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南宫括”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四子讲德 西汉 · 王褒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二、文选卷五十一
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
微斯文学问于虚仪夫子曰:「盖闻国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今夫子闭门距跃,专精趋学有日矣。
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怀宝,是伯牙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
于是欲显名号,建功业,不亦难乎」?
夫子曰:「然,有是言也。
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仆虽嚚顽,愿从足下。
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文学曰:「陈恳诚于本朝之上,行话谈于公卿之门」。
夫子曰:「无介绍之道,安从行乎公卿」?
文学曰:「何为其然也?
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
嫫姆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苟有至道,何必介绍」?
夫子曰:「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
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斲;
但悬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
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涂之疾也。
才蔽于无人,行衰于寡党,此古今之患,唯文学虑之」。
文学曰:「唯唯,敬闻命矣」。
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求贤索友,历于西州
有二人焉,乘辂而歌。
倚輗而听之: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啴缓舒绎,曲折不失节。
问歌者为谁?
则所谓浮游先生陈丘子者也。
于是以士相见之礼友焉。
礼文既集,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鲜闻,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
敢问所歌何诗?
请闻其说」。
浮游先生陈丘子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益州刺史之所作也。
刺史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
文学曰:「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南容三复白圭孔子睹其慎戒
太子击诵晨风,文侯谕其指意。
今吾子何乐此诗而咏之也」?
先生曰:「夫乐者感人密深,而风移俗易
吾所以咏歌之者,美其君术明而臣道得也。
君者中心,臣者外体
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
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
节趋不立,则功名不宣
故美玉蕴于珷玞,凡人视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和宝也。
精练藏于矿朴,庸人视之忽焉,巧冶铸之,然后知其干也。
况乎圣德巍巍荡荡,民氓所不能命哉!
是以刺史推而咏之,扬君德美,深乎洋洋,罔不覆载,纷纭天地,寂寥宇宙。
明君之惠显,忠臣之节究。
皇唐之世,何以加兹!
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将至也」。
文学曰:「书云:迪一人使四方若卜筮。
忠贤之臣,导主志,承君惠,摅盛德而化洪,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
愚窃惑焉」。
浮游先生色勃眦溢,曰:「是何言与!
周公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
吉甫宣王穆如清风,列于大雅。
夫世衰道微,伪臣虚称者,殆也。
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
鄙殆之累,伤乎王道。
故自刺史之来也,宣布诏书,劳来不怠,令百姓遍晓圣德,莫不沾濡。
厖眉耆耇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且观大化之淳流
于是皇泽丰沛,主恩满溢,百姓欢欣,中和感发,是以作歌而咏之也。
传曰:『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臣子于君父之常义,古今一也。
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乃欲图大人之枢机。
方伯之失得,不亦远乎」?
陈丘子见先生言切,恐二客惭,膝步而前曰:「先生详之:行潦暴集,江海不以为多;
䲡鳝并逃,九罭不以为虚。
是以许由匿尧而深隐,唐氏不以衰;
耻周而远饿,文武不以卑。
夫青蝇不能秽垂棘,邪论不能惑
刺史质敏以流惠,舒化以扬名,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受命如丝,明之如缗,甘棠之风,可倚而俟也。
二客虽窒计沮议,何伤」?
顾谓文学夫子曰:「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
愿二子措意焉」。
夫子曰:「否。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枹鼓铿锵,而介士奋竦
故物不震不发,士不激不勇。
今文学之言,欲以议愚感敌,舒先生之愤,愿二生亦勿疑」。
于是文绎复集,乃始讲德
文学夫子曰:「昔之世,君子德与?
臣之力也」?
先生曰:「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
故虎啸而风寥戾,龙起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鸣声相应,仇偶相从。
意合,物以类同。
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以明,不殚倾耳而听以聪。
何则?
