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耆叟又用韵以寄。复和(三首。) 其三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独桧争风不易降,暮轩留影满虚窗。
浅春烟色初添柳,远雨潮声已上江。
渔舫腥来风逆鼻(即卖鱼船所集之地。),村虚(虚。市也。柳诗。绿荷包饭趁虚人。)酿贵匹论缸(时年饥酿稀。一缸酒直一匹也。)。
寻巢寄语雕梁燕,岂识偷安与祸双。
题丙申同庚契会图轴 明 · 金安老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四(忍性录皆谪中作也)
酒徒荒饮太沈冥(汉史。郦食其谒军门。衣儒衣服。沛公使人谢曰。未暇见儒人。食其按剑叱使者曰。吾高阳酒徒。非儒也。○山简等游习氏池。号高阳酒徒。),少长修禊徒谩会(羲之兰亭之会。少长咸集。修禊事也。)。
香山尚齿传盛事(白居易九老图诗序。会昌五年三月。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于东都弊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贤。年貌绝伦。亦来斯会。写其形貌。附于图右。),睢洛诸公继之大(杜祁公衍与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为睢阳五老图。文潞公居洛。年七十八。程珦,司马旦,席汝言。皆七十八。尝为同甲之会。温公耆英会序。元丰中。潞国文公。留守西都。韩国富公。致政在里第。皆自逸于洛者。潞国谓韩国公曰。凡所为慕于乐天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文与地之袭焉。一日。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于韩公之第。买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二人。图形妙觉僧舍。)。
大老风流金石鸣,高勋天地身名泰。
谢组归来总黄发,晚日纵乐馀几奈(皆言睢洛诸公。)。
今观同袂十二士,宫帽整修袍綷蔡(相如传。翕呷綷蔡。翕呷。衣张起。萃蔡。衣声。○萃音翠。蔡。韵会作缭。)。
俱生柔兆(岁在丙曰柔兆)太平年,不老不少年方艾(礼记。五十曰艾。)。
契集不待桑榆晚,暇日何妨束朝带。
碱中幽处终南曲,净室炳煌藏蔚荟。
时维春暮高宴张,百花妆林香馣馤。
十千美酒斝飞玉,二八佳人齿编贝(东方朔传。齿如编贝。)。
欢多谐譃舞傞傞,醉吐清诗云霭霭(韩诗。君诗多应度。霭霭春空云。)。
良宵街鼓更秉烛,后閤穷宾宁饶丐(陈遵字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辖投井中。倘有急。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候遵沾醉。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有期会。母乃令从后閤出去。○苏东坡诗。那知后閤走穷宾。)。
肩齐礼绝序后先,形忘放甚逃钳釱(釱械足者)。
此会百年春复秋,兹肇可永悬车外(礼。七十悬车。○齿齐形忘。自无少长之序。禊集之成。攸久不替。则自此而可至于耆耄。可继踵于睢洛诸贤。)。
