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饶应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上家宪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六、《本堂集》卷七一
某冯将师慈,辄有屑渎。
某伏自比者琅函宝墨,宠答恩勤,奎璧分辉,尘贱动色。
继此日困于横逆之来,无从状谢。
某非才学制,侥倖两年三个月矣,未尝敢生事以邀功,行怪事以干誉。
我职分内之事,不敢不力。
贵势佔民之产,夺学田事,蒙崇台主盟之造,已觉小定。
而今焉为一稍子方元四者,屡不伏差使,辄当案咆哮,未及断间,适钱东岩之子帅干宅眷过邑,其党因兜乘载,挟势擒去县卒。
帅干者,乃为稍子所使,倚居上幕,借助王邸,反委以打劫诉于府,追吏卒空一县,且对移,以指使而鞠勘吏卒方严,所以区处某者未测。
今日之毒,积有日矣。
钱卿一哗干董奎,在剡为虎头,名百家干,掀舞万状,扰害一邑,夺佔马氏产,私擒马氏子,凌辱体究官于地头,腾诉县官吏于台部。
某因申前帅饶应龙。)编置之,既而逃回,益以横。
某收之囹圄,锁之塞下。
钱卿深憾之,故欲借此事以修怨,而不自知其为纪纲已坏,观听便别。
强干悍仆、哗党奸俦,昔避者今于于矣,昔伏者今扬扬矣,于台于府,撰不根之词,反无理之讼,今纷纷矣。
纲解之督促,文移之应酬,日不暇给。
而催吏仅四名就逮,一在病;
行案吏亦只四五辈,被追者二,而馀皆散亡。
而专兵数十为群,横行于市,动以广捕为名。
厕役之徒,鸟惊兽窜,昼无庭立,夜无厅宿。
某独手破印,咄咄怪事
同官悠悠耳,独赵簿(必,同郡慈溪人。)犹能张吾军,共劳苦。
全府二事,方怀不平,而钱又与之合力焉,以去某为庆。
某自知为当去,但令无自去之理,而帅府刘良贵。)亦未必遽使去,万一牵制因循,则有甚制肘者。
诸贵势既虎视其旁,一稍子亦鸱张于下,如此景象,亦难立脚措手。
若曰架漏支撑,苟且岁月,初志谓何?
知己谓何?
或谓某当直达之元老,一则恐近僭,一则恐近名。
如蒙密庸之造,矜其执而不化,拙而无他,力赐主维,使之去则得其所以去,而不为门墙之辱,留则得其所以留,而不负民社之寄,则某终身根本,在此一节。
谢饶帅应龙举陟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六一
举词云:「政而有文,劳而不拙。
路碑交诵其美,邑锦粲然复新」。
墨绶效官,谩试书生之迂说;
翠函荐士,遽叨师帅之殊知。
得非所求,荣甚而惧。
窃惟某官圣门重四科之设,政不兼文;
阳城安下考之书,劳宁盖拙。
以才难之自昔,而俗薄之如今,未睹偏长,孰能兼美?
况欲取诸县滩之险,又安得有人物之全。
使或被于过誉,恐适来于群诮。
如某者,信书成癖,执器为方。
六尺之躯,欲先立其大者;
一贯之学,犹或困而知之。
偶然得官,愧其非分。
误诸公之采菲,俄五纸之攒花。
转而趋汉阙之班,及此问剡溪之戍。
此行甚勇,谓可鸣弦;
将有所为,动成胶柱。
民如儿而失哺,吏若鬼而能神。
牒诉之委满前,币庾之储筑底。
平原自输税,倚平原者不肯输王修斋自如期纳税,其戚族等一文不输。饶瑶山得此启,即缄示修斋。凡宗戚人至,修斋必出示,而戒之曰:「吾甚惭于陈宰,汝等税赋须纳七八分。」自是公赋稍集。)
齐市无乱人,霸齐市者辄生乱旧县,郑府属者充福邸及王府干办凡民讼者皆出入其手。其门如市,其势如火,其馀强良不逞之徒,挟贵势,虎而翼者,比比皆是。)
阴肆含沙之毒,明交吠雪之声。
然而去就之际,在我甚轻;
祸福之变,非人所料。
第恐有惭于知己,唯以必葺而为心。
未知焉得仁,若何以治;
其次莫如猛,终不忍施。
宁为俗吏之所羞,肯以迂儒而自鄙?
庶相孚于已日,俾尽革其馀风。
平易近民,人或议其闷闷;
高明在上,公独信其肫肫。
朝歌之辔,特纵而宽;
单父之肘,不使之掣。
在下位获乎上,谁敢侮之;
以善教谓之忠,庶其可也。
免旷瘝而已幸,敢倖觊于其他?
忽叨飞椟之褒,乃在积薪之上。
一章四句,不尽光荣;
合璧连珠,未足贵重。
殆如昌菹之酷嗜,忘其藻鉴之误加。
兹盖恭遇某官元气所都,古道之的。
功名之会,宽收人才;
文字之盟,乐诱后学。
谓仕宦莫难于为邑,其规猷每足以观人。
弃短取长,扬清激浊。
遂使诗书之馀子,亦蒙俎豆于公门。
某敢不恪守素存,勉求新益。
投身沸鼎,未知盛德之能酬;
托迹仞墙,以遂终身之大愿。
寸丹所系,点墨非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