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临汝镇
昔者白象降生,教兴于权实;青莲视瞬,义著于师承。厥后只履西归,一花东布,世系联续,开悟寖广,然而根器各异,宗致迭举。少林之嗣,既分皮髓之浅深;大寂之徒,亦著心眉之阶级。虽搅为一呼,匪酥酪醍醐之殊;然列彼三车,推羊鹿大牛之别。趋觉城而固有淹速,非智眼而孰克炤明?汾州大中寺,太子禅院长老释善昭者,本太原人,积习闻薰,孤贞绝俗,自去饰受具,即杖策巡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最后受印于汝州南院省念,遂法裔念。出风穴沼,沼嗣先南院颙,颙嗣兴化奖,奖嗣临际玄,玄嗣黄檗运,运嗣百丈海,海出马祖,祖出南岳让,让为曹溪嫡子。自曹溪至师,凡十一世。师既投针临汝,分灯摩竭,衣珠内炳,潮音尚秘。薄言湘楚,依止林樾,道俗归慕,名声普闻。长沙守张侯茂宗以四大寺命师择居。北抵襄沔,止白马山。郡牧刘公昌言躬诣顶谒延住兰若,前后八请皆不之诺。淳化四年,西河缁素千馀人,协心削牍,遣沙门契聪诣白马山,迎至其郡,遂尔留憩。摄伽梨而登席,挥犀柄以谈空,毗耶净名,宴坐罔离于空室;庐峰慧远,送迎不越于虎溪。净众骈臻,法韵雄震。而师愿力勇猛,学解淹博,周游湖岭,探索筌蹄,效遍参于善财,同多闻于庆喜。若乃江西即心之诲,而归于无物;石头全提之句,而谓之真吼。南泉捭阖而自得,引发上机;赵州纵夺而有端,摧伏异见。洞山之建立五位,回互以彰;仰山之分列诸势,游戏无碍。雪峰应接之眼,啐啄同时;云门扬攉之言,药石苦口。咸达其要,悉举其纲。至如大用现前,纤尘不立,诸法皆泯,四句迥超,盖有黄檗之迅机,临际之妙脉。三玄三要,在掌握之所施;二主二宾,与盲瞑而何异?是为正路,直造上乘。师之所證,踰于格量,非齐肩于佛慧,曷染指于禅味哉?予刳心弥久,感疾无损,静虑冥默,世缘纷染。守郡楚北,恪居官次,而师遐遣清侣,躬裁尺讯。谓广内集录,载师之辞句,既参于刊缀;汝海答问,陪师之法属,且联其宗派。邈同风于千里,遽授书之一编。法兴、智深,二上人飞锡实勤,巽床甚谨,述邑子之意,愿永南宗之旨,属图镂版,邈求冠篇。赏音相从,重胝忘苦,幸烦襟之微释,因濡翰以塞请云尔。
按:《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首,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七。
十义书序(熙宁九年十一月) 北宋 · 释继忠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九
《十义书》之所由作者,有宋景德之前,《光明玄》广、略二本并行于世,钱唐慈光恩师制记曰《发挥》,专解略本,谓广本有《十法观心》,乃后人擅添尔。天台重解帝王之文,辄评谓有四失:一曰理乖,二曰义疏,三曰词鄙,四曰事误,广破如续遗记也。有二弟子,即钱唐奉先清师、嘉禾灵光敏师,共构难词,造二十条,辅成师义,共废广本。钱唐宝山善信法师奉书敦请法智评之。法智逊云:「夫评是议非,则近于诤竞,非我志也。