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劝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自注:汉武帝欲伐闽越,淮南王刘安上书:闽越非有城郭邑里,皆草木篁竹之地,多蛇蝮猛兽。)。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自注:秦末,闽越君无诸,曾以兵随汉高帝入秦,后灭秦有天下,封为闽越王。汉高帝不事诗书,至武帝渐用儒。)。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自注:武帝元鼎六年,闽越王居股随东越王馀善作乱。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横海将军韩说伐之。居股乃杀馀善,斩其头以降。武帝封居股为侯,以闽越地数反覆,悉徙其民江淮间,而虚其地。居股即无诸孙。今长溪、温、处是也。)。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自注:三国时董奉,侯官人也,卖药庐山下,不取钱,只各令种杏一株。数年,杏生山谷,一斗杏卖一斗谷,令人自采,其人若贪多不止,辄有虎出逐之。庐山在吴境内。其时侯官,今闽县、侯官、长乐、福清、古田、连江皆侯官地也。庐山今江州。)。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可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自注:长溪薛令之,唐开元中为东宫官,作诗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但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明皇见之怒,以诗逐之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遂归不仕。)。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自注:姜庶子公辅,日南爱州人,近交趾,德宗时为左庶子。张九龄,韶州人,开元贤相。新罗有二人,曰张保皋、郑年,有郭子仪、李光弼之才。郑年入海,水底行五十里不噎。新罗国在东海中。)。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勖。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自注:唐僖宗时,田令孜为宦者之魁,致黄巢之乱,唐以之亡。开元时宦者三千人,高力士为首,次即思勖。二人皆福州人也。)。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自注:陈襄字述古,怀安人也。先为浦城主簿,后知杭州,东坡同时为通判。杨亿字大年,建州人。宋真宗时为神童,以文章名世。)。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自注:蔡襄,兴化人。仁宗时同欧阳修、余靖、王素为谏官,号四谏。陈烈,隐士,福州人。蔡襄知福州,尚严烈,因作诗曰:溪山龙虎蟠,六月夜衾寒。传言祝舟子,移棹过前滩。蔡襄见之,威严顿减。)。
介夫当仁竟不让(自注:郑侠字介夫,福清人。先为王荆公弟子,公为相行新法,京县河北民苦免役钱,流离转徙。介夫时监东安上门,日阅流民出入过门,遂画为图献之神宗,神宗见之大惊。荆公怒,窜之编管英州,后得赦归,为泉州教官。),了翁守义穷弥笃(自注:陈瓘字莹中,南剑人。哲宗时被党祸,守义不屈,在贬所自号了翁。)。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自注:广平先生游酢,字定夫,建阳人。龟山先生杨时,字中立,将乐人。皆二程门人。胡文定公安国,字康侯,得二程之学于谢上蔡二子,五峰先生名宏,致堂先生名寅,父子皆居崇安五峰。)。
