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金匮 其十九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明者见兆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文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注,《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注)
褒赏令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别部司马请立齐桓公神堂,使记室阮瑀议之(《北堂书钞》六十九。)
咏史诗二首 其一 东汉末 · 阮瑀
 押阳韵
误哉秦穆公,身没从三良。
忠臣不违命,随躯就死亡。
低头窥圹户,仰视日月光。
谁谓此可处,恩义不可忘。
路人为流涕,黄鸟鸣高桑(○《类聚》五十五作阮瑀诗。广《文选》八。《诗纪》十七。)
朝歌吴质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文选卷四十二
五月十八日白:季重无恙。
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妙思六经,逍遥百氏;
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
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
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
行矣自爱。
白。
吴质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文选卷四十二
二月三日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
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德琏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公干逸气,但未遒耳;
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伯牙绝弦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
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长大,所怀万端。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
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光武言年三十馀,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
颇复有所述造不?
东望于邑裁书叙心
丕白。
典论论文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文选卷五十二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千里,仰齐足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
徐干时有齐气,然之匹也。
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
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等已逝,唯著论,成一家言
叙诗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为太子时,北园及东阁讲堂并赋诗,命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同作(《初学记》十《皇太子门》引《魏文帝集》)
王繁阮陈路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寻省往者,鲁连邹阳之徒,援譬引类,以解缔结,诚彼时文辨之隽也。
今览王、繁、阮、陈、路诸人前后文旨,亦何昔不若哉?
其所以不论者,时世异耳。
余又窃怪其不甚见用,以问大鸿胪韦仲将
仲将云:「仲宣伤于肥戆,休伯都无格检,元瑜病于体弱,孔璋实自粗疏,文尉性颇忿鸷」。
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麋也。
其不高蹈,盖有由矣。
然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譬之朱漆,虽无桢干,其为光泽亦壮观也(《魏志·王粲传》注)
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冬去因君与刘居士书,今春得其返价,辞趣翩翩,足有才藻,实子云之笔札,元瑜书记
伸复咨嗟,弥用钦想,此子含真抱璞,比调云霞,背俗居幽,寓欢林溆
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梵服,固同隋照共明。
虽颜段之栖迟偃仰,扬郑之寂寞恬淡,取之若人,信可同日而语矣。
且道性天悠,禅心自谧,敦悦九部,研味三乘。
在家菩萨,行之而不难,白衣居士,即之而匪易。
逝将烛昏霾于慧炬,拯沦溺于法桥,扇灵崿之留风,镜贞林之绝影。
仆栖尚既同,情契弥至,而悠悠京苑,间以江山。
假复神通远迩,冥交晓曙,畴得写析深襟,辨明幽旨,迹生灭之中谈,究真俗之谛义,故重有别书,招来畿邑,居问道之次,具为敦请。
兰山桂水,既足逍遥,儒侣玄宗,复多朋往。
非以一爵相加,岂其旌蒲为分,直暗投诚素,庶必能玄了。
脱悠尔来仪,想时加资遣也(《释藏》轻四、《广弘明集》十九。案:《广弘明集》十九有萧子良荆州隐士刘虬书,其篇末云,王元长之词也。今编入王融集。)
何炯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一
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未能忌弭。
昔季叟入秦,梁生适越,犹怀怅恨,且或吟谣;
况岐路之日,将离严纲,辞无可怜,罪有不测,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弟爱同邹季(《艺文类聚》作郭李。)
淫淫承睫,吾犹复抗手分背,羞学妇人,素钟肇节,金飙戒序,起居无恙,动静履宜,子云笔札,元瑜书记,信用既然,可乐为甚,且使目明,能祛首疾,甚善甚善。
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委化任期,故不复呼医饮药,但恨一旦离大辱,蹈明科,去皎皎而非自污,抱郁结而无谁告,丁年蓄积,与此销亡,徒切高价厚名,横叨公器人爵,智能无所报,筋力未之酬,所以悲至抚膺,泣尽而继之以血。
顾惟不肖,文质无所底,盖困于衣食,迫于饥寒,依隐易农,所志不过钟庾,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皂衣黑绶之役,非有奇才绝学,雄略高谟,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偃息藩魏,甘卧安,脑日逐,髓月支,拥十万而横行,提五千而深入,将能执圭裂壤,功勒景钟,锦绣为衣,朱丹被毂,斯太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己。
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孰致显荣,何能至到?
