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八识诗(眼、耳、鼻、千、身、意、末那识、第八识) 北宋 · 徐天锡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自注:第八识云。)。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
爱□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
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
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
桐庐方正父家藏书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获一见感叹久之题二十八字景祐元年十月七日 北宋 · 范仲淹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治乱兴衰甚可嗟,徒怜水调诉荣华。
开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
题越人王脩竹所藏雪窦禅师真迹 北宋 · 米芾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一幅昏昏半已空,何人重出自为工。
从兹万偈并千颂,扰乱春风卒未穷(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
鲜于夫人李氏手帖序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二、《潜斋集》卷五
伯机鲜于氏,中原文献家也,持其故太母夫人李氏手笔,与夫缙绅先生之女传诗史,徵序于当世之能言者,曰:「此先人所以属诸孤也,尚托一言,以载不朽」。夫人夙遭闵凶,间关兵盗,夫没,二雏呱呱,拮据将荼,以免于育鞠。末年乱离颠沛,幽路邅徊,而玉质冰心,烈烈不泯以死。厥孤子初仅能奉持其夷居手抄《屏山归田》十词为连城完璧耳。未几兰亭茧纸,流落人间,几不可复诘。子初易箦,诏厥子曰:「夫人书在,必得是,以无忘吾在莒时也」。岁月云迈,悠悠我思,我须我友。一旦有以枕中故藏归我伯机者。生前遗墨,手泽如新,鼪鼬藜藿之墟,闻似人足音以喜,况焄蒿悽怆,若有僾然以见乎其位者,有不一动其心乎?君子是以重叹夫一门而孝义之道四也。夫人为妇而节,为母而贤,子初孝子,伯机慈孙,于以敦彝伦,美教化,兴起人心,而愧死天下后世之不尽其分者也。天高地下,万古无穷,人极不可以一日不立,故书著妫汭,诗咏凯风,贞节孝行,传于国史,要皆劝善惩恶,系三纲于不坠而已矣,岂直觚翰云乎哉!持此以往,他日当有执彤管、书汗青以补史官之缺者,尚俟余言。至元二十四年岁在丁亥春二月既望序。
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宋 · 方逢振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
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塼。
伯机卓荦美少年,好官不做自取廉。
床头月俸无一钱,手续陆羽经二篇。
我有片石出古端,瓜师斲成无脚铛。
为君置之书几边,自汲活水烹新烟。
不待七碗肌骨仙,飞去玉皇香案前。
天公高高望眼穿,百姓堕落深深渊,无人敢说江南天。
题西溪图(赠鲜子伯几)赠鲜于伯几 元 · 赵孟頫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 名胜类、松雪斋文集卷第三
山林忽然在我眼,揽袂欲游嗟巳远。
长松谡谡含苍烟,平川茫茫际曾巘。
大梁繁华天下稀,走马斗鸡夜忘归。
君独胡为甘寂寞,坐对山水娱清晖。