参寻芳躅嗣耆德(芳躅耆德。指睢洛言。),盍示心好垂图绘。
徒夸不饬或鲜终,意广文字谁三昧。
君不见口含谈笑胸镆邪,多是从前示肝肺。
黄鹤楼集补纪事1596 明 · 任家相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下
宇内以楼名者,盖无如黄鹤楼云,而集故不传。郡侯孙公始辑之,搜采亦既勤已;乙未春,不佞偕计都门,友人黄可圣市书长安肆中,一散帙残漫,仅可读曰“黄鹤楼集”。可圣售视余曰:“楼故有集乎”?余阅之,则正德中宪副恽公巍为锡山秦中丞及西涯先生倡和诸作集之,因稍稍裒次,大较在郡公集者过半,其他多旁出芜杂,犹之乎无集也。余归述之于公,公曰:“余向剧簿书而操文墨,谓是集创为耳,兹即非善本,曷参订之”?遂索之可圣,所取未备者,属游生书,而不佞为校舛讹。会邹吏部传本宁太史诗至,公亟命录,乃李献吉、何仲默二先生楼中无专题,见之次汉阳二诗。余因请之公曰:“此当代崔李也,可不借之重乎”?公唯之。刻成,公题之曰《黄鹤楼集补》。余不佞谓山川以景物著,而景物以赋咏章,两者常相待以为胜,非是则宇宙忽忽耳,安所称钜丽也!且文林藻士,送目呕心,岂尽流连光景,无亦其忧生愤世之怀,欲发舒无从而聊寓之延眺,故登台愁叹,凭轩涕流,新亭、岘首之慨,后先一揆而已。如必以为是疥壁,是覆瓿,不尽欲关诸品题者口,令宇宙匆匆乎?甚矣!人之好惎也。夫扶舆不能尽铲山川之嵚岑谺豁者,而夷为坟衍;山川不能尽易楼台之耸特挺秀者,而降为蓬堵,胜有所钟也。即兹楼毁而愈新,造物亦或阴护之,以胜吾楚。何楼之待以为胜者,率堙弃之不少惜,甚矣!人之好忧也。公既辑是集,复拾残漫、掇遗逸如不及,真抽扬小善,不啻若已有哉!集中如南楼、北榭虽圮废,而鲁直诸作者诗,公尚附之,曰:“吾不欲其废也”。惟祢正平《鹦鹉赋》暨《吊鹦鹉洲》赋咏,不佞间请之公,公愀然曰:“姑舍是,是非余辑鹤楼集指也”。呜呼!公之意念深远矣!安得起正平辈于九京而与公遇也。公刻有《楚纪》、《武昌郡志》,皆列在文苑。可圣名养正;游生名天衢,江夏人。万历丙申岁仲春望日,郡治后学任家相顿首谨书。
[注]:作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凤凰翔于千仞赋(弘文馆月课代人作) 其二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春服既成,幽怀难写。臣尝与六七童子,二三冠者。浴乎沂水之源,风乎舞雩之下。遂南登丹穴之山,东望大皇之野。西瞩昆崙之峰,北睋轩辕之丘。丹水汨而混流,南禺郁其相缪。崒然九成之重巘增起者,隆崇崛岉乎冈连而岭属。夫固危殆险巇之所迫也,而众鸟庶兽之所未得以游息。于是流目左右,矫首俯仰。睹一神鸟,翔于其上。纷葩郁烈,环姿艳溢。雍容郁茂,玮态赫奕。扬翅临风,抚翮长噭。逸志遐越,势凌天表。尔乃援童子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物斯若此之异也。高蹈远引,奚为于此也。小子少进,尔亦有闻。以语我来,无辞而陈。童子于是曲腰磬折,抠衣而退。拱手正襟,再拜而对。曰小子不敏,得之于师。曰自玄萌而黄牙,肇剖判乎二仪。何大冶之多端,播庶类之群形。纷羽毛与鳞介,咸受气而摄生。惟南方之有鸟,曰雄凤而雌凰。应炎离之诞育,体朱火之祯祥。禀天地之纯粹,夺造化之精英。钟冲和之淑质,挺羽仪之嘉形。故能蛇头则乾父之高远,鹤睛侔日毋之著明。龙翼效噫气之八风,鱼尾法周道之五纬。龟背叶后妃之象,鸿足配重浊之气。