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桂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逍遥咏 其八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逍遥名有理(原注:夫天命之谓性也,率性之谓道也。虽道无常名,而名有常理。以其绵日月而不老,配天地而长存,故得谓之逍遥矣。),得一便知空(原注:既穷真一之门,便造真空之境。夫如是则得无所得,得之大也;知无所知,知之至也。)。
道本皆深邃(原注:源至道之来,则持(原校:宋作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及也。信所谓深而且邃矣。),凡为不易穷(原注:崆峒绝境不可以苟求,汗漫真踪不可以力致。至若心期玉室,志慕丹台者,凡有所为,未易穷也。)。
品流才雅淡(原注:餐朝霞而养素,吸沆瀣以食(原校:宋作含)精。既曰清虚,识惟雅淡。若此之品流,即仙方(原校:宋作才)耳。),格致意潜通(原注:格致玄同,机关密契。志以道宁,意潜通也。)。
救世传相益(原注:万年神术,良足以救世也。传而习之,则有以见复性命之源,践长生之域,斯可谓之益矣。),因成顺八风(原注:吐故纳新,澄神导气。内凝一真之性,外调八节之风。动顺天和,咸归妙本。)。
逍遥咏 其六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道者强名立(原注: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既为万化之祖,爰开众妙之门。始一气以混成,终三才而定位。触类而长,何莫由斯。),清虚隐显深(原注:清虚之理,隐显相生。彼我玄同,逍遥自得。)。
欲行千里路(原注:千里之程,起于足下。万殊之变,唯道是归。),别探一般心(原注:真一之心,玄之又玄,以其无为之功大也,虽日用而不知,是得言乎别探矣。斯亦强而名之。)。
景象空天远(原注:景中之景,象外之象,邈彼真空,明兹妙理。其或懵而求者,犹天之远,安能及哉。),何劳意马寻(原注:既昧真源,徒奔意马,沈剑刻舟,劳而无益。)。
玄谈通智慧(原注:极玄妙之谈,本智慧而通也。),曩劫至从今(原注:夫圣人之心,凭智慧之照,得玄元之妙用,悟虚无之至理。则曩劫至今不为远也。)。
逍遥咏 其一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日月无私照(原注: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运转不息,照临无私,以济万物也。),人为似等闲(原注:日居月诸,一寒一暑,而常人不悟至理,贪爱目前,如等闲尔。)。
忙催红叶落(原注:发生之候,盛衰之理,盖时使其然,若忙催之殒落矣。),静想白云间(原注:白云无心,悠然出岫;静思其处,堪养圣胎。)。
善念皆知有(原注:念依心起,情因意生。傥尽去恶缘,皆修善法,道岂远哉。),非缘勿用攀(原注:理非合道,事更违真,缘习靡忘,浮浅日益也。)。
目前深邃理(原注:大道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盖玄同和众,常在目前。俾慕学之流穷深晓邃矣。),那是扣玄关(原注:扣寂寞之音,造希夷之域,择其流品,实难其人尔。)。
逍遥歌 其一 北宋 · 赵炅
七言绝句 押屋韵
逍遥自在何拘束(原注:邈彼大方旷然自得。指六合而无外,临万机而有馀。其居也何思,其行也何虑。含精抱一,适性融真。非夫天下之至人,其孰能与于此哉。),天地希夷无返覆(原注:天地虽大,其化均也。若穷乎视听之门,极乎希夷之表,则道无以塞,德无以为,所谓得天地之平也,又何反覆哉。)。
勿把他心向外求(原注:道不在外,而内自明。),真宗理道相和睦(原注:夫明白入素内外玄同者,谓之真宗也,既混然成性,则与道相和,故人天之乐在其中矣。)。
和可道约同馆于都统衙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至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渐消除。