矧以二师学解有闻,尽吾宗之先达,奚可率尔而拒之哉」?信法师重请曰:「法鼓竞鸣,何先何后。夫当仁不让于师,况馀人乎」。坚让不免,故有《扶宗释难》之作,专救广本十种观心,兼斥不解发轸拣境之非,观成历法之失。钱唐梵天昭师、孤山码碯圆师,皆奉先之门学也。乃撰《辨讹》,验《释难》之非,救《发挥》之得。法智存谦光之礼,撰《问疑书》诘之。昭师不逊,有《答疑书》之复。法智复有《诘难书》之徵。昭师构五义之答,法智复作《问疑书》之责。昭师稽留逾年,法智复有《覆问书》之催答。昭师有今之《释难》,翻成不腆之文矣。往复各五,绵历七年,攒结前后十番之文,共成今《十义书》之作。复有二百重诘,不出前后五番堕负、四番转计。初指约教正释,便属理观观心。法智斥云:「以教代观,不意翻成有观无教」。二转计云:「须知,理观直观真心,光明当体,翻谓妄法」。法智斥云:「观心在迷,却谓属真;当体果法,却谓属妄」。三转计救真心之一失,改真心名为法性,意谓法性通真通妄,以随缘混之,辅为事理二造。心属非真非妄,生佛是真是妄。救前真心,亦不专真专妄也,以不专妄故,斥法智之拒也。四转计云:「十乘妙理,为所观境」。法智破云:「应三障四魔,为能观观耶?转计即堕负矣」。并初根本,共成五番也。又法智引重明阴境难之,昭公伏曰:「止观观阴,有失捡寻。仲尼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则为贵』,今为改之也」。法智进奖云:「上人粗有性灵,能分科节,何不尽矣,舍短从长,见巧知陋。今伏膺观阴,因谁得知耶」?景德四年,孤山圆师为昭师轮下之席端也,法智遣住东掖山神昭大师本如在轮下日,驰《十义书》并《二百问》往钱唐诘之。会稽什公希望辅之翼之,共辨矣。孤山观二公之论辨,如面敌,必重席也。自谓「义龙安肯伏鹿」,遽白钱唐守,答以公据,不为遣也。虽然止重论席,别行玄,虽魔烧佛经,且不能烧性德之善也。故常住教卷,焉可绝灭耶?今有宋熙宁,相去八十馀年,此文重兴,盛行于世。浙右学敩,讲习此文者众,故得僝工镂板,代学者传写之劳。住永嘉法明院第一代孙继忠,指授门人以写印二本对之评之。其义其中,法句欠剩,文字舛谬。昔趋广智之庭,每蒙以提耳指掌,今约义断文,辄滥评定。或有臧否,冀同学同见者,更为学者指南耳。熙宁九年仲冬月既望日序。
按:《四明十义书》卷首,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六。
运司祭范少师襄事文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八、《紫微集》卷三六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无可称;韦丞相教子一经,世为不乏。盖积善昭于馀庆,故潜德发于幽光。惟公之生,种德甚茂。早笃义方之训,蔼闻嗣叶之贤。功业益新,庙堂是赖。文能华国,有悍夫垂泣之辞;武足尊王,取太阿倒持之柄。既一言而悟主,遂九壤以荣亲。岂徒耸故乡衣绣之观,实亦示遗子籯金之训。扬名以显,已昭孝道之终;卜宅而安,又拜君恩之赐。死且不朽,其是谓乎;魂而有知,可无憾矣。式严襄事,用荐菲仪。惟豆觞之已羞,觊精爽之来格。尚飨!