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着之岩石里。
数间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发奇字。
绿蘋齐叶白芷生,送君江南空复情。
相思万里不可见,时对此图双眼明。
寄吴中诸友六首 其六 冯景说 元 · 袁易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之子华簪裔,箪瓢祇晏如。
为郎应驻辇,延客愧无车。
早托襟期合,能容礼法疏。
一灯何日共?料理读残书(铁网珊瑚:右十三诗,命意閒远,下语清丽,可谓不流于俗矣。然少加精密,杜少陵、黄山谷不难到也。困学民渔阳鲜于枢题其后而还之。大德辛丑冬至前一日。)。
题鲜于伯机书桃源诗 元 · 吴景奎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流水桃花驻客车,青松白石二仙居。
鹅群不待崇虚致,茧纸争求困学书。
丹灶云开光掩冉,琼林月上影扶疏。
旧题满壁多风雨,欲卷跳龙上太虚。
题马鲜梅鲜于枢长歌真迹后为詹侍御明甫赋 明 · 王世贞
押先韵
詹家琪树五百年,色压万卉当春先。
根如铁龙蕊如玉,能使石壁增清妍。
马儿丹青得父笔,为梅传神神颇全。
当时主人大好事,遍乞虞揭诸名篇。
伯机一书独遒发,与图三绝嗣郑虔。
老梅枯死圃亦废,此卷一分沈虞渊。
仍孙侍御出按部,夜有光怪腾奎躔。
不知何人致此卷,捧视绝倒几成颠。
延津剑合犹化去,合浦珠返宁天然。
归陈祖庙集子姓,天球大训不敢前。
金华山头紫郁浡,鳌溪水脚青潺湲。
故家何必问乔木,五尺绢素高摩天。
他时努力效鼎实,与子别结千秋缘。
颜鲁公祭侄草歌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六部
吴兴跋禊帖谓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今兰亭不可见矣鲁公祭季明文其笔锋退尽者披揽真迹吴兴数语宛然若为兹帖传神惜当时困学斋中何以不令一睹也
渔阳播乱飞黄尘,旄头月黑缠妖氛。
常清血战弃全陜,二十四郡虚无人。
平原鲁公眦双裂,一麾猛气雄三军。
疾呼河北倡忠义,普天率土知君臣。
帝心未灭安史祸,杲卿碎舌投天津。
巢倾卵覆季明死,举宗三百遭坑焚。
乌鸢饱食蝼蚁妒,毒痡四海同酸辛。
鲁公惋愤掩胔骼,哭兄哭侄嘘愁云。
生平正气塞宇宙,淋漓一帖犹千春。
乾元元年岁戊戌,昊苍有意开斯文。
摛章吮笔笔欲舞,墨池一派流天真。
肝肠寸寸委波磔,纵横䟤跋超群伦。
长风巨浪鼓淜澎,泰山乔岳盘嶙峋。
夭矫虬龙赴幽壑,缤纷鸾鹄翔高旻。
十行遒婉尚含怒,五行浡郁逾生嗔。
卒章沉痛彻心髓,恍疑汲冢窥三坟。
如椽一扫二百六,一言一字皆千钧。
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
当时鲁公岂匠意,精诚烈烈悬风斤。
相传一草历元宋,太空磊落垂星辰。
二陈跋语差可玩,文家待诏弥津津。
鲜于困学传累世,即今妙迹来江濆。
凌晨揽诵竖毛发,斋头什袭藏家珍。
君臣大义贯星日,矧兹八法尤通神。
作歌郑重寄仰止,墨林万古飏清芬。
读元人诗各赋绝句 其十六 清 · 田雯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古欢堂集卷十五
曾见种松书百行,数公枉用说黄苍。
发踪便尔多时辈,不抵支离一叟强(鲜于枢有种松斋尚赖三数公发踪黄与苍支离叟卷中诗也)。
留题广严寺次鲜于伯机韵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五
临平山畔访仁祠,我亦经过首夏时。
林下追从惟野衲,门前来往但舟师。
护伽蓝失河南像(伯机又有绝句云褚河南是护伽蓝),窣堵波空元览碑(唐元览法师碑已不存)。
祇有僧房青竹好,寥寥怀古一题诗。
宿佛日净慧寺 清 · 厉鹗
