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陈武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二
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
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
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
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朕岂自谓能!
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
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
且无议军(《史记·律书》: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征南越朝鲜孝文曰云云。按陈武柴武。《史汉·高帝纪》:秦二世三年遇刚武侯应劭曰:一姓柴。《韩王信传》:汉使柴将军击之;《淮南王长》:传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反。是姓柴也,而《律书》作陈武。《功臣侯表》但有棘蒲侯陈武,无柴武班固《泗水亭碑十八侯铭》亦然。应劭,汉人,精通掌故,谓一姓柴,得其实矣,非诸注望文者所及也。棘蒲,《十八侯铭》作棘津,当有一误。)
苏武 其四 西汉 · 李陵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八
雷鼓动天,朱旗翳日(《文选》曹植《责躬诗》注、班固《燕然山铭》注。)
别录 其十七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八
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象太微(《后汉书·班固传》注。案《隋书·牛宏传》云:案刘向《别录》,及马宫蔡邕等所见,当时有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明堂图》、《明堂大图》、《阴阳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亡。)
扬雄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子云勤味道腴(《文选·班固宾戏》注,又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又潘岳《杨荆州诔》注)
桓子新论:谴非 其十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董贤女弟昭仪,居舍号曰椒风(《后汉·班固传上》注,《文选·西都赋》注,又《宣贵妃诔》注,《御览》一百八十一)
离事第十一 其三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关并字子阳,材智通达(《汉书·沟洫志》注。案:此以下皆言治河事。孟坚采《新论》以为《志》,首尾略具,故附载焉。《志》云,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其大略异者,长水校尉平陵关并言:「河决,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者。可空此地,勿以为官亭民舍而已。」)
离事第十一 其二十二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谭谓扬子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辇、玉蚤、华芝及凤皇三盖之属,皆元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茵席者也(《续汉·舆服志上》注,又《后汉·班固传上》注,《北堂书钞》未删改本一百四十一,《文选·西都赋》注,《寡妇赋》注,《宋孝武贵妃诔》注)」。
桓子新论:闵友 其十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神农氏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意林》,《艺文类聚》四十四,又八十八,《文选·月赋》注,《鲍明远白头吟》注,《御览》五百七十九,又八百十四,又九百五十六)
琴长(此二字意补)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
厚寸有八(当有「分」字),象三六数;
广六寸(《道藏》本《意林》作六分,今依官本),象六律。
上圆而敛,法天;
下方而平,法地;
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意林》)
琴隐长四寸五分,隐以前长八分(《文选·七发》注。)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徽、羽。
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通典》一百四十四。此下尚有说者不同。「又琴之始作,或云伏羲,工云神农,诸家所说,莫能详定」二十一字,当是杜佑语,不录。)下徵七弦,总会枢要(《文选·长笛赋》注),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文选·思玄赋》注,《初学记》十六,《御览》五百七十九。)八音之中,惟丝最密(《初学记》作「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初学记》十六,《御览》五百七十九)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玉篇》十六)
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文选·啸赋》注)
八音广博,琴德最优(《文选·芜城赋》注,《长门赋》注)
操似鸿雁之音(《文选·长笛赋》注,又《琴赋》注作「操似鸿雁咏之声」),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畅。
《尧畅》经逸不存(《意林》,《文选·琴赋》注,《七发》注)
《舜操》者,昔虞舜圣德玄远(《北堂书钞》「玄」作「达」),遂升天子,喟然念亲,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其声清以微(《意林》,《文选·琴赋》注)
《禹操》者,昔夏之时,洪水襄陵沈山,禹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北堂书钞》未改本一百九)
微子操》,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秸高飞,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淳(《意林》,《文选·琴赋》注,《御览》九百十六)
《文王操》者,文王之时无道,烂金为格,溢酒为池,宫中相残,骨肉成泥,璇室瑶台,蔼云翳风,钟声雷起,疾动天地,文王躬被法度,阴行仁义,援琴作操,故其声纷以扰,骇角震商(《北堂书钞》四十一,《御览》八十四)
伯夷操》(《文选·舞赋》注,《长笛赋》注。案:此语未竟。《长笛赋》注「伯夷操」下有「似鸿雁之音」五字,乃总说操字,义当在上文,非专说伯夷,《箕子操》,其声淳以激(《意林》。右一章,采各书引见三十四事,依《意林》次第之,佚阙尚多。本传:「《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注引《东观记》曰:「《琴道》未毕,但有发首一章。」案:《文选·琴赋》注:「《七略》:《雅畅》第十七曰《琴道》,曰《尧畅》,逸。又曰,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畅。又曰,《微子操》,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秸高飞,援琴作操。」足说《要》所载,正是发首一章,故刘歆采用之地。)
三统历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一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目以天时。
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
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
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
周道既衰,幽王既丧,天子不能班朔,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于是辰在申,而司历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
哀十二年,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
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馀年,莫能正历数。
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著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
元典历始曰元。
传曰:「元,善之长也」。
共养三德为善。
又曰:「元,体之长也」。
合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
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也。
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十一三之以为实。
实如法得一。
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
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初六,吕之首,阴之变也。
皆参天两地之法也。
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法。
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律娶妻而吕生子,天地之情也。
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
五声清浊,而十日行矣。
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
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
春秋二以目岁,《易》两仪之中也。
于春每月书王,《易》三极之统也。
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易》四象之节也。
时月以建分至启闭之分,《易》八卦之位也。
象事成败,《易》吉凶之效也。
朝聘会盟,《易》大业之本也。
故《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传曰:「龟,象也。
筮,数也。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
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馀四十九,所当用也,故以为数。
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
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而三辰之会交矣,是以能生吉凶。
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
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
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
以会数乘之,则周于朔旦冬至,是为会月。
九会而复元,黄钟初九之数也。
经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
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
启闭者,节也。
分至者,中也。
节不必在其月,故时中必在正数之月。
故传曰:「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民则不惑;
归馀于终,事则不悖」。
此圣王之重闰也。
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
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为中法。
参闰法为周至,以乘月法,以减中法而约之,则六扐之数,为一月之闰法,其馀七分。
此中朔相求之术也。
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
故日法乘闰法,是为统岁。
三统,是为元岁。
元岁之闰,阴阳灾,三统闰法。
《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次三百七十四,阴九;
次四百八十,阳九;
次七百二十,阴七;
次七百二十,阳七;
次六百,阴五;
次六百,阳五;
次四百八十,阴三;
次四百八十,阳三。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是以《春秋》曰:「举正于中」。
又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不告闰朔,弃时正也,何以为民」?