且其麟前表以仁智,鹿后著以信义。诎伸于舌,聪达乎耳。短周而冠,锐钧其距。既激扬而敷彩,又包命而合度。至如戴德揭宜之貌,挟礼负人之姿。右智左贤之状,履文系武之仪。此之谓资殊像之鲜丽,六体咸并。被华文之陆离,三字以成。身擅九苞之美,性该七德之灵。耿众妙之孔多,嗟难得以殚形。若夫五音雍雍,应时而鸣。提扶曰止,归嬉曰行。晨而贺世,昏而固常。夜则善哉,画则保章。归昌也集,上翔也举。其小者金,其大者鼓。若箫笙之奏和,聊自歌而自舞。吁可奇乎其为鸟也伊乃诗李陵刘祯之咏,赋桓玄傅咸之语。猎抱朴之录,涉鹖冠之论。访家语之篇,诹礼记之文。阅山海之经,款帝王之纪。抉六帖之帙,括十洲之记。采蔡邕之操,钩班固之史。徵丘明之传,暨不韦之志。网络乎屈平之骚,泛滥乎焦贡之易。参之于孔演之图,诛之于许慎之说。究平昔之口实,详今日之目击。然则翙翙然者,知其为形也。跄跄然者,知其为行也。锵锵然者,知其为声也。小子不敏以是而观之,固知彼之凤凰其名也。则夫子之所问也,无乃此乎。臣犹然而笑曰唯唯否否凤也凰也,尔之言是矣。善哉形容,尽矣至矣。虽然凤不以形,以其德也。尔之于其德,亦未为得也。若尔所谓见其外不识其内,知其一未睹其二也。吾尝倦谈,不能悉记。今将为若,略举其凡。小子少进,无哗无谈。童子曰俞臣乃言曰远矣哉凤凰之翔也非琅玕而不口,岂稻粱之敢啄。靡梧桐其不止,焉枳棘之可集。虫有生而不食,草必黄而后履。逐孟亏以偕逝,抨离珠而递饲。秽坋坱之纷浊,污埃壒之喧卑。眷尘臼之难处,患俗网之易离。心眇眇其悠远,志迢迢而寥廓。邈遁逸而窜藏,薄玄间而腾跃。眄九州之胶葛,睼八埏之忽荒。循四极而翱游,托回风乎周章。见盛德之辉光,或低回而来思。遭细德之险微,则远举而去之。岂见累于衰世,必效瑞于昌期。伊昔公孙皇帝,哲睿齐庄。克治五气,克设五量。以抚万姓,以度四方。上考日月星辰之象,百谷草木之时播。下节水火材物之用,鸟兽虫蛾之淳化。垂衣而治,海内夷说。凤也于是燕喙衔图,藻翰蔽日。望黄绅之带,瞻玄扈之室。或止于东园,或巢于阿阁。轩辕拜之而稽首,伶伦象之而调律。至乃玄嚣有神,知远察微。乃惠乃信,惟仁惟义。历生朔而迎送,明鬼神而敬事。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嶷嶷乎德,郁郁乎色。风雨所至,莫不底属。凤也于是感大道之英华,闻和乐之铿鎗。屈仙翎之挥霍,降帝庭乎相羊。顿脩趾之洪姱,鼓彩翮之翕赩。唳玉音之咬咬,舞云仪之翼翼。及其陶唐放勋,克明后德。望之如云,就之如日。昊天钦若,百工谐而允釐。人时敬授,庶绩凝而咸熙。黎民于变,比屋可封。优游乎击壤之老,蹈舞乎康衢之童。凤也于是萃茅茨之上,临土阶之隅。负两端之封,授五字之符。检以黄金,柙以赤玉。遂栖跱于泽薮,而驯扰于坰牧。若夫来仪于九成之箫韶,则巍巍焉重华之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也。爰止于高冈之朝阳,则穆穆焉岐昌之令闻不已缉熙无斁也。下翔于紫庭之琴歌,则斤斤焉姬诵之夙夜不康基命宥密也。斯皆至德之世民不习伪,官不怀私。市不豫贾,道不拾遗。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鄙旅之人,相让以财。城郭不关,见利不争。囹圄虚空,朝廷淑清。阴阳和调,日月精明。人无夭枉,物无疵厉。鸷鸟不妄搏,虎狼不妄噬。诸北儋耳之部,编髻沮颜之党。燋齿枭瞯之渠,祝发黥首之长。靡不奔走贡献,欢忻来享。婆娑呕吟,稽颡树颌。下逮春秋之末,周纲解结。诸侯制法,各殊习俗。力政争权,以兵相角。