了翁责沈先识程(自注:陈了翁与范淳夫祖禹同在京为考试官,因讲《论语》。淳夫曰:不迁怒,不贰过,当今惟伯淳一人。了翁曰:伯淳为谁?淳夫曰:不识程伯淳乎。了翁曰:生长东南,实未知也。自是得明道之文,必焚香盥手读之,作责沈文以示子孙。沈即叶公沈诸梁也。不识孔子,问于子路,子路不对。),子容闻风亦知肃(自注:苏颂字子容,泉州人。哲宗时在政府,东坡兄弟忌程伊川声名,子容尝见子由毁伊川。子容曰:公未可如此言,颂观过其门者,无不肃也。)。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自注:延平先生李侗,字愿中,剑浦人。龟山得二程之学,传之豫章罗仲素,仲素传之延平。朱文公作同安主簿归,亲登其门问道。延平以书与仲素曰:得渠如此,吾复何忧。今《论语》中闻之师曰,即延平也。),撑拓三才开伭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如一族(自注:三胡见前。三蔡,西山先生元定、季通,二子节斋渊字伯静,九峰沈字仲默。文公先居五峰,致堂为先辈,后居建阳,三蔡邻近,目西山为老友。五刘,刘韐靖康死节,子羽、子翚,文公幼时师;珙枢密,文公同时。草堂,文公妻父。)。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自注:黄勉斋干,字直卿,福州人。文公女婿也。初仕潭州,以捧香恩泽得酒库官。后知临江军新喻县,知汉阳军、宝庆府,终沿江制置司参议官。)。
四书才老多有见(自注:吴椷字才老,建宁人。四书注中多用之。),楚辞全甫尤能读(自注:将琮字全甫,古田人。明于音韵之学,文公注《楚辞》用之。)。
正叔安卿亲闻道(自注:李果斋方子,字正叔,邵武人。陈北溪名淳,字安卿,漳州人。皆文公门人。),稍后景元亦私淑(自注:真西山德秀,字景元。稍在文公后,浦城人。)。
礼书身后得直卿(自注:文公用心《礼书》未了,勉斋了丧、祭二礼。),遗经未了留杨复(自注:杨信斋名复,勉斋门人。作《仪礼》注,福安人也。)。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来微觉忘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弃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吾言喋喋徒费辞,自昭拱看扶桑浴(自注:《周易》晋卦大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送泰泉先生赴南都掌院 明 · 黎民表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旧迹纡皇览,稽谋藉老成。
位因推隽起,国以用儒荣。
凤阁纶为草,龙门史作程。
所希调鼎鼐,延首咏升平。
送李比部于鳞出守顺德 明 · 黎民表
五言排律 押真韵
英妙山东出,圭璋信国珍。
灵篇秘海渎,宝剑动星辰。
擢桂因才隽,分曹以德邻。
冥心谢流辈,倾意在交亲。
潘岳宦从拙,扬雄家素贫。
河山聊发兴,簪绂暂随身。
丹地含香久,苍生掩泪频。
圣情纡内郡,雅意用儒绅。
襟带幽并外,风烟灞浐津。
建旌冲晓雾,鸣玉起行尘。
止解询遗逸,何须问近臣。
燕巢公府静,草积射堂春。
故老皆扶杖,馀波尽饮醇。
仪章从脱略,翰藻得情真。
嗟尔匡时器,怜予避地人。
知名从白社,倾盖枉朱轮。
一以云霄隔,偏愁年鬓新。
浮荣空自遣,良觌杳何因。
所企归钧轴,深渊有纵鳞。
风木辞(并引) 明 · 欧大任
押歌韵
曾君鉴哀母夫人之弃养,庐居,有楼焉。赵宫詹题曰“风木”。余伤夫曾君之心之似皋鱼也,故为之辞。
嗟海目兮嵯峨,江西下兮牂牁。
继龙蟠兮云施,九派流兮增波。
商秋萧寥兮噫气,愁坠檞叶兮吹女萝。
君有母兮奄逝,禄不逮兮奈何。
盻黄竹兮新阡,灵徕下兮山阿。
扬翠旗兮孔盖,倏骖螭兮高驼。
木惊飙兮旦且夕,吾诚不能解君心之苦兮,而使其涕之不涔淫而滂沱。
悠悠兮终古,为君弦吾诗兮安歌。
金索挂梧桐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四十出
毫眉染郁蓝。海目扬清绀。
丈六金身。烈火双肩焰。
焚香办至诚。叩庄严。
二女窥园乍捲帘。忽惊一病成消减。
道有妖神向此探。真冤滥。
风情月思几曾谙。魂梦都恹。
言语都谵。仰望龙天鉴。
叹息行贻化父山中 明 · 曾仕鉴
叹息复叹息,寒至暑忽易。
蜉蝣宇宙间,不如雪鸿迹。
君昔朱明卧独醒,著书三万干天庭。
千金不顾长楸足,万里竟塌垂天翎。
十年傲吏淹闽海,广文先生汉茂宰。
解颐日盛文儒趋,强项时遭官长骇。
归来赋就疏乞休,千人伏阙欢遮留。
出守宾州意非浅,拂衣啸卧罗浮幽。
夜光按剑泥涂弃,不谓山深谤犹至。
莫庵天敞确乎堂,铁桥雨蚀逃庵记。
洗耳泉,白云坞,足音蓬藋人千古。
网罗石室彩霞封,农谭秫饮忘秋苦。
