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古文《周书》(谨案古文《周书》亦汲冢所得,今仅《文选注》引有二条,或以《逸周书》当之,非也。) 其一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周穆王姜后,昼寝而孕,越姬嬖,窃而育之,毙以玄鸟二七,涂以彘血,寘诸姜后,遽以告王。王恐,发书而占之,曰:「蜉蝣之羽,飞集于户。鸿之戾止,弟弗克理。重灵降诛,尚复其所」。问左史氏,史豹曰:「虫飞集户,是曰失所。惟彼小人,弗克以育君子」。史良曰:「是谓关亲,将留其身,归于母氏,而后获宁。册而藏之,厥休将振」。王与令尹册而藏之于椟。居三月,越姬死,七日而复,言其情曰:「先君怒子甚,曰:「尔夷隶也,胡窃君之子,不归母氏?将寘而大戮,及王子于治(」」。(《文选。思玄赋》注引《古文周书》。案梅鼎祚《文纪》引此作《汲冢》《师春》,未详所出))。
宋玉集序附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宋玉事楚怀王,友人言之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友人,友曰:「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也(《北堂书钞》原本三十三引《宋玉集序》,陈禹谟本改引《新序》。案《韩诗外传》:宋玉因其友见楚相,楚相待之无以异。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新序》:宋玉因其友以见于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宋玉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怀王、楚相、襄王互异,而姜桂等语属友人语,无异也。梅鼎祚《文纪》题作《报友人书》甚误,不知下文有宋玉辨语。)」。
司马相如诔 西汉 · 卓文君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嗟嗟夫子兮亶通儒,少好学兮综群书。纵横剑伎兮英敏有誉,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落魄远游兮赋「子虚」,毕尔壮志兮驷马高车。忆昔初好兮雍容孔都,怜才仰德兮琴心两娱。永托为妃兮不耻当垆,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上中庭兮霜草枯。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郁不舒。诉此凄恻兮畴忍听予,泉穴可从兮愿殒其躯(梅鼎祚《文纪》有此,未详所出。案《西京杂记》,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死,文君为诔,传于世。《杂记》虽言为诔,不载其辞,盖近代依托也。)。
书 西汉 · 张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夫苍龙非不神,不能白日升天。飘风虽疾,不以霖雨,不能扬尘。故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发,乃腾千里之路(《艺文类聚》九十七)。然无损于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梅鼎祚引《书钞》。案:此疑即与朱邑书,未敢定之。)。
答桓谭书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谚云:「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杨慎《赤牍清裁》。案《西京杂记》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意林》载桓谭《新论》云:「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北堂书钞》一百二引桓子《新论》云:「余少好文,见扬子云赋,欲从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之矣。』《艺文类聚》五十六引桓子《新论》云:『余素好文,见子云工为赋,欲从之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用修缀拾成文,唯加「大谛」二字,然谚云以下,是桓谭语,非子云语也。此与《答郭威书》,张溥《百三家》、梅鼎祚《文纪》皆入录,今姑不删。)」。
解难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
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客有难玄太深,众人之不好也,雄解之,号曰《解难》,其辞曰:
客难扬子曰:「凡著书者,为众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聘于有亡之际,而陶冶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亶费精神于此,而烦学者于彼。譬画者画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文选》曹子建《七启》注引作「譬若画者放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殆不可乎?
扬子曰:「俞,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昔人有观象于天,视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昔人之辞,乃玉乃金。彼岂好为艰难哉,势不得已也。独不见翠虬绛螭之将登乎天,必耸身于苍梧之渊。不阶浮云,翼疾风,虚举而上升,则不能撠胶葛,腾九闳,日月之经不千里,则不能烛六合,耀八弦(《文选》刘桢《赠徐干诗》注引「自日月之经」至此同)。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熇蒸。是以宓牺氏之作《易》也,绵络天地(《北堂书钞》十七制作引「伏羲作易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臧,定万物之基典谟之篇,雅颂之声,不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盖胥靡为宰,寂寞为尸,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今夫弦者(《文选》张协《七命》注引「弦」作「弦」),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箫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号众鼓;夔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斫。师旷之调钟,俟知音者之在后也;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陆绩《述玄》引「俟知音之在后;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将睹」。)。老聃有遗言,贵知我者希,此非其操与(梅鼎祚《文纪》)」。