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诸夏荡析。吴楚燕秦之僭,齐赵韩魏之贼。虓阚雄雌,并为战国。上下征利,强吞弱肉。攻城而流血漂橹,争地而枕骸遍野。麋沸于九围之内,鱼烂于普天之下。其中则有权谋术数之流,合从连横之舌。乱臣贼子之行,为我兼爱之说。人私其身,士私其学。异端蜂起,圣门榛塞。三纲沦矣,九法绝矣。前王之乐崩矣,先圣之礼缺矣。禹汤文武之政坏烂矣,三皇五帝之道亡灭矣。于是之时凤也乃奋脩翅之縿纚,运逸翰之𦒑䎀。逴长往之望望,炎上浮之漠漠。遂绝迹于遐裔,与人寰乎长辞。登云衢而高厉,历众山而孤飞。一飞兮,蹑阊阖之崔巍。再飞兮,跨渤澥之湠漫。朝翥积石之树,夕饮砥柱之湍。憩翮风穴之云,刷羽弱水之流。容与冀州之际,邅回蒙汜之洲。骜紫雾之濛濛,吸玄霜之浮浮。处卓卓而日远,出雌蜺之标颠。凌蠛蠓而夭矫,贯倒景以腾鶱。飘飘乎上击九千里,沓拖然翕忽然也。背映乎河汉,膺摩乎苍天。游于大廓之宇,息于忽区之旁。以溷澖而为巢,以汗漫而为场。宁缯缴之可施,尚罻罗之安张。于是鸿鹄鸧鹤,莫之敢窥。僤惊伏窜,注喙江湄。将以生俱太素,寿并玄根。岂复掩簿池湟,拘挛丘樊。齐鸡鹜以竞粒,与燕雀以同群也哉。于虖自此以还,迹熄泽竭。世道日降,圣王不作。漂流狂秦,六籍灰灭。汉之黄老,晋氏之佛。以臻群胡云扰,神州陆沈。天分地拆,祸乱相寻。晦盲否塞,至此而极。由是轶赤霄之外,托泱漭之域。永閟光而韬彩,终不返乎中国。虽以夫子之圣,而不得其位。故不能以致之,发深叹于己矣者也。盖彼萧史之箫则诞矣,尹文之鸡则诬矣。东海之祠则惑矣,陈留之赦则迂矣。嗟人事之罔脩,孰休徵之虚应。猗欤凤之可贵,无厥类乎此朋。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挟奔飙以迅征,戾绝垠而高峙。宁怀宝以贾害,岂饰表以招累。恒退避于不义,谅动止之有经。既以文而为瑞,又以德而见荣。代罔昭而不詹,俗无美而不假。运何否之不遁,政何虐之不匿。天下无道欤,其去也同君子之趣。天下有道欤,其来也遵圣人之度。不止于食卵之世,不入于覆巢之邑。或应镇星之顺,或表天枢之得。或因恶杀而臻,或为好生而出。或以升中而降,或由貌恭而到。或依体仁而处,或览好文而造。或戛然而过之,或翾然而集之。或春秋而就之,或没身而居之。寔慕义以栖迟,克怀贤以濡滞。岂妄下于幽国,固自彰于盛际。见存亡而处身,在理乱而知几。遐哉逖乎仰观而俯察,迭兴替而安危。不知其几千万代,一其仪而不成。斯所以为灵之昭昭,作殊祥于往牒者也。若夫定而不抵,趾而不踶。群毳之英,王者之瑞。大小长短,变化无穷。水中之神,鳞族之宗。吉凶明辨,不言而信。天子之宝,甲类之俊。能得全乎厥灵,配兹三而为四。彼百鸟之种繁,孰比翼而等美。纷独备此诸好,卓出类而拔萃。夫岂但鹪洁之食,鸿冥之举。朱鸟之归肆,不愆寒暑之代序。烛夜之司晨,能审璿玑之回处而已哉。是以绝云负天,宋玉赞之矣。治见乱隐,杨雄叹之矣。于周诗兴之,于虞书载之。见褒于淮南之训,见称于天老之对。或以喻仲尼之道德,或以方曾点之气像。小子志之,其惟三百六十羽物之长。辞未既有一道士,羽衣翩跹。瞻之在后,忽焉来前。揖臣而言曰旨哉子之说凤也,于余心有戚戚如也。顾惟圣而知圣,孰非鱼而知鱼。今子以非凤而能知凤之德,子其所谓凤之雏者欤。信乎其动也神应而,其行也道俱也。然或遘阳九而不之遁则,未得为神也。遌休明而不之出则,未得为仁也洪惟我后应五百之王作。叶一千之河清,乃以正心为本修身为基方垂意于至宁。戒慎设周家之鼗,诽谤建虞廷之木。