淑人君子,人就者众也。
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
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
盖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
有君而无臣,春秋刺焉。
三代以上,皆有师傅;
五伯以下,各自取友。
齐桓有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咎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
秦穆有王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
楚庄有叔孙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
勾践渫庸,剋灭疆吴,雪会稽之耻。
魏文有段干田翟,秦人寝兵,折冲万里。
燕昭郭隗乐毅,夷破彊齐,困闵于
夫以诸侯之细,功名犹尚若此,而况帝王选于四海,羽翼百姓哉!
故有贤圣之君,必有明智之臣。
欲以积德,则天下不足平也。
欲以立威,则百蛮不足攘也。
今圣主冠道德,履纯仁,被六艺,佩礼文,屡下明诏,举贤良,求术士,招异伦,拔俊茂。
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登降揖让之礼极目,进者乐其条畅,怠者欲罢不能。
偃息匍匐乎诗书之门,游观乎道德之域,咸絜身修思,吐情素而披心腹,各悉精锐以贡忠诚,允愿推主上,弘风俗而骋太平,济济多士文王所以宁也。
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举孝以笃行,崇能以招贤,去烦蠲苛以绥百姓,禄勤增奉以厉贞廉。
膳食,卑宫观,省田官,损诸苑,疏繇役,振乏困,恤民灾害,不遑游宴
耄老之逢辜,怜缞绖之服事,恻隐身死之腐人,悽怆子弟之缧匿。
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胎卵得以成育,草木遂其零茂。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岂不然哉?
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
违三王,背五帝,灭诗书,坏礼义;
信任群小,憎恶仁智,诈伪者进达,佞谄者容入。
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吹毛求疵,并施螫毒
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
嗷嗷愁怨,遂亡秦族。
是以养鸡者不畜狸,牧兽者不育豺,树木者忧其蠹,保民者除其贼。
故大汉之为政也,崇简易,尚宽柔,进淳仁,举贤才,上下无怨,民用和睦。
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
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品物咸亨,山川降灵。
神光耀晖,洪洞朗天。
凤皇来仪,翼翼邕邕。
群鸟并从,舞德垂容。
神雀仍集,麒麟自至。
甘露滋液嘉禾栉比
大化隆洽,男女条畅
家给年丰,咸则三壤。
岂不盛哉!
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
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
南郡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
获之者张武张而猛服也。
是以北狄宾洽,边不恤寇,甲士寝而旌旗仆也」。
文学夫子曰:「天符既闻命矣,敢问人瑞」。
先生曰:「夫匈奴者,百蛮之最彊者也。
天性憍蹇,习俗杰暴,贱老贵壮,气力相高。
业在攻伐,事在猎射,儿能骑羊,走箭飞镞,逐水随畜,都无常处。
鸟集兽散,往来驰骛,周流旷野,以济嗜欲。
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捍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穫刈则颠倒殪仆。
追之则奔遁,释之则为寇。
是以三王不能怀,五伯不能绥,惊边扤士,屡犯刍荛,诗人所歌,自古患之。
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
