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萧仲恭”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契丹耶律太师约共灭金书靖康元年四月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四、《大金吊伐录》卷二、《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
大宋皇帝致书于左金吾卫上将军元帅右都监耶律太师:昔我烈祖章圣皇帝大辽结好澶渊,敦信修睦,百有馀年,边境宴然,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
通和之久,振古所无。
金人不道,称兵朔方,拘縻天祚,剪灭其国,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
而奸臣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结纳仇雠,购以金缯,分据燕土。
金匮之约,藏在庙祧,委弃不遵,人神恫怨。
致金人强暴,敢肆陆梁,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则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内禅。
肆朕初即大位,惟怀永图,念烈祖之遗德,思大辽之旧好,辍食兴叹,无时暂忘。
凡前日大臣之误国搆祸者,皆已窜诛,思欲兴亡继绝,亲仁善邻,以为两国无穷之福。
此志既定,未有以达。
而使人萧仲恭赵伦之来,能道辽国与燕、云之遗民,不忘耶律氏之德。
冀假中国诏令,拥立耆哲,众望所属,宜乎国人无如金吾都监太师者。
适诸至意,良用忻怿。
尝闻金吾都监太师前为辽国将兵,数有大功,谋立晋王,实为大辽宗社之计。
不幸事不克就,避祸去国。
向使前日之谋行,晋王有国,则天祚安享荣养,耶律氏不亡,然则于天祚不害其为忠,而于耶律氏之计则至忠矣。
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继有辽国,克绍前休,以慰遗民之思。
方今总兵于外,且有西南招讨太师同姓之助,云中留守尚书愿忠之佐,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国之势,竭力拥卫,何有不成?
谋事贵断,时不可失,惟太师图之。
书不尽言,已令萧仲恭赵伦面道委曲。
天时蒸溽,更冀保绥。
白。
靖康元年四月日。
责贬大臣告金国元帅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五、《大金吊伐录》卷三、《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四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大宋皇帝致书大金国相元帅:昨日太上皇航海遣使,请求旧地,特承大圣皇帝异恩,委割燕、云两路,犹为不足,手诏平山张觉,招纳叛亡,由此遂致兴师。
今春河北路皇子郎君兵马先至城下,太上皇自省前非,寻行禅位,遣执政以下屡告,为有再造之恩,割以三镇酬谢。
又蒙国相元帅虽已抚定威胜隆德、汾、泽、高平等处,为念大义已定,秋毫不犯,亦便班师,止以太原为界。
续承使人萧仲恭赵伦等至,报谕恩义,被奸臣邀功,复便听从,依前附使,间谍大金功臣,及举国动兵,以援太原,诏所割州府,坚守不从。
及承问罪,不胜惶恐。
今蒙惠书,兼来使保静军节度使杨天吉、昭德军节度使王汭,贝勒色哷美疏问过恶,皆有事实,每进一语,愧仄愈增。
今日之咎,自知甚明。
今准割黄河为界,贵图两朝安便。
所有蔡京身亡,王黼童贯已诛,马扩不知所在,吴敏涪州安置,李纲夔州安置,张孝纯先知太平府詹度河南安置,陈遘见知中山,其中有系在远不知去处,便当根逐,一依来命。
今遣门下侍郎耿南仲同知枢密院事聂昌赍送诏命,令黄河东北两路州府军县人民悉归大金,仍依来示,一一专听从命,不敢依前有违。
已立信书,今乞早为班师,以安社稷。
至愿至恳。
白。
今具下项:
蔡京/(责授节度副使昌化军安置。已死。)童贯(责授节度副使吉阳军安置。已诛。)/王黼(责授节度副使卫州安置。已诛。)/李纲(责授节度副使夔州安置。)/吴敏(责授节度副使涪州安置。)/马扩/(昨任真定州路廉访使,今不知存亡。)詹度河南安置。)/陈遘(见在中山。)/张孝纯家属/(闻在徐州南京。)河北、河东两路州府军县人民,河东聂昌前去交割,河北耿南仲前去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