省庖厨而体大禹之菲食,斥侈靡而鉴文王之卑服。宫室观台去雕琢刻镂之华,舆马器用除金银珠玉之饰。减浮费蠲苛役以兴农桑,开内藏散公储以赐贫赈乏。恻隐耄老之逢辜,悽怆子弟之缧绁。延鸿生于畎亩,招逸民于岩穴。屏谗佞于四夷,宅贤明于百揆。善无可旌而不禄,才无可举而不位。股肱乎山稽力牧,心膂乎雄陶方回。稷契以楝梁柱石,周召以曲糵盐梅。武节猋逝于八区,仁恩旁魄于九域。怀保鳏寡孤独之惠浃,惇叙平章协和之化洽。于是毛不狘矣,羽不獝矣。鳞不淰矣,万物。咸若矣,是以膏露霢霂于林薄。天既不爱其道焉,醴泉腾涌于嵌窦。地亦不爱其宝焉,景星见而荧煌庆云兴而纷郁。休气充塞而絪缊,淳风飒洒而沕穆。凡所谓嘉谷灵草,神禽奇兽之瑞。无不合牒应图,而辐辏骈萃。此其千载而一时也,彼将可以翩翩而下矣。子亦何不仙仙乎归矣,子其为皇王之佐也。彼其为仁瑞之祥也,不亦懿哉。又何必高蹈远引翱翔于杳冥之上,而藏声隐耀廓然放旷乎无何有之乡也哉。因称诗曰时既污欤,千仞之表。凤兮凰兮,展也仁鸟。时既隆欤,郊棷之中。克神且智,伊谁与同。又曰可以晦而莫晦,何其德之衰也。可以见而莫见,何其德之微也。于嗟凤兮,吾将与尔归兮。归兮归兮,我后之庭兮。胡不归兮,我后圣明兮。臣意其隐者,问其姓名。俛首不答而去,因忽不见其形。但见高山苍苍,五云英英。
为陈湖仲进士大父寿时尊甫新迁国博 明末 · 陈子壮
五言排律 押阳韵
世家诚易识,同姓复难忘。
诸子高阳俊,令昆大父行。
受书惟孝友,应诏自贤良。
无愧公卿长,兼难元季方。
喈音元扈上,丹木峚山阳。
风积天池羽,兰滋大国香。
泥金喧赐第,冠玉动名郎。
少小升卿字,峥嵘祖德章。
研田逢岁近,璧水衍流长。
负局偕樵斧,敲针倦钓璜。
出关为李耳,入市即韩康。
元有书千卷,青窥药一囊。
如云鸠杖祝,湛露雉羹尝。
驷马初过里,三鳣日到堂。
鲁公从拜后,孔父益循墙。
南极衣冠气,崧高日月光。
看花逢甲子,吹律中篪簧。
圣果三真授,璚音八会飏。
方诸修桂树,圆海浴扶桑。
怪尔鸡窠出,儿孙乳不妨。
星士陈叟生子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九
老蚌珠光照海东,东皋佳气正笼葱。
莫嗔问字为遥集(其母燕婢也故有遥集之谑),且喜呼名是小同(与其父年月皆同比郑小同取义更切也)。
人世但求庚癸足,生年更要甲辰雄。
三奇六合人谁晓,汤饼筵前问乃翁。
和陈莲生来韵(讳稷,河南夏邑人。) 其三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三
感慨中兴事,金陵蚤即真。
帝王虽有数,将相亦需人。
既未闻三捷,安能守四邻。
顾瞻周道远,聊著辟尘巾(时为马士英、阮大铖当国,故及之。)。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并引) 其六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梅村集卷十八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
口号四绝赠朱音仙(为阮怀宁歌者。)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三十六
江左曾传秋水篇,扬州烟月更堪怜。
难呼百子山樵客,重听花前燕子笺。
五君子哀诗 其四 故吏部姜君垓(字如须莱阳人) 明末清初 · 徐枋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吾友神皇裔,海岱聿挺生。