加性疏涉,拙于进取,未尝去来许史,遨游梁窦,俯首胁肩,先意承旨;
是以三叶靡遘,不与运并,十年未徙,孰非能薄。
及除旧布新,清晷方旦,抱乐衔图,讼讴有主,而犹限一吏于岑石,隔千里于泉亭,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提戈后劲,厕龙豹之谋。
及其投敕归来,恩均旧隶,升文石,登玉陛,一见而降颜色,再睹而接话言,非籍左右之容,无劳群公之助,又非同席共研之夙逢,笥饵卮酒之早识,一旦陪武帐,仰文陛(《艺文类聚》作㮰)
备聃佚之柱下,充严朱之席上,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撮之官,参人伦之显职,虽古之爵人不次,取士无名,未有蹑景追风,奔骤之若此者也。
盖基薄墙高,涂遥力踬,倾厥足必然,颠匐可俟;
竟以福过灾生,人指鬼瞰,将均宥器,有验倾卮,是以不能早从曲影,遂乃取疑邪径,故司隶懔懔,思得应弦,譬县厨之兽,如离缴之鸟,将充庖鼎,以饵鹰鹯,虽事异钻皮,文非刺骨,犹复因兹舌杪,成此笔端,上可以投畀(原误界,今改正)北方,次可以论输左校,变为丹赭,充彼舂薪;
幸圣王留善贷之德,纾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悯兹恚诟,怜其觳觫,加肉朽胔,布叶枯株,辍薪止火,得不销烂,所谓还魂斗极,追气泰山,止复除名为民,幅巾家巷,此五十年之后,人君之赐焉,木石感阴阳,犬马识厚薄,员首方足,孰不戴天,而窃自有悲者,盖士无贤不肖,在朝见嫉,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家贫,无苞苜可以事朋类,恶其乡原,耻彼戚施,何以从人?
何以徇物?
外无奔走之友,内乏强近之亲,是以构市之徒,随相媒檗,及一朝捐弃,以快怨者之心,吁可悲矣。
盖先贵后贱,古富今贫,季伦所以发此哀音,雍门所以和其悲曲,又迫以严秋杀气,万物多悲,长夜展转,百忧俱至;
况复霜销草色,风摇树影,寒虫夕叫,合轻重而同悲,秋叶晚伤,离黄紫而俱坠,蜘蛛络幕,熠耀争飞,故无车辙马声,何闻鸣鸡吠犬,俯眉事妻子,举手谢宾游,方与飞走为邻,永用蓬蒿自没,忾其长息,忽不觉生之为重,素无一廛之田,而有数口之累,岂曰匏而不食,方当长为佣保,糊口寄身,溘死沟渠,以实蝼蚁,悲夫!
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抗首接膝,履足差肩,摛绮谷之清文,谈希夷之道德,唯吴冯之遇夏馥,范彧之值孔嵩,悯其留赁,怜此行乞耳。
傥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焉。
去矣何生,高树芳烈,裁书代面,笔泪俱下(《梁书·王僧孺传》僧孺免官,久之不调友人庐江何炯犹为王府记室,乃致书于以见其意《艺文类聚》二十六作何逊。)
诗品下 其五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仓曹阮瑀顿丘太守欧阳建晋文学应璩晋中书令嵇含河南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黄门枣据元瑜坚石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
大检似,而二嵇微优矣。
从弟丧上东宫 南梁 · 刘潜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一
亡从弟遵,百行无点,千里立志,同气三荆之友,假被十起之慈,皆体之于自然,行之如俯拾。
自碣宫陪宴,钓台从幸,攀附鳞翼,三十馀载,茫昧与善,一旦长辞,剑匿光芒,璧碎符采,躬摇神笔,亲动妙思。
虽每想南皮,书忆阮瑀,行经北馆,歌悼子侯。
不足辈此深仁,齐兹旧爱(《艺文类聚》二十一。)
谢敕赍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七
