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郭皇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谢上表黄初三年 曹魏 · 文德郭后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妾无皇英厘降之节,又非姜任思齐之伦,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处中馈之重任(《魏志·文德郭皇后传》注引《魏书》)
敕外亲刘斐 曹魏 · 文德郭后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魏志·文德郭皇后传》)
敕诸家 曹魏 · 文德郭后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
宜各自慎,无为罚首(《魏志·文德郭皇后传》)
敕戒郭表孟武等 曹魏 · 文德郭后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汉氏椒房之家,少能自全者,皆由骄奢,可不慎乎(《魏志·文德郭后传》注引《魏书》)
止孟武厚葬其母太和四年 曹魏 · 文德郭后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
阳陵可以为法(《魏志·文德郭皇后传》)
谏立郭后疏 曹魏 · 栈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九
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
桀奔南巢,祸阶妺喜
以炮烙,怡悦妲己
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
《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
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
《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
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
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
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魏志·文德郭皇后传》。中郎栈潜上疏云云。又《初学记》十作裴潜。考《魏志·裴潜传》,文帝践阼,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两人同时为中郎,未审孰是,姑从《魏志》。)
皇后崩称大行诏青龙三年春 曹魏 · 曹睿
 出处:全三国文 卷九
称大行者,所以别存亡之号,故事已然。
今当如林议称大行(《通典》七十九,文德郭后崩,侍中苏林议,宜称大行。)
甄皇后哀策文青龙二年三月 曹魏 · 曹睿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
维青龙二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西陵
哀子皇帝睿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咷仰诉
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
背三光以潜翳,就黄垆而安厝。
呜呼哀哉!
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
三母嫔周,圣善弥光。
既多受祉,享国延长。
哀哀慈妣,兴化闺房。
龙飞紫极,作合圣皇。
不虞中年,暴离灾殃。
悯予小子,茕茕摧伤。
魂虽永逝,定省曷望?
呜呼哀哉(《魏志·文德郭皇后传》注引《魏书》)
奏不毁文昭皇后景初元年冬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五
帝王之兴,既有受命之君,又有圣妃协于神灵,然后克昌厥世,以成王业焉。
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而帝挚、陶唐、商、周代兴。
周人上推后稷,以配皇天,追述王初,本之姜嫄,特立宫庙,世世享尝,《周礼》所谓「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妣」者也。
诗人颂之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言王化之本,生民所由,又曰:「闷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诗》、《礼》所称姬宗之盛,其美如此。
大魏期运,继于有虞,然崇弘帝道,三世弥隆,庙祧之数,实与周同。
武宣皇后文德皇后各配无穷之祚,至于文昭皇后膺天灵符,诞育明圣,功济生民,德盈宇宙,开诸后嗣,乃道化之所兴也。
寝庙特祀,亦姜嫄之闷宫也。