风骚缅哀怨,感激空生平。
忆昔年弱冠,贤书贡王廷。
先公分礼闱,清鉴持文衡。
圭璋自特达,遇合洵有神。
射策汉阙下,一出凌群英。
终军正年妙,卫玠复神清。
䌽衣绾紫绶,翩翩驰帝京。
妙年奋直节,慷慨输忠贞。
击奸穹碑碎,粉署清轩楹(如须官行人署中题名碑有逆案阮大铖姓名如须特疏请碎其碑重勒石俞旨铲去大铖名)。
揽辔周四方,江山助精灵。
咳唾珠玉落,诗歌金石声。
为国除大憝,折槛有难兄。
若翁仗大义,阖门殉孤城。
忠孝聚一门,泣血动圣明。
将母避世难,日夕从南征。
回首望日观,苍茫隔蓬瀛。
禹穴讨幽意,苏台怀古情。
间关辞绂冕,契阔甘柴荆。
与余为昆弟,意气浩纵横。
俯仰死生间,长恸中肠倾。
有时良宴会,酒酣涕泪零。
涕泪咽笑语,四坐怀酸辛。
余既终避世,君亦长辞荣。
采薇与种瓜,十年同伶俜。
胡然鵩鸟入,龙蛇岁峥嵘。
贾生哭泣死,千秋徒令名。
忠魂返帝乡,彷佛从霓旌。
中宵望天宇,烱烱增华星。
康熙二十五年予请急归里自京门赴益都特谒冯相公夫子恭呈八章每章六韵共九十六句 其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马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
衔恩托钧陶,砂砾就广冶。
戴崇亦何人,乃许食西庌。
只怜苦饥驰,出入贳羸马。
但得随春风,抠袂自洒洒。
有时开禊堂,集之万柳下。
婴绂追上辰,咏叹振大雅。
七歌集句(长吟遣愁,悲歌当哭,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集七歌。) 明末清初 · 周筼
十年失路谁知己,扰扰尘中犹未已。
恒饥稚子色凄凉,病仆呻吟呼不起。
当年意气不肯平,昨日论交竟谁是?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石田茅屋荒苍苔。
园中有枣行人食,忍能对面为盗贼。
有时长叹独移时,安知我有不平色。
秋风落叶闭重门,白发如丝叹何益。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江客不堪频北望。
意中索莫与先异,春草青青新覆地。
年年岁岁一床书,不忍见之益愁思。
愁心反覆梦难成,天寒雁度堪垂泪。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中天夜久高明月。
北风微雨虚堂秋,昨日之日不可留。
四时不得一日乐,朝夕催人自白头。
仰天大笑出门去,安得行叹复坐愁。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伤心不忍问耆旧。
世情付与东流水,穷巷苍苔绝知己。
岩扉松径长寂寥,东园几树桃花死。
愧尔东西南北人,欲向何门趿珠履?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雌龙怨吟寒水光。
世人结交须黄金,郢中《白雪》且莫吟。
桃花欲开不自觉,千里春色伤人心。
眼前好恶那能定,隔叶黄鹂空好音。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一沉一浮会有时。
天寒野阴风景暮,落日疏钟小槐雨。
寂寂寥寥扬子居,惟有幽人自来去。