诣阙上书理马援 其一 东汉 · 朱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以四年冬始归正朔。当此之时,虏述矫号于益州,隗嚣拥兵于陇、冀,豪杰盱睢,且自为政。援拔自西州,钦慕圣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孤立群贵之间,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众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西州。隗嚣克定,援有力焉。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豪强叛城,酋羌杀吏(二语从《书钞》一百五十六引《东观记》补)。唯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饥困,乃啖驽者履(此语从《书钞》补。梅鼎祚《文纪》别收《东观记》一条,题云「救狄道策」,列于《理马援书》之后,实即此书之约文),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奋不顾身,间关山谷之中,挥戈先零之野,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文选·王仲宣诔》注引作「转圜」),遂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诛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胫。征在虎贲,则有忠策嘉谋于国。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征侧,克平一州使王府纳越裳之贡,边境无兵革之忧。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离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中,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罪,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死者不能自明,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间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无使功臣怀恨黄泉。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野,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后汉·马援传》,袁宏《后汉纪》八)。
四皓颂(序) 东汉 · 崔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昔有南山四皓者,盖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秦世道灭德消,坑黜儒术,于是乃退而作歌曰:「漠漠商洛,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虞邈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梅鼎祚《东汉文纪》引《书钞》。检《书钞》无。)」。
举奏中常侍侯览罪衅 东汉 · 张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八
览贪侈奢纵,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饰以绮画丹漆之属,制度重深,僭类宫省。又豫作寿冢,石椁双阙,高庑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冢墓。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后汉书·宦者侯览传》。案篇末二语盖《范史约文,今并缘之。梅鼎祚《文纪》不取《范史》,别载张璠《汉纪》云:「俭为东部督邮,览家防东,俭劾览云:『中常侍侯览起第十六区,皆高楼四角,连阁洞门,绮井莲花,壁柱彩画,鱼肉台苑,拟诸宫阙』」。)。
书 其二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梅鼎祚《文纪》引《南中志》。案今本《华阳国志》卷四汉嘉郡属县全阙,梅氏所见,乃足本也。今无从覆检。)。
与子耽书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二
知汝颇欲念学,令同还车到,副书,可案录受之。当别置一宅中,勿复以借人(梅鼎祚《文纪》引《玉府新书》,张采《晋文》亦有之。未知《玉府新书》是何代书也。)。
荐管辂于冀州刺史裴徽 曹魏 · 赵孔曜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四
辂雅性宽大,与世无忌,可为士雄。仰观天文则能同妙甘公、石申,俯览《周易》,则能思齐司马季主,游步道术,开神无穷,可为士英。抱荆山之璞,怀夜光之宝,而为清河郡所录北黉文学,可为痛心疾首也。使君方欲流精九皋,垂神幽薮,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高风遐被,莫不草靡,宜使辂特蒙阴和之应,得及羽仪之时,必能翼宣隆化,扬声九围也(《魏志·管辂传》注引《辂别传》。案:张采《三国文》、梅鼎祚《三国文纪》载此,并云出《艺文类聚》,未知何据。)。
为两足虎作歌诗 西晋 · 王铨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全晋文 卷八十六
王隐《晋书》曰:中宗召问王隐曰:荆州送两足虎。其欲何为也。隐曰:谨案先臣铨传。太康时献两足虎。因作歌诗云云以讽。铨意以晋金行也。金在西方。其兽为虎。虎有四足。犹国有四方。无半势而又见获。将有怀、悯之祸也。
般般白虎,观衅荆楚。
孙吴不逞,金皇赫怒(○开元占经百十六、梅鼎祚西晋文纪并引王隐《晋书》。)。
武形有亏,金兽失仪。
圣主应天,斯异何为(○《晋书》五行志。○逯案。五行志曰:太康六年。南阳献两足猛兽。此毛虫之孽也。识者为其文曰云云。严可均全晋文即据以编入阙名卷中。考开元占经引王隐《晋书》。王铨为两足虎作歌诗。而梅鼎祚所引王隐《晋书》则云。太康六年。荆州送两足虎。时尚书郎索靖议称半虎。博令王钤为文。据般般白虎四句。武形有亏四句均王铨歌诗逸语。称为文者。乃歌诗之简耳。王钤乃王铨之误。武形之武乃虎字。因避唐讳改武也。)。
与穆四书 魏晋 · 王乐道
出处:先唐文
出师颂妙绝古语,借书一瓻,还书一瓻(梅鼎祚《梁文纪》引《唐韵》,古之借书盛酒瓶,名曰瓻。王乐道与穆四书云云,案《唐韵》今无传本,《广韵》六脂瓻字注云酒器,大者一石,小者五斗。古之借书盛酒瓶,不引王乐道书,或梅氏尚见《唐韵》也。)。
为王琰乞郡启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太子舍人王琰(阙十五字。)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谨牒,七月廿四日(阙)。僧虔启(梅鼎祚《文纪》引《宝章集》)。
