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题希贤堂卷 明 · 倪谦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保闲斋集附录
高山殊可仰,景行还可行。
涉远必由迩,登崇自卑升。
维我古先圣,恒用大为程。
群贤务进德,志期先圣并。
藩邦有申详,嗜学博且精。
藏修处华屋,揭以希贤名。
颜渊彼何人,逸驾宜同凭。
举武苟不寘,脱近游高明(大明钱唐倪谦)。
狎鸥亭。上党府院君请赋。代作 明 · 金宗直
押霰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六
城南十里江如练,探讨何曾足重趼。
一朝华宇临芳洲,千古天悭忽呈见。
燮理之暇携宾朋,手中只有蒲葵扇。
忘机不独渔争隈,沤鸟皆能识公面。
霜毛雪羽绝纤埃,摇裔飞鸣助欢宴。
不学巧语笼中鹇,肯作附炎堂上燕。
几微一动色斯举,海客所以难得便。
相公胸次无物我,来狎还如被深眷。
陶钧万汇举此耳,先忧后乐公曷倦。
中朝学士今欧阳,摛辞挥洒鹅溪绢。
如心不恨无其人,事业当求忠献传(中朝倪谦作记)。
次韵正使午憩凤山 其二 明 · 李荇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容斋先生集卷之八次皇华诗
客馆悤悤未歇鞍,楼颓无复旧阑干。
小轩尘锁文僖句,偶被高人拂拭看。
次韵李静存见寄 明 · 李滉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德义风流夙所钦,书来𧥄𧥄为论心。
君藏卜肆龟涂渎,我处耕岩鸟蔚岑。
老去学忧浑废放,病中思戒苦凝沈。
瑶琴寂寞尘徽掩,古调如何发自今(静存精于数学。又因思苦。而有微恙。)。
静存李仲久病中。闻余行。强起追别于广津。且以三绝见赆。次韵奉呈 其三 明 · 李滉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五续内集
宦情无望蜀,人事有惩荆。
感深优许退,宁怕强留行(若用静存之说。滉乞退之路不得通矣。故云。)。
寄赠李仲久三绝(仲久号静存) 其一 明 · 李滉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静存赠我一丸朱,我正昏眸欲废书。
结习未除时点染,山窗非是注虫鱼。
寄赠李仲久三绝(仲久号静存) 其二 明 · 李滉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晚从书里悟迷涂,病业还惭大丈夫。
为问静存存底事,书来肝胆好相输。
雨晨早起 明 · 孙仪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九
署楼寡酬答,宴息停繁思。
有空性量廓,静存营卫滋。
宵眠得美睡,放体形气舒。
梦稀尝早寤,坦襟得神怡。
微钟移枕候,薄雨绥鸡时。
旱久虽霂霢,物情已自私。
搴帷览庭曙,榕叶生新姿。
复以求放心为赠 明 · 卢守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稣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自放其心当自求,才求便复入身收。
方能问学明夫道,然后修为正所由。
动察静存该体用,达行穷守一源流。
呜呼千圣相传法,下手何先即放求。
题静存别帖(李湛五言四韵四首) 其四 明 · 奇大升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高峰先生续集卷之一
公今爱衰境,我亦惜颓龄。
抚事閒为贵,收身静是荣。
贞元流不息,日月逝无停。
离合凭谁问,临分更有情(静存先生顷按湖西。群公赠诗者多。今欲装帖。以为宝玩。要余出数语。谨步骆村苏斋元韵。以抒下情。)。
挽栗谷李先生辞 其二 明 · 郑澈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三十七
