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回宣谕关阁长二月六日两次圣旨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九、《可斋续藁后》卷五
今月二十一日阁长德亨二月六日午时并当日申时两次圣旨宣谕,谨具奏如后:
一、恭准圣旨宣谕,田应寅所陈可行,以大理狡穴并力驱之,名义甚正,降下应寅书,令臣条具进呈。
臣缔观奏劄,恭诵宸谟,将使一大治而终身创,此诚兵家捣虚批亢之良策。
但详应寅之议,欲得制蜀、思、播共出兵三万,虽曰欲各取某路而入,其实同取乌蒙一道而南,是乃唐韦皋遣崔佐时出南诏之路。
有此兵力,有此粮饷,又有此三万人之大将,方可用其说,然胜负犹未可踰度。
此荆、蜀事也,陛下必已与荆、蜀二阃图回审度,臣不敢妄议。
其中一项,欲别遣兵一万戍广西,阳为守备,阴图夹击,若荆、蜀进兵,亦令间道相应,此则广右地分,陛下所以俯加咨访,俾令条进者必以此。
臣虽文吏,不能亲履行阵,癸卯在淮,尝遣文德出河南,周岊捣胶西,各不过三千人,辛亥复襄,屡遣偏师如温和、马荣、阎忠辈各不过千百人,攻挠贼垒,直至商号、嵩裕等处,屡能挫其奸谋,先发以制其入,皆胜而未尝衄。
彼鞑虎狼也,诚难与之当正正之阵,乘其罅隙,出其不料,彼以入,我以暑攻,此策固亦足起人意。
但广右之路,自邕至大理,谢济昔径凡六十程,道里既非素谙,蛮徭且多间隔,只作万人两月粮饷,合计一万五千石,兵卒既不可以自赍,夫运则未免于倍给。
樵苏后爨,即士有饥色,必有此兵,有此粮,有此将帅,有此夫役,屯之境上,乃可俟报而进。
若欲责广中事力,则未易办此也。
而况岭蜀皆与大理接境,地之相去,奚啻六千里(谢济自邕往六十程,韩鈇行自蜀往四十程,且以此计约上项里数。),师期相应,要亦难准,此又不可不审议者。
更乞陛下深入圣算,臣边吏,惟知恭奉以听指纵。
臣恭读圣训,再竭愚思,窃惟越数千里以攻人,兵法所戒,用寡犹可,用众恐难。
臣愤边患之凭陵,虑斡腹之侵食,乙卯春在蜀,常有此心,曾命俞大忠往语其父兴,密选精兵三千人,多给资粮,令自择器甲,许以重赏,命一骁将董之,取沈黎,出大渡,俾之取便择间径捣苴咩。
俞兴父子已从臣意,愿为效力,亦既密作区处矣。
继因蜀士略闻此说,哗然有辞,以经营分表见议。
时臣与蜀相阃共事,亦中畏遂辍,今皆可覆也。
倘为此举,自沈黎而往,比之荆、渝、思、播出师,道路固迩,比之南边则尤捷。
然此亦正如博奕,岂敢谓必胜而掷,兵一出境,便当置成败于度外。
成则如马降之于木机能,否则如李陵之于匈奴
成则固可以远振国威,否则亦不至大损元气。
当时亦只虑此,将才为难耳,机会一失,徒言何及!
兹因圣问俯逮,并敢僭布,或可尚备采择。
伏乞睿照。
一、恭准圣旨宣谕:「安南被兵,只得助之,以结其心」。
臣近已具奏。
比者邕州备钱所言得之伪太师者,谓敌兵去冬虽犯其境,当月即已退师。
邕南虽与相去仅十馀程,近皆未有续报。
春水已生,天气渐燠,事必稍宽,所谓以力助之,必待其请乃可,不然,适召疑尔。
又准宣谕:「制司财计,且于广东通济应融」。
仰见陛下矜恤其阙乏,臣谨当恭奉。
但岭表虽有东西之分,其实相去水陆甚远,所谓财计,除朝廷总所纲解之外,窃恐无嬴馀可拨。
若令加赋于民,则臣所不敢,容续体访闻奏。
又准宣谕:「如尚欠兵力添戍,斟酌奏闻,更当那拨」。
臣尤见陛下轸念其单虚。
目今诸州驻戍实共管九千八百五十人静江府四千三十八人,邕州三千六百七十人,宜州一千四百五十人,融州二百七十二人,钦州三百二十人。),分布诸边,固自不足。
但臣屡会漕州取索粮数,犹未知粮储之多寡,则兵数增益未敢遽议。
抑虑春深,瘴乡气候渐生,揆之诸边,此时只得减戍。
未知所处,并容续次讨论以闻,伏乞睿照。
右谨录奏闻,谨奏。
〔贴黄〕臣守湘八月,中间衡州耒阳县管下郑学从、李文浚等以争锡坑互相雠杀,准省劄行下区处,已招谕到郑学从、学全、李文浚、邓三二等四名,见送潭州狱究对结绝。