乾坤之所开,阴阳之所接,编结沮颜,燋齿枭瞷,剪发黥首,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欢忻来附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
飞鸟翕翼,泉鱼奋跃
是以刺史感懑舒音而咏至德。
鄙人黭浅,不能究识,敬遵所闻,未剋殚焉」。
于是二客醉于仁义,饱于盛德,终日仰叹,怡怿而悦服。
梓州官僚赞 其二十 录事吕忠义 初唐 · 杨炯
四言诗 押齐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惟彼忠义,见贤思齐。
出言无玷,南容白圭
代别情人 盛唐 · 李白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一作天)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王府长史阴府君 唐 · 张均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
公讳某。
字某
武威姑臧人也。
恭王之裔。
别封于管。
夷吾者。
能霸桓公。
平周上卿之礼。
适楚贱大夫之职。
以地命氏。
授于阴城
新野之凉。
皆为著族。
贵则重族二后。
荣则一门四侯。
道则山纪神仙。
行则里题忠义。
建名崇德
世有其人。
高祖湘东内史铿。
梁州之子。
属词比事。
天下宗之。
曾祖江州刺史通道馆学士颢。
朝请大夫国子博士宏道
考某官景明
贻范清白。
烈文史。
累善所徵。
及公而盛。
公承礼乐之峻冑。
禀清明之异姿。
天生粹灵。
气合真素。
下帷专思。
重席擅业。
至人藏用。
有道德之乡。
君子为儒。
无荣辱之境。
尚东郭以自逸。
南容之不废。
调补陈州司仓
徵其志也。
以为非足利时。
不容终秩。
遂优游初服。
述祖移年。
嘿志元言。
洞心清律。
常手操经籍。
耳练宫商。
澹有怡神。
坦无婴虑。
是可忘机造化。
岂徒屑意公卿而已哉。
故德充以外形。
才全以内济。
委怀从运。
与道无名。
寻拜命宜城公主记室参军
退一隅而无闷。
进三府而交辟。
署宰长河。
曲资而往。
曰。
惠人无小。
吾所从之。
其至也。
去恶如救焚。
急贤如济渴。
遇物风偃。
推心理裕。
平其志而异物不迁。
一其诚而万情咸
清猷美绩。
克存馀咏。
飞狐之地。
戎马生郊
俾公为蔚州别驾
则惠化所存。
勇且知方。
肇建天人。
懋官灵器。
入为庆王友
太子中允
又拜国子司业王府长史
或举德以进。
或尚闲而退。
不失其正。
达识推高。
某年月日。
寝疾东都
终于永丰第。
春秋七十有五。
惟公率心经于德义。
检口绝于臧否。
秉礼乐而视正直。
蕴文藻而含清真。
可不谓才全而蹈道者欤。
位不兼济。
惜也。
夫人范阳县张氏。
丞相燕公之妺。
元师妙德。
嫔风女师。
梁氏义轻于前志。
曹门克贻于后范。
府君之丧。
纪缞将缟。
昼哭成疾。
恐流年之易除。
恸累月而云逝。
没而不朽者。
非礼节绝伦之谓乎。
春秋若干。
以某年月日。
合葬于龙门南陵原。
礼也。
公无子。
有二女。
咸以淑行。
著于通门。
丧葬克家。
感戚行路。
子婿吏部郎中吴兴张珦。
度支员外郎陇西李恺。
永怀清冰。
缅托贞石。
庶乎时迁陵谷
犹徵少女之词。
道在宗亲。
不昧诸姑之德。
大人为颂。
俾小子序焉。
无求用前韵作雪诗见寄亦次其韵 宋 · 饶节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夜花飞殿暮冬,晓惊银色现前峰。
增肥幻质饶冰柱,埋没虚名叹瓦松。
素纸不书思雪老,白圭无玷南容
知君岂乏扁舟兴,哦罢新诗兴已慵。
师夔求昏书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
崔、卢大族,南北海惟风马之遥;
吴楚殊方,东西山有洛钟之应。
实繄天合,曷预人谋?
备罄忱词,恭陈贽币。
伏承知府中大亲家令孙女高门华胄,尚有馀芳;
而某侄孙师夔穷巷鲰生,初无它技。
傥遂蒿倚青松之上,宜见鸾鸣丹桂之閒。
南容白圭三复之言,偶缘过听;
季子黄金一诺之重,式伫嘉音。
言语 明 · 金时习
 押支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十三
惟口乃枢机,出好兴戎师。
莫扪驷不及,舌是祸福基。
未发闲躁妄,已发伤烦支。
周庙有金人,缄口背铭辞。
雅有白圭章,南容三复之。
孔圣妻兄子,后学宜绎思。
奉次白沙醉题韵 其九 明 · 李民宬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七燕槎唱酬集
白圭三复南容,政坐杯中琥珀浓。
时或铭心观酒诰,还同掩耳窃人钟。
天生勍敌惟当避,我保残龄不愿逢。
听得公诗津满口,殿头扶出醉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