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钱象先”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宋故朝散大夫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集贤殿修撰越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提点银场公事充两浙东路屯驻驻泊兵马钤辖温台明越衢婺处州等诸州军并都同巡检兵甲贼盗公事护国军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工部侍郎张公墓志铭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文恭集》卷三八
嘉祐二年春天章阁待制集贤殿修撰张公以静退之性,劳侍从之事,闻东南佳山水,而会稽第一,章请自效,诏俞其往。
在郡三岁,政清民恬。
方且合符,归奏计于天子,无何暴疾,以己亥七月丙辰,卒于州廨之寝。
郡邸奏公讣,仁宗衋然伤之,亟命录诸孤,赙其家,所以恻近侍,恤师臣之后焉。
嗣子奉公丧还京师,权窆城南园舍,考卜龟策,得癸卯十月丁酉之吉,葬河南之登封,从丞相文懿公茔,治命也。
公讳友直,字清卿,晚更字曰益之
其先世系翰林叶公文懿公志刻详矣。
曾祖裕,试金吾卫长史,莅阴城监院
乾德中,榜阴城为军,今光化是也,遂占籍焉。
大父廷节,养素隐德,为乡丈人。
文懿公贵,并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齐二国公
曾王妣胡氏,追封燕国太夫人
祖妣赵氏、两庞氏、李氏,追封魏、韩、鲁、越四国太夫人
祢庙士逊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邓国公致仕,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文懿公
王妣蒋氏、黄氏,封郧、邓二国太夫人
冯氏,许国夫人
公,文懿公之长子,母曰黄夫人
公生而骨法奇峻,体性和厚。
少有学尚,尤修志介。
文懿公寿春郡王友,友直七岁,以荫补太庙斋郎,非所好。
寻除守将作监主簿,三迁监丞馆阁读书,再授诏编三馆书籍。
天圣中,以本官充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明道初,特赐进士出身,迁秘书郎
文懿当轴,自以丞相子,避远权势,出通判蔡州,岁馀移倅下。
文惠陈公以硕老镇圃田,属公以州事,公以悉心,无所遗力。
文惠入相,荐公于朝,直史馆,迁太常博士同管勾国子监事
康定初,充三司盐铁判官,改判都磨勘司。
庆历初,除尚书祠部员外郎、知襄州
甫至郡而张海贼起,且压境上,公治州兵,募丁壮,得敢勇愿行者数百辈,令邀击谷城,多斩首级。
贼溃去后,为比郡禽剪,首挫锐气,繄公之力。
丁内艰,去郡。
褫服,除旧官与职。
判户部、盐铁二勾院,迁刑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文懿公薨,释服,除刑部,仍前修撰。
尝感蒋氏妣恤典未及,表让史职,移慰先慈,从之,诏以郧为太夫人封国
上以捐己为美,仍换公集贤殿修撰,成美志也。
纠察在京刑狱,改判尚书刑部
尝与侍讲学士钱象先奏事便殿,已而,上目送公,谓象先曰:「张友直占对容止,宛如其父」。
其见赏待如此。
以先公冢舍甫就,表碣未立,章累上,求便郡,出知邓州
入辞之日,仁宗中使至第,以「旧德之碑」四字,篆文懿公神道。
又赐公御书飞白及凤,以将其意眷焉。
南阳民饥,捐瘠者众,官有储转运使以便文自营,而不知恤。
公发廪以救,多所全活。
还朝,除天章阁待制,修撰如故。
寻出知陕州
代还,侍宴于集英殿,公坐侍臣,犹衣五品服,仁宗见之愕然,遽命取三品服,即御前以赐,公拜手谢,殿上观者荣之。
至是出知会稽,越俗奉竺乾法为龙华,每岁又大祭天于塔庙,僧俗士女,杂然并会,施金帛者,趋走之,惟恐其后。
公下教一切禁止,举籍羡数入学,谈者韪之。
卒时年五十八,至今会稽父老犹怀其清。
公庄重介直,济之以和。
明道宝元之间文懿公三入相,进退天下士。
公时在子舍,应接宾友,谈间未尝及时事,虽密昵属不敢委以私。
无他恩纪,故誉亦鲜焉,惟雅识者重其洁慎。
文懿上相印,告老于家,公晨夕侍旁,将顺颜色,孝性谨如也。
家人入息,乃敢寝焉。
文懿公薨时,年过八十,公哀毁骨立。
生平荐任子弟,必先疏属。
及其亡也,幼子未有官。
公精小学,能篆籀,喜楷法,尤好篇咏。
得美书善本,必手自传写,色无倦焉。
仁宗东宫,起居语默,文懿公必疏记之,秘世未有知者。
及薨,公类以成篇,目之曰《资善录》,出南阳日,从容面献之。
上甚悦,诏藏诸太史氏。
有文集十卷。
公娶刘氏,度支郎中明恕之女,柔慈贤善,凝范六姻,封宜阳县君
嘉祐明堂,以子在朝著,进封长寿县太君,赠公工部侍郎
子八人。
德淳尚书屯田员外郎
德润内殿承制
德源大理寺丞
德温大理评事
德演,太常寺太祝
三子早丧。
