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贺太皇太后同听政表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文山全集》卷四
绥寿而右文母,高拱慈宸;
肖德而有神孙,共临几政。
徽音洋溢,光训昭宣(中贺。)
恭惟寿和圣福太皇太后陛下功迈涂山德高妫汭。
施于帝祉,已深庆锡之源;
保我后生,益衍寿宁之福。
章宪垂帘于天圣宣仁称制于延和,绍昔大猷,为今懿范。
臣属縻守绂,欣听俞纶。
太易太始太初,莫测无为之化;
四门四聪四目,共观有道之朝。
寿宁 元 · 傅若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傅与砺诗集卷六
寿宁林壑抱清虚,上有群仙旧隐居。
花里昼愁云失洞,竹根晴爱水鸣渠。
山人自著茅君传,弟子亲持柱史书。
游客暂来还径去,未能真与世情疏。
一庵上人西游诗卷 明 · 申叔舟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十
秋初。一庵刚中诗示余告别。即次其韵而与之别。秋末还。以景醇之序又来示。又为之诗。以演其说。
一庵方外人,所交皆儒生。
髡颠不足怪,儒行而墨名。
口诵亦,岂只释家经。
玆余有所取,不必泥其形。
若但观其貌,加沙秪自横。
苟欲论其心,三纲五常明。
其心既如是,况复恒惺惺。
缁流多如云,纷纷何所成。
以此视一庵,亦足知其情。
于所厚者薄,无所用吾诚。
所以一庵老,屑屑不惮行。
首阳古关西,淳朴多遗氓。
师归共迎送,一一壶浆倾。
交游布州郡,问讯争丁宁。
老姊在村庄,是亦为乡荣。
馀波及九族,亲亲既姻睦。
髡而至于是,可谓非常秃。
昔别别游僧,今还得不得。
景醇我所重,固知有奇识。
一庵莫慢听,警世无穷极。
老夫日衰变,渐于世情薄。
一庵老方外,犹觉亲意笃。
枝条可刊落,只有此心赤。
师归质景醇,我言正奚若。
次韵姜景醇希孟纪梦赠一庵 其八 明 · 李承召
 押号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七
晋山与一庵,夙昔情相好。
遇兴即相访,有怀即相告。
所以不相忘,梦魂交相到。
尚想一庵师,将迎屣应倒。
谈锋正转雷,宁知晓漏报。
觉来窗月明,悠悠迹如扫。
谒师之翌日。从贝叶住僧道释,允中,性明,义浩南明峰。就怀古诗一篇。还示一庵 明 · 南孝温
 押支韵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二
檀君升仙入阿斯,三千年来传神奇。
匹马短僮寻旧隐,千嶂万壑处处疑。
登登石径踏无尽,病身全赖杖筇枝。
神人不得见平生,探冥讨幽鬓如丝。
一鸟不鸣风射眼,掩袂不胜前朝悲。
周王革殷急贤良,首就箕子访民彝。
天生贤圣无夷夏,胡乃檀君却不知。
檀君自执谦谦德,韬光韫彩隐于兹。
鼎中乌兔自同穴(一作宫),紫府九重神飙吹。
箕王代作陈八条,青丘人物再熙熙。
千年山海输燕虏,卫满渡浿神器移。
东明箓讫宝藏死,兹山出入罗与丽。
山呼九月今代名,崔巍神岳镇四垂。
山前烟火列郡开,海水朝宗日二时。
南明峰上赤叶多,千江掌平明琉璃。
同来四衲贝叶僧,与余俱事一庵师
同门恩意喜相随,强起我病劝题诗。
其十四 草名有僧芽 清 · 李瑞雨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松坡集卷之六
策杖寻三角,赢粮宿中兴。
年年来往惯,尽识一庵僧
南陵早发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皖上集
林深叶密晓冥冥,旭日初衔雾未醒。
小店门开惟土灶,一庵僧闭但茅亭
秧从布谷声中绿,山向画眉啼处青。
独与野樵争路入,偶逢钓叟觉鱼鯹。
梦赉良弼赋 清 · 赵裕寿
 出处:后溪集卷之八
皇天之不亲命兮,因掌梦以交下。
非虔诚而对越兮,畴肯降感于中夜。
拜贤相之奇贶兮,异汤孙之媚帝。
由一诚不懈于累祀兮,结天人之交际。
帝中叶之微降兮,天复予殷以一宗。
久圣迹于荒野兮,末乃承位于亳之宫。
惟四海仰其神明兮,希德音于初服。
出一言可成文章兮,后顾谦让而不发。
甘盘旧学之既荒兮,慨伊扈之不予弼。
以眇身托于人上兮,谁助余而为理。
宁无为而无言兮,俟至人之替已。
屏群工而淹万几兮,收形一居而星纪移。
威仪俨其若神兮,有所穆然而深思。
视窅然若遗天下兮,寔专专于求治。
达诚素于玄昊兮,虚以待夫天之诏。
忽神凝于晡夕兮,如要予而之帝所。
监臣心为民而良苦兮,补衮无人兮帝悲伤。
曰一介眇然以在下兮,德齐圣而处不扬。