年过四十不生男,松楸泪洒黄田山。
五岳将游女未嫁,岂有大药能朱颜。
鼎鼎百年原易满,古稀七十吾今半。
母老儿啼儋石无,路难命薄青衫绊。
吁嗟乎,醯鸡入瓮兔守株,长绳不系西飞乌。
为君击缶耳热呼,何当南北走越胡。
海目鳄湖回首梦,侧身任尔风尘送。
君不见庞鹿门,又不见叶石洞,人生有才何必用。
会须采秀云亭东,坐看海日鸡鸣涌。
题焦山海云庵石刻 其四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诗文辑录
□□□□□,难名积气因。
渔灯照海目,龙雨失江身。
钟警栖烟客,珠翻弄汐人。
荆薪湘竹屋,归梦亦清真。
按:信宿焦山,大半在烟雨中。四诗曰:问石和尚、鱼山给舍晚坐江岸者二;步海门沙上、饮枯木堂者各一,俱书之,以纪佳时良会之不易得也。石巢阮大铖题。
上巳海目山禊饮 其二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目更长望,珠江云水连。
因仍京洛事,飘泊楚人船。
细雨滋平仲,春风愁杜鹃。
当杯酣上巳,何必问丁年。
游海目山醉后怀区海目先生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西江汇流南海潴,我家海曲甘樵渔。
四月五月荡轻桨,言游海目尝鲥鱼。
海目双峰临丙穴,江心万族归圆折。
漫投犗饵钓吞舟,且奏鸾刀沃飞雪。
君不见浮山来与罗山同,中有铁桥仙路通。
兹山亦足晞华发,行当驻颜却老明方瞳。
君不见九子山加九华号,青莲居士心所好。
海目区公擅此山,岂有才士香名人不道。
劝君高歌快意游,眼前富贵水东流。
愁来白发三千丈,醉上丹梯十二楼。
荡舟海目山下捕鲥鱼为鲙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雨过苍苍海目开,早潮未落晚潮催。
鲥鱼不少樱桃颊,与客朝朝作鲙来(鲥鱼以樱桃颊为上,黄颊、铁颊次之,烂鳞粉颊为下。凡捕鲥鱼,以刮镬鸣为信。刮镬,鸟名。)。
荡舟海目山下捕鲥鱼为鲙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烂鳞粉颊满渔船,煮用涓涓海目泉。
海目山人不可见,中流一啸𤀌寄川(区太史大相号“海目山人”,诗为岭南第一,所居𤀌川。)。
荡舟海目山下捕鲥鱼为鲙 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羚羊峡口嘉鱼美,不若鲥鱼海目鲜。
黄颊切来纷似雪,绿尊倾去更如泉。
寄岑金纪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谈兵曾向岳阳楼,自谓书生胜虎头。
归卧故山怜海目(山名。),鱼花春截大江流。
𤀌川访海目先生故居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度岭集
江洲好兄弟,宫相以诗鸣(侍郎江洲先生讲明白沙之学)。
为过𤀌川宅,水云明且清。
风骚今道丧,池树亦尘冥。
太息斯人逝,谁为发地灵(粤中诗人如五家三家多出东卅其自端而西唯海目父子一门)。
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 清 · 全祖望
出处:度岭集
我闻甘竹滩,在昔本盗巢。
三忠窃因之,思以延小朝。
其时赪尾愁,探丸惊周遭。
清流无恬鳞,时物避腥涛。
太平踰百年,沧波亦逍遥。
何况彼萑苻,有不化乐郊。
牧人梦繁殖,笙诗奏丰饶。
相望海目山,比屋皆渔舠。
下滩与上滩,肥瘠各分曹。
谁言风物异,颇不下金焦(大江以南金山之鲥为最钱江次之粤中以甘竹为最海目次之)。
罛师乘急艇,来逐九江潮。
为我细指语,其口中樱桃。
粉颊斯已劣,铁颊不待嘲。
其要在护鳞,比之珍青瑶。
三眠杨柳枝,穿以入吾庖。
烹之宜苦笋,下之宜新醪。
脍之尤绝佳,蝉翼轻云飘。
乃知四腮鲈,未若兹堪豪(粤鲥终不如吴鲥惟脍之独擅风味他方不逮也)。
老夫久病惫,染指破寂寥。
以侑益智粽,爱其多芳膏。
诸生正格物,登堂纷诹咨。
是鱼名氏多,五雅未尽釐。
在古本曰鯦,周公曾记之。
在今或曰鰽,集韵足补遗。
唯鰽至以春,而鲥与夏期。
一物分二候,变化成差池。
别字曰当冱,郭公笺可稽。
又或但曰鲥,偏旁亦依希。
鄞人呼曰箭,方言更诡奇。
在粤曰三鯠,其通为三鯬。
是亦见旧经,埤苍误为魾(鯠鯬二字音之通也见尔雅郭氏曰未详而埤苍误以为魾今粤谚曰三鯬不过铜鼓滩乃知鯬即鲥也是足补尔雅注疏)。
自此更逆流,不越铜鼓西。
老夫一笑粲,洽闻良足资。
惟是审名物,奚事细碎为。