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功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
文昭宜世世享祀奏乐,与祖庙同,永著不毁之典,以播圣善之风(《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有司奏。)
隆国寺碑铭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五
朕闻乾坤缔构之初。品物权舆之始。
莫不借形后土。藉覆穹苍。
然二曜辉天。靡测盈虚之象。
四溟纪地。岂究波澜之极。
况乎法门冲寂。现生不灭之前。
圣教牢笼。示有无形之外。
故以道光尘劫。化洽含灵者矣。
缅夫王宫发迹。莲披超步之花。
神沼腾光。树曲低空之干。
演德音于鹿苑。会多士于龙宫。
福巳罪之偫生。兴将灭之人代。
能使下愚挹道。骨碎寒林之野。
上哲钦风。魂沈雪山之偈。
丝飘法雨。清火宅而辞炎。
轮升慧日。皎重昏而归昼。
朕逖览缃史。详观道艺。
福崇永劫者。其惟释教欤。
文德皇太后凭柯琼树。疏派璇源。
德照涂山。道光妫汭。
流芬彤管。彰懿则于八纮。
垂训紫宫。扇徽猷于万古。
遽而阴精掩月。永戢贞辉。
坤维绝纽。长沦茂迹。
抚奁镜而增感。望陟屺而何追。
仲由兴叹于千钟。虞邱致哀于三失。
朕之罔极。实有切于终身。
故载怀兴葺。创兹金地。
却背邠郊。点千庄之树锦。
前临终岳。吐百仞之峰莲。
左面八川。水皎地而分镜
右邻九达。羽飞盖而连云。
天府之奥区。信上京之胜地。
尔其雕轩架迥。绮阁临虚。
丹空晓乌。焕日宫而泛彩。
素天初兔。鉴月殿而澄辉。
薰径秋兰。疏庭佩紫。
芳岩冬桂。密户丛丹。
灯皎繁华。焰转烟心之鹤。
幡标迥刹。彩萦天外之虹。
飞陛参差。含文灵而栖玉。
轻帘舒卷。网靥宿而编珠。
霞班低岫之红。池汎漠烟之翠。
鸣佩与宵钟合韵。和风共晨梵分音。
岂直香积天宫。远惭轮奂。
阆风仙阙。遥愧雕华而巳哉。
有元奘法师者。实真如之冠冕也。
器宇凝邃。若清风之肃长松。
缛思繁蔚。如绮霞之辉迥汉。
腾今照古之智。挺自生知。
蕴寂怀真之诚。发乎龆龀。
孤标一代。迈生远以照前。
迥秀千龄。架澄什而光后。
以为淳风替古。浇俗移今。
悲巨夜之长昏。痛微言之永翳。
遂乃投迹异域。广餐秘教
乘杯云汉之外。振锡烟霞之表。
滔天巨海。侵惊浪而羁游。
亘地严霜。犯凄氛而独逝。
平郊散绪。衣单雪岭之风。
旷野低轮。肌弊流沙之日。
遐征月路。影对宵而暂双。
远迈危峰。形临朝而永只。
研穷智境。探赜至真。
心罄元津。研几秘术。
通昔贤之所不逮。悟先典之所未闻。
遂得金牒东流。续将断之教。
宝偈西徙。补巳缺之文。
于时眷彼灵基。栖心此地。
宏宣奥旨。叶方翠于祗林。
远辟幽关。波再清于定水。
朕所以虔诚八正。肃志双林。
将延景福。式资冥助。
奉愿皇太后逍遥六度。神游丹阙之前。
偃息四禅。魂升紫极之境。
悲夫。玉烛易往。
促四序于炎凉。金箭难留。
驰六龙于晷漏。恐波迁树在。
夷溟海于桑田。地是势非。
沦高岸为幽谷。于是敬刊贞石。
式旌真境。其铭曰。
三光照象。万品流形。
人途超忽。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浇俗潜生。
爱波滔识。业雾昏情。
猗欤调御。迦维腾迹。
妙道乘幽。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慈云吐液。
眷言圣教。载想德音。
义徽往劫。道冠来今。
腾神九域。晦迹双林。
汉梦如在。周星遽沈。
悲缠奁镜。哀深栋宇。
濯龙潜润。椒风韬绪。
露叶朝侵。风枝夕举。
云车一驾。悠哉万古。
乃兴轮奂。实构雕华。
紫栋留月。红梁藻霞。
云窗散叶。风沼翻花。
盖低凤偃。桥侧虹斜。
爰有慧命。英气虚冲。
孤标千载。独步三空。
给园味道。雪岭餐风。
智灯再朗。真筌重宗。
四运周流。六龙驰骛。
巨夜销气。函关启曙。
茂德徽范。微尘表誉。
勒美彼文。遐年永著。
凌烟阁勋臣颂 其十七 高申公士廉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维岳降神,佐唐
忠贞自天,孝友如春。
德为邦基,仁厚人伦。
肃肃雍雍,真王者臣。
庆因归妹,光延天配文德皇后公之同出也)
婚媾之中,云龙潜会。
建功南海,廓我无外。
凉武拨乱,弼文开泰。
遏彼庸蜀,荐钟浇季。
文翁之化,若扫于地。
申公攸徂,有教无类。
父子兄弟,望风相愧。
勃兴儒雅,大复礼义。
西南颂声,到今不坠。
名登元勋,理冠偫吏。
全材大器,于烁厥懿。
言御前生活所索物扰民状元丰中 北宋 · 蔡承禧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三之一○(第六册第五七二九页)
臣窃闻开封府准杂买务牒送赤石子行人郭文德状,一行人赴府行遣,为不供应御前生活所须索羖䍽羊毛,长一尺,一千斤。
开封府虽称市中无此羊毛,牒还本所。
此虽小事,诚不足论。
臣伏睹陛下即位十馀年间,德泽于天下无量,每兴一利害,官吏不晓法意,微有侵扰,悉皆必行,无有宽略。
以此天下之吏不敢扰民,而民得安于吏治。
都城之内,求长一尺之羊毛者千斤,此必无有,不言而喻。
臣深虑其托御前生活之名,迫索所无之物于市中,行人畏惧,因缘为奸,害物者大。
臣欲乞今后御前生活所下行索物,并下三司,选官一员相度合用,并京师所有之物,奏覆,方许下行收买。
所贵所司不以无有之物困苦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