故善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失闰,至在非其月。
梓慎望氛气而弗正,不履端于始也。
故传不曰冬至,而曰日南至
极于牵牛之初,日中之时景最长,以此知其南至也。
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
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
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故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经曰春王正月,传曰周正月「火出,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叠为首,登降三统之首,周还五行之道也。
故三五相包而生。
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
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天施复于子,地化自丑毕于辰,人生自寅成于申。
故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甲。
孟仲季叠用事为统首。
三微之统既著,则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
五行与三统相错。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则三统五星可知也。
《易》曰:「参五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
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
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乘之数也。
参之则得《乾》之策,两之则得《坤》之策。
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阴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阴阳各一卦之微算策也。
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
引而信之,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
五星会终,触类而长之,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会。
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
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九章岁而六之为法,太极上元为实,实如法得一,阴阳各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天下之能事毕矣(《汉书·律历志》上:向子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案《律历志》下,仅末一条系班固所补,其全卷皆《三统谱》也,文多不录,褚少孙《历术》以下放此。)
郑白渠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如云,决渠为雨。
水流灶下,鱼跳入釜。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忆万之口(○汉纪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三。续古文苑四。《诗纪》八。又《汉书》沟洫志。风俗通山泽篇。《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并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后汉书》班固传注、《文选》二西京赋注、《初学记》六并云出《史记》。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书钞》三十九、《类聚》六十五、《御览》八百二十一并引口、后、雨、斗、五韵。又《白帖》二、《白帖》二十三并引口、后、雨、斗四韵。又《书钞》百五十六引口、后、云、四韵。○逯案。《诗纪》此歌据沟洫志。今依汉纪补足之。又今本《史记》不载此歌。而《后汉书》及《文选》注皆云出《史记》。其所据本或异也。)
宝鼎诗 东汉 · 班固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白雉诗 东汉 · 班固
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皓羽兮奋翘英
洁朗兮于纯精。
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明堂诗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作《东都赋》。系自此以下五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三。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辟雍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永观厥成(○《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灵台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
屡惟丰年,于皇乐胥(○《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终南山 其一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
伊彼终南,岿巀嶙囷。
概青宫,触紫辰。
嵚崟郁律,萃于霞雰。
暧㬣晻蔼,若鬼若神。
傍吐飞濑,上挺修林。
玄泉落落,密荫沈沈。
荣期绮季,此焉恬心?
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
周览八隅,皇鸾鸑鷟。
警乃前驱,尔其珍怪。
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巅(案:《文选·蜀都赋》注引班固终南颂》有此语,或「颂」即「赋」之误)
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
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
唯至德之为美,我皇应福以来臻。
埽神坛以告诚,荐珍馨以祈仙。
嗟兹介福,永钟亿万年(《初学记》五)
幽通赋 其一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
卫灵公太子蒯疲好带剑,长一丈。
公谏,乃作短剑,长一尺。
公知不可以传国,乃逐之(《韦钞》一百二十二引班固《幽通赋序》)
匈奴和亲议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窃自惟思,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
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
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
故自建武之世,复修旧典,数出重使前后相继,至于其末,始乃暂绝。
永平八年,复议通之,而廷争连日,异同纷回,多执其难,少言其易。
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前后相继事同前世。
以此水有一世阙而不修者也。
乌桓就阙,稽首译官,康居、月氏,自远而至,匈奴离析,名王来降,三方归服,不以兵威,此诚国家通于神明自然之征也。
臣愚以为宜依故事,复遣使者,上可继五凤甘露致远人之会,下不失建武永平羁縻之义。
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岂可逆诈示猜,孤其善意乎?
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
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后汉·班固传》)
窦宪 其四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固于张掖县受赐所服物虎头绣鞶囊一双,又遗身所服袜三具,错镂铁一(《御览》四百七十八引《班固集》,又八百十五)
奏记东平王苍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将军以周、召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
传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蚁,窃观国政,诚美将军拥千载(《艺文类聚》作「膺千年」),之任,蹑先圣之踪,体弘懿之姿,据高明之势,博贯庶事,服膺《六艺》,白黑简心,求善无厌,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
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宁本朝。
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著于无穷。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不逾矩,盖清庙之光辉,当世之俊彦也。
京兆祭酒晋冯,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俗所莫及。
扶风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
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孔、翟,无以加焉。
宜令考绩,以参万事。
京兆督邮郭基,孝行著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
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
凉州从事王雍,躬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艺,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
古者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己」。
宜及府开,以慰远方。
弘农功曹史殷肃(《后汉书》注引《固集》作「段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
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
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纳忠,终于沈身。
(《艺文类聚》作「已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之篇,万世归善(《艺文类聚》作「弥章」)
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昃之听,少屈威神,咨嗟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后汉·班固传》,又见《艺文类聚》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