班彪草移,阮瑀裁书,驰誉当年,遂无加赏,非常大赍,始自今恩,虽贾逵之颂神雀,窦攸之对《鼠廷》鼠,汉臣射覆之言,魏士投壶之赋,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然,更惭良吏,霄光可学,乃会耆年,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艺文类聚》八十。)
黄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 南梁 · 萧绎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梁文卷十八
蔡墨攸陈,有草有茵;
梁荆世贵,或魏或秦。
积善馀庆,时推俊民。
孝乎惟孝,其德有邻
曰风曰雅,文章动神。
鹤开阮瑀鹏翥杨循。
身兹惟屈,抚摇未申。
人罔石火,山有楸椿。
佳城无曙,寒野方春(《艺文类聚》四十八)
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四
昔者轩丘命氏,初分兄弟之姓,若水降居,始建诸侯之国。
自是以官为族,因地为宗,水派枝分,其可知矣。
公讳慈,字元达本姓张清河东武城人也。
仕于周,张仲为孝友;
谋于晋,张老为贤臣。
韩有开地,则五世强国;
赵有孟谈,则三卿不战。
祖庆,少习边将,凭仗智勇。
虽复五车竹简,不取博士之名;
一卷兵书,即以将军自许。
角端在手,必无齐鲁之侵;
莲花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霸城县开国伯,赠河州刺史,父璨,公子公孙,有镃基于天下;
良工良冶,有世业于家风。
书则百家可知,剑则于人可敌。
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
五等以桓圭班瑞,守其宫室。
君以才望,兼而有之。
终于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武定县开国公,赠河州刺史
公秉山岳之灵,受星辰之气,年在髫发,甫就胜衣,马来迎,已知名于郭伋,羊车在道,即见赏于王澄,岂直童子明经,书生说卦而已。
至如禅河清论,秋水高谈,故以辨折龟林,声驰鹿野。
国家官族,君为首姓,起家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袭爵为公,邑合一千六百户。
弱冠登朝,传呼甚宠,汉魏台鼎,故无此比;
中朝方伯,罕有其年。
大冢宰任总机衡,是勤王略,借君忠壮,委以爪牙,镇左厢亲信,出梁州防主
华阳西极,汉水东流,巴濮既宁,沈黎即静。
保定四年,王师北伐,以君骁勇,被召将兵。
师下宜阳,身登函谷,将烧白马之城,以覆乌巢之垒。
既而中途甚雨,未获围,原军师闻丧,不成侵宋。
柱国赵王,今上之第九弟也。
文则河间上书,武则任城置阵。
作镇岷丘,阳旌锦水,白虎之俗难安,黄龙之盟不定。
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天和九年使持节大都督、治柱国府司录,仍转司马,余官封如故。
相如西喻,镂石于灵山
武侯南征,浮船于泸水
方之今日,彼独何人?
九品课工,为上之下。
四年入朝,归事宰旅,即受载师大夫,将命齐国
寻盟出境,即用和邻之仪;
入国闻丧,仍从会葬之礼。
「可使南面」,此之谓乎?
寻以本官入治军正。
至如渭水兵书,在心为志;
轩丘阵法,聚石成围。
既得师不疲劳,兵无怨讟。
入陪中禁,更领仪同
邸客城池,门阑户籍,咸资巡警,并用司存。
帝城近臣,公室密戚,如逢司隶,似畏都官
既而孤城郑妪,不相其年;
巴水涪翁,不医其疾。
春秋三十有三,奄捐官舍。
吕子明之疾甚,叹轸吴王
阮元瑜之长逝,悲深魏主。
有诏赠某官,礼也。
建德四年三月日发葬于河州苑川郡之禁山。
公六郡良家,西河鼎族,地壮金行,人雄塞气。
兵书七卷,河水浮来,射法三篇,天弧夜下。
锋旗不息,刁半恒惊,犹得马上读书,军中习礼。
太史子仪善于谋策,诸葛公休长于抚双。
四代仪同三司,七世河州刺史,钏鼎成烈,冠盖连阴,所谓生为贵臣,死为贵神者也。
但以游魂久客,反葬途远,道阻山长,妻孤子幼,哀声满野,愁气连云。
况复松槚飘飖,方临武威之戍;
丘陵回远,直对临洮之城。
马援亡于武溪,尸柩返于槐里
梁鸿死于会计,妻子归于平陵
呜呼哀哉,岖崎远矣!
