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时人为作奏语 汉 · 无名氏
押冬韵
笑林曰:桓帝时。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葛龚者。先善为记文。自可为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龚名姓。府公大惊。不答而罢归。故时人语曰:
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后汉书》葛龚传注。《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作奏。)。
谢东宫赐白牙镂管笔启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六
春坊漆管,曲降深恩;北宫象牙,猥蒙沾逮。雕镌精巧,似辽东之仙物;图写奇丽,笑蜀郡之儒生。故知嵇赋非工,王铭未善。昔伯喈致赠,谗属友人;葛龚所酬,止闻通识。岂若远降鸿慈,曲覃庸陋。方觉琉璃无当,随珠过侈。但有羡卜商,无因则削;徒怀曹植,恒愿执鞭(《艺文类聚》五十八)。
任洛州(诗集作阳。)酬薛文学见赠别诗 北周 · 庾信
押冬韵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
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
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
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
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
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峰。
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
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对重试一道 唐 · 崔沔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三
问。不其才难。于今所叹。知人未易。自古病诸。以貌取言。此其不可。观声考度。又或非宜。故皇帝清问。有司藻覈。公孙异之于天子。晁错褒然为孝廉。贤才训迪。其道宏矣。多历年所。兹率典常。国家谒报上元。展礼中岳。降非常之制。求希代之宝。将以润色云封。增辉柴燎。龙门既陟。方纵鳞于巨壑。鸿干斯渐。忽垂翅于风路。良由梦石之木。犹参杞梓之行。冠玉之姿。尚忝琳琅之序。更令宪府。重摭词林。承凤绋之明威。俟龙泉之断割。其何以搴秀长楚。审词众好。辨是与非。惩忿窒欲。聊耳陈事。冀获嘉谋。至若柳庄黜殡。用事之差也。石建阙马。为字之失也。寻其后句。末韵或犯于前声。览以终篇。荅难不伦于次序。一之内。贫富不侔。三道之中。妍媸顿别。取瑕则颇惭于卞氏。擢用则致嫌于葛龚。赠孟孙之言。膏肓莫愈。学嗣宗之默。长短何分。进退之礼奚宜。用舍之方安在。又旁求流议。纷披风谣。威势压于权衡。黩货通于主守。不同吾党。无嫌小子之词。翻乃倩人。云竭老夫之思。始令行而诈起。终策出而奸生。何方可以静流兢之来。何法可以杜讹谬之入。伫裨不逮。无吝话言。对。夫铅刀均锋。剑之耻也。蹇驴齐足。骥之耻也。朗璞蒙垢。玉人之过也。鸣丝绝弦。伶官之罪也。借如承明旨。献嘉猷。而愚智纠纷。臧否错揉。斯亦士君子之所恨。岂独为政之忧哉。沔实陋才。良不足算。凭藉休庆。谬偕旌拔。狂言虽立。鄙道未孚。蕴杂薰莸。沈蔽玉石。重参群彦之末。再承议贤之问。进思自励。其何补欤。退欲鸣谦。岂获无咎。审词众好。傥或择善而行。辨是与非。请思即事而对。策曰。柳庄黜殡。用事之差也。石建阙马。为字之失也。窃谓议人者贵知其心。论道者务存其意。心惧未信。则援古以自明。道隐未光。即托文而后显。故事以明心为本。字以显道为公。事有小差。而心术著矣。字有小失。而道数存焉。斯则夜光之瑕。明月之类。固不可得而弃也。事与类相反。字与义相违。證乖而心不可宏。象毁而道不可见。一至于此。亦无取云。策曰。寻其后句。末韵或犯于前声。览以终篇。荅难不伦于次序。窃谓明试以言。古之道也。徵言以策。今之制也。言有声韵。盖其浮饰。策之次序。固非典要。切问存于荅难。次叙岂效谋谟。精义尽于对扬。声韵何寻献替。稽之于古。揣之于情。末韵或犯于前声。