫清明下济。岳渎上升。祥会德门。庆育邦媛。神授孝理之性。天启聪达之心。加以润泽诗书。游玩图传。伯宗好直。预戒将亡。重耳羁游。先称必霸。岂直汉庭章奏。假借仲长之才。周官礼仪。咨禀宣文之学。昌言嘉论。有如此者。螓首蛴领。修眉横波。既工嚬笑。易为容止。肃恭而不跼。舒和而不倨。商周革命。遇屯有怡怿之颜。桑霍儆子。在贵无骄矜之色。端容一貌。有如此者。纮綖祭服。阙翟朝衣。纂组入神。剪制惊国。雕胡之饭。露葵之羹。五齐六清。三臡七醢。咸一见而洞理。或不习而知和。女工中馈。有如此者。惠载诞皇子。在者四人。骊泉多龙。丹穴皆凤。克岐克嶷。预见元凯之才。实覃实吁。早闻霄烛之艳。亦关阴德之潜袭。胎教之密传乎。又名子以义。成家以礼。忠者以令德为忠。信者以不欺为信。传云去食存信。信而有徵。经云移孝为忠。孝则不匮。周宗咸覆。纪季独存。至德深图。有如此者。壁司徒之妻。邑其合礼。南城侯之妇。封其旧功。况夫慎徽四德。四德咸举。经纶二义。二义克从。匿武收继赵之勋。产姚承配夏之庆。吹凯风于椒掖。外王母于梧宫。盛德大业。穷光极宠。启国西郑。不亦宜乎。十数年閒。二子荣立。每至四时令节。六参嘉会。鱼轩照门。龟艾交室。为寿则珠贝山积。侑币则锦绮霞飞。白玉满堂。聚姻亲而同有。黄金作穴。散邻里而无馀。君子钦其市义。圣人嘉其宝俭。故寝疾则饮食天厨。汤药御府。匪日伊夕。上宫络绎于闺庭。送终则威仪倾都。车骑曀目。自宫徂野。中使相望于道路。哀荣之盛。书记䍐闻。猗欤。所谓小君之遗美。圣善之高烈者也。如使后代考南史。议西陵。披牍而叹息。临山原而茫昧。旌贲之道。不其阙而。然则外孙之碑。武担之石。非明淑之垄。其何设焉。辞成进御。帝称曰善。顾谓尚札。我其书之。于是洒翰黄缣。镂字青琬。云横波蹙。神变艳烂于山门。鹤倚鸾翔。生气宛延于松路。礼尊事绝。恩荣迹远。斯又元德动天。幽诚回日之奇致也。谁昔未睹。名言莫逮。系曰。代有母德。厥氏杨兮。祖考为士。父为王兮。圣后中叶。总万方兮。天命未改。复归唐兮。贤淑启佑。继绝亡兮。宗周虽灭。神女昌兮。建号西郑。荣旧乡兮。鱼轩翟茀。盛龙光兮。二子双飞。华绶章兮。出入轮奂。庭韡煌兮。去此昭昭。即茫茫兮。何处诏葬。少陵阜兮。贵妃慈亲。侯王舅兮。寒暑流易。山川久兮。古坟坡陁。老树朽兮。寿宫灵寝。百代守兮。颂石光华。千载后兮。
长庆宣明历序 中唐 · 穆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七
古者圣人。莫不研七精之数以察天道。设四时之官以授人事。在颛顼之代。虽汗漫靡察。制度未备。然巳有重黎二官。故可得而述。是以钦昊天。协时月。必首于尧舜之典。叙九章。用五纪。亦冠于周宗之书。则知履端受命。斯为本也。我国家侔天地以制法。统阴阳以立极。恭惟烈祖。尝所尽心。载诞神人。协成律象。太史究洛闳之术。大慧极容成之妙。而体圣创制。赜隐穷神。顺时气之发敛。考星度之疏密。故亦穷变化。洞窈冥矣。然后阴阳和。刑罚清。八风之叙立。万物之序成。累圣缵序。必更纪历。推体元居正之道。彰敬授惟新之法。斯旧典也。曷敢废乎。朕以菲薄。未明至理。荷祖宗之耿光。守圣人之大宝。深惧不德。获戾于上元。感易象之随时。怀礼经之听朔。又尝览汉丞相魏弱翁之奏。以为帝王法天地顺四时以理国家。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爰命太史。洎乎畴人。望于清台。论思于别殿。究以微妙。考其祯祥。观浑仪以见天心。视圭景而知日至。则八卦之气不杂。百工之职允釐。岂必于记威凤之晨。晦明无爽。候仙蓂之荚。弦望不愆。今勒成三十四卷。命之曰长庆宣明历。承唐尧授人之规。庶于是矣。效轩后合符之验。非所企焉。因叙制作之由。在乎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