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原注:甫敝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韦即韦济。)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葛洪 河尹与孔融 蓟子 陶令 青囊 笑扬雄 祝鸡翁 章甫西东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一作为)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一作裋)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一作旋)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难说祝(一作谁话喌)鸡翁(偃师县有尸乡亭,翁居尸乡北山下)。
催宗文树鸡栅 唐 · 杜甫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引用典故:赤帻 心匪石 尸乡翁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一作增,一作帽)赤帻(《搜神记》:“一书生明术数,夜半,宿安阳城南亭,有赤帻者过。生曰:‘此西舍老雄鸡也。’”)。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一作閒散)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一作未)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掷。
稀间可(一作苦)突过,觜爪(一作距)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一作知)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一作及)冰释。
未似尸乡翁(祝鸡翁居洛阳尸乡北山下),拘留盖阡陌。
无题 五代 · 张崇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群山起伏朝灵岳,恰似千官奉至尊。
吴蜀未平宜假手,愿将馀力致乾坤(宋郑刚中《西征道里记》)。
赐陈抟 其三 北宋 · 赵炅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曾向前朝出(《渑水燕谈录》卷四作号)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宋郑刚中《西征道里记》)。
《渑水燕谈录》:周世宗尝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阙。太宗赐御诗云云。
赐道人郑隐归山 北宋 · 赵恒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尽日临流看水色,有时隐几听松声。
遍游万壑成嘉遁,偶出千峰玩治平(宋郑刚中《西征道里记》)。
赐武元亨 北宋 · 赵祯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只向身边有大还,胎神月殿在秋天。
三灵密像谁分别,尺质清虚本自然(宋郑刚中《西片道里记》)。
大名府天宁万寿观碑(崇宁二年十月) 北宋 · 吕惠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六
皇帝践祚之四年,昭阳协和之岁,九月癸巳,宰臣京等建言,天下州军赐寺额,以为天宁万寿。既得请,越十月朔丁未,御史中丞石豫复请置观如寺。比奏可,亦以崇宁万寿为名,唯节镇置之而已。近臣继请于观置明离、天保二殿。明离祠火德,天保奉本命,而天保之额,上为亲书之。臣惠卿以留守北京,既承命,即遣人诣京师,请成节正局观道士蹇昌辰掌观事。昌辰经图其制,得府东真武院,斥大其故地,而更造之。三辟前门,挟以侧堂,大殿中严,醮坛对峙。明离、天保颛面乎东序,真室、道藏沓设乎西清,客舍、斋厅间列廊庑,讲堂、寝室深达疏漏。以至道侣之所会集,童行之所休息,井庖浣沭、闲厩溲匽,莫不备具。凡为屋一百八十有九间,惟真武殿临旧,馀皆创足焉。其经始落成之年月与寺相先后,而吾皇之所以下下,群臣之所以报上,与夫北京之士民闻诏而乐施,已见于寺碑者,兹不复道也。臣切以谓道未始有物,而生天生地,神鬼神帝,日月星斗得之以旋转者也。孔氏之儒,释氏之佛,老氏之道未始不本于此。而孔氏经世藏用而未之尝言,释氏救生体变而无乎不在,唯老氏则绝弃圣智,以复于无物,则不离于本宗而已。是故其祠以三清为主,而上之玉皇大天帝、紫微昊天天皇、南极大帝、三十二天帝、诸仙、日月星宿、六甲十二辰,下之地祇岳渎、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莫不咸在,盖其所自生与其所以神者于是而有祈焉,固其宜也。伏惟皇帝陛下以天纵之资,应帝王之运,故闻儒者祖述宪章、致治成法,则朝谟之庙堂,夕措之天下,而不以为难;闻佛者之动容作相、扬眉瞬睛,一言足以悟人,则延序接引,而不以为诞;闻老者宝珠如黍,万真之会,上无复祖,天中之天,则书镂传布而不以为疑。故群臣请建寺僧、传妙法,置观藏真文,祠火德以崇兴,运本命以固生元,亦皆受之而不辞,凡以出于本宗而知其固有故也。然则躬万机之繁,岂足以劳吾神;极四海之奉,岂足以汩吾志哉!臣固知惟慈能勇而躬持乎三宝之全,以道法天而成位乎四海之上。方具致箸力之治于千载寂寥之后,养松乔之寿于九重蠖濩之中,臣虽归老丘园,犹冀旦暮之遇也。昔者皋陶赓虞而舜德元,尹吉美周而宣功兴,臣窃晞慕焉。因观之成,作铭以献。其祠曰:
域中有物谁能名?窈窈冥冥含其精。孕乾育坤陶万形,运转两曜骑列星。老氏得之以为经,其祠主之维三清。天帝列真地群灵,乃所自神兴其生。臣子祷君福寿增,于兹有祈理所应。真人来应帝王兴,每闻妙理心已倾。中虚万务莫足撄,养己乌能昏五情。保持三宝唯勇行,道参天地位乃成。尧南舜北皆此明,乔松不假离穆清。衰迟非敢当能铭,作此庶几奉椿龄。
梁父吟 北宋 · 张耒
豪俊昔未遇,白日无光辉。
隆中卧龙客,长啸视群儿。
九州英雄争著鞭,黄星午夜照中原。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东高帝孙。
老瞒赤壁抱马走,紫髯江左空回首。
世上男儿能几人,眼看袁吕真何有。
永安受诏堪垂涕,手挈庸儿是天意。
渭上空张复汉旂,蜀民已哭归师至。
堂堂八阵竟何为,长安不见汉官仪。
邓艾老翁誇至计,谯周鼠子辨兴衰。
梁父吟,君听取,击节高歌为君舞。
躬耕贫贱志功名,功名入手亡中路。
逢时儿女各称雄,运去英雄非历数。
梁父吟,悲复悲。
古今人事半如此,所以达士观如遗。
庞公可是无心者,何事鹿门招不归。
感春十三首 其四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三部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
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
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
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
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
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
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
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
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贺王观察到任启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七、《跨鳌集》卷二四
凤历推刚,龟文顾左,已谐礼上,倍切欢愉。稍移蜀使之星,迭拜周家之命。雪山增重,金马开祥,当易于请腰笏之滨,正李邕求识面之地。念昔提文衡于汉上,顾予执贱事于礼闱。肉眼未识贵人,步吏固宜革带。蔡见鄂岳,曾晚学之莫知;枫落吴江,亦前人之误听。别一阅世,共两秃翁。巴子国穷,闻太史起滞留之叹,河图职妙,谓刘公知取予之方。惟摘山市骏之谋,实富国强兵之本。肇自神考,精求伟人。俾兴至利之源,待以不次之举。数政之后,奉法不虔,比年以来,为弊滋甚。明珠异贝,既交走于贵权;空籍绐书,又肆谩于公上。于今所受,任责不轻,必待先见之明,乃救末流之弊。虽望之在外,终雅意于本朝;使宋璟居中,肯容心于私谒?莅事伊始,著声何高。载道之谣若碑,落笔之观如堵。恭惟某官因时以出,载道而行,才超世而非师,学到古而自我。擢从他部,简在帝心。乌衣马粪之游,典刑具在;西清延阁之邃,几席久虚。伫听受釐之恩,端有追风之召。某投荒远裔,卧疾馀生。未瞻双舄之飞,初托九河之润。犹叨五斗,粗明投劾之几;止有一天,断无挟故之虑。参承尚阻,倾陷良深。
与胡邦衡书 其二十一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览机宜公书,超然如见其人。亨仲亦蹈奇祸,盖非偶然,深于术数者能言之,一切顺受,更有何事?仆年垂八十,喜进者尚下石不已,所论无根,却非庙堂之意。既言仆擅离贬所,见在清湘,言者亦得之传闻,使有意见害,欲加之罪,岂无名乎?然一犬吠雪,百犬皆应,连月人情大有可笑,置之勿复道也。年来衰颓,步趋瞻视皆不及前时,但心志尚强耳。清河时闻动静,然谨不欲以无益书问累之。茂远奇士,仆初南迁过临川,预以书戒其勿出,渠回书慨然,反出十馀里外相迓清谈,终夕倾倒,然中间消息甚恶,心不以为然。今闻机宜公所报,悲怆不已,如此人者世岂多有!造物不仁,何夺之遽耶?如闻秦国却能稍宽,老人平时参禅,于梦幻死生是第一义,但子母之情岂易割邪?但渐远渐忘耳。机宜公数诗皆妙作,忧患中陶写性灵,实赖诗酒。张第、刘昉、杨愿皆恶病而殂,孰谓造物果无心耶?老懒加之畏祸,又善累人,皆不敢作书。近又缘虚惊,取平生朋友书问悉付丙丁,已而又怅然,如邦衡往来书亦不免为煨烬矣!如诗文,它日尚可求也。某再拜。
跋李丞相所作颜鲁公真赞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六、《庄简集》卷一七
予因郡圃忠义堂,绘颜公像龛置其上,军事判官东阳郑刚中记其本末详矣。江西安抚大使李丞相复寄示真赞。其词宏伟简严,英风大节,落落相望。盖将友其人于千载,真无愧矣。呜呼!士固重其死,不幸生于危乱之间,遭时变故,将靡然而从之,不有特立独行之士,为世标率,则偷生苟免、媚贼称臣者,何所惮乎?后之登斯堂,览公遗像,诵江西之文,庶知予区区之意,因并书其后,以风吾党云。
御赐陈康伯金线谱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一三○、康熙《广信府志》卷三三、康熙《西江志》卷一七七