一生嚼蜡有馀味,两载离家能几书。
君已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
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淮海挐音序 南宋 · 程公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岁戊戌,余自中秘丞考功郎得祠去国。维夏箯舆游诸山,过双径,留五宿。乡僧安侍者为瀹茗焚芗于不动轩,示余以一轴诗,淮海肇禅人所作也。风檐展读,律吕相命,组绣竞巧,几与晴岚夺翠,谷泉递响。独恨未识其人,想其顶笠腰包,枝筇双屦,穿云度水,逐月追风,超然氛垢之外,不待见而意度了了在目前矣。后六年,余复以赋閒得自放于湖海,偶过吴门,小憩开元精舍。大长老枯桩昙公携一雪颅破衲比丘访我,袖出诗稿,索为之序。亟阅数十首,皆昔日得见于双径山中者。不待交语,已一笑莫逆。前辈评僧诗讳有蔬笋味,斯论非不精切,知道者勘破,尚有说在。甘露灭赋诗成集,又工乐府长短句,精拔流丽。人但目以骚士墨客,不知其遍参知识及周旋贤士大夫间,融会玄同,游戏文字语言三昧,与佛祖第一义谛本无差别。有得肇集,以余言参之,当具顶门上一只眼。不然,是为对痴人前说梦耳。淳祐四年甲辰岁冬至后四日,沧洲道人程公许希颍书于霅溪寓舍。
大涤洞 宋 · 施枢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玄盖天中万象垂,洞门无钥许人窥。
仙踪直与华阳接,能继玄同有阿谁(影印《诗渊》册三页二一一四)。
答彭以直 南宋 · 张埴
南山岁云莫,此日别玄同。
至今梅花句,华耀白发翁。
三见秋江月,何事苦萦系。
两夜金风生,吹清几山桂。
所思酹尊酒,叱鬼上车柳。
长笑镜石边,更作推敲手。
炯然此心期,相照应万时。
黄千不用多,拜手藏君诗(同上书页九一三)。
玄同斋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玄同邵君桂子德芳一日致书谂于无名人何某曰:「玄同云者,某所自号也。尝读犹龙翁玄德章,默若有契,因窃取其义,揭之座右,为求道指归。而未能尽得其解,愿闻一言自信」。余窃自笑曰:世方嗤吾玄之尚白,吾又乌识夫玄之然不然。虽然,尝闻其似。夫玄,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也。天地异势,万物异体,而同出于玄,玄则无不同矣。夫物之初固有混茫无象,反衍无端,举天下万有对待之可以两名者,不足以载,有同而已。阴阳错行,天地大絯,万异出焉。雷霆之所鼓,风雨之所奋,日月之所运行,参差不齐,故万形所受为羽为毛,为鳞为介,为草为木,亦万有不类。一受其成形,而生死于二气,而又荣者瘁者、得者丧者、誉者非者、从者违者交乎吾前,而耳目口鼻心思之所欲恶,日与万物相接为搆者惟人为甚,是人也万物之役也。人以一身为万物役,则虽一俛仰之间,而形骸肝膈固已恣睢摇荡而不能以相摄。而况天下之离跂攘臂,忿触而怒抗者,方相寻于无所纪极,则其所大不同者,将捷出于天下。夫太虚无形,玄之本体,其聚散不同者,气化之客形也。至寂无感,玄之渊源,其起灭不同者,物交之客感也。无形无感至于客形客感,惟玄之又玄者能一之。是故物我虽万殊而同于性,事物虽万变而同于道,则祸福利害等为一致。如此,而后天下之德始玄同矣。散一为万,而玄非离,会万为一,而玄非合,非合非离,复归无极,强名之曰玄,故玄者千圣之所出入,而万生之所终始也。而不知者指为老氏之私言,而后玄德始隐。今子以玄号于天下,固将以同而一天下之不同也。余恐天下之不同于子适自此始。老氏固曰不笑不足以为道,子其默默独守吾玄,则几矣将无同。岁在玄黓敦牂,月在无射既望,潜斋何某记。