文帝论 其二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七、《臞轩集》卷四
甚矣,私心之未易克也。太上无私,其次则有私而能克。人之德性本是高明,一为私欲所蔽,则意念颠倒,举止轻浮。外无威仪足以临人,中无操守足以行善,发于其心,害于其事,奸言始得以乱吾政,利口始得以覆吾邦,凡此者皆私欲之为害也。是以人君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就道亲贤,问之辨之,以明所未明;笃志励行,精之一之,以守所难守。私心邪念,一切屏除,天理昭融,内明外映,杲日中天,群阴自伏。此二帝三王所以中天地而立极也。汉之文帝,其亦勇于克其私者欤,何其见善之明而用心之刚也。方六飞之幸渭桥,有犯清道之跸者,帝怒,必欲寘之极宪。一怒之馀,人命系焉,私欲害正,莫此为甚。及一闻廷尉持平之言,则释然而悟,犯者得免于死。至于朝东宫之日,宦者赵谈得以骖乘,人主举动,万物所瞻,一溺于爱,悖道至此。及一闻袁盎之谏,随即下谈,略无留难之色。此二者犹可诿曰仁厚帝之天性,故其释犯跸之怒为甚易,而刑馀骖乘,大有损人主之威,故改之亦无甚难也。邓通近宦之最昵者也,钜万之赐、铜山之宠,其所以贵幸通者,出于内廷之右矣。一旦立朝,少有怠慢,丞相嘉至府出片纸以檄之如召婴儿,帝不敢庇之也。虽欲遣使召通,而又恐丞相之威未伸,必纾徐以待之。度通已困辱,然后遣使谢丞相而召之,初未尝寘忿怒于其间也。其后新垣平之诈一蛊其心,立庙之举非所以为训也,未几而奸状自白,则孥戮之刑曾不少贷。自五帝之祀领之以官,未尝躬往,盖绝口不言鬼神之事者终其身,非勇于克其私者畴能尔哉?夫帝能敢于肉刑之除而不能免犯跸之怒,能安于服御之减而不能无骖乘之非,能正元舅之刑而不能杜嬖倖之侮,能除宗庙之秘祀而不能不为神仙之惑,是皆私心有以挠之也。使是数者而不能自克焉,则怒者不息是枉法也,非者不格是启宠也,侮者不惩是长恶也,惑者不悟是迷复也,又何足为文帝哉?惟于其所为私而能克之,则已往之愆涣然冰释,自新之善昭映方来。至此则大舜闻善若决之时,成汤改过不吝之日,夫子所谓「观过斯知仁」,文帝其当之矣。
黄龙滚 明 · 徐𤱻
出处:六十种曲 杀狗记 第十七出
再整旧华夷。再整旧华夷。
重睹江山丽。满朝朱紫。
依旧还朝内。再立妃子。
安居宫里。俄然又生太子昭王喜。
立春日重华宫曲宴宗亲及近臣并命观灯火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肆筵授几正东风解冻之初送腊迎春又快雪时晴之候昨者吟联经艺启重华而运际文明今兹宴集亲贤协韶序而亨占嘉会于是风翻䌽胜令转青旗月到天心阳回地底辛盘肇荐即绮梅仙杏之纷陈乙祀将胪早陆海鳌山之夙驾颂麟振于敦苇宗潢则绣黼联华赓凤翙于萋桐卿月则笙簧洽礼踵翠管银罂之故事示慈暨尔承筐看星桥火树之交辉即景因之授简人寰气象遍六宇以同和天路云虹亘长空而不夜时则春台啿啿群生歌舞逢辰淑气昌昌万汇欣荣出甲廿四番风符花信念斯立干垂条十一真韵叶玑联勖乃衔华佩实在昔升平嘉宴仰祖作而孙述惟殷于时德泽阳春布左戚而右贤并逮九十春光百廿展烛调璿玉化国之日舒以长三五元宵二七先灯照田蚕治世之民安以乐
青旗初转本年辰,节宴宗亲内翰抡。
元夕恰当前一日(御制),上辛巳是后经旬(正月初五日上辛兹十四日已经旬矣)。
吟赓八叠方传茗(初九日等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以五经萃室联句八轮),宫启重华更布茵。
麟趾鸳行兼数典(皇六子臣永瑢),䌽幡莲炬况为邻。
阏逢欲出群生遂(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淮南子天文训注万物锋芒欲出也),振美大来百顺麇(汉书振美于辰)。
桐叶月畸繁且衍(本年遇闰得十三月皇八子臣永璇),蓍爻日揲引而伸(易经全爻为三百八十四本年凡三百八十四日化日舒长恰符义算)。
白占落地告丰兆(正月三白落地农庆屡绥实徵氾胜嘉瑞),南向周天对喜神(南方圣驾南巡元旦喜神恰在正天象人心尤见感通协应)。
