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赵憙太傅牟融太尉永平十八年八月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
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统理万机,惧失厥中,兢兢业业,未知所济。
深惟守文之主,必建师傅之官。
《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太尉节乡侯憙,五世(《书钞》五十二引《东观记》作「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司空融,典职六年,勤劳不怠。
其以太傅太尉,并录尚书事。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小雅》之所伤也。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股肱之正义也。
群后百僚,勉思厥职,各贡忠诚,以辅不逮。
申敕四方,称朕意焉(《后汉·章纪》。又见《艺文类聚》四十六引《东观汉记》,又四十八、《御览》二百七、二百十引《》汉官仪)
沙门不应拜俗状 唐 · 刘仁睿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
窃以元风肇扇。
莫先于伯阳
总众妙而谦卑。
高栖物表。
致偫生于道德。
象帝之先。
聿宣为子之方。
赠言尼父
载扬事君之礼。
从政周行。
神功用而无名。
至化流而不测。
人能宏道
其在兹乎。
况乎道异崆峒。
人非姑射
窃比河上之德。
不遵柱下之规。
虚谈捕影之书。
自取顺风之礼。
矜傲诞于家国。
绝忠孝于君亲。
有腼之容。
曾无愧怍。
及至青牛西迈。
流沙化胡(弹曰。魏略西域传云。临猊国有神人。名曰沙律。年老发白。状如老子。常教人为浮图。有人灾祸及无子者。劝行浮图斋戒。令舍财赎愆。时临猊王久无太子。因祀浮图。其莫耶梦白象而有娠。及太子生。从右胁而出。自然有髻堕地能行七步。其形似佛。以祀浮图得儿。故名太子为浮图也。前汉哀帝元狩中。秦景使月氏。国王令太子口授于景。所以浮图经教前汉早行。后汉十三年明帝方感瑞梦也。秦传经不云老子化胡作佛经是老说。晋代杂录云。道士王浮每与沙门帛远抗论。王屡屈焉。遂改换西域传为明威化胡经。题彼沙律以为老子。曲能安隐诳惑人间尹喜与聃化胡作佛。佛起于此。裴子野高僧传云。晋惠帝时沙门帛远字法祖。每与祭酒。王浮一云。道士基公。次共诤邪正。浮屡屈焉。既瞋不自忍。乃托西域传为化胡经。以诬佛法。遂行于世。人无知者。殃有所归。致患累载。幽明录云。蒲城李通死。来云见沙门法祖。为阎罗王讲首楞严经。又见道士王浮。身被锁械求祖忏悔。但不肯赴。孤负圣人死方思悔。又案袁宏后汉纪皇甫谧高士传等。并无老子化胡作佛之文。即曰朝廷君子博识者多。岂得塞耳偷铃。指鹿为马。信可谓虚无之谈徒聒人耳。)
爰有白马东来。
葱山而梦汉。
宏通贝叶。
比妙莲华。
行以普敬为先。
教以不轻为本(事如左崇掖议中弹)
服貌虽异。
同趣无为。
率土之宾。
未闻无父之子。
普天之下。
未见无君之臣。
贞观年中。
巳定先后。
尽礼致敬。
断焉可知(弹曰贞观中诏本以皇系所宗殊无使拜之文但有先后之语令乃例兹遣敬斯则比附敕文失旨之愆孰重于此)
历代兹多。
曾莫先觉(弹曰自佛教入汉年逾六百其中晋代庾冰伪楚桓元赫连宋武萧齐有隋等诸君皆抑僧拜咸以事非通允俱寻旧迹而云历代滋多曾莫先觉者岂不面欺圣旨诬罔偫英乎)
陛下乘乾御历。
咸五登三。
振千古之隤纲。
维万国之绝纽。
岂徒革狸首之咏。
资父事君。
方且变天竺之风。
自家刑国。
谨议。
陈升之起复集贤相熙宁四年正月壬子 北宋 · 元绛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八、《宋大诏令集》卷五六、《皇朝文鉴》卷三五
门下:闵子绖而服政,先圣称得事君之宜;
晋侯墨以临戎,前志谓达变礼之用。
矧予丞弼,奄遘闵艰,久虚席以思贤,宜敷朝而涣号。
前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陈升之,蕴温厚之量,挺高明之才。
体备四气之至和,智通万方之远略。
发纾一德,感会三朝。
经武斗枢之庭,则王灵震叠;
赞元鼎铉之府,则邦治协宁。
端正百度之原,章明九叙之极。
向钟家疚,遂解政机,稽之师言,厥有成宪。
桓焉夺服,其惟诏使之从;
赵憙罹忧,未始宰司之去。
盍来复于台路,以大熙于天工。
于戏!
断恩从权,自昔弗踰于国制;
移孝扶义,维时尚乂于王家。
勉一乃心,无替朕命。
可特起复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