押筱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七
群山春未动,清刻出松筱。
黄鹤翩欲下,引我步深窅。
僧庐辟广埸,淳朴境无扰。
衣传四明来,蔬足千指了。
平生参诸方,僻近苦未晓。
今谙困学公,篆路尽萦绕(鲜于伯机游记云村路诘曲如行香篆中)。
夜深龛灯短,雪滴林月小。
哦诗袪眼食,列坐至啼鸟。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三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鲒埼亭诗集第七卷
宪敏遗编重,文元教术深。
古窑宗正宅,困学尚书林。
帖括抛天爵,科名锢道心。
而今并萧索,蕉萃几华簪。
为姑苏陈南垞题周椒庭画竹卷 清 · 王又曾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九
唐之画竹谁入室,神妙独推萧协律。
后来好手看代兴,能者无过王右丞。
宋元写意最酷肖,与可子瞻并称妙。
房山侍郎尤出群,一笔两笔烟而云。
吾乡仲圭擅山水,墨汁淋漓巨然拟。
有时貌出婵娟条,腕底飒觉秋飘萧。
周君取意不取貌,枝叶临摹如手拗。
丫叉个字纵复横,演漾清锵疑有情。
竹旁惝恍佳人立,以手摸之绢犹湿。
陈君南垞古澹人,爱画入骨看如真。
属君写此盖有以,性情骨骼美无比。
伏暑静对风凄其,髣髴官奴秉烛时。
还凭一片江南雨,唤醒东华梦尘土(「京华客梦醒,一片江南雨。」鲜于伯机题高房山墨竹句。时予将北行。)。
观董吉士元度所携画竹卷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五
从君观画叩寓斋,展一卷映清秋佳。
案头寒具屏所置,段段铭心录其自。
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大德五年徐琰还三衢,八月濒行乞示鲜于枢(伯机跋所云容斋当是徐琰。)。
绍兴内府前用乾卦印,杭士王井西本应无殊。
至正乙未谨识此,伯颜不花苍岩氏。
旧藏苏墨已足豪,又得文湖州一纸。
一梢鸾尾风倒吹,幅小尺量与苏似。
非幻道者先对临,也吹一梢出春林。
始怜熙宁己酉偶尔笔,隔二百年神交深(柯敬仲临文本题云「熙宁己酉湖州笔」。)。
合装二妙成一珏,柯迹随之秀相擢。
遂令鄱阳周伯温,题向苍岩监郡情绵邈(周诗五言古七韵。)。
元谷道人王彦贞,双竿继写浓叶逾纵横,断句一首并赞坡老可翁丹邱生。
济南邢侗鉴定精,久归于董今乃携来京。
君方谒选将出宰,早有清风满怀在。
清风在君君之官,我诗留当画记看。
题杨升蓬莱仙奕图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
祗称写照擅传真,布景谁知乃入神(见鲜于枢识语并图绘宝鉴)。
树隐三壶惟辨点,山融六法不须皴。
乘云欲降鹤飞信,渡海而来杯置津。
借问棋枰相对者,孰输九斛玉为尘。
天禄琳琅鉴藏旧版书籍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
芸编蕴古香盈群玉之藏茗榼延韶欢洽重华之赏溯前度签罗缥碧联吟美已窥全递今番响戛琳琅比例珍宜居上繄此传称善本取之而尽拔其尤原夫刻贵初摹数焉而必从其朔盖自石经乍泐制创成都雕字旋繁文详广顺范移铁板存中之旧话堪稽倚向书床邦彦之遗闻弥艳况复西廊东库颁官留胄监之书兼看崇化麻沙入肆走巾箱之式考纪年于大定翠琰曾镌徵掌署于兴文白藤竞印逮胜国技沿剞氏苏州样比杭州更谁家影付钞胥汲古妙偕述古别梓梨而选粹宁徒边论单双验楮墨而差良奚止画分粗细嗤耳食钤题漫信摭名则赝鼎都删任手披摸索非难审体则善刀能品物克聚于所好喜四百部甲乙都排书在佳而不多阅半千年菁华尽备历宋金元明而完弆护持应藉六丁依经史子集以胪陈整娖真同二酉爰乃拈题举典因之授简分曹日是初三中适春朝元旦人仍四七班兼凤阁鸾坡计祈年尚及经旬招宜徵角顾侍宴才过畴昔乐逮臣邻讵矜中垒阁藜名沿天禄略仿新吴府玉韵叶青阳矧兹储以昭仁在予益凛体仁之义亦曰喻惟求旧愿尔无忘由旧之规