小学书中悟静存,圣贤资质已三分。
科程岂是功名事,翰墨无非义理源。
出洞漫留龙麝迹,石潭空锁水云痕。
泉台想有无穷痛,未报吾君不世恩。
阴阳互根 明 · 李德弘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开竹牖而读易,究一气之流行。纵奇耦之殊位,谅交变而相生。览阴阳之互根,懿易道之无穷。既前往之无始,讵后来之有终。原万化之一本,蕴至理而冲漠。自天命之运行,有二气之交极。纷一消而一长,又一暑而一寒。尽无往而不复,固如环而无端。然两仪之理一,故互生而相成。阖固由于已辟,元亦基于既贞。遇阳德于地雷,见阴惨于天风。阴既根于盛暑,阳亦本于隆冬。谅互根之在玆,是月窟与天根。玆理气之橐钥,运四时之无垠。当玄律之觱发,窈天地之闭塞。忽雷鸣于穷泉,闯造化之秘迹。逮阴月之栗烈,尚刚德之微形。及天地之交泰,蕴春风之融融。迄大壮而为四,暨夬月而成五。见六龙于清和,蔚万物之畅茂。迨祝融之仲月,遍朱光于炎宇。有龙德之方盛,无嬴豕之蹁跹。奄风起于天末,忽冰凝于重渊。天与地兮否塞,闵物盛而还衰。履霜怵惕兮,省坚冰之将至。剥床以肤兮,憾群龙之将死。剥既尽而为坤,惨纯阴之用事。岂龙战之遂无,有硕果之复生。是所谓二气之互根,夫岂远而求之。由数往而知来,察乾坤之玄机。物莫近于观理,反吾人而有得。噫圣人之于穆,盖至诚而无息。具中正与仁义,该全体与大用。由主静而体立,以酬酢而用广。缤一体与一用,且或静而或动。然动静之相须,奚寂感之有别。嗟众人之贸贸,咸以动而有失。故君子之惕若,互致察于情性。勤敬义之夹持,又动静之交养。知静存于既动,涵动本于至静。效直遂于专一,验翕受于发散。苟内直而外方,岂行止之有间。慨吾质之蒙暗,昧善恶之机关。幸天灵之未泯,朕萌蘖于牛山。妙善端之绵绵,类泉达而火然。傥不知其扩充,反柔道之有牵。盍戒惧而谨独,日钦钦而无斁。勉克治而存养,致中和而位育。诚体用之不离,庶天人之靡忒。彼周子兮何人,期与之而同德。遂为之谇曰:在天阴阳,在人仁义。动静虽殊,实相终始。原始反终,知生与死。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夜坐联句 明 · 许筬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岳麓先生文集卷一
明月满空山,松风鸣不绝(功彦)。
遥空唳云鹤,暗泉寒更咽(见吉)。
悄悄坐虚室,疏灯半明灭(彦)。
同来尽同志,托契心如结(吉)。
相对浻肝胆,孤怀因共说(彦)。
壮气挟高岳,清谈霏玉屑(吉)。
徒怀百年志,未有三日别(彦)。
静存与动察,做功宁无节(吉)。
圣训有明程,吾才在自竭(彦)。
行□极高深,岂□付灭裂(吉)。
参回是何人,睎之当往哲(彦)。
迂计三十春,流光水同决(吉)。
因循旧习中,或作而或辍(彦)。
谁怜骑瞎盲,猖狂众所咥(吉)。
赖有二三子,相随同切切(彦)。
世美子过半,一艺吾犹蔑(吉)。
行仁贵自力,图利谁惭拙(彦)。
闻过即相规,见善颇同悦(吉)。
鸾凤慎栖止,松柏凌霜雪(彦)。
援此示中心,谁复忧缁涅(吉)。
悲欢忽相代,聚散惊一瞥(彦)。
城山昨夜别,永怀肠欲热(吉)。
软语今莫同,空廓清磬彻(彦)。
奋飞乏羽翼,一望路百折(吉)。
西峰但贪睡,困卧如绊绁(彦)。
粪墙与朽木,雕朽安可设(吉)。
不寐坐良宵,视彼吾侪杰(彦)。
乐事世罕遇,朗吟思更洁(吉)。
染翰记幽兴,思涌砚池渴(彦)。
才岂比击钵,偶然成一阕(吉)。
清晓无眠。诵中庸首章若大学大文若庄子逍遥篇若马史伯夷传若论语曾点言志章若韩碑马继祖碑铭。此等诸书。虽有许多议论。而要其归则不过贤愚大小之辨。而至于贫富死生。不足以动吾心。苟能分明辨得公私义利境界。则随时随处。无非至乐。而散樗犁牛之自适其适。与沂水咏归之乐。亦何异哉。举兹以旃中和位育之功。心广体胖之效。亦靡不在于其中矣。噫。庄固荒唐之说也。马亦闹热之书也。固不宜并论于圣贤经传。而吾所以随意率尔而书之者。只论其从容自得之趣而已。固非欲强杂薰莸冰炭于一器之中也。只在览之者恕之耳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雪峰遗稿卷之八凝清录