邵古香行窝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玄同邵某,古睦清溪家也,而赘寓于嘉禾之云间。时玄同有母在,出非其志也。母氏敦命之弗得,为家营寿乐堂,所以娱母也。堂之面与其背竖亭三,以为游憩也。岁时归省,着䌽称觞,母子之天跃如也。《蓼莪》篇废,事与愿违,顾瞻维桑,此心未始一息不在白云下也。云间近创行窝,亦参其亭,规制悉视寿乐,此岂为蓄姬妓、贮歌舞地哉,示不忘故也。康节先生营安乐窝,其别寓为行窝,今取此以名,盖行者亦聊寄焉尔,非终止之地也。吾日于是间,视吾一窝之与亭也犹蘧庐然,讵能如蜎蠋烝在桑野乎?或游或休,故家在目,吾处而见吾寿乐于墙也,吾食而见吾寿乐于羹也。有身羁如,有足茧如,而汤沐故乡,依依乔木,吾于梦寐若或见之,堂下鸡犬盖不知新丰庐巷之实非其故也。六一翁信天下士,将去乡邦而居颍,独不念汎扫泷冈乎?文定公寓宅于许,犹谓百岁后将丘首眉山,可以观君子之所存矣。夫羽毛之类,非人类比也,偶失其故,历时而复巡其乡,将悲鸣踯躅而不忍去。世之人忘其故者多矣,尚忍乎哉!吾于行藏之谊,深有感于玄同之不忘其故也。行窝成,诸公作记以落之者抑众矣,复徵余言,言非所靳也,得毋复重玄同之感乎?知玄同之心宜莫余若,遂为后记。大德戊戌仲秋朔记。
嗣守堂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六、《潜斋集》卷九
创业易,守成难,古有是言也。然人知守成之难,而未知世守之为尤难也。曷为其难于守也?物成之难,而坏之易也。其守之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矣。守孰为大?守家为大。诸侯以守社稷,卿大夫以守宗庙,士以守其家。家一也,守之一世者有之,盖再世希不失矣;再世而守者有之,盖三世希不失矣。一世而守,守成者也;再世、三世而守,世守者也。守成而勿失者固难矣,世守而勿失者为尤难也。华亭曹氏为东南望姓,盖武惠王之世家也。提干府君号守斋先生,又东南望人也。厥考省仓府君,克昌厥家者也。子府尸由太学登甲戌第,蚤下世,有孙曰和甫,字仲达,扁其家之堂曰「嗣守」。嗣之为言似也,嗣守,盖将以似守斋也。守斋守之于其前,以子而守成者也;嗣守守之于其后,以孙而世守者也。以守斋而有是父,故守斋之难也难为子;以嗣守而有是祖,故嗣守之难也难为孙。东汉名族为累世相门,惟杨与袁,然当时舆论则谓袁氏子弟奢僭,不如杨氏之能守其家风,是袁氏无后而杨氏有子矣。汉陈仲弓、荀季和父子以德望聚一时,当时指为德星。至陈之孙群仕魏为司空,荀之孙彧为魏尚书令,由他人观之亦荣矣,文公朱子评之若犹不满,而叹其嗣守之难,则不能不减于乃祖之风烈也。尚论曹氏世胄,固不逊于彼四家者,至其一门四世相望,有子得如守斋,有孙复如嗣守,则其善守莫大于是,兹固君子之所深嘉而乐道之也。夫富贵固人之所同欲也,然世之富贵,其即人也无常,而其去人也甚易。即人无常,故其成之也若累土而为山也;去人甚易,故其坏之也犹溃堤而决水也。一家以一人成,以一人坏,其要系乎人而已矣。古今名门右族,其成也莫不由于其人之勤俭积累也,其坏也莫不由于其人之骄奢纵肆也。故善观人之家者,观于其人斯可矣。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盖善守者所以为长守计也,守之时义大矣哉!譬之牧然,人之子若孙受其祖父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日荷箠而随之,约其群,以时适饮食,使之岁月肥息,归而复命于其祖父,而后牧之责始塞。前人付于有家,以望其后之善守者,亦若牧而已。全而付之,受之而全归之,然后为孝子、为慈孙,不然则否。兹盖吾守斋翁之所以深望其孙之能嗣守也。使翁起九原,必曰幸哉,有孙如此。人亦曰,武惠王之胤也固宜,殆将世守于无穷也。堂既落成,介玄同先生邵君远徵余记。仲达,玄同内弟,玄同,余外兄弟也。遂为记。大德庚子四月既望,何某记。
饯魏州判鹏举 南宋 · 邵桂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松下吟哦几唱酬,却携螃蟹饯监州。
稳挑书担去环碧,频寄诗筒来雪舟。
异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天秋。
葛峰隐者如相问,为道瓜侯已白头(同上书引《雪舟脞稿》)。
辛丑二月初晴与仲退从芳洲纵游溪山间私念吾党会聚殆不偶然赋古诗一首后五百岁有知音者于吾诗物色可乎(时大德五年) 南宋 · 徐瑞