由来磊落人,屑屑非所宜。
溯侬年少时,虫鱼亦纷披。
近欲比罗硕,远将跨陆玑。
年来百不能,冥心已嫌迟。
但当食蛤蜊,馀事安所知。
遥望甘竹滩,罨网挂晴霓(甘竹滩豪余龙尝受陈张诸公之爵国初被剿)。
哀明陵三十韵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六
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
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
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
左环右拱实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嵬。
昌平(州名)黄土(山名)诚福地,永乐曾以亲临视(叶)。
英雄具眼自非常,岂待王(贤)廖(均卿)陈其艺(日下旧闻载永乐初卜陵众议欲用潭柘寺永乐独锐意用黄土山即此天寿山也又西京求旧录称明陵择地或云山东王贤或云江西廖均卿所闻异辞难以悬定据此则永乐考卜之说较为可信)。
或曰十三气数尽,朱明祚以此为准。
是盖形家惑世言,承天造命惟君允。
后嗣果能继祖烈,朱氏宗社那遽绝。
君昏国事付貂珰,瞻乌久矣于谁瞥。
向闻颓废应修治,工钜无敢发其辞。
汤山驻跸一往阅,胜朝旧迹当护持。
祾恩(殿名)制肖皇极(殿名)建,虽存已剥丹青烂。
宣德曾颂祛奢丽(明宣宗实录载宣德驻跸陵下语侍臣云皇祖尝言帝王陵寝有崇奢丽及藏宝玉者皆无远虑云云今观长陵享殿曰祾恩殿九间重檐石城明楼规制巍焕虽丹青剥落而榱栋闳壮与皇极殿相肖为自古所无岂所云祛奢崇俭者乎),此而非奢奢孰见。
石城明楼依然巍,三杯手酹拜如仪(今春驻汤山命取道昌平谒明永乐长陵酹酒三爵如钟山谒洪武孝陵之例论明成祖之事虽非予所景仰然既为古帝王自当下拜如仪)。
明臣屡咏衣冠閟(杨士奇陪祀长陵作云万里苍梧去不还又区大相供事长陵诗云文皇鼎成后此地葬衣冠又李应徵谒长陵诗云乾坤留剑舄伏腊拜衣冠盖均指榆木川事或出怨者之口),底须重订传讹词。
栋柱如旧椽木朽,檐瓦落地狐兔走。
以其初建工力观,未修盖数百年久(长陵殿宇虽存而椽木朽坏檐瓦落地以初建穷极工力论之不应芜废如是之速盖自明中叶以后怠弃不修者已一二百年至今则三四百年宜其荒废如是也)。
永陵制乃如长陵(明世宗陵曰永陵规制一如长陵而外多一周垣享殿明楼皆以文石为砌壮丽精致长陵不及见昌平山水记其后神宗定陵制亦如永陵而侈饰又过之云),定陵效之侈有增。
忘其前世艰开创,徒计身后胥堪轻(日下旧闻载永陵成世宗顾谓工部臣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乃筑重垣后定陵效之)。
长陵一碑功德记,馀皆有碑而无字。
泰山以后唐乾陵,此典何出竟为例(明诸陵惟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馀陵俱有碑无字检查诸书惟徐乾学读礼通考载唐乾陵有大碑无一字不知何谓而明诸陵效之竟以为例实不可解也)。
思陵乃就妃园葬,赵一桂曾记开圹。
香殿三间复九间,寝床供案皆雄壮(明崇祯思陵乃因田贵妃园寝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遂以帝后梓宫移至昌平州署吏目赵一桂率士民敛钱安葬记圹中隧道长十三丈馀石门内香殿三间陈设器用衣物又开二层石门内通长大殿九间寝休供案备具一妃园寝如此其馀诸陵侈费可知)。
一妃之费已如此,馀诸帝者可知矣。
即今虽为(去声)禁樵苏,松柏郁葱屋倾圮。
屋圮犹可龛帐无,并其神主全失诸。
尺木值几亦盗去,汝祖独非厥民乎(本朝定鼎后虽为明诸陵严禁樵苏松楸弗剪而经流贼兵热之后殿宇多就倾圮不独龛帐全无并神位亦俱遗失实不堪入目因降谕旨特派大臣前往相度并发帑金鸠工庀材通行修葺俾一律坚整完固重设神主以时祭享)。
不忍再视命修葺,怅然悚然欲垂泣。
此意弗更再三言,读召诰文示详悉(因谒明陵屈指数明季之事应亡弗亡屡赖棘详天恩而思受命保命之要必当以奈何弗敬为见所著读召诰文)。
方坳堂邀游崇效寺不克赴仍用竹垞韵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五
息壤盟言在,三年墨未乾。
每怀黄阁老,同剔翠珉看。
榻静香烟袅,帘虚竹影攒。
劳君相待久,霜满菊花盘(竹井相国屡约同游此寺,访明区大相碑,至今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