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寄李本宁提学索其秦中文字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关西众说杨夫子(谓应宁也),供奉吾怜李翰林(谓本宁也)。
即使人才饶棫朴,可无词赋慰萧森。
秦风雅有同仇好,郢雪其如寡和音。
老去闭门无一字,许公方外别论心。
李本宁大参自楚访我弇中纪别二章 其二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谁堪支策访柴荆,一笑高天青眼明。
八月江涛为起色,五弦春雪乍成声(君时服除)。
雄飞岂复吾曹事,狎主凭君异日盟。
却笑少陵都不解,李侯那肯似阴铿。
五送本宁观潮南浦 明 · 王世贞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平原十日未从容,流水千重意万重。
欲对乡人夸共载,仙舟自有郭林宗(时贞吉在本宁舟中)。
末五子篇 其二 李参政维祯 明 · 王世贞
押词韵第三部
本宁名家后,况复产郢里。
高倡白雪言,谁能不披靡。
弱冠白虎帷,授简平津邸。
绛灌中自疑,袁伏能无诋。
迁地迩长沙,移官逾二始。
一秉西京铎,洋洋复盈耳。
赐环夫岂难,怀璧不吾以。
李本宁兄过访挟客曰来君者其名相如其字不疑与谈而悟则吾贞吉先生也喜而赋长篇赠之 明 · 王世贞
本宁别燕中,十见秋草白。
忽通应门刺,使我倒双舄。
鸦鬓犹未苍,虬髯顿成赤。
寒暄未及展,已进所携客。
轻褣乍飘扬,朱辅吐温晰。
晔然一顾盻,光彩映萝薜。
姓疑护儿后,名自长卿得。
稍停见隆准,薆语通促膝。
始悟自陶徙,翻称范少伯。
纵复紫可怜,宁夺南离色。
不戴远游冠,却杖远游策。
黄鹄摩天来,肯作樊笼翮。
剥枣温浊醪,展歌恣欢噱。
床头挂君画,袖中出君迹。
神交复会面,数载今一夕。
却顾斗柄间,参商当不隔。
勿问王孙归,所愁关尹识。
后赠李本宁歌 明 · 于慎行
李君李君,汝今坎壈何甚哉。
七命藩臣二十载,朝天又奉除书回。
忆昔蓬莱开内院,翩翩二九凌霄汉。
大者为相小乃卿,君乎锻羽来何晏。
当代词场论作者,君及江东两司马。
误杀人间白眼儿,轻言侍从无风雅。
一去承明阅岁年,秦梁蜀越多邅延。
道高不容岂有以,异哉造物操微权。
我闻柱下之裔多才子,白也飘零贺折死。
今日得君而三矣,君今不夭复不贱,又无留滞安有此。
李君李君为我楚舞,我为君歌,岁云暮矣将如何。
天生豪俊必有用,如君不信长蹉跎。
泾水一斗泥,化为一斗谷。
清者受其名,浊者食其福。
翘翘常不足,碌碌常有馀。
人者歆其实,天者宝其虚。
请君还我凌云笔,我还君家禄万石。
沈启南画松赠关中李尚书今归李司徒歌纪之 明 · 李维桢
出处:御选明诗卷四十七
启南画松百年矣,黛色霜皮烟雾起。
所赠尚书无姓名,但道其人关中耳。
关中今者李尚书,古人与稽今人居。
画手通神神呵护,宛在李公读书处。
人间世有前后身,后身往往前身因。
事皆天定良非偶,物由人重名不朽。
司徒磊砢任栋梁,此物居然丁固梦。
李下有仙松有公,千秋气韵同生动。
归兴诗 其二十五 明末清初 · 张萱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娄水千秋擅(故司寇王元美。),鄣山一代宗(故司马汪伯玉。)。
欲招云杜客(李太史本宁。),高步祝融峰。
馀子不足论,古人安可从。
名山藏便得,须觅白云封。
王幼度明府下车龙门以便面诗见寄用来韵却答 明末清初 · 张萱
五言排律 押东韵
有客云霄上,寻盟丘壑中。
因知王不好,始信瑟能工。
梦寐山川间,朋游江海空。
君曾答客难,我已赋幽通。
韫匮皆三刖,泥涂嗟五穷。
指归思李撰(明府为李本宁太史妹婿。),丰韵忆王濛。
莫惜鸾栖棘,空怜马逐篷。
龙门登有日,九顿大王风。
送李伯度归京山(乃王父母快婿,已断弦矣,犹来省视。)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袖中彩笔向谁骄,词赋公家有十杓(属意本宁先生。)。
花县客来曾种玉,凤楼人去忆吹箫。
图书半箧归装冷,风雪弥天旅思遥。
行过汉娥留佩处,知君惆怅一停桡。
仿杜为六绝句 其三 明末清初 · 卢世㴶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尊水园集略卷四
云杜文宗李本宁,大官厨内五侯鲭。
平铺直叙能条贯,传记题辞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