昔者繁昌祠前,即有黄这碣;
德阳墓下,犹传青石之碑。
是谓勒功,乃为铭曰:
七叶佐汉,五世相韩。
忠臣入仕,孝友当官。
青城仙洞,黄石坛。
台堪走马,书足回鸾。
武定风飙,霸城严肃。
并驰双传,俱分两
重世刺举,连镳衮服。
草靡青丘,风驰赤谷。
世不管贤,挺兹上嗣。
孝有三德,忠无二志。
剑足身挺,书堪面试。
旌节既秉,高蝉且珥。
龟转印函蛇盘绶笥
右将军,前后常侍
继踵五侯,因循三事。
旌旃九坂,舻舳双流。
还驱木马,更引金牛。
江波锦落,火井星浮。
蹲酒望帝,安歌蜀侯。
受脤河阳偏师洛浦
置阵成皋,连旗广武
朝兵减灶,夜营多鼓。
箭起六麋,锋摧九虎
倏忽人世,俄然今古。
崇发两星,医惊二竖。
游魂通梦,言返旧茔。
紫泥赐册,黄肠赠行。
途登石纽,路入金城
寒关树直,秋塞云平。
剑埋,书藏凿楹。
武侯为庙,栾公为社。
云盖低临,霓裳纷下。
碑枕金龟,横石马,永矣身世,留名华夏(《文苑英华》九百六)
周故大将军赵公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七
公讳广,字乾归,邵惠公之元孙,豳孝公之长子。
若木拂日,长蛇委天,龙图幕河之光,神鼎连云之气,六辩构字,五运征祥。
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
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华盖中天之峰,未阶其峻;
虞渊浴日之水,不尽其源。
岁在雕车,年方竹马。
月内桂树,切问能酬;
石上木生,悬思即悟。
年十一,孝公薨。
茕茕在疚,孺慕过礼,泉惊孝水,竹动寒林,三行克宣,八翼斯举。
大周建国,宗子维城,设壝封人分司典命。
开国天水郡食邑二千户
元年,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其年四月,授都督秦州刺史
孝公久牧汧陇,遗爱在人,今兹见抚,我君之子。
岂独司隶之台,鲍宣累叶;
丞相之府,韦贤重代
二年大将军,方卫青之张幕,册重元勋;
韩信登坛,荣高独拜
武成元年,迁都督兴梁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嶓冢导漾,乃济汉之东流;
蔡蒙旅平,实华阳之西极。
其年九月改封蔡国公食邑万户。
地接韩城,关临楚鄣。
户封八县,恩深寇恂之功;
邑启万家,事极曹参之赏。
保定元年,授少司寇
犴户苔生,囹关龠动。
载酒属车,幸无冤气,观囚军府,或听鸣琴。
二年,转守蒲城都督潼关等六防诸军事
其年闰月,迁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公亟牧冀城,频藩陇坻,豪桀敛手,贪残解印。
加以上谷精兵,渔阳噪鼓,北临高柳,南望长榆。
匈奴下马之山,贵相藏酒之谷,莫不远慕威声,遥承风化。
二年,奉诏向甘州皇后
文书手,仲子之归;
纪裂繻来,卿为君逆。
自非名高绝国,威被和邻,岂得称族而行尊君之命。
四年,授柱国大将军
昭阳以功高见用,项梁以名将当官。
以今方之,彼有惭德。
天和三年,授都督陕,虞等八州甘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屈产、垂棘,既有灭虢之兵;
王官、羁马,非无绝秦之路。
公以正正鼓旗,闲闲车轨,服叛威边,算无遗策。
但以中外久劳,积斯灾疾,山川则并走群望,宾客则诸侯在门。
是以请谒承明,言归汤沐,方询夏郊之礼,或辩《桑林》之崇祟。
更除秦州刺史,仍袭父爵豳国公
分流之岭未登,晚塞之城空望。
太夫人以公羸瘠,悲泣相守,胸气交冲,奄捐馆舍。
公顿伏苫寝,水浆不入,虽王人劝夺,疮巨愈增,母死于子,子死于亲,慈孝之道,一朝总集。
大渐之辰,春秋二十有九。
四关罢市,三军行哭。
言寻听讼,犹见寒棠;
还顾空营,唯余衰柳。
谥赠某官,礼也。
六年六月归葬于秦州之某原。
玄甲启路,追轸骠骑之功;
龙旂赠行,深悼东平之远。
公亮直惟忠,温恭惟孝,居之仁义,饰以礼乐,风神机警,聪睿精明,有仞于宫墙,无形于喜愠。
《金版》《玉策》之记,枕籍忘疲;
兰叶芝花之图,膏映必举。
碣石秋云,昭阳落月,思风含臆,言泉流吻。
翩翩书记,则阮瑀陈琳
荏荏风流,则王濛、谢脁。
语其百发,弓绝于猿吟;
论其百中,敛深于雁阵。
枚乘之望梁苑,不惮弃官,乐毅之求燕路,无辞千里。
至如应变将略,雷电立成;
帷帐谋猷,孙吴暗合,有品藻人伦之志,有清平天下之心。
鹏路忽摧,龙津遂壅。
呜呼哀哉!