押词韵第一部
天地以气合,人物以类从。
孰是同类中,道同志复同。
槃槃石梁翁,阅世如老松。
若士古溪湾(豫章本作潭),水月印心胸。
相去不十里,而我居其中。
既无山川阻,随此心迹融。
谭谐屡参伍,杖屦时从容。
岩下酌秋泉,溪上行春风。
奇文辨鱼鲁,古学窥鸿濛。
玄同执尤(豫章本作元)契,妙中值箭锋。
从今不厌数,旷代或一逢。
愿言各自珍,慎勿撄樊笼。
会同拾瑶草,更约摩金铜。
赋诗俟来者,物色传画工。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斋道旧有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押麌韵
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
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
缅怀赤炜初,郁若翠蛟舞。
其下有桥门,雍雍冠带聚。
万物递衰盛,千载一仰俯。
射策君先登,气勇不再鼓。
邅回三舍间,我亦跻寸武。
云雷膏尚屯,有志良独苦。
空山少芝薇,大泽多网罟。
尔来涉长途,征衣拂天姥。
遥汎松江舟,薰风采芳杜。
故人隐云间,九山青照户。
相逢各华颠,旧事不敢吐。
悠哉抱玄同,高卧标枝古。
水调歌头 赠张蒙庵 南宋末 · 李道纯
押词韵第一部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
明斯二理,自然造化合玄同。
密密至虚守静,便见无中妙有,九窍一齐通。
直下承当去,个是主人公。
莫着无,莫着有,莫着空。
疑团打就,只今突出妙高峰。
拨置纷纷外境,收拾灵灵底个,生化了无穷。
毕竟作么道,日向岭东红。
沁园春 赠安闲子周高士 南宋末 · 李道纯
押词韵第一部
真鼎真炉不无不有,惟正惟中。
向静里施工,定中斡运,寂然不动,应感潜通。
老蚌含珠,螟蛉咒子,个样真机妙莫穷。
只这是,若疑团打破,顿悟真空。
采铅不离坤宫。
运符火、须当鼓巽风。
向北海波心,生擒白虎,南山火里,捉住青龙。
二物相投,三关一辏,鍊出神丹满鼎红。
藏身处,且和光混俗,是谓玄同。
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龚璛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
梦已投林下,生当出世间。
玄同二三友,大智本閒閒。
拟古七首 其一 元 · 周权
押东韵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
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纤茸。
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
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
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
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
贵贱移亲疏,贫富乘始终。
谁能返其初,物我俱玄同。
水调歌头 授混中子口诀 元末明初 · 王玠
押词韵第一部
大道本无象,真性亦非空。
其中造化有无,无有混玄同。
透得玄关一窍,便好回头下手,静里要勤工。
配合些儿妙,朝暮用屯蒙。
采真铅,鍊真汞,复真宗。
阳生半夜,重关深锁倒骑龙。
运起周天火候,流戊擒精就己,三性会元宫。
朗朗超今古,神应妙无穷。
题玄同子卷赠考功葛元德 元末明初 · 汪广洋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吾爱玄同子,须眉冰雪清。
一言辞职去,九转炼丹成。
句曲陶弘景,涔阳窦子明。
相望隔千里,松鹤倍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