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题五显事实后 宋末元初 · 胡升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二
升为童时尚见之。
一小碑载其事,因婺源德兴祖庙,辇之去,今不知所存。
或曰:「本朝神祠见于《会要》,姓氏皆可考
惟此神无姓氏,何耶」?
曰:莫之为而为者,此所谓鬼神也。
《周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仪祠五祀。
宋朝明堂图五方帝位于昊天之侧,从之以五人帝、五官神,皆五行真气也。
盖五行为天地间至大之物,必有为之主宰者,故曰元冥,曰祝融,曰勾芒,曰神辱,曰后土。
皆指水、火、金、木、土而言之物。
今五神之降于此,岂非默助五行之造化以福生民乎?
或者又以五圣为五通,非正神也。
吁!
名实不辨,典故不知,徒肆为议论,亦妄矣。
盖本朝政和元年正月诏毁五通及右将军如已淫祠,至宣和五年,我五圣适有通贶等侯之封。
前后十馀年间,黜彼之邪,崇此之正,昭然甚明,尚可得而并论之乎?
亦缘乡曲前辈偶傅会佛有六通、弟子五通之说,以启后人之疑。
每岁四月八日,本县启建止善无碍大斋,四方并海外来者辐辏,斋宿极严,非有形驱势迫而使之然。
本朝褒封敕告并藏县库。
嘉泰二年中,屡颁降御书扇五柄,并置专局在庙收藏。
迪功郎国史实录院编校文字胡升谨书(《三圣源流搜神大全》卷二,郋园丛书本。又见《新安文献志》卷二三。)
大」原作「人」,「物」原作「极」,均据《新安文献志》改。
积庆庵景定二年十一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一、《黄氏日钞》卷八六
混沌剖而山川疏列,太和畅而人物挺秀,扶舆清淑,其为呈露则均尔,然而人杰地灵,相与发挥,往往又必有所待而后显,岂非其所重尤系乎其人也哉?
会稽之东将百里,有山高出,曰皇会。
乃耸而为烟翠之奇峰凡七,复聚而东奔曹娥大江之上,勃郁未既,蟠踞复起,世以其形似名狮山
狮山之下,有钟氏而居之,至余友君遇益以文行称,所谓人杰地灵,相与发挥者,其不遂显于今耶?
君遇既窆其父止善居士于山之阿,复架屋其间,题其颜曰积庆,而属余为之记。
余因得以明山之所由积而其在人者则有不待言也。
夫山,天下幽僻之地也。
狮山去城郭为尤远,然其山脉膏以起其植物也,兑以泽,浚流下注,演而为笃孝之江,流光驰景,却顾于断蹊绝壑之下,兰蕙之芳,从风远畅,而庆云亦时乎出焉,是果孰为之而然者?
一阴一阳,造化枢纽,继之者善,而山得之以为山。
山之性亦无不善,善之积也厚,则善之发也宏。
狮山虽崖石皴,或性类刚恶,要亦万不能一二,是山之所由积,而善之为庆者然也,而况于人乎?
故《大学》之论明德曰「在止于至善」,大《易》论积渐之由来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夫止于至善而不迁,则谓之积;
积于其家而不已,则谓之庆。
自昔德厚流光,蝉联赫奕者何可胜计?
此亦不待余言而知者也,况有如君遇家之素积者乎?
方今圣世急贤,烨烨乎起自帝乡狮山相发挥者必吾君遇矣,又何待余之言?
而亦窃有请也。
夫善非积于家而已也,非徒善之为而已也。
士君子出而兼善天下,必去其不善,而后其善斯溥也。
晦庵文公言,所画狮子必曰使百兽脑裂。
夫公善类之宗也,而其言若是,可以想真善之所在矣。
仰止狮山,君遇勉之,君家之庆,尚当广而为世道之庆。
景定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鄞黄震谨记。
王止善茅山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句曲仙人止善君,乱离何处避尘氛。
独乘一苇淩沧海,谁共三茅管白云。
丹井洗瓢分石髓,宝函封检秘天文。
他年定有方壶约,几夜苏台候鹤群。
柯敬仲,次王止善 元 · 郑元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楚天鸿雁白云秋,归卧沧江看水流。
莫问湘累王子宿,且同新息贾胡留
山林不返趋朝梦,道路难为筑室谋。
莫遣虹光贯明月,眠波帖下有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