又道过永州,适值东安县寨丁烧毁县治,劫掠六百馀家,招谕弗从,调兵收捕,今已擒获贼首邓义华、蒋宣等九名,见今永州解赴安抚司根究处断,其馀胁从罔治,并令复业。
一行立功将士,续具申推赏,已各具申枢密院外,伏乞睿照。
回奏宣谕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三四
臣今月十一日方具奏,十三日承苑使刘穆之九月一日酉时恭传圣旨宣谕,以南丹异德诸子令臣加意物色等事,臣恭诵旨训,仰惟圣虑周密
此事臣于前奏具已彻闻。
盖自异俊之变,臣即疑异德诸子必不但已。
闻大荣者乃婿于武隆州,异德前一年已遣之借兵于彼。
今大荣既复雠袭业,异德诸子不必忧矣。
臣之所虑,却在异俊之党,或其子有尚存者。
见令宜州询访,续作区处。
臣又准圣谕,大理既旱荒,乘其不备,可以袭杀。
今日之事,当寻敌不当待敌。
近日金州之捷甚伟,令臣试与雄飞、鄮进等熟筹之。
臣仰见陛下神谟天运,真得折冲制胜之策。
昔人所谓坐而待伐,孰与伐之,正此意也。
臣往守京湖,数年之间,以征事筑,命温和破卢氏程进持镇平,阎忠进破商州刘整、马荣、孙威等攻破申、裕、嵩、汝诸处,无岁不以偏师出贼境,获胜捷,立到功绩,即予以厚犒,故将士皆用命,虏亦知惮,不得以易我,其每入辄败去。
盖有良将可用,有劲兵可调,有钱粮可支,且所用多北人,于地里习熟,往来亦不过一、二千里间,故能成事,未尝衄也。
今南边去大理凡六十程,中隔生、熟诸蛮,且调到诸处戍兵、戍将非素谙习,入到广地已苦瘴疠,造之间探,犹以乏食为忧,犹为诸蛮所阻(非比均、房与金邻接。),谓之远役,实所甚难。
兼调兵非财不行,今制司犒尚乏支,漕司券且不继,安能举此!
然臣近闻蛮鞑饥荒之报,虽未敢尽信,若果如其说,亦是一机。
已于九月一日劄雄飞,俾令密作商略,遣人入蛮,诱令攻鞑,或欲得兵应接,斟酌量调,正合宸训指授之意。
今准圣旨,臣当恭录缄示雄飞,更与筹之。
但雄飞适有初八日书到,谓探得鞑在那敏等处,是特磨路且见有马在都泥对江。
前者干事人所探谓贼欲讨粮,出特磨,与此报颇合。
雄飞已调兵而往,臣已令增调防遏。
所准圣旨,臣亦当并录示鄮,及与朱广用等商确矣。
初一日所劄雄飞诱蛮攻鞑事,已申密院外,今日所得雄飞书,谨用缴奏在前,伏乞睿照(《可斋续藁后》卷七。)
造:似当作「遣」。
刘镇抚衡山之捷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一、《可斋续藁后》卷九
二月二日具奏后,阅月广西兵事稍缓,未敢荐有渎闻。
此虏第三队两败于邕、宾,一败于除夕残党奔窜过湘。
幸得亟调刘雄飞之兵与彭宋杰会于衡,合邕、宜两州之选士,及之淮戍皆在,又得湘帅司调至鄮进、阎忠进以兵会焉,遂成初九日衡山之大捷。
臣得胡颖书,以为杀获殆尽,匹马不返。
恭惟国威远畅,虏气大沮,不胜幸甚。
窃料军前已具捷旗,自他司申奏矣。
广西自开正以后,始报南边犹有游骑。
近得邕、宾、象三州所申,皆言境内已自宁息。
去冬虏所经过,自武缘、宾、之二三外邑,今自春后民已复业,盗贼亦已消弭。
其馀诸郡元自安堵,缘所闻下流未靖,一向未敢具申清肃。
今天气渐热,江水日涨,所传清江之兵亦已退回。
度两宣阃上下夹击,天佑皇家,虏必北遁,此宗社生民之幸。
惟是臣近申投劾,日俟谴斥,未准回降。
伏念臣重来烟瘴,两当风寒,材力既弗胜,胆气亦已索,大为备御,须亟更张,匪臣之私,实为国计。
伏乞圣慈宣谕外廷,早赐处分,臣席藁以俟。
〔贴黄〕臣得刘雄飞书,见得此捷皆雄飞倡率之力,其意欲得臣密奏推赏。
臣窃照雄飞宋杰所部四千人虽皆广戍,又有鄮、阎及他司帐兵在焉。
且立功在湖南地分,只合自湖南制司从实保申行赏,乞谕外廷施行。
雄飞亲书缴奏在前,并乞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