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跋游嗣祖所藏帖 其三 唐子西与游氏帖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三、《攻愧集》卷七一
蜀士郑太玉先生游,俱好世出世间法,尝曰:「文章习气,盍痛扫除?
雕琢肝肾,徒劳人耳」。
先生戏答曰:「吾宁尽此生笔砚间,寂然之乐,俟来世尚未晚也」。
其用志如此。
先生尝谓其子曰:「我胸中有见成论五百篇,当以授汝」。
未几疾作,遂殁。
紫微公以为终身之恨云。
翁常之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六、《水心文集》卷二八
呜呼!
市隐于太玉之下,林乐于秀峰之上。
世尘垢而累余,独謇立而纵放。
竦云佩而霞服,超龙驭而鸾鞅。
诗抽情而丽密,赋写物而宏壮
方五字之得隽,甚百胜而霸王
每孤吟而永日,何计外之得丧!
高凤漂馀之,羹姜诗自跃之鱼,荫陶令宅边之,畦公仪园外之蔬。
犹莫色之憔悴,不带索娱老
志欲行而气留,形仅完而神槁。
悲人生之愚贤,等飘飘于埃尘,若少陵者知言,谓非仙而危身。
末疾已尽,绮文固在,注兹一蠡,挹彼东海
逍遥山群仙传 其七 施岑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六
字太玉
祖朔,仕,因徙居九江赤乌县。
太玉状貌雄杰,勇健多力,弓剑绝伦。
真君初领徒诛海昏大蛇,会乡壮三百余人来助力,太玉预焉,致恭恳乞,愿充役者。
真君纳之,与甘伯武常执剑侍左右。
宁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晨,见东方日中有一童子乘䌽云、执素策、驱苍虬降其所居,宣玉帝诏,遂御苍虬乘云去。
真君宅东南二里间有坛曰紫玉府,即其所栖之地。
西岭镇江干石上有观(今额至德。),为太玉眺台,南昌之地亦有之,皆所以眺望水妖也(俗称钓台,非也。)
政和二年勇悟真人,其词略曰:「以尔性勇而悟,能自得师,授以至言,俾之入室。
神童指妙,飞升帝乡
大江之西,故宅尤在,凡祷辄应,吾民是依。
锡之新封,用彰厥懿。
朕命惟允,其监于兹。
可特封勇悟真人」。
郑上舍玠大学策稿1240年4月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二、《文溪集》卷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
士试于有司曰时文,志于得而已。
郑君对策天子学,乃极言天下事,皆有关于君德,有裨于世道。
方鲠论崛起,与国论争锋,祸且不避,宁得失计耶!
胸中所存,定非寻常诸生拔尺寸比,是真不负皇朝淑养之意。
衡文者拔其尤,则公论犹未泯,可为斯文贺。
君其坚此志勿渝,厚其养勿馁,大建立于世,垂声名无穷,毋使人曰此徒议论之士,吾党所望也。
嘉熙庚子四月
重造十桥记1244年5月 宋 · 王遂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建宁南四十里及延平之境,如洼如突,行者艰之。
溪涧杂出,非桥不济,岁久圮坏者十许,雨涝则舆梁而涉于淖,徒杜而出于泞。
虽达官富民不免。
淳祐三年四月,刑狱使者康公植节斧行郡,以观察推官郑玠摄行幕府,恻然念曰:「梨滩钓溪,不远十里,而断港绝栈若此。
欲文书之无留,令讼诉之无滞情难矣。
子其为郡守道之」。
遂惕焉承命,以事属录事邓焕章,选郡人新兴化判官周杆、将仕郎吴壮礼董其役,僧智仁、大澧任其责。
用力之大者五:曰砚坑、蟠溪白水源、陆坑、谢坑。
小者二:曰邓坑、蒋坑。
葺者三:曰何坑、郑坑、卓坑。
费出于郡者为钱五千缗。
转运副使项公寅孙闻之,出钱三千缗、盐万斤。
提举蔡公籥以千缗佐其费。
浮屠氏以其馀财助之。
自圣天至赤岸,道路坳凹者平之不遗力。
捐金而造者:邓坑,周君所作也;
蒋坑,吴君所作也。
经始于癸卯六月明年五月桥成,民无病涉者。
三山督府也,建剑要冲也,步趋泽中如履平地,出公入私靡有难色。
与民集事,不愆如素,涉冬踰,未有言其时诎举赢者。
抑治其道路,太守责也。
今也康公倡其议,项公、蔡公不爱其力,郑公、邓公、周君、吴君交以其职集事。
郡守者谩其訾,省其处,则耳目之所不及、思虑之所不至,其愧于民多矣,岂但沾体涂足云乎哉!
请书之以识诸公之美,而暴遂之过,垂示来者,未必不有补于斯世云。
按:康熙建宁府志》卷四二,康熙三十二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