太宰早茂三荆,长辞万始,抚养遗孤,连枝同气。
马援之戒兄子,义存谨饬;
王沈之事世叔,情深爱敬。
同德比义,此之谓乎。
乃为铭曰:
御乾从纪,乘离作圣。
白环让德,玄圭受命。
平一地纽,增辉天镜。
蒡荫数数国,前临七政。
地属先登,时逢下武。
玉璜拨乱,金縢光辅。
邘、晋承家,邢、胙土。
波分建木,派流玄沪。
景命寅序,徽猷渊塞。
忠有令图,孝为全德。
山节莅政,桓𡋣守国。
瀚海将临,燕山行勒。
平乐高宴,金华说经。
论儒璧水,观礼明庭。
相风待赋,承露须铭。
乘舟向月,策马随星。
德举克明,能贤允淑。
上将授脤,元戎推毂。
赵失东渔,胡亡南牧。
箭下辽城,泥封函谷
衮衣频露,丹襜亟卷。
约法情推,繁辞理遣。
盗乌悬察,疑蛇立辨。
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籋云推景,转风落仞。
星裂中台,山倾左镇。
夏楹舍爵,殷阶启殡。
𰬪幕躐行,明旌庭引。
秦川直望,陇水分飞。
山河满目,容卫灵归。
陵图石马,车画衮衣。
小山摇落,长林变衰。
凄怆原隰,荒凉宅兆。
树密人稀,山多路小。
十里松城,千年华表
夜台方寂,穷泉无晓(《文苑英华》九百四十八)
答陈征北书 陈朝 · 蔡景历
 出处:全陈文卷十五
蒙降札书,曲垂引逮,伏览循回,载深欣畅。
窃以世求名骏,行地能致千里,时爱奇宝,照车遂有径寸。
但云咸斯奏,自辍巴渝,杞梓方雕,岂盼樗枥?
仰惟明将军使君侯节下,英才挺茂,雄姿秀拔,运属时难,志匡多难,振衡岳而绥五岭,涤赣源而澄九派,带甲十万,强弩数千,誓勤王之师,总义夫之力,鲸鲵式剪,役不逾时,氛雾廓清,士无血刃,虽汉诛禄产,举朝实赖绛侯,晋讨约峻,中外一资陶牧,比事论功,彼奚足算。
加以抗威兖服,冠盖通于北门,整旆徐方,咏歌溢于东道,能使边亭卧鼓,行旅露宿,巷不拾遗,市无异价,洋洋乎功德政化,旷古未俦,谅非肤浅,所能殚述。
是以天下之人,向风慕义,接踵披衿,杂还而至矣。
或帝室英贤,贵游令望,齐楚秀异,荆吴岐嶷,武夫则猛气纷纭,雄心四据,陆拔山岳,水断虬龙,六钧之弓,左右驰射,万人之剑,短兵交接,攻垒若文鸯,焚舰如黄盖,百战百胜,貔貅为群。
文人则通儒博识,英才伟器,雕丽晖焕,摛掞绚藻,子云不能抗其笔,元瑜无以高其记,尺翰驰而聊城下,清谈奋而嬴军却。
复有三河辩客,改哀乐于须臾,六奇谋士,断变反于倏忽,治民如子贱,践境有成,折狱如仲由,片辞从理,直言如毛遂,能厉主威,衔使若相如,不辱君命,怀忠抱义,感恩徇己,诚断黄金,精贯白日,海内贤,牢笼斯备。
将军彻鞍下马,推案止食,申爵以荣之,筑馆以安之,轻财重气,卑躬厚士,盛矣哉!
盛矣哉!
抑又闻之,战国将相,咸推引宾游,中代岳牧,并盛延僚友,济济多士,所以成将军之贵。
但量能校实,称才任使,员行方止,各尽其宜,受委责成,谁不毕力。
至如走贱,妄庸人耳,秋冬读书,终惭专学,刀笔为吏,竟阙异等,衡门衰素,无所闻达,薄官轻资,焉能远大?