女十二人。
长适起居舍人知谏院吕诲而亡。
次秘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陆诜,未嫁而卒。
次适司封员外郎清臣
次适太常寺太祝王端臣
次适宋彭年
三人夭亡,四在室。
公之将葬,冢子以日月来赴,且求铭于石。
宿雅出门下,复与公游册府,以兹分义,诚不可让。
文斐无次,今但直记其实云。
铭曰:
岩岩邓公,俊德之雄。
三陟台衮,告老显终。
有哲者嗣,时惟冢子。
雅行敦修,端诚率履。
炎炎相阁,赫赫洪炉。
视权弗有,处势若无。
和而匪流,介然弗倚。
四临厥藩,其清如水。
年涂才半,志力尚强。
曷云与善,乃尔歼良。
履鼎原兮开阡,面峰兮宁体。
陪真宅于先公,尚庆灵之弥启。
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钱象先等奖谕诏十二月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八
象先:省所进《祫享诗》,事具悉。
祫,大祭也,礼久阙焉。
朕因时孟冬,躬荐圭鬯。
永惟祖考之烈,格于天地;
礼乐之盛,昭乎物容。
宜有儒学之臣,形为颂叹之美。
览奏篇之来上,庆熙事之有成。
文采可观,叹嘉于再。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乞责降第四劄子(次日中使刘温直宣赴迩英阁,上面谕,令供职。)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二、《司马公文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
臣自今月十一日以来,已曾三次奏,乞与傅尧俞等一例责降,未蒙开允。
今又准中书劄子,以侍讲钱象先奏,乞催臣依旧赴经筵供职,奉圣旨,令臣疾速朝参供职者。
臣仰荷大恩,所宜奔走奉承诏旨。
然臣退循义理,有所未安。
是以不敢茍贪荣禄,至重有敷陈。
臣与傅尧俞等七人同为台谏官,共论濮王典礼。
尧俞等所坐,臣大约皆曾犯之。
尧俞等六人已蒙圣恩尽得外补,独臣一人尚留阙下。
使天下之人皆谓臣始则唱率众人,共为正论;
终则顾惜禄位,茍免刑章。
臣虽至愚,粗惜名节,受此指目,何以为人?
非徒如是而已,又使讥谤上流,谓国家行法有所偏颇。
臣是用昼则忘餐,夕则忘寝,入则愧朝廷之士,出则惭道路之人,藐然一身,措之无地。
虽知违犯天威,负罪愈重,岂敢更复朝参供职。
伏望圣慈曲垂矜察,依臣前奏,早赐责降。
取进止。
备急千金要方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昔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挚而汤液之剂备;
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
虽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待贤明博通之臣或为之先,或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为得行于永久也。
医家之务,经是二圣二贤,而能事毕矣。
后之留意于方术者,茍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
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极表里之变。
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
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
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
以谓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
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掇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
仲景黄素,元化绿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馀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
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目录一通。
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證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痾,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
