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仍用四分历议 东汉 · 虞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
三者有程,则历可成矣。
「四分历」仲纪之元,起于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岁在庚辰
上四十五岁,岁在乙未,则汉兴元年也。
又上二百七十五岁,岁在庚申,则孔子获麟。
二百七十六万岁,寻之上行,复得庚申。
岁岁相承,从下寻上,其执不误。
此「四分历」元明文图谶所著也。
太初元年岁在丁丑,上极其元,当在庚戌,而曰丙子,言百四十四岁起超一辰,凡九百九十三超,岁有空行八十二周有奇,乃得丙子。
案岁所超,于天元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俱超。
日行一度,积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一而周天一币,名曰岁,岁从一辰,日不得空周天,则岁无由超辰。
案百七十岁二蔀一章,小馀六十三,自然之数也。
夫数出于杪勿目,以成毫氂,毫氂积累,以成分寸。
两仪既定,日月始离。
初行生分,积分成度。
日行一度,一岁而周,故为术者,各生度法,或以九百四十,或以八十一。
法有细粗,以生两科,其归一也。
日法者,日之所行分也。
日垂令明,行有常节,日法所该,通远无已,损益毫氂,差以千里。
自此言之,数无缘得有亏弃之意也。
今欲饰平之失,断法垂分,恐伤大道。
以步日月行度,终数不同,四章更不得朔馀一。
虽言《九道》去课进退,恐不足以补其阙。
课历之法,晦朔变弦,以月食天验,昭著莫大焉。
今以去六十三分之法为历,验章和元年以来日变二十事,月食二十八事,与《四分历》更失,定课相除,《四分》尚得多,而又便近。
孝章皇帝历度审正,图仪晷漏,与天相应,不可复尚。
《文曜钩》曰:「高辛受命,重黎说文。
唐尧即位,羲和立禅。
夏后制,昆吾列神。
成周改号,苌弘分官」。
《运斗枢》曰:「常占有经,世史所明」《洪范五纪论》曰:「民间亦有黄帝诸历,不如史官记之明也。
自古及今,圣帝明王,莫不取言于羲和、常占之官,定精微于晷仪,正众疑,秘藏中书,改行《四分》之原。
光武皇帝数下诏,草创其端,孝明皇帝课校其实,孝章皇帝宣行其法。
君更三圣,年历数十,信而徵之,举而行之。
其元则上统开辟,其数则复古《四分》。
宜如甲寅诏书故事(《续汉·律历志中》,「顺帝汉安二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四分历》之失。诏书下三公、百官杂议。太史令虞恭、治历宗诉等议。奏可。」)
洪介亭陕西乡试三首 其二 庚午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三石画轩草六
昨附盘洲跋,岐阳渺薛潘。
轻言麟狩传,来补凤翔观
碑洞诸题在,唐陵片石完。
尚希林赵后,十鼓敢追韩林同人赵子函皆游九嵏,而未知有《虞恭碑》全石。)
莲府婿以所得虞恭公碑全拓巨幅来为合予本挍定所得至二千八十馀字从来鉴藏著录家未之见也赋此四诗 其四 丙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石昼轩草三、复初斋诗集卷六十
化度虞恭并有图,穹碑莫笑太模糊。
岑公汉史商量意,待尔开函叩宝苏文终萧何事,月氏张骞事,而或有未见全文,多误会者。)
虞恭公碑宋拓本后二首 其二 己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二石画轩草五
老翁八十韵犹传,珠颗三千落更圆。
当日名卿抒写意,故应珥笔亚宫泉(《虞恭碑颂》,名卿作也。《醴泉》,应制诏作也。《化度铭》,传世作也。)
学书偶述四首 其四 丁卯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一石画轩草四、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一
吾爱赵王孙,唐楷三益取。
庙堂外谁欤,化度醴泉许。
化度吾绘图,范老可共语。
醴泉并论者,虞恭最遒古。
岂比化度石,书楼残莫补。
半行渤海男,系衔人弗睹。
昔推邵弥本,百年四易主。
已失率更名,馀本焉足数。
我得旧拓装,复搜全墨楮。
存者幸完璧,缺亦珍铩羽。
殚力窗光间,奇零策与努。
恍图化度时,重订书楼谱。
欧阳格变方,我参虞陆褚。
隶楷此圭臬,山阴真法乳。
乐毅与黄庭,宋翻徒延伫。
篆势岂易言,怅望稧兰渚(《乐毅论》《黄庭经》,宋后重翻渐失真矣,因慨圆机之流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