七宿杓携车运帝(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注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携连也时将子臣启跸南巡皇十一永瑆),九垓箕好范徵民(十四日箕宿)。
散砧挂塔连昨夜(帝京景物略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又翰墨大全张咏帅蜀增十三夜灯谓之挂塔灯),泛粥加膏伫越晨(荆楚岁时记作豆糜加膏其上以祀门户正月十五日事也)。
染翰词林进帖子(立春前帖子词内廷翰林等例进舂皇十五子臣),鞭牛京兆舞𠹈伥(立春日顺天府府尹例进春山宝座陈设于乾清宫)。
月几望胜月既望,岁立春欣岁两春(是日立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明年乙巳立春节)。
例合观灯非预借(御制),恩承锡宴乃重申。
宜乘莩甲宣阳泽,矧照田蚕笃兆人。
问卜紫姑明袭古(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夜迎紫姑以卜蚕桑次日上元子皇十七臣永璘),执规青女此敷仁(易援神契春执规今朝立春)。
赐花荐菜朝来盛(唐景龙四年以立春日出䌽花树人赐一枝又四时宝鉴曰立春日荐春饼生菜号春盘立春),撒荔传柑翼即轃(唐开元中于正月十五夜撒闽中红锦荔支又千金月令上元夜以黄柑相遗谓之传柑上元)。
和谷辟虫糕先(去声)熟(月令纂要正月十五日残糕糜熬令焦和谷种之能辟虫上元和硕睿亲王臣淳颖),迎东戴燕绣才纫(荆楚岁时记立春日剪䌽为燕以戴之傅咸赋四时代至敬迓其始彼应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立春)。
蔬烘芦菔刚携榼(东晋李鄂于立春日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赠见摭遗立春),枣屑杨梅未爇薪(乾淳岁时记元夕以枣肉炭屑为丸燃之名火杨梅上元)。
打鼓槌锣村共舞(传灯录宗杲禅师上堂曰正月十四十五双径槌锣打鼓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上元和硕庄亲王臣永瑺),拖钩罥篾俗咸遵(岁时记立春日拖钩之戏以絙作篾缆相罥鸣鼓牵之立春)。
商猜诗已句前得(西湖志馀元宵前后好事者为藏头诗句任人商猜谓之猜灯云元上),宽大书知化总均(汉书立春之日下宽大之诏立春)。
照宇镜圆祺啿啿(和硕怡亲王臣永琅),登台牢飨物訚訚。
蒲端今亦缗钱赐,景德昔非法驾巡(宋史礼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赐蒲端诸国进奉使缗钱令观灯宴饮其时人主惟以深居禁掖为安并无省方观民之念也)。
有遣归还有扈跸(年班入觐之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于灯节后遣回至御前行走之喀拉沁亲王拉特那锡第巴林亲王巴图等均令扈跸南行)。(御制),或连懿戚或朝绅。
符分玉府王功念(乾隆四十三年奉迎上以睿亲王多尔衮当开国时首先统众入关世祖章皇帝车驾入都定鼎厥功最著而以被诬定罪除封雪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特予昭玉牒并功为令补继龙封豫亲王多铎平流寇定江浙战诸王最亦以睿亲王诬狱株连降郡王复又改封信郡王封康特令世胙元封尔哈上又以礼亲王代善改亲王郑亲王济朗改封简亲王肃亲王豪格改封显亲王克勤郡王岳托改封平郡王当时俱茂著壮猷克昭骏烈载在宗盟今子孙龙封均非始号或致外人疑缔造殊勋弗延带砺即其本家亦或去祖渐远几忘先世龙封之由弗克顾名奋效俱交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议复元封爵号妥宗功而昭渥泽仰见圣心大公至正睦亲彰善昭示来许典至隆也),派衍银潢帝室亲。
