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与刘龚论图纬书 东汉 · 苏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六
君执事无恙。走昔以摩研编削之才,与国师公从事出入,校定秘书,窃自依依,末由自远。盖闻君子悯同类而伤不遇。人无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后求利,先定志然后求名。昔智果见智伯穷兵必亡,故变名远逝,陈平知项王为天所弃,故归心高祖,皆智之至也。闻君前权时屈节,北面延牙(延岑字伯牙),乃后觉悟,栖迟养德。先世数子,又何以加!君处阴中,土多贤士,若以须臾之间,研考异同,揆之图书,测之人事,则得失利害,可陈于目,何自负畔乱之困,不移守恶之名乎?与君子之道,何其反也?世之俗儒末学,醒醉不分,而稽论当世,疑误视听。或谓天下迭兴,未知谁是,称兵据土,可图非冀。或曰圣王未启,宜观时变,倚强附大,顾望自守。二者之论,岂其然乎?夫孔丘秘经,为汉赤制,玄包幽室,文隐事明。且火德承尧,虽昧必亮,承积世之祚,握无穷之符,王氏虽乘间偷篡,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非其效欤?皇天所以眷顾踟蹰,忧汉子孙者也。论者若不本之于天,参之于圣,猥以《师旷杂事》轻自眩惑,说士作书,乱夫大道,焉可信哉!诸儒或曰:今五星失晷天时谬错,辰星久而不效,太白出入过度,荧惑进退见态,填星绕带天街,岁星不舍氐、房,以为诸如此占,归之国家。盖灾不徒设,皆应之分野,各有所主。夫房、心即宋之分,东海是也。尾为燕分,渔阳是也。东海董宪,迷惑未降,渔阳彭宠,逆乱拥兵,王赫斯怒,命将并征,故荧惑应此,宪、宠受殃。太白、辰星,自亡新之末,失行算度,以至于今,或守东井,或没羽林,或裴回藩屏,或踯躅帝宫,或经天反明,或潜藏久沈,或衰微暗昧,或煌煌北南,或盈缩成钩,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贼臣乱子,往往错互,指麾妄说,传相坏误。由此论之,天文安得遵度哉!乃者五月甲申,天有白虹,自子加午,广可十丈,长可万丈,正临倚弥。倚弥即黎丘,秦丰之都也。是时月入于毕。毕为天网,主网罗无道之君,故武王将伐纣,上祭于毕,求助天也。夫仲夏甲申为八魁。八魁,上帝开塞之将也,主退恶攘逆。流星状似蚩尤旗,或曰营头,或曰天枪,出奎而西北行,至延牙营上,散为数百而灭。奎为毒螯,主珍。此二变,郡中及延牙士众所共见也。是故延牙遂之武当,托言发兵,实避其殃。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南方之兵受岁祸也。德在中宫,刑在木,木胜土,刑制德,今年兵事毕已,中国安宁之效也。五七之家三十五姓,彭、秦、延氏不得豫焉。如何怪惑,依而恃之?《葛累》之诗,「求福不回」,其若是乎!图谶之占,众变之验,皆君所明。善恶之分,去就之决,不可不察。无忽鄙言夫周公之善康叔,以不从管、蔡之乱也;景帝之悦济北,以从不吴濞之畔也。自更始以来,孤恩背逆,归义向善,臧否粲然,可不察欤!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故天之所坏,人不得支。宜密与太守刘君共谋降议。仲尼栖栖,墨子遑遑,忧人之甚也。屠羊救楚,非要爵禄;茅焦干秦,岂求报利?尽忠博爱之诚,愤满不能已耳(《后汉·苏竟传》)!
轮对劄子 其二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八、《永乐大典》卷八四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四、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臣闻用兵一事,虽至治之世所不能免。况国威未振、国势未强之时乎?以言兵为讳,以安居为乐。变生不虞,无以禦之,其为计疏矣。自北方扰攘,流民欲归附者甚众。而我虑开边隙,皆拒绝之,有至于杀戮者。流民之怨,深入骨髓。虏知其然,必激怒之曰:「此地无所得食,南朝又不汝容,迁延日久,必将自毙。盍亦就粮于彼界乎」?方民饥乏,一闻斯言,跃然从之,势之所必至也。呜呼!事已至此,尚可苟安于无事乎?尚可以言兵为讳乎?臣闻自古善用兵者,攻其所必救。彼方扰吾边疆,而吾举兵北向,欲捣彼虚,回顾其后,必解而去,从而蹑之,腹背受敌,此诚制胜之奇策也。不知出此,而战于境内,不敢有所侵越,兵气已不扬矣,又安能决胜乎?春秋时,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汉建武中,贼有董宪者,自郯以兵围兰陵,盖延、庞萌请救之,光武敕曰:「可直往捣郯,则兰陵自解」。盖郯者,宪之所必救也。唐太宗围王世充于郑,窦建德救之,其徒有凌敬者,说建德鸣鼓建旗,踰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则关中震骇,唐必还师自救,郑围自解。建德不用其言,卒以取败。后太宗伐高丽,江夏王道宗曰:「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以不战而降」。帝不能从,卒贻后悔。由是观之,今日整军而北,乃所以攻其必救,保护淮甸也。且彼犹能侵疆,而我不敢越界。巍巍中国,而残虏之不若,臣窃为圣世羞之。虽然,残虏濒于灭亡,而犹敢为是举,何也?盖窥我朝以仁厚立国,未必有用兵之意。且激怒流民,附益其党尔。今师北指宿亳,已伐其谋,且复多方传檄,晓谕流民,汝等中原遗黎,本吾赤子,久沦腥膻,岂不相念。曩日之不汝受,直恐边隙一开,反为汝累尔,岂意残虏辄敢叛盟乎?自今以往,有能取一郡一县以来归者,即以郡县之地与之。开以大信,许以世袭,离其党与,孤其军势,解遗民之怨怒,振皇宋之威声,独不在今日乎?古人有言:「日中必熭,操刀必割」。惟陛下英断不疑。取进止。
蟠桃图走笔为王正之赋 明 · 王九思
出处:渼陂续集卷上
海上蟠桃大于斗,一番结实三千岁。
笑尔金门避世客,烟霞万里何由至。
当日公车曾上书,齿如编贝八尺躯。
从容得侍武皇侧,时时剧戏为欢娱。
更有风流郭舍人,潇洒同为供奉臣。
殿中射覆讶蒌薮,天颜一笑回阳春。
文章辨博设客难,义气激烈斥董宪。
语言彷佛涉诙谐,辞旨婉曲多讽谏。
我披汉书常叹息,稗官野史谁记忆。
争言三度窃蟠桃,王母青鸾那可得。
世人好奇仍信怪,往往求之经史外。
东方先生苦受诬,形容千古丹青在。
长安上医西林叟,何年得此良工手。
我摩老眼认形似,等閒为尔开笑口。
年年珍重悬中堂,桑落酒熟花正香。
客来对此须尽醉,莫负花前碧玉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