上正三节肇春祥,茶宴重华例有常。
黄阁玉堂胥就列(御制),赤文仙藻首成章。
什研丽则抽中秘,笺授臣邻侍左厢。
四库昨曾赓竹素(上年茶宴以四库全书联句臣舒赫德),百城兹又咏琳琅。
涵书味复融诗味,挹茗香频沁墨香。
照以青藜卑汉阁(臣于敏中),积来元圃陋曹仓。
府区典籍西都固,美埒球玕禹贡梁。
漫诩邺侯签插架(臣李侍尧),浪吟何氏屋连床。
乙光偕赋乙未宴,甲观联披甲子装(书自乾隆甲子重装以来凡有所得均签书年月以志鉴藏先后)。
各按部分部系句(诸书各系以句臣福隆安),总胪目举目归纲(宋版及影宋钞全入题咏亦如四库全书例以经史子集为次其元明版则各举其尤佳者入咏)。
宋金鉊椠元明继,经史精华子集襄。
续后韦编王弼注(周易)。(御制),笺依毛传郑公乡(监本毛诗)。
吕诗真鉴属元汴(吕祖谦诗纪项氏天籁阁藏本),周礼精锓标建阳(周礼本宋建)。
纂附阙官逸教补(无名氏周礼纂图互注臣官保),解求盲左癖奚忘(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腴词音辨唇兮齿(陆德明左氏音义),墨守疵攻膏与肓(公羊传注疏)。
红印鄂州沾纸湿(公羊解诂建即何休注徐彦疏宋本末有鄂州州学官印臣程景伊),缪纹晋第带芸芗(谷梁传注疏之首有晋府书画印)。
中书劄付胥徒掌(程公说春秋分记书未有元大德间奉江浙行中省劄付红印),小字巾箱尺寸强(五经小字本)。
缋匠六经贻越殿(杨甲六经图书籍印有宋缉熙殿臣王际华),学童四子溯衢庠(四书州宋衢庠本)。
详申邹邑推张栻(张栻孟子详说),广梓闽中衍野王(孙彊大广益会玉篇中增顾野玉原本宋闽刻)。
迹对𣆀规尝纪数(六经之名始见庄子天运篇谓吾何以规老𣆀哉及六经先王之陈迹云云臣蔡新),类虚班艺匪遗亡(汉书艺文志无史类盖是时诸史未兴如楚汉春秋䓁书今入史类者皆在春秋类匪阙遗也)。
惟欣文景能休养(汉书),亦曰明章号治康(后汉书)。
五代即隋尚如桧(隋书)。(御制),两家改煦并存唐(唐书监宋祁欧阳修改刘煦旧唐书明本廿一史遂不收煦作论者谓旧书自有胜处武英殿板新旧并存)。
考钞涑水聊稽异(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鉴刻庐陵肇间行(朱子资治通鉴纲目本是书初刻温陵别其纲为提要此乃继刻庐陵者纲目分行间列如春秋经传例)。
具本末全启冯谷(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按枢昉为此体冯琦宋元纪事本末谷应泰明纪事本末皆袭之臣稽璜),念终始典冠羲黄(范祖禹帝学)。
提其要取括繁冗(钱瑞礼诸史提要),纠厥缪爰资救匡(吴镇新唐书纠谬)。
真笔几家窥笔削(吕夏卿唐书直笔新例臣英廉),确评谁某汇评量(唐宋名贤历代确论不著汇人姓氏)。
重儓蓝本痴循顾(刘向古列女传为每传有图传顾恺之制),半壁黄图僻剩杭(祝穆方舆胜览时宋偏安馀杭书中不及中原郡县)。
上下岁三千可计(历代史书虽未备然已具编年纪事两体可得经世之全臣阿思哈),寓卮说九百相望(诸子虽立意不同总不越漆角寓言卮言之旨)。
志皆论也迁仍况(荀子子史记礼志即取荀礼论为之),蝶或周与绂写庄(南革经人有庄子像明永乐间舍王绂奉敕作赞)。
争逞仪秦用嬴赵(战国策溎臣张若),特模耕织更农桑(汪纲农桑书轩向曾题刻楼璹耕织图于多稼兹书乃集陈敷农书秦观蚕书及楼璹耕织图诗成之)。
洪怀逸少笔随记(洪迈容斋三笔),程演仲舒意寓良(程大昌演繁露)。
钟鼎虫鱼亚尔雅(王俅啸堂集古录)。(御制),形声点画匹凡将(李锡排韵字类)。
虞初嗣渐淆群喙(小说始自虞初乃子家之流𣲖),挚别沿徐撷众芳(汉志但云某家若干篇集之名始挚虞流别)。
纫佩秋兰托湘沅(楚辞先臣曹秀),翻阶春草接池塘(谢朓集)。
拾遗句配黄金匮(杜工部诗史),九注函翻败锦囊(九家集注杜诗书是书从之武英殿库贮残内检得)。
淮蔡仆碑压山斗(韩昌黎文集治臣梁国),溪潭游记辟蛮荒(柳柳州文集)。
博夸五百狐留腋(五百家注昌黎集十辑者自夸摭拾之富实祗百四八家而已),巧遇一双剑合铓(五百家注柳子厚集乃校武英殿旧贮因新得五百家注韩集取之同为韩醇刊本足称双璧)。