其来久矣。荅难不伦于次序。为病良深。策曰。一之内。贫富不侔。三道之中。妍媸顿别。取瑕则颇惭于卞氏。擢用则致嫌于葛龚。窃谓万有一失。圣人不免。舍过举能。先师是训。道不可以纯备。才不可以周给。断可知矣。是以国家稽通塞之迹。列甲乙之科。亦不可废善以取瑕。疑于擢用矣。策曰。赠孟孙之言。膏肓莫愈。学嗣宗之默。长短何分。进退之礼奚宜。用舍之方安在。仲尼有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进退之礼。用舍之宜。允非小人之所及也。然则览古昔之遗事。敢不荐其闻乎。窃谓日中必熭。操刀必割。惩奸以察。何俟赠言。致身于朝。不可以默。固当参刑礼以定枉直。体明智以辨情伪。见利不亏其分。见死不更其守。属聪明不讳之时。居执宪绳违之任。何至持疑于果断。逡巡于正色哉。策曰。旁求流议。纷披风谣。威势压于权衡。黩货通于主守。不同吾党。无嫌小子之词。翻乃倩人。云竭老夫之思。始令行而诈起。终策出而奸生。甚矣诚哉。不期所以然也。今所虑怙威黩货者。其类犹存。假手借词者。其人不远。但能察其言象。揆而度之。精覈问试。优而柔之。则窃宝之名自分。滥吹之竽自遁矣。其道甚著。人焉廋哉。策曰。何方可以静流竞之来。何法可以杜讹谬之入。窃谓任良在主。宏道在人。以执事之明。遵大君之惠。敷明智以考往迹。扬清机以鉴群情。则知讹谬不兴。流竞永息。俯惭謏议。良非话言。谨对。
唐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墓志铭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郎中讳元鲁。字㯋叔。司农少卿德敏之孙。衢州刺史鲁县康公璆之子。天宝五载。解褐尉邠州新平。其后参佐使臣者五。入御史府者三。一居专城。六为尚书郎。大历二年十二月乙酉。以吏部郎中终于京师静恭里之故宅。春秋五十有五。启手足之日。朋从僚吏。亲者疏者。匍匐雨泣。奔之如不及。惟郎中宽静博厚。孝友贞俭。朴而愿。达而好礼。气和以中。而博之以文。好恶嗜欲。发皆中节。以诚待人。不务智巧。雅尚俭慎。临事则虚已应物。与道弛张。性若疏缓。赴急则惨怛之仁。形于颠沛。诵诗三百。不以文自衒。在官必闻。未尝近名。尤乐闲旷。每以丘壑为已任。机事婴之。而未遑也。则公之殁也。迹负其志。寿违其德。官屈其量。君子以是三者。思其人而哀其命。公无允子。以兄子某为嗣。大历三年正月癸酉。卜竁于旧茔。初执事者议三府高选。欲以给事黄门待公。既而弗及。佥以为恨。至是诏赠给事中。以褎美之。且复其言也。呜呼。渭水东注。时与之俱。音容缅然。何嗟及矣。公之从父兄曰元甫。与公友爱之外。有知已之道焉。故天伦之戚。加于人一等。谓及忝仲氏之舅。故使为志云。言罕兼德。勇不必仁。文行忠信。独钟于身。凡厥正人。既富方谷。□叶于极。命故不淑。结志方远。为郎未老。孰与若木。先秋而槁。变化谁宰。天地何物。目不容瞬。盛德如失。昨日容徽。今如梦焉。采君遗尘。志君新阡。
宏文崇文生策问三道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问。儒馆设科。以优华绪。亦明勤学。然后审官。诸生或以纨绮之年。讲诵未暇。在琢玉之或怠。于制锦而如何。傥稍举章程。以明课试。因粲粲之质。加孳孳之勤。可以远图。固为尽善。但因循既久。虑物议为难。盍自言之。将求折衷。问。左掖东朝。载宏学敩。贵游门子。于是翔集。法禁或弛。艺实难徵。推恩补员。据阙升第。或人疑张禄。或词假葛龚。诚瑕不掩瑜。岂仕优则学。澄汰则众心未允。因仍则流弊寖深。有司病诸。幸喻其术。
问。乡赋国庠。已有定制。又辟两馆。以延诸生。盖砥砺贵游。而进之于学也。二三子江夏童年。颇闻岐嶷。舞雩春服。皆已鲜明。虽异宾兴。亦称讲业。于经书所好何句。于古哲所慕何人。兼陈从政之方。用辨保家之美。
新罗国石南山故国师碑铭后记 唐 · 僧纯白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恭惟我国大师。始自出昭。终于没齿。生缘眷属。触事因缘。即门生金长老允正所修录。具门人崔大相仁渷所撰碑述之。今白之所记者。恭以大师于唐新罗国景明王之天祐年中。化缘毕已。明王谥号铭塔。仍敕崔仁渷侍郎使撰碑文。然以世杂人猾。难为盛事。是以年新月古。未立碑文。至后高丽国凡平四郡。鼎正三韩。以显德元年七月十五日。树此丰碑于太子山者。良有良缘者乎。爰有国师之门神足国主寺之僧头乾圣院和尚者。法讳让景。俗姓金氏。字曰举国。为师而或体或心。为王而乍耳乍目。将恐芳尘风埽。美迹云消。黄绢将烂。翠炎弗植。师恩雀报。自立龟碑。和尚王父蔼。元圣王之表来孙。宪康王之外庶舅。清廉谣聒于街路。忠孝誉酣于尊卑。内知执事侍郎。