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于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
然以俗尚险怪,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
世务径省,我书浩博,不可道听涂说而知。
是以学寡其人,寖以纷靡;
贤不继世,简编断缺。
不知者以异端见黜,好之者以阙疑辍功。
恭惟我朝以好生为德,以广爱为仁,乃诏儒臣,正是坠学。
臣等术谢多通,职专典校,于是请内府秘书,探道藏之别录,公私众本,搜访几遍,得以正其讹谬,补其遗佚。
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
编次类聚,期月功至。
纲领虽有所立,文义犹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
如《素问》、《九墟》、《灵枢》《、甲乙》、《太素》、巢《源》,诸家本草、前古脉书、《金匮玉函》、《肘后备急》、谢士秦《删繁方》、刘涓子《鬼遗论》之类,事关所出,无不研核。
尚有所阙,而又溯流以讨源,如《五鉴经》、《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录》《、广利》、《外台秘要》、兵部《手集》、梦得《传信》之类,凡所派别,无不考理,互相质正,反覆稽参。
然后遗文疑义,焕然悉明。
书虽是旧,用之惟新。
可以济含灵,裨明圣好生之治;
可以传不朽,副主上广爱之心。
非徒为太平之文致,实可佐皇极之锡福。
校雠既成,缮写伊始,恭以上进,庶备亲览。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林亿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讲钱象先等谨上。
按:《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工部尚书致仕李庄公许昌郡夫人钱氏墓志铭元丰八年正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九、《范太史集》卷三八
夫人钱氏,其先吴越武肃王之族,曾祖师绍,祖承德
忠懿王之入朝,考秀始仕为左侍禁,赠左武卫上将军,葬于宛丘,遂为陈人。
淮阳郡太君倪氏,博通经史,训饬子弟,享寿几百年。
兄故吏部侍郎象先仁宗朝以经术劝讲,出入侍从,推为名臣。
夫人性明悟,端厚文雅,有母兄风。
年十八,归于故工部尚书李庄公兑,孝事舅姑,礼接族人,长幼疏戚,无不得宜,迄于没身,内外未尝有间言。
自奉俭约,衣至十年不易,而周给宗族之乏,恩施务厚。
庄公仕寖显,与夫人素相礼重,每退朝,夫人必从容讽切以古之忠义。
其出藩于外,则劝以尚德缓刑。
公立朝大节不渝,而为政宽猛相济,夫人有助焉。
善为歌诗,多或数百言,平生所著千馀首。
读经史佛道书,手不释卷。
博闻强记,谈论清辨。
自晓音律,精于历数。
庄公捐馆于洛阳,夫人治家如公之存,而加之以肃,其家丰厚,愈于故时。
洛为通邑大都,衣冠之族,盛于天下,夫人虽不出闺门,而士大夫交口称之。
晚而好理性之学,颇自得,喜怒忧乐不入于心。
属疾,治后事;
既革,又自言终之日时,如期而薨。
元丰七年十月癸未,享年八十三。
初封福昌县君,累进延安许昌郡二夫人。
子男六人:曰荀及;
次四人皆早亡;
曰宗约,前朝奉郎、行大理评事
女五人:长适光禄卿杨玙封同安郡君
次适大理寺丞张淮;
次适长水主簿谭洙;
次适承奉郎孙林;
次适颍昌府节度判官杨琪。
孙男二人:曰永,郊社斋郎
曰京。
孙女二人。
孤宗约将以明年正月丙申葬夫人于永安县唐兴乡双塔里,祔庄公之墓,使以状问铭于祖禹
既辞不获,乃撰夫人之行而系以铭:
钱在吴越,其显以国。
武卫之奋,肇服戎职。
笃生夫人,淑哲而文。
母兄是似,惟德之勤。
自其宜家,以至终老。
天锡之报,康宁寿考。
正夫妇,礼谨闺门。
诔行刻辞,以告后昆。
钱象先过访深雪中往报不克短歌柬之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十七部
武林夜半北风疾,雪片垂天于翼
孤山老梅僵欲死,跨蹇呼舟漫寻觅。
东吴钱生昭庆,拥褐高眠送长日。
吟成字字敌琼瑶,皎若天花堕禅席。
忆生三月武林,啸傲西泠事琴奕。
怜才总称陆士衡,好士亦有徐元直
穷愁骨相自古然,典尽鹴裘壁徒立。
沾沾访我空巷中,把赠明珰示亲昵。
风尘勃窣倦奔走,咫尺钱塘梦瓢笠。
朝来策杖拟寻汝,泥泞阶除没双屐。
美人娟娟隔湖水,一望云山思无极。
登坛大老俨欲尽,艺苑今谁占名籍。
羡君咳唾饶珠玑,下里千夫走辟易。
文通老朽叹才尽,形秽那能不趋匿。
醉拈秃管书短章,小刺聊当正平掷。
他年把臂姑苏台,倘许忘年订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