思颍手排杂琴局(欧阳修六一居士集臣周煌),和陶神遇引壶觞(苏轼和陶诗)。
箕弓裘冶兄师教(苏辙栾城集为其曾孙所刊),轮辂水冰宾客场(六臣注丈选)。
了识佚名录枚傅(徐陵玉□新咏傅按文选古诗十九首不著作者姓名其云枚乘毅之诗仅见于玉台新咏臣王杰),不收新律韵宫商(姚铉唐文粹体此书祇收古诗而不及律自属有见)。
遗苏文选疑难解(圣宋文选不内独无三苏此可解),忆杜正宗慨以慷(真德秀文章正宗而其自序以自昔集录文章者若杜预诸家湮没不传行世之昭明文选唐文粹二书未得源流之正云云)。
赋拟青钱盖小技(选青赋笺)。(御制),考凭玉枕祇专长(桑世昌兰亭考以上宋版)。
金源印独畴骖靳(吴兢贞观政要之乃金时版祗此一种为世所罕见),宋影誊佳拟颉颃(藏书家竞贵宋椠今远内府所储影抄各种精好实有过雕本者)。
闻扩九师通奥窔(赵汝禖周易辑闻臣彭元瑞),说宗七日契微茫(赵彦肃复斋易说)。
赞爻象彖猜图马(王宗传童溪易传数其说主义理以言象),徵夏商周爱饩羊(聂崇义三礼图)。
会读论须淳祐蔡(蔡节论语集说臣汪廷玙),艳题名讶状元张(张九成孟子传)。
颉篇约谱物从朔(夏竦古文四声韵),内则少仪谦弗遑(张时举小学五书)。
年表自然堪缀范(熊方后汉书年表臣董诰),长编焉肯遽侪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按司马光作通鉴先徘长编焘纪宋事不敢自谓续通鉴但云续长编而已)。
河山故汴雁横塞(王存九域志),风月清波雀处堂(周煇清波杂志)。
鲁语馀犹传孔圣(家语肃臣阿),台仪精敢企轩皇(新仪象法要圜宋苏颂编当时台郎所肄理精皇祖学契穹会通西法钦定数蕴仪象考成诸书实足为天下后世法)。
全图庚鼎足冠冕(以大临考古图铜辑绘三代秦汉玉古器首载庚鼎),杂记金壶颇博详(宋释适之金壶记)。
屈子志宁在草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御制),刘郎词早叶笙簧(刘宾客外集)。
友朋辋水言都妙(王摩诘集),昆弟盘洲誉最扬(洪适盘洲集)。
写笔钩摹观太乙(以上影宋抄本椿臣达),琴偏郑重牒文昌(元时书集并由中书省牒下诸路刊行)。
义原靡尽圣经大(真德秀大学衍义),音所由生乐记彰(陈旸乐书)。
琐载续貂补安取(李肇国史补传记肇续之刘餗作国朝臣汪永锡),瑰谭铸象怪何妨(山海经)。
戈矛西蜀乃同室(李心传道命录),斧钺东莱空望洋(吕祖谦东莱博议)。
才隽左司宜柳替(韦苏州集绶臣吴诏),谋深内相为裴伤(陆宣公集)。
大都丛简搜瑜瑾(以上元版入选者共八十馀部今略举数种以例其馀),胜国雕梨太莠稂(内府所藏明版指不胜屈今取其最精者尚得二百五十馀部)。
王侍书饶瘢且垢(明版黄伯思东观馀论精是书内有法帖刊误一释种辨正王著之失颇称核钦定淳化阁帖文考异多采之臣曹文埴),元才子直走而僵(白氏长庆集逮当时元白齐名其实微之不乐天远甚也)。
辑今弆古非同事,天禄文渊故别藏(旧藏宋金元明版书籍汇为天禄琳琅至新辑录之四库全书则特建文渊文源文津三阁分贮之)。
赝制还因重订正(近因重校天禄琳琅旧藏凡伪充宋元椠卯者俱详加别择改正)。(御制),兼权严与判低昂(有确系旧刻而时代向未详者并为核正归入)。
二坊私版官三舍(祝穆云建宁崇化麻沙二坊号图书之府今所藏有建本麻沙本盖宋时坊书其监本则官版也),诸邸外储内两廊(中有东宫书府晋府诸印又内殿缉熙殿诸玺乃东西廊书库物)。
枢(鲜于枢)頫(赵孟頫)璧(文)贞(王世贞)昌(董其昌)晋(毛)振(季振宜跋皆鉴藏诸书人各有题印记臣沈初),赵(衢守长沙赵淇)韩(临邛韩醇)陈(临安鞔鼓桥南陈宅书铺)岳(相台岳氏家塾)廖(世䌽堂)余(建安勤有堂)汪(新安汪纲有以上七家皆宋时刻书姓氏惟余氏勤堂则自宋至元明世守其业)。
流传手眼衡殊允(诸书中如汉书唐书紏缪久经鉴赏流传确有可据),绘尽须眉兴欲狂(汉书前有赵孟頫王世贞像楚辞前有屈原朱子像)。
少益贵乎多益善(有一书而自两部以至十数部之多者臣纪昀),前思作矣后思臧(有一书而宋元明各有梓本以后仿前而并工者兼为收录)。