普宴昨沾斗醹福(四十八年正月初十日普宴宗室于乾清宫自王公以下支繁十世凡二千人多罗恒郡王臣永皓),加官同拜服章彬(我室朝宗自王公以至奉恩将军各有世袭其馀尽为闲散宗室无顶戴官衔皇上因阅蒙古家谱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及岁者俱给以顶戴爰降等之旨将王贝勒贝子公之子嗣俱照蒙古王公例分别室均给予顶戴其馀宗室五品以下官及闲散宗于赐宴日一体给予四品顶戴并各玩绮颁赐如意朝珠文帛银两有差)。
属车来迓训申镐(昨秋京奉皇上恭谒诸盛京皆冠服祖陵祀居住宗室来接盛上御制诗示之有昨胥锡冠带应识成全展二陵恩句俾各知自爱以昭国家教育亲睦族之谊),后乘恭随颂听豳(昨岁扈等俱跸室王公蒙盛京宗恩纪录赉赏)。
穆穆皇皇还济济(多罗和郡王臣绵偱),绳绳缉缉又振振。
来昆以下仍云衍(尔雅元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我我皇祖曾孙奕纯臣绵德之子新岁可得子皇祖庆抱元孙从兹来昆仍云本支百世益徵繁衍),筵几之旁笾豆傧。
福祉昌繁骈鹤禁(皇长孙臣绵德),枢机宥密侍枫宸。
为天为祖为君一,若子若孙若庶臣。
寿宇京垓三昼接(皇次孙臣绵恩),阳和百廿一宵新(本年三月遇闰九十春光增为百二十矣)。
御楼诗纪蔡襄咏(宋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楼遣中使传宣曰朕非游观与民同乐耳蔡襄进诗有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馀年惠爱深之句实符今日景象),攀幰慧传宋帝询(宋神宗时京师元夕张灯王韶幼子采方能言珠帽襐服冯家人肩观之至宣德门奸人利其服装窃负而趋采觉负已者之异亟纳珠帽于怀适内家车过采攀幰呼焉中使悦其韶秀抱置之膝翌早拥至上阁神宗问以谁氏采竦然对曰儿乃韶之幼子也具道所以占对不凡神宗叹其早慧赐金犀钱果命载以归事见桯史)。
卜织卜耕禁庭切(御制),曰亲曰媚跸途陈。
分棚敕戒尧衢备(正月二十一日沿途皇上南巡启跸在燕九日后传谕大吏无庸预备烟火),击壤歌闻夏甸真。
庆萃鲁齐吴越国(臣阿桂),览周河海淀湖漘。
七朝屈指排銮驭(日立启跸距十四春已七日),五夜欢声望辇尘。
智炬无边复无量(臣嵇璜),情田徂隰又徂畛。
熙游早见都门浩,乐恺先叨朵殿旼。
室旧修来典于学(重华宫为学之皇上龙潜时赐居典所臣蔡新),记新悠久德之纯(几兴御制重华宫记推广重华协帝之义凡察事知人安民皆本于审危微之心执精一之中四十馀年惟日孜孜宵衣旰食至诚悠久之德于兹益昭矣)。
厢联左人签分座,膳自中厨食赐珍。
小部韶成移陛仗(臣和珅),右平幕敞傍城闉。
假山倚阁煜火树,激水成溪走烛䑳。
甘雪既沾宜共乐(御制),睿怀胥识廑还淳。
彤墀山立盐堆象,绮陌塍分玉积鳞。
音叶三登欣岁稔(臣刘墉),心周一盏或家贫。
旁连上苑听遥漏,影现西山望远皴。
中正殿临金渗顶(臣梁国治),启祥门辟榜分桭。
城通不夜大千界,世满恒春率土滨。
红䓿萏开宫树外(臣德保),碧琉璃净御阶垠。
蚖脂鹤燄承鳌足,翠蕊丹葩间绿筠。
高处枝撑低处亸(臣曹秀先),乍看珠簇细看匀。
孛罗占兆三吴胜(武林旧事吴俗每岁正月十四日以糯米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花占又名卜谷),佛火光辉七宝频。
北极高悬星万点(御制),西墉光印魄圆轮。
瑞云三素占台观,宝幄重圜象昊旻。
壶箭晷长亿万算(臣福长安),漆园岁叠八千椿。
恒为照久成圣道,乾以健行仰大钧。
即即昌昌化工力(臣董诰),煇煇朗朗吉祥因。
本支百世宜有雅,中外一家孰弗宾。
共听徵招弦上曲(臣曹文埴),都呈仁寿镜中身。
诗成授简负墙退,筵布称觥前席逡。
糺缦歌诚逢复旦(臣彭元瑞),温柔教岂易归醇。
对时育物思无逸,保泰持盈志有寅。
皇祖柏梁正此日(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群臣皇祖于乾清宫开升平嘉宴同赋诗用柏梁体实我朝君臣联句数典也),觐扬敢不励钦循(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