与某书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承天凉体豫,复欲缮写一赋。倾迟晖采,心目俱劳。承阅览秘府,备睹群迹,崔张归美于逸少,虽一代所宗,仆不见前古人之迹,计亦无以过于逸少,既妙尽深绝,便当得之实录。然观前世称目,窃有疑焉。崔杜之后,共推张芝,仲将谓之笔圣,伯玉得其筋,巨山得其骨。索氏自谓其书银钩虿尾,谈者诚得其宗。刘德升为钟胡所师,两贤并有肥瘦之断,元鸣获钉壁之习,师宜致酒简之多,此亦不能止。长胤狸骨,右军以为绝伦,其功不可及。由此言之,而向之论,或致投杖,聊呈一笑,不妄言耳(《法书要录》引王僧虔《论书》与竟陵王子良《答僧虔书》混为一篇。今从梅鼎祚《文纪》割为「与某书」。)。
论书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工夫少于欣」。王平南廙,是右军之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唯廙为最善。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亡曾祖领军洽书与右军书,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钟、张。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
亡从祖中书令珉书,笔力过于子敬。书旧品云:「有四匹素绢,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子敬戏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恒欲度骅骝前」。
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乃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张翼」。
张翼善学人书,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后答右军,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云:「小子几欲乱真」。
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其笔力惊绝耳。
张澄书,当时亦呼有意。
郤愔章草,亚于右军。
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李式书,右军云:「是南平之流,可比庾翼」。王濛)书亦可比庾翼。
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
庾亮书,亦能入录。
亡高祖丞相导,亦甚有楷法。以师钟卫,好爱无厌,丧乱狼狈,犹以钟繇尚书宣示帖衣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敬仁。敬仁死,其母见脩平生所爱,遂以入棺。
郤超草书,亚于二王,紧媚过其父,骨力不及也。
桓玄书,自谓右军之流,论者未之许,云可比孔琳之。
谢安亦入能书录,殊亦自重。乃为子敬书嵇中散诗,得子敬书,有时裂作校纸。
羊欣丘道护,并亲受于子敬,欣书见重一时,行草尤善,正乃不称。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后。丘道护与羊欣,俱面受子敬,故当在欣后。
范晔与萧思话同师羊欣,范后背叛,既失故步,为复小有意耳。
萧思话书,全法羊欣,风流趣好,殆当不减,而笔力恨弱。
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昔子敬上表,多于中书杂事中,皆自书,窃易真本,相与不疑。元嘉初,方就索还。上谢太傅殊礼表,亦是其例。亲闻文皇说此。
谢综书,其舅云:「紧洁生趣,实为得赏。至不重羊欣,欣亦惮之。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颜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康昕学右军草,亦欲乱真,与南州识道人作右军书货。
孔琳之书,放纵快利,笔道流便,二王后略无其比。但工夫少自任,故未得尽其妙,故当劣于羊欣。
谢静、谢敷,并善写经,亦入能境,居钟索之美,迈古流今。是以征南还有所得(案:此下有阙文,《法书要录》误以「辱告」并「五纸」一段及「承天凉体豫」一段混为一篇,今据《书断》载竟陵王子良答王僧虔书有「子邑之纸」八句,定「辱告」一段入《竟陵王集》,「承天凉」一段为僧虔与某书,《梅鼎祚文纪》亦如此。案:宝泉《述书赋》注云:「王僧虔答竟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则此论为答竟陵王明矣。」《法书要录》旧写本,又略见《南齐书·王僧虔传》、《南史》二十二,又《御览》七百四十八引两条。)。
钟公之书,谓之尽妙。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行书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善(《御览》七百四十八。)。
张超字子并,河间人。卫觊字伯儒,河东人。为魏尚书仆射,谥敬侯,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如伤瘦,而笔迹精杀,亦行于代。子瓘,字伯玉。晋司空太保,为楚王所害。瓘采张芝草法,取父书参之,更为草稿,世传其善。子恒,字巨山,亦能书。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观题署多是诞手。魏明帝起凌云台,先钉榜,未题,笼盛诞,辘轳长䊺引上,使就榜题,榜去地将二十五丈,诞危惧。诚子孙绝此楷法,又著之家令。官至大鸿胪,为飞白书,题尚书省壁。
圆行方止,物之定质,注(一作脩。)之不已则溢,高之不已则慄,驰之不已则踬,引之不已则逸(一作「迭」。),是故去之宜疾(《南史》二十二)。
为冯太后造塔诏(太和五年)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
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欲报之德,正觉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之山林。其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灵塔(《魏书·文成文明冯后传》。案:《续高僧法上传》及《辩正论》并载齐文宣天保二年诏云:「仰惟慈明,辑宁四海,欲报之德,正觉是冯,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于山林。即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宝塔,废鹰师曹为报德寺。」与此诏同。梅禹金据《北齐书》,天保初尊母娄后为皇太后。济南王即位,始尊为太皇太后。文宣时安得有此称谓?当以《魏书》为正。余覆案良然,于所编《北齐文》删去此诏。)。
题竹山寺 北宋 · 梅询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乱山幽蔼隔招提,祇许相邀入剡迷。
山树风泉为谁响,春城一夜到鸣鸡(以上明梅鼎祚《宛雅初编》卷一)。
游桃源观 宋 · 李含章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碧草芊绵十洞春,青苍寒叠五溪云。
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明梅鼎祚《宛雅初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