外任浿江都护。父访礼。才兼六艺。学贯五经。月下风前。属缘情体物之句。春花秋月。呈抚弦韵竹之声。内至执事含香。外赴朔州长史。和尚始自华色。终于叟身。动止言谈。行踪风格。可备别录。此略言焉。且国师碑之与录可记而未记者。曰龙潭式照乾圣让景燕口惠希宥襟允正请龙善现灵长元甫石南迥闲嵩山可定太子本定右九师者。国师存日。羽异在卵。未翥青云之际。国师没后。角足成体。始游碧海之中。师之在时。法席□牛毛之数。师之入灭。禅座财钟乳之多。人谓之评曰。九乳若钟。养九方之佛子。一面如镜。正一国之君臣。古所谓翼众铣铣。兹焉在焉。其允正长老者。乾圣同胎之弟也。戒高持者。名出有人。存殁言行。门人别录。其母氏梦妊盈之日。日入于寝室。娠季之月。月入于密窟。果诞乾圣与宥襟也。岂翅昙谛母梦二物之徵。慧住阿娘获二果之瑞而已哉。仁渷者。辰韩茂竣人也。人所谓一代三鹤。金榜题回。曰崔致远。曰崔仁渷。曰崔承祐。□中中人也。学围海岳。加二车于五车。才包风云。除三步于七步。实君子国之君子。亦大人乡之大人。是或折桂中花。扇香风于上国。得葱罗域。推学究于东乡。承大师重席之恩。撰大师鸿碑之记。白也执尺占天。𨚗终近远。倾蠡酌海。岂度少多。然则言而不常。默犹不可。后来君子。取之舍之而已。
答段成式书七首 其二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昨夜安东听倡。牖北追凉。楠枕才欹。兰缸未艾。缥绳初解。紫简仍传。丽事珍繁。摛华益赡。虽则竟山充贡。握椠堪书。五丸二两之精英。三辅九江之清润。葛龚受赐。称下士难求。王粲著铭。想遐风易远。俱苞□尽入□遗逸皆存。纤微悉举。鴳观鹏运。岂识逍遥。鲵入鲋居。应嗟坎窞。愿承謦欬。以启愚蒙。庭筠状。
祭妹夫方采伯文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先君爱女,婉娈淑均。择对馆甥,四十馀春。蚤共苦淡,常相友宾。君生华宗,瓜葛龚、陈。然其自立,潇洒出尘。倜傥好事,精博罕伦。异书抄毕,旧事广询。画苑之秘,文房之珍,端岩歙溪,汉洗古錞。金石所刻,诅楚颂秦,下逮晋唐,本朝名臣,寸纸单字,收拾补纫。孰拙孰工,孰赝孰真,募以金帛,閟以袭巾。元章、长睿,合为一人。余事墨戏,下笔尤亲。伯时、与可,岂非前身。挟能虽高,赋命则屯。再贡于乡,志业未伸。哭女悼亡,触绪嚬呻。贤郎继夭,顾影悲辛。家惟一孙,吾已六旬。白之县官,告之族姻。怪君强健,语何谆谆。亭午过我,共坐水滨。归已侵子,殆不待寅。百年梦觉,如臂屈信。君固能齐,彭殇菌椿。忆君情话,再聆无因。叹君先见,知几如神。托孤之言,敢不书绅!九泉有知,歆此鲫莼。
送汪沆之吴门用漫与韵二首同吴城作 其二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二十五
违时我譬转方轮,入世君真到处春。
载笔葛龚工作奏,登楼王粲惯依人。
书传城日文无害,念切民依道不贫。
百里吴门刚溽暑,也须珍重客中身。
题翟灏庚申诗卷 其三 清 · 杭世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九
卷里喜无偷鹤句,床头犹见捉刀踪。
一端莫遣邯郸笑,作奏先宜去葛龚(时为余代酬应之作,故末章及之。)。
郑彝章以高丽布作山居衣苍雨璞存俱为作歌赠之要予同作 清 · 万光泰
出处:栾于集
若耶溪水如银镕,若耶溪叟明经宗。
筑庐世傍射的峰,拾箭屡有神仙从。
观光昨日到辟雍,县鹑取笑桃李秾。
东国史臣译馆逢,以字通指声于喁。
馆前百货杂赕賨,果下小马非驽𩥫。
三桠仙草元气钟,明油大扇柎束松。
龙须草席筒成封,白硾作奏宜葛龚。
盆盛梅石东坡供,叟麾不顾行躘踵。
抱得大布如𣰮㲨,并刀剪落吴江淞。
攕攕燕女要襋缝,服之称身昌且丰,不异美锦轻绡重。
承平之世万国恭,山海到处呈球共。
卉服皮服息燧烽,夹右碣石通行𦨰。
江流一带鸭绿浓,三千六百连埼䂬。
俗知礼义偃镝锋,夫耕妇织勤蚕农。
杨花渡头寒浪舂,不知几夜催吟蛩。
吾生兼衣无蔡彤,焦背颇嗤何敬容。
令闻广誉惭卬颙,更论奇服蕙与蓉。
叟今归去鸣雁嗈,万事不以愁挂胸。
濑间或印垂纶踪,山际或铿采药筇。
貂裘羊裘尽蒙茸,不如此布今御冬。
新诗满裓题鸾龙,我诗求益成附庸,一笑买菜君非佣。
送李莪洲司马之湖北 清 · 马履泰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见天涯书剑游,清尊话别苏门秋。
剧辛不作燕昭客,李白重登崔颢楼。
壮志大江流汉水,离情白日淡幽州。
葛龚亦自成千古,莫恨轻车老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