人间万事总须臾(观马继祖碑中祖子孙三世事及逍遥篇朝菌蟪蛄之喻。则世间事可知也。),一理还无动静殊(静存动察。旦事至而酬应。物去而不留。寂而感。感而寂。无非一理。)。
斥鴳溟鹏争小大(所见大小。参差不齐。与三子者及点也言志。似一样意思。),颜回盗蹠异贤愚(伯夷传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始也盖原于大学好恶中庸显微慎不慎如何也。)。
只将存省(中庸所谓戒惧慎独)为吾事,苟辨公私即圣徒(大学所谓诚意章事也)。
最是冠童同乐处,分明气象见唐虞(此论语浴沂章事也。苟能觉得世间贫富贵贱寿夭皆须臾之说。而无所劳其神。只晨夕孳孳。用力于格致存省之方。则虽至愚至昏之人。亦可使渐变其气质。盖其所见自大。如大鹏之游九万里之上而俯视其下也。况冠童长幼各得其乐。其亦大学挈矩章之意也。老或反是。昧义利公私之辨。而惟以逸乐富厚为念。则虽高才美质之人。亦不免渐就污下。盖其所见日卑。不过如斥鴳之翱翔蓬蒿间也。况狸狌之不避高下。中于机辟。其亦可为盗蹠居民间者之戒也。故经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舜蹠所分。只是争些子毫釐耳。可不惧哉。)。
夜吟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雪峰遗稿卷之十一愁城录
寂而能感感而寂,一理循环朝复夕。
人在其间何所为,静存动察唯乾惕。
庚子暮春。与舍弟四人。步出溪亭赏花。以春日佳气多分韵。得春字 清 · 李玄逸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葛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闻道江皋景物新,急邀花树共探真。
傍岩繁蕊供吟兴,漱玉鸣泉合洗尘。
动植默观皆妙理,静存无害可全仁。
憧憧始信非天德,谁见纤枝不入春。
题依绿轩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九
庙侧旧书轩,春深嘉荫繁。
是诚依绿候,可絜里黄言(邶之绿衣朱子注谓庄姜之事无所考然其致戒贵间贱正亦可絜之贵小人而贱君子以为戒也)。
有咏必理度(入声),无游不静存。
水田或淤遏,疏浚命清源(今日麦众宗庙见道旁水池稻田多有淤垫若是处泉源最多若果勤加疏浚何至于此因循日久必致淤成平陆矣因命将从前经理之员议惩并饬派员估计挑挖即以淤泥加于附近土山添种树木既可饰观而水源通畅田塍亦足敷灌溉矣)。
四月朔日进宫斋戒自昆明湖进舟至万寿寺川路晓烟未泮麦畴宿雾犹浓触景成欣援毫得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八
雨后明湖潋涨痕,爱寻溪路远尘喧。
馨香饼饵酬殷望,澄动川云供静存。
适为肃斋还内禁,得教小憩驻祗园。
吾心忧喜因民托,净业尘缘总漫论。
即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四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
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
溶溶澹带晨蟾影,𨇰𨇰幽寻野鹿蹊。
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舟过万寿寺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
玉河廿里御园通,无恙风帆下远空。
忽过精蓝回首望,假山松栝静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