吏部尚书、左仆射、进封福国公陈康伯请于朝而作家谱,上赐诰以褒之,命史臣汪藻以叙之。藻端拜而言曰:夫六朝以来,家有谱系之学,又有谱系之书。隋《经籍志》载天下郡县国氏族谱若干卷,唐世此学此书盛行。五季淆乱,四方割据,马殷在湖南,独能薄赋轻徭,又招纳贤者,故中州士多归之。后以希声兄弟争国,士稍稍散去。今观陈氏之谱,其先世系出颍川陈乡。晋永嘉之乱,太尉广陵郡公准之六世孙步兵校尉鼎南迁,分为五大支。太尉十九世孙云骑将军真,二十二世孙常侍将军峤、沆,迁于睦州,宗系载于碑碣国史,为官族。二十四世孙太监太公逵,自睦州因官担簦而来,乃息肩于信之辉光黄銮社。后五年,徙居怀玉山下隐浆社居焉。生三子,长材析居于前,号曰前陈;次林析居于后,号曰后陈;三为僧。但缘山水秀奇,风气完固,陈氏又世多积德,泽及子孙,由是英杰辈出,开科业儒者一百三十馀人,蕃衍盛大。析居于祥符九年,分二十有一支。三十二世孙仁瑞遭难避地于亳州谯县三里,后迁于弋之峦山下,爱山水之胜,遂迁居焉。生一子钦,拜官莆田尉,寻擢承直郎,判信州,谥明道,以明堂及以孙贵恩,赠太师,追封英国公,实起家之祖。生二子,长文义,早年高尚,晚以礼聘玉山书院山长,谥学正,以孙贵赠太保,追封镇国公;次文清,以文荐知东阳尉。文义生仕尧,以孙贵赠太师,追封越国公,谥孝靖。生三子,长林仲,以皇恩赠上骑军都尉;次荣仲,以力名封上骑轻车都尉;次亨仲,登绍圣甲戌进士,拜左承议郎,寻擢江浙提举、转运副使,以子贵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忠肃。生二子,长康侯,登建炎己酉进士,授迪功郎,累擢防禦支使、大中大夫、统制;次康伯,登宣和丙午进士,拜左右仆射,进封福国公。家声世范,赫赫播扬,世不乏人。夫木之茂者必盛,流之远者必深。兹谱之作,上不忘其所自,下不忘其所传,又所以收人心暴怒之性,为尊尊亲亲之念,昭穆以之而明,亲疏以之而辨,庆吊以之而往来,患难以之而矜恤,服虽尽而情不尽。后之子孙继述而起者,溯流而寻源,斯谱之所以不可不作焉。方今圣皇在上,天成地平,相协厥居,彝伦攸叙,时乃化行于上而俗美于下也。吁!陈氏之子若孙,能体是心而勿替引之,则世泽之衍,世德之深,有以光于前,而谱之传愈远而无穷矣。藻承圣上命,俾书其端,不敢以不文辞。
游洞霄 宋 · 左誉
押词韵第十一部
洞霄九锁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
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
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
远游飞升俨遗迹,玄同指向真典刑。
当年楼台极缥缈,至今气象藏深冥。
已知六月九万里,个中一念三千龄。
金龙玉简天上降,琳宫绛阙逢相迎。
紫霞黄云覆其室,青衣素锦分诸灵。
虚皇台高步虚彻,宣科玉音神所听。
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已与湖山盟。
朅来奉祠北山下,恍若飞升朝帝庭。
道人观妙清且秀,尚指乡关论赤城。
何年吏隐奉香火,愧无妙句如丹青。
木公金母吾未识,且看松根生茯苓(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三二 按:《江西诗徵》卷一九收《洞霄枯梅再生》一首,署左誉,永新人,绍定五年进士,为景陵尉。北兵陷城遇害。诗为:“青山九锁溪回萦,擎天一柱何峥嵘。上同天目映寥廓,下开在涤通沧溟。晋唐人物久寂寞,天坛石室苍苔生。虚皇台高步虚冷,仙科玉音神所听。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久与青山盟。朅来奉祠北山下,愧无妙句如丹青。木公金母吾未识,且待松根生茯苓。”文字与《宋诗纪事》卷三八所收左誉,字与言,天台人之《洞霄宫》诗相似,似即本诗流传之歧异。)。
秦商州和尚原画界事再奏(绍兴十二年二月) 宋 · 胡世将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
秦州元不系吴玠地分,合自秦州南以吴玠元管界至分画;商州元不系吴玠所管地分,合自商州南以吴玠元管界至分画;和尚原、方山原两处,昨自建炎四年系吴玠创立山寨,原不系刘豫所管地分界至,今来合行保守。臣已牒郑刚中照应分画去讫。和尚原系川蜀紧要门户,比之秦、商二州,所系利害尤重,臣已累具论奏,乞赐速降处分。
故居 宋 · 郑刚中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山三十里,忆得旧书堂。
小径通蔬圃,新醅压酒床。
晚凉荷叶嫩,细雨橘花香。
此梦今何许,随缘又一方。
幽趣十二首 其三 宋 · 郑刚中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
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
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
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
悼潘义荣母 宋 · 郑刚中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䌽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以上《北山集》卷三)。
悼方公美母夫人 宋 · 郑刚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内助实称贤。
寡居勤俭五千日,享福安荣九十年。
已作芝兰绵后裔,却将金玉閟深泉(自注:如金玉藏深密,夫人铭诗语也。)。
月卿手自栽松柏,远寄哀辞为惨然(以上《北山集》卷一八)。
诸暨道中遇雪 宋 · 郑刚中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乱花催腊舞江干,村酒沽来岂问酸。
仙女云间休剪水,孤松岭上不知寒(以上《北山集》卷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