盘螭玺叠登璚笈(每部用乾隆琳琅御览之宝及天禄雨盐),萦虬章鲜揭宝房(间有旧用文渊阁及内府图书等章)。
宠贲天颜知有喜(内最善本如前汉书资治通鉴纲目九家注杜诗皆命写御容于卷端臣陆锡熊),褒题奎翰训无疆(曾经三十御题者计二种)。
聚珍井井超模范(殿武英聚珍版制极精良简备如书中明无锡华氏铜活字长庆集亦此法然致用较为不便),扫叶纷纷对勘戕(诸旧本皆完善精确凭以较对或可少免扫叶之误)。
联咏服膺源出水(委一御制三阁记并以水言文涵汇万有源贯以田部为六义乃诗之渊源也臣陆费墀),蒇编拭目派归沧(所收各种并即缮入四库全书)。
旧时寝息仰霄汉(天禄琳琅之书贮于昭仁殿乃昔日皇祖寝官也),此日书声达尚方(上书房即对此殿皇子读书声每达于此向曾有诗)。
铭著昭仁深体验,行斯未逮敢无蘉(御制)。
快雪堂帖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七
堂成隔岁瀛洲镌石墨之华宴启先春绣野积丰年之玉名帖将镌给札坐起清风新韶试扫烹茶吟联白雪在昔榜题冯氏两字断章版勒涿州三行压卷宝藏东晋千馀年留一札之真品藻西清廿八字列三希之首瓣香好在鸿爪如新片羽堪珍鹅群肯换继兹而八十一牍方圆圭璧因形阅今凡百四十春变化烟云过眼属以疆吏陈词采自闽人遐购爰釐甲乙后先之次第重排更予裁量广狭之形模合度文清漫漶戈铓顿复初观石补奇零梨枣因之附录由是庭开西苑径朗周除仿淳化之成规踵石渠之韵事廊腰环砌俨新披笔阵之图轩额璇题待更和阳春之曲亲贤并赐瑶缄擎百笈之多卷册分装珠贯叶五声之序字霏琼屑家奉银钩由晋人以迄元人必衷二王之笔始快雪而终松雪适符三白之占昨朝正而衣点千官谁工谢赋今腊瑞而云同万里徵协汜书乃者景对时晴兆符嘉谷奏赓音于八伯数应经星申曲宴于重华润垂宝露行分珠玉庆兹均喜雨之亭泽普和甘勉矣跻卿云之陛
快雪堂成己亥年,三冬望雪正忧煎。
何期庚子霏元旦(御制),更喜嘉平浃大田(上年初冬至入腊连得瑞雪积至盈尺麦田融透允符三白之瑞)。
土德徵祥占凤纪,金穰普顺叶羲编(今岁𡷫干在辛岁支在丑)。
律筒气备两春应(正月十二月两度立春并溥春祺臣三宝),岁筦韶开十日前(十一日立春)。
太液莹冰环曲坐,重华晁旭肆长筵。
班齐紫阁名蕃集(臣英廉),仗转黄图宿卫旋。
吉语验丰民有庆,元音出震帝庸先(联句用一先韵)。
风回舞忆南荣敞(臣嵇璜),衣点情还左个联。
茶浥三清甘遍渥,诗程七字例仍沿。
书仓赓屡昌辰次(甲午以四库全书联句庚子以四库全书荟要联句臣福隆安),墨宝藏希典午传(王羲之快雪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因名所藏室为三希堂)。
翻拓咏吟难指屈(昔年曾将快雪帖摹入三希堂法帖中其墨迹历年题咏书册中殆遍),拈毫摹仿愧神全(内府旧有快雪堂法帖曾临写全部)。
忽看初刻冯家版(帖为涿州旧臣冯铨摹勒上石)。(御制),侧想曾移闽海船(此帖石刻冯铨子孙不能守鬻于黄氏航归闽中)。
抚缺任珍残枣勒(颜真卿苏轼米芾帖中有木刻三版尚未失真),剜讹终诮混珉镌(黄氏复将木刻翻勒石背颇有讹舛)。
尘封向乏操觚拭(臣和珅),毡裹凭教置驿遄(黄氏得是石后子孙不能守前督臣杨景素因贳之以献上以举关翰墨故弗之却)。
事计从头经再徙,帙披生面许重湔。
浮云过则诚多矣(臣永贵),永昼娱兹讵舍旃。
真迹弁因阅世久(冯铨所集诸帖始自义之快雪真迹因名快雪堂帖),嘉名锡为兆秋虔(圣上以快雪名堂寓绥丰之意仰见铨人于游艺之中皆关民事非如冯之仅以名迹宝重也)。
香融蝉翼霄垂露(臣蔡新),辉映红梁宿列躔(堂成排嵌命以石版廊壁)。
修短分行浑雁齿,纵横结体总鸾翩。
辑兼四代彬彬尔(此刻始王羲之终赵孟頫晋唐宋元名迹略备臣梁国治),序别五声秩秩焉(帖本五册以宫商角徵羽标序)。
廿有一斯人之数,八旬二乃帖其然(是帖自羲之以下共二十一人为帖八十有二)。
时晴自合为引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御制),晚热洵堪作比肩(晚热帖)。
理慰投缄豁幽思(自慰帖有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之语),候寒枉札报佳眠(极寒帖云旦极寒得眠助反侧想小尔)。