何用年年空读书,井底看星梦中语。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空庭细雨莓苔绿(以己意驱遣成语,故无凑集之痕。第七句仍用杜陵原本,因无可集也。存此以备诗中一格。)。
江南曲三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胡夏客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六院笙歌己沸天,内家舞队更翩跹。
庭花旧曲不堪唱,司马新编燕子笺(宫中教习优伶少司马阮大铖新剧名燕子笺)。
哭陈定生 明末清初 · 任源祥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天道一何远,夺吾陈仲弓。
典型忽已替,志义更谁同。
忆昔文章盛,相资气谊隆。
先民推李郭,后进说褒融。
清议排群小,危言仗数公。
司徒神采毅(定生父于廷,左都御史。),上舍羽毛丰。
厨顾名流辈,龙鸾国士风。
节由贞母峻,德自隐君崇(定生曾祖母邵氏贞节,建坊。祖一经称孝洁先生。)。
疾恶元成性,防微实有功(定生与吴应箕、顾杲出《留都防乱揭》,逐阮大铖。)。
祸机乘间发,世变涉途穷(事详《行略》。)。
消长波涛里,存亡险阻中。
冯生如束湿,吾党尽飞蓬。
硕果人还在,灵光数未终。
铜官秋色静,阳羡晓云空。
默坐书千卷,论诗酒百筒。
忘年为倡和,推分略愚侗。
得句成欣赏,翻经赖折衷。
狂夫惭阮籍,老友识王戎(长君维崧与予为石交。)。
庭训高宗匠,家声擅国工。
祇今瞻仰失,歌阕涕沾胸。
南京六君咏(南京陷,死者寥寥,得丐与卒而六焉,悲夫!然其死不愧四君,四君又岂不屑六也?故并君之。)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六
铮铮杨御史,阉党共推君。
「要典」三朝据,同流一死分。
漫嗟遮锦被,转恨杂鸡群。
可信髯司马,投降最早闻(杨副宪维垣。闻北有「阮大铖投降独早」之旨。)。
秋思赋 明末清初 · 柳是
时既容与,势则漂皓。将有体之相宣,固聊声之洁变。案衍还会,溓澅称遽;任物未详,化始孰去。曾违累而远群,遂约虚而驿意。运密漠之遗旨,专潺猗以植遇;猎水裔之嫽妙,烨娑草之善捷。鸟应淡而远纠,条敷窏而辅胁。何焰易之不倨,写纷狡之必列。若爽旦之迢璀,方漻屏而又复。结情纚,被腾竖;荡繁石,涌绛浏。外形奔濩,逸机疏炯。与乎漫漫,青荧激流;缤纷可裁,暗蔼眇眇。鸿焯远来,刚英上回;累然相击。漠不町受。遽役容于混成,将华威而先疾。厥高行游,招摇中息。栖峛崺,迁郁悒;仰踸踔,禀骏迟。竞恍慵而齐形。显修仪之各合。不翔峙于狎中,藉纵冽之甫吟。谅横坠之悉取,尚丰侔之可禁。虽建嶪其易从,恣迥奥而载任。帐鴖鼯之相角,竞栌礧之负搪。意妍要于所届,感众隐而宅华。室幽轇而触暮,月错迕而少蹶。风蔑蔑以夷新,波沦沦而练叶。神回依于美羁,匪霁蔼之交灭。招易叛于若兹,术群聚而非密。肃华坂,欻桂棹,滥云湄,岌玉磶;接椒湚,整危凝。广奇隙,萃弱丽。质自然之博大,抗精观之废留。猗吾道之郅郅,多杂好之衍衍。经弘规而中泰,陬一释而未旋。涂大事惕,不蹈倖源,殊制绝形,沛沛黯黯。即汍沅之在中,轩集之在外。动厉溃之谁营,总纂粲之无睹。银河内涵而径末,星绳缘烁而难趋。揆肆望之掩蔼,益濈没之徘徊;讵升景之不能,悲淳滀之可测;案梧子之沈浮,想楸姿之无则。骈风吹以导靡,瑟玉柱而愆式。平青气之絪缊,顺红兰之序色。揆思所任,冥割乃深;搽荡往播,固以成文。纡明象之吾属,引怡虑之最盈。乃返沉冥,格和宁。