余既命汝而正殷兮,实此人其左右。
将贤辅以为嘉惠兮,若交手以相授。
似阊阖之洞开兮,觌幽人其不昧。
䀛昕寤以如有获兮,晢昔梦之非假。
吾乃今发口而告兮,诧后皇之眷我。
果见操筑而野处兮,应物色而出为佐。
朕固端拱之自若兮,说代言而如綍。
承三年之渊默兮,始风动于一日。
噫自古明良之相值兮,天未始不与其间。
惟皇宰下土之政兮,忧有君而无臣。
五百岁既生王者兮,必配之以名世。
风起而云蒸兮,认藉便于感会。
鼓刀而负鼎兮,知启衷于干际。
虽风期自遇于朝暮兮,罔非阴功之攸赖。
况奇遌于宵寐兮,尤帝命之昭晢。
羌精气不迷于纁黑兮,载纯诚而上达。
故天威不违于尺五兮,赉元圣而亲答。
论臣主相得之章兮,畴有即梦而为真。
非精神莫可交感兮,孰云无梦于至人。
今圣人临政而愿治兮,惄玉色于思贤
应有盛德而处下兮,从帝赐而发梦。
臣请执简以俟兮,扬得贤之嘉颂。
山东巡抚吉庆直𨽻总督梁肯堂各报雨水田功情形诗以志慰二律 其二 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二
麦收仓内霁逾旬,颇觉大田盼泽新梁肯堂保定等属自二麦刈穫之后晴霁逾旬均已晒晾入仓而秋禾又渐望雨泽以资长发)
季月翼宵雷雨作,省城属县霈霶均。
高禾低黍胥润颖,果实蔬苗普益津(又称六月初二日晚间保定省城雷雨交作至夜半方止查看四郊入土深透高粱现长七八尺不等黍稷弥望青葱蔬果等类无不津润并称此次雨势滂沛沾被必广俟各府属报斋另开清单汇奏)
南望宁无为之慰,虑过此地却劳神(前因关外气候稍迟田方届成熟颇殷望晴幸自前月廿四日雨后晴至旬馀场功当亦渐毕至秋禾现在沾润更望暄曝俾资畅遂乃日内频有阵雨未免又以过多为虑农事关心正无时可释也)
宾谷运使既和西涯图诗并示邗上题襟诸集跋后己未 清 · 法式善
 押敬韵 出处: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卷八
卢陵茶陵,文采后先映。
蜀冈西涯,过客咸起敬。
每际荷花开,藉为两公庆。
顾余少学问,遑复侈觞咏。
偷閒弄文墨,出语戒优孟
慈恩寺久墟,怀麓堂易姓。
旧时老柳条,摇向风中劲。
诗龛昨夜雨,湖上绿初净。
快兹巾舄清,聊适鱼鸟性。
高望题襟馆,东南一时盛。
宾主各贤豪,诗品到仙圣。
日暮感天末,一庵僧卧病。
匪敢希东坡,二泉诗取證。
直史馆戏柬汪杏江侍读刘金门凤诰学士(是日考试差。)庚申 清 · 法式善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卷九
我以腕疾作,不能写细字。
有如战败将,交绥辄引退。
然闻金鼓鸣,复思据鞍辔。
二君飞将军,文坛屡拔帜
昨闻汪伦病,流水托情思。
三日未打包,老僧一庵睡。
学士性疏懒,少饮便沉醉。
梦里哦诗声,深夜搅松吹。
放笔赋初日,借题抒己意。
腰脚我尚健,奔走忘劬勚。
虚堂阒无人,双燕悄然至。
来往绿阴底,呢喃诉何事。
为我破寂寥,或亦耽清閟。
夕阳殿角斜,抱书散群吏。
趁凉策马归,目极西山翠。
夏日九华山 清 · 茅润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试镫时节此携筇,又见山榴次第红。
五月凉生新雨后,一庵僧坐绿云中。
篁抽尚怕跳枝鼠,梅熟先寻附核虫。
老懒竟须常晏起,安排枕上听黄公。
次韵答黄小鲁观察见赠三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别髯逾一岁,祇如隔旦暮。
依然蛛丝窗,茶鼎药炉驻。
抵几摅衷曲,持之或有故。
穷老尽气力,笑致悠悠誉。
孰怜耽荣华,转以废百务。
圣文见道真,涂泽乃皮傅。
髯传濂学说,宁无为此惧。
方今六合外,未可寻常谕。
主义侈帝国,人权拟天赋。
懵腾杯酒间,姑就哦断句。
沈沈万鼓乱,渺渺寸心赴。
江南黄篾舫,幸髯有所遇。
登安刊玉梅华庵自用印,隐括旧事,率题一绝 现当代 · 洪传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玉楼钗堕惊前梦,梅岭香残忆旧枝。
明月华灯光影里,一庵宁静付韩琦(玉乃其原配夫人名,乃其女友名,华为其续配夫人名,而庵乃登安自谓也。)
还朝后四日。陪耕石(上使),樗里副使出东郊。遇雨。宿文岩逆旅。翌日。访华溪(当在第二卷宣川桂察访云云之下。) 其三 乙亥 晚清 · 李建昌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明美堂集卷六补遗
倦游万里欲何如,应接纷纷未定居。
偶诵坡诗同感慨,一庵僧卧白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