月临夏首频行药(四月五日帖后继以追寻帖中有服散语臣德保),雨冷秋中乍擘笺(秋中帖雨冷足下各可耳)。
玉润笔端完幅在(前后羲之诸札颇多残阙惟官奴玉润帖首尾完善),珠光东里二书连(感情帖有得足下二书语)。
敕排乐毅鹅群俪(乐毅论小楷褚遂良奉敕排类臣曹秀先),疏习钟繇趸尾骈(羲之临钟繇力命还示二疏及丙舍帖)。
贞观赐贻中令本,永和会感右军篇(褚遂良临兰亭为唐贞观时赐高士廉本)。
评之或谓雄而秀(赵孟頫评羲之书雄秀之气出于天然臣周煌),刷处犹誇俊且妍(米芾书结体飘逸自谓刷字尤善临摹右军徽宗尝赏为俊人)。
泼沈三三追迅鹄(岳珂跋米芾临书如双鹄并翔今所临王羲之书凡九帖),锼琼两两摭零钿(王羲之十三行二本并列)。
艺师昙𥗝遵家学(是帖所载献之尺牍凡五帖臣周元理御制),翰综琅琊得妙筌(王洽仁爱帖王氏诸从皆能书洽为羲之从弟书断引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是也)。
叔洽草书观薤倒(承问帖系草书),世将飞白悟针悬。
参军法亦乌衣最(王廙甘雪昨表平复三帖廙字世将尝为太傅掾参军工草𨽻飞白右军之亚),信本真能赤帜搴(欧阳询字信本宣和书谱称询真书为翰墨之冠)。
论著卜商昭日月(卜商帖云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兴寻张翰韵林泉(张翰帖即叙季鹰秋风起思鲈鱼事有吾本山林间人语)。
潭州诣擅越州继(臣罗源汉),季海锋争渤海偏(欧阳询潭州人封渤海男徐浩越州人字季海)。
大理告身侪若讷(徐浩书试大理评事兼钟离令朱巨川告云敕左卫兵曹参军庄若讷等盖当时数人同一告也),元和新脚样公权(刘禹锡诗有柳家新样元和脚之语指柳法也)。
拾遗心正箴规切(公权为拾遗时常以笔谏穆宗有心正则笔正语臣阿肃),蒙诏词严嘱托捐(公权蒙诏帖云亲情嘱托谁肯响应)。
诸体平原推卓斝,萃函明远寄缠绵(颜真卿书首载明远帖其邹游帖亦兼寄明远)。
䢴沟夏镇游踪转(臣谢墉),采石秦淮阔思牵(䢴沟夏镇采石秦淮皆明远邹游二帖中记从游及叙别地又有佳制帖云不得重别情深惘然)。
赞检文殊陈乞脯(太保帖有乞鹿脯及细检文殊赞语),节逢寒食住征鞭(天气帖天气殊未佳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得住为佳)。
旋风骤雨奇张阵(怀素高坐帖奔蛇走虺骤雨旋风诸语盖以自喻草书字势也臣董诰),律寺斋厨静悦禅(高闲此斋帖)。
南渡上皇唐国表(宋高宗书毛诗唐风),西台御史洛城宣(李建中为西台御史有洛阳城阙百花风诗帖)。
君谟棨戟诚超众(蔡襄字君谟宋四家书之首此帖有遣使持书棨戟之下辄邀行舸光临云云)。(御制),佥郡郊燔特致蠲(经年帖云郊燔甫近天气变寒书尾署致佥郡司门)。
壁上纱笼鸿没爪(苏轼天际帖书蔡襄等题壁诗),座间妆靓鹤梳烟(杭州帖记周韶事有胡楚诗淡妆轻素鹤翎红之句)。
归来登览陶辞续(轼尝和陶潜归去来辞兹登临帖亦有归老故邱语臣福长安),醉后淋漓旭技专(墨戏帖云承要墨戏须醉乃作)。
雾苦涛惊觇变化(怒涛帖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龙蟠),泡空梦幻付因缘(伯诚帖盖慰季常者季常陈慥字)。
乳茶一臼试灯夜(展庆帖言上元夜游并借茶臼臣达椿),面酒双壶录别天(辱教帖送别廷平郭君其末云酒两壶以饮从者)。
携钵云根流水活(黄庭坚岳云帖云八德水清且美又云乱云根众峰里掬与斟随器耳),筑庵山麓剪茅圆(惟清帖云清于旧山筑庵独住)。
丹青御榻经营到(米芾书丹青引臣钱载),殿院家庖款接便(翼日帖致提刑殿院有来日家庖早饭之语)。
漫诧指挥呈省牒(复官帖中叙复官指挥),顿令眼界扩言诠(乌帽帖云静洗黄尘眼界花)。
交驰朝使将迎扰(诏使帖朝廷遣诏使将迎旁午郡县已不胜扰臣曹文埴),图绘天王翊拱阗(僧繇帖云收僧繇所画天王像)。
朱草金沙补其阙(三枝朱草出金沙云云为芾自题诗此帖与僧繇诸石刻俱阙易以木板因命内府选工补刻石版以成完善),丹阳闰月确乎颠(闰月帖为芾寓丹阳时上时宰书)。