思太上之立德,俨缥际而少闻;为盛遥之逸举,亦渥彩而寡乘。倘朗婳之不至,又奚取乎诡词?解悫素之可怀,亦时与于未异。奏钟律而一悟,何炫耀之不长?摩揭孽而勿更,流滈瀚其孰忘?揽万象之崄介,究渊琐之共方。望盛时以森桀,距阆阆而邀翔。若华滋之隐隐,抚玄瓒之泱殃。乃摄太乙,降玄冥。丹山峨峨如濎濙,六气扶摇其毓赴。寒门糅糅而骇神,飞龙杳杳其若津。气相察兮宏窐不逮,灵往郁兮嘉思倾涉。发鲸鱼兮蝹蝹触奔,夸沏圠兮插阍硎。訬百官兮韬豢响,廓垠淢兮彪族详。耾震晦兮水不溃,申遌遌兮后助信。雰庭决兮开騀穰,日纪乱兮道消长。傧浮硕兮天声洪,涉无有兮亦已去。盻漘风兮中所予,石复复兮阴藩藩。吾将浸淫兮不知止,嗟秋之阗来兮迁堙易。
南都行 明末清初 · 铭起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君不见南都形势何其雄,九门天阙凌鸿濛。
又不见长江汗漫千万里,江流直接蓬壶宫。
高帝精灵尚凭此,龙翔凤举纷来同。
我行正值秋风老,夜报羽书天未晓。
壮年伏枥徒悲鸣,拟将投匦长安道。
长安健马(指当国之姓)食粟肥,长乐歌钟待漏稀。
满堂窈窕矜神丽,别样新裁大内衣。
龙湾鼙鼓江波急,秦淮弦管追游集。
司马(阮大铖)庭前传杀人,中书门下招舶客。
犀贝珊瑚不计钱,鲛人缅人贡奇特。
此时离宫门始开,沉沉红日凤凰台。
永巷宣传桑落酒,洛中忽报媫妤来。
掖廷真伪难陈说,俄闻帝胤潜东浙。
乘传京师临百僚,东宫旧臣惊蹩躠。
是日冲人归内廷,顷刻神龙变为蛭。
微蛭拘囚龙莫稽,都人肝脑为摧裂。
只今淮甸谁最尊,名藩乘障比云屯。
出入不由天子诏,黄金填咽通侯门。
江南江北如敌国,史相(名可法)孤军不遑食。
精诚诉天天莫闻,一似汾阳閒废日。
国法可刑犴狴高,空传龙种尚垂髫。
天家疑案悬九鼎,旅人一夕颜为凋。
度曲 清 · 田雯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古欢堂集卷四
东坡不如人,其一曰度曲。
从来顾曲者,千载周郎独。
声音之道微,微铓别雅俗。
今日梨园部,狂吠堪捧腹。
思洗筝笛耳,悠旷听琴筑。
此事有源流,历溯飞虎仆。
权舆三百篇,继骚清且淑。
砰訇古乐府,节奏伤刺促。
六朝格再变,艳词邻桑濮。
截句喝小鬟,叶以丝竹肉。
寒天醉旗亭,画壁同蛮触。
盛唐擅名场,馀子皆录录。
元人竞相尚,百种曾一读。
文固造平淡,俚语亦粥粥。
玉茗负逸才,笔健比黄犊。
天池四声猿,藻采过潘陆。
百子山樵作,风流自驰逐。
粲花主人编,力追大雅躅。
箨庵最后出,南北调娴熟。
合拍九宫谱,譬车行有辐。
玉貌绣衣儿,引吭苦伸缩。
手持铜绰板,卤莽尤秃速。
聊城一赵生,其人如淡菊。
兴馀曼歌发,消我愁万斛。
季札昔观乐,古音犹可复。
山姜作此诗,偶尔蛇画足。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十二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黄潜善指马士英、阮大铖言,宗汝霖指史可法言,见史之必不能胜马、阮、犹宗之必不能胜黄、汪也。)。
观剧 其二 清 · 沈德潜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十九
市楼南院委尘沙,乐府仍闻奏阮家。
抛掷河山等閒事,临春先有后庭花(弘光时,阮大铖成《燕子笺》乐府进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