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王大年”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洞霄宫庄田记咸淳九年六月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二
《鼎》著养贤之象,凡学先王之道者,皆有养也。
自释氏、老子之教兴,学其学者莫不待养于公上,丰其庐拟于校、庠、序,食其人优于俊、造、秀,是于古养贤之义合乎否邪?
老子之道,黄帝之道也。
羲皇继天立极,肇明伦纪,循天理之自然以为教,因人心之本然以为治,无为而无不为也。
老子生于周之叔世,睹当时文弊之极,思返之淳古之上。
故其为教本礼而尚德,其为学务主静守一以求之于内,要其成就合于圣人,诚之无为,非诡流俗以自异者也。
自汉人以名家,儒者病之,至于今以异端见称。
夫岂知黄帝道传老子之学,与同,称之异端过矣。
我理皇游情六艺,傍通百家之书,尝有契于神清之旨,故遇老氏独厚,为其近于儒也。
洞霄为天下第一,自祥符有锡田。
淳祐间,上特出内府道士牒赐本宫,俾易为缗,益市常产,以裨赡用之乏。
奎画昭回,焜耀于九锁之下。
住山孙君处道仰承天宠,治田义兴之野,罄己资,合群力,经度土功,再更寒暑,疆畎乃备,则常丰庄是也。
宝祐间,寻被特旨,拨赐长兴田之在荻川者,孙君复率其徒垦辟荒秽,久乃就绪,而朝命有严,俾归其产于蒲泽之暴,更以乌程、归安二县官田申锡本宫。
后先五年,重施程绩,费用亿秭,乃克登粟我庾,以篑于成,则万年庄是也。
人相与言,昔岁资储屡空,官众百数弗克赡。
自二庄既成,羽衣黄冠之士来游来歌,不远千里,食者倍蓰于昔,而资用不竭。
是虽上恩衣被,而孙君师弟子坚苦不倦,瘠己裕人,其功不可没也。
叶赞其事则有王君大年、贝君大钦,皆尨眉皓首,年八九十,道岸萧散,与孙君为山中三老,松间石上,人望而见者以为神仙人。
予犹及识之,今皆衰谢,其所建置成就,自当与此山相为不朽。
住山郎公道一慨孙君创缔之艰勤,求铉翁为之记,俾后有考,谨不敢辞。
然念圣人之养贤与贤者之自为养,实交致而并举。
上遇老氏甚,学为老子者当知所以自养,食焉而思,知其学所以同于,毋以异端自处而以圣道自期,夫然后无负圣皇尊礼老氏之意云。
咸淳九年六月吉日朝奉大夫直宝谟阁、知镇江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军马家铉翁(《洞霄图志》卷六,知不足斋丛书本。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四。)
为:《宋代蜀文辑存》改作「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