左丞笺贺三出一(左丞帖与闰月及介至帖三种笔法相近盖一时所书也)。(御制),内翰刺留往复还(内翰帖不得披晤留刺云云)。
閤晚围炉怡逸赏,颖尖入剂发醲研(腊雪帖阅古南閤向火团古物赏雪又云笔如命纳二枝醲墨入之乃用)。
桐杉荫密偕椿柳(弊居帖环居桐柳椿杉垂荫一亩臣沈初),兰芷馨闻并蕙荃(九歌帖中兰芷荪蕙诸香草叠见)。
歌侑夫君巫祝楚,绩扬元舅碣铭燕(燕然山铭芾书惟九歌及此铭小楷工整夫君元舅皆见帖中)。
贽申翠榧雕奁小(张即之寿履帖云有微贽色线翠小榧各小掩臣汪永锡),讯附红蕖画帧鲜(薛绍彭欲出帖云芙蓉在从者出都后得之又云长帧即不愿看横卷即略示之)。
安抚改差迟郢境(吴琚附书帖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闲邪述德及漳阡(赵孟頫书闲邪公传云徙居彰德遂葬临漳)。
秋冬涉历供舒卷(赵孟頫临兰亭并十三跋跋中有秋冬之间及日数十舒卷语臣纪昀),叙跋参差定廓填(案孟頫携独孤长老所赠定武兰亭入都自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起至十月三日虎陂跋共十一跋同日复临兰亭一本后又有二跋一云余北行三十一日款云七日书计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恰三十二日是以兰亭临本在第十一跋之后也)。
越钜集枢识收四(帖中所收元以前书家跋语六人除柳公权赵孟頫各自有帖外周越程钜夫虞集鲜于枢凡四家),晋唐元宋岁逾千。
品裁每诩容台董(明董其昌精于赏鉴所刻戏鸿堂帖收前诸帖甚多是刻经董其昌题跋者凡有四处臣金士松),荟鉴难矜涿郡铨(谓冯铨)。
木刻何时终觉脆,石模此日较称坚(快雪帖石版长短宽窄不一且有木版三段因命内府善手重摹勒石前诗云渴损阴寒识颜笔怒涛苦雾见苏词漫誇朱草愧五色更诩珊瑚收一枝即檃括补刻诸帖中句也)。
原文匣弆存夫朔(匣弆木板既为题句仍置堂中复以快雪堂记并木版及补刻石版拓本联装成卷有补新用以成全部弆旧还教识此词之句)。(御制),睿藻霞标冠厥巅。
数典怀抒诗叠阐(由来御题叠韵七言长句二首有匣衍志数典廊围乍喜毕探奇之句),劭农实副记精甄(廑虑御制快雪堂记以时玉望殷民依而祥霙叠应恰为名实相副云)。
腾椷璀璨铓冲斗(臣倪承宽),展叶缤纷锦濯川。
胪案色增岩壑胜(帖成行宫颁发各处名胜陈设),袭装恩赉子孙延(王公大臣及圴内廷翰林外省督抚学政等蒙颁赐)。
轩罗众妙楹嵌琰(各家上以内府所藏法书自褚遂良以下勒石为墨妙轩帖臣陆锡熊),堂署三希额榜璇(晋三希堂法帖所刻唐以来墨迹甚夥)。
廊庋双钩揭蕴古(钦定淳化阁帖首题寓名蕴古四字),亭擎八柱肖承乾(兰亭八柱帖)。
聚兹体势循戈趯(臣陆费墀),式以型模逮椠铅(复内府向刻诸帖已集大成今是帖釐定完善用以津逮儒林嘉惠海内)。
工落林丞翚采焕,奏赍疆吏玉花娟(昨冬各省奏报得雪自三四寸至七八寸不等并有盈尺者普沾渥泽实兆丰登)。
吹豳什欲谐周雅(臣孙士毅),调琯声须协舜弦。
稽古犹虞邻玩物,抚今惟是凛临渊。
更思好恶尤宜慎,不胫致斯岂足贤(御制)。
禅藻斋观元鲜于伯机草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子 清 · 万光泰
虎林隐吏困学民,风流自拟晋宋人。
晚年裘马气俱敛,落纸具有湖山春。
草书雄壮妙入神,上追米薛下笔亲。
泥中挽车何笔法,亦如舞剑师裴旻。
嵇康《绝交书》最古,七不堪辞山吏部。
抱琴自为鸿飞高,肯向尘埃薄汤武。
柳阴无暑贵客来,不闻不见驱车回。
《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
右军将军曾属笔,摹本鲜于复其一。
龙腾雨坠奇势存,想见临池心手疾。
同时几辈成烟云,此卷幸迟松雪焚。
六丁雷电取不得,知子守护诚辛勤。
辛勤守护何人识,断楮零缣增太息。
墨池昨夜瘦蛟横,山雨吹窗晚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