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奉题清碧杜隐君为先子隶古西铭太极图说后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梧溪集卷三
武夷仙棹泊溪云,曾写西铭太极文。
参政(谓周公伯温)留题犹六载,草堂新对一炉熏。
题钱庆馀绫锦墩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四
华亭东有蟠龙塘,塘上姓钱人种桑。
就阳避湿浅布子,畦分疃列如针秧。
封培爱护长尺许,畚锸争移春社雨。
惰农报德也自奇,一本约输双篑土。
土高过客相指语,千绫万锦登城府。
怀材莫救时敛徵,存心尚纾农困苦。
侍御(周公伯温)题名绫锦墩,钱郎啸歌墩树根。
但愿一丝不到体,老着布袍青苧村。
赠杨允铭小篆歌 元末明初 · 乌斯道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怀古贻朱尧民 明 · 史鉴
出处:西村集卷二
晋氏昔奔溃(叶),中原乱如沸。
区区广陵相,亦欲盗江介(叶)。
不有顾元公(名荣),祸乱斯其殆(去声)。
既成挥扇功,终定继牛位。
盛德百世祀,胡为忽云废。
古墓逼耕犁,荒祠杂妖厉。
过者岂无人,谁能一留睇。
遥遥千载间,哀哉日陵替。
陵替信有由,好古无其人。
请看王侯墓,十树九无存(叶)。
谢公(名应芳字子兰毗陵人)避地士,栖栖不遑宁(叶)。
时无戡乱才,干戈日相寻(叶)。
九原今不作,䀌然伤我心(叶)。
上书告县令(周舜臣),祭扫除淫昏(叶)。
碣石永其传(周伯温撰),栽梧表其名(叶)。
同时文章家,颂咏费敷陈。
废兴如循环,旋复委荆榛。
荆榛易永久,百岁等须臾。
守令检文法,长年惟簿书。
一为高世谈,举俗笑其迂。
累累道路边,谁复贲斯墟。
朱君志好古,睹此兴长吁。
辑录匪求名,庶几能者须。
遗祠幸见复,废墓未应芜。
虽非令式载,允为名教图。
君其加勉旃,慎毋忘厥初。
早朝六首 其五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未央月晓度疏钟(钱起),清跸鸣鸾出禁中(章八元)。
九陌尘埃千骑合(李群玉),万方声教一时同(周伯琦)。
金泥照耀传中旨(薛逢),玉佩成行引上公(皇甫曾)。
朝罢香烟携满袖(薛逢),却疑身在广寒宫(胡宿)。
初六日奉旨编辑历代咏物诗恭纪四首 其一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随辇集
宣文小阁秘图书(延阁图书取次陈元周伯琦咏宣文阁诗句),云雾窗中点勘初。
圣主不曾遗小物,莫轻尔雅注虫鱼。
招隐寺 清 · 钱载
押筱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十五
披莽造山脊,瞰幽指林杪。
径缘下蜿蜒,坞入穿䆗窱。
清泉龙吻泻,密竹莲台绕。
至正文尚完(元俞希鲁撰《修造记》,周伯琦书,苏天爵篆额。),普慈境何渺。
伊人信高卧,尝往听鹂鸟。
后贤品丽秀,我欲玩春晓。
仙葩白而蔓,香界静以窈。
偶即怅难追,秋阳使心悄。
涧淙送客出,渐过石坊小。
不从来处去,惚恍庶能了。
观董吉士元度所携画竹卷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五
从君观画叩寓斋,展一卷映清秋佳。
案头寒具屏所置,段段铭心录其自。
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大德五年徐琰还三衢,八月濒行乞示鲜于枢(伯机跋所云容斋当是徐琰。)。
绍兴内府前用乾卦印,杭士王井西本应无殊。
至正乙未谨识此,伯颜不花苍岩氏。
旧藏苏墨已足豪,又得文湖州一纸。
一梢鸾尾风倒吹,幅小尺量与苏似。
非幻道者先对临,也吹一梢出春林。
始怜熙宁己酉偶尔笔,隔二百年神交深(柯敬仲临文本题云「熙宁己酉湖州笔」。)。
合装二妙成一珏,柯迹随之秀相擢。
遂令鄱阳周伯温,题向苍岩监郡情绵邈(周诗五言古七韵。)。
元谷道人王彦贞,双竿继写浓叶逾纵横,断句一首并赞坡老可翁丹邱生。
济南邢侗鉴定精,久归于董今乃携来京。
君方谒选将出宰,早有清风满怀在。
清风在君君之官,我诗留当画记看。
咏金莲花八韵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一
是莲不出水,非菊却宜山。
色拟瞿昙面,笑开迦叶颜。
风前足丰韵,夏永伴幽閒。
花谱新方著,诗题旧弗闲(元以前无专咏此花者惟周伯琦赋得栾河篇有金莲满川净如拭之语及上都纪行诗注见其名)。
沼欺鱼未戏,夜喜鹤犹还。
绿玉雕叶侧,黄金簇萼间。
江南休问采,月里漫疑攀。
近识额济尔,真观植渚湾(近土尔扈特归降始知其所居额济尔河内有黄色莲花亦足备异闻也)。
奕局谣咏刘璟事 清 · 弘历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奕局纵横十九路,有直无曲平如砥。
燕王对奕夫何人,其人谷府之长史。
不可让终不敢让,棱棱气早难折矣。
狱中徽发竟自经,节概伯温真有子。
正言弗屑学魏徵,遗直魏徵应愧死。
再题元延祐甲寅江西乡试石鼓赋卷后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二宝苏室小草二、复初斋诗集卷十二
前年获观石鼓赋,又观一赋周伯温。
伯温之书出石鼓,与赋相映增嶙峋。
赋中屈指罗与李,小长芦昔采旧闻。
此卷八人为补六,因想佚者更几人。
自从薛郑递音释,孰以籀书考说文。
书诗春秋上下索,成蒐宣狩说则纷。
诸经纂言究同异,似续绝学于崇仁。
所以昌黎臼科度,道园果为披荆榛。
三场肇此成典故,四方观者来成均。
病足老人为强起,拭目万古炯有神。
一时传写试席作,豫章城阴竹梧响,记曾无寐汗浃巾。
国学兰亭后歌 清 · 翁方纲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九石画轩草十二
手追此帖五十春,摩挲镜槛岁在辛。
日量石鼓叩篆法,此帖孰自寻源津。
或云周临或云赵,或疑薛刻徒纷纶。
泐馀画剩细丝发,欲问笔踪难见真。
时为胄衿讲笔正,但惩纤媚伤浑沦。
今见四百年前拓,初非仅以纤媚论。
旧闻姜跋落水本,彝斋八字盟未申。
山阴龙跳虎卧势,兰渚鸟语花开辰。
肯以后来石刻例,俗工漫许能传神。
崇山三点既茫昧,欹正之秘谁与陈。
周伯温那丹篆梦,赵松雪漫工效颦。
薛家亲见中山刻,睨柯讵等杝析薪。
恐出宋后坊贾辈,聊试板样登贞珉。
薛家重刻竟安往,游相百函空结邻。
东阳上党石尚在,或可与此同称珍。
若居颍井别派上,质厚尚足惊凡民。
终然定武支裔系,屦不为蒉奚龂龂。
笑凭吾家小孙女,寒窗披豁林吉人(吾孙女日临林吉人跋者,即此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