自阳九遘屯,天步艰阻,同彼贵仕,溺于巨寇,亟邻危殆,备践薄冰。
今王道中兴,殷忧启运,获存微命,足为幸甚,方欢饮啄,是谓来苏。
然皇銮未反,宛洛芜旷,四壁三军之馀,长夏无半菽之产,遨游故人,聊为借贷,属此乐土,洵美忘归。
窃服高义,惭谒门下,明将军降以颜色,二三士友,假其馀论,蒯蒯不弃,折简赐留,欲以鸡鹜,厕鸳鸿于池沼,将移瓦砾,参金碧之声价。
昔折胁游秦,忽逢盼采,担簦入赵,便致留连;
今虽羁旅,方之非匹,樊林之贲,何用克堪。
但眇眇纤萝,凭乔松以自耸,蠢蠢轻蚋,托骖尾而远鹜,窃不自涯,愿备下走,且为腹背之毛,脱充鸣吠之数,增荣改观,为幸已多,海不厌深,山不让高,敢布心腹,惟将军览焉(《陈书·蔡景历传》)
隐居贞白先生陶君 南梁 · 萧纶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二
夫夜光结绿,非胠箧之恒珍;
逸羽翔鳞,岂园池之近玩。
宁期心于远大?
盖不知其所以然也。
是以颖阳高蹈,洗耳于唐朝;
汉阴贞栖,灭迹于周代
盛德风流,有自来矣。
应期而曜质者,其在兹乎?
先生名弘景字通明,本冀州平阳人也。
其先自帝尧陶唐氏之后胤,冀州平阳,故因居止。
龙马见五色之符,钦明表八彩之瑞。
光宅于天下,允厘于庶职。
洪源尤远,系绪绵长。
汉兴陶舍高祖右司马
子青翟,位至丞相
后至汉末南渡,始居丹阳
七世祖睿,仕镇南将军荆州刺史
祖降,宋南中郎参军事
父贞宝,司徒建安王侍郎
并立履清约,博涉文史。
先生含元精之和气,蓄陵飙之雅姿,兼宣七善,总修九德,行仁蹈义,岳峙渊亭,墙仞无以睹,清浊不能测,道风与星汉同高,胜气与烟霞其远。
六岁便解书,能属文。
七岁读《孝经》、《毛诗》、《论语》数万言。
曼倩幼习典坟,公干少诵诗赋,方之于古,彼有多惭。
是以岐嶷流声,黄中著称。
有乡人得葛洪《神仙传》,见淮南八公诸仙事,乃叹曰:读此书,便使人有凌云之气。
于是寝兴讽诵,晨夜不辍。
年二十七,为宜都王侍读,总知管记事。
榜道求贤,焚林招士,朝难其选,是曰得人。
阮瑀书记,不足扶衡;
孙楚之才辞,何以捧毂。
齐代好治宫室,方修苑囿,青溪旧观,便就起筑。
仍奏表上颂,辞事兼美,迈彼乐职之篇,逾乎景福之制。
帝省览久之,益以为善,除奉朝请
恪居官次,夙夜惟寅。
春朝秋请,是谓朴者也。
先生本不希荣,常欲辞退。
乃与亲友书曰: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
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知几其神乎无为自苦。
明年,遂拜表解职。
抽簪东都之外,解组北山之阳。
同稷丘之栖真,慕留侯却粒
便具舟楫,永言东迈。
朝廷锡问,时贤饯别,祖以二疏,招兹四皓,超然轻举,异世同符。
尔乃杖策孤征,游践山岳。
既而到于句容,登于茅岭,以此地神仙之宫府,灵异之栖托,往不能返,遂卜居焉。
先生曰:夫子云: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未见其人。
我今义通无复其一,请同求志之业。
自称隐居,亦犹稚川之抱朴,士安之玄晏。
倚岩栖隐,依林遁迹;
交柯结宇,划径为门。
悬崖对溜,悲吟灌木;
深壑绝(《艺文类聚》作危。)峭,组织烟霞。
枕石漱流,水禽无挠;
采药耦耕,野兽不乱。
逍遥闲旷,放浪陵山;
嗒然若丧,确乎难拔。
属齐末道消,天命既否;
水斗谷洛,地震由辰。
先生静思冥数,预识微兆,于是近远书问,悉皆杜绝。
昔乃闻之夏甫,今则见之先生
大梁休运应期,受天明命,三辰开朗,四海宁宣。
先生奉表称庆,于是信问复通。
天监以来,常有敕旨,供给药饵,不乏岁时。
渥泽湛恩,莫之与比。
先生七年暂游南岳
兹山也,譬闿风之地轴,若昆陵之天镇,八桂傍临,九纯闲设,树有琅玕,草生车骑,遗世独往,是用忘归。
一十年,有敕遣左右司徒惠明徵还先生茅山,别给廨宇。
轩后之降精天老,汉帝之致礼河宗,况于兹日,弗能尚也!
养志山阿,多历年所。
摄生既善,冥祥亦降。
猛兽不据,魑魅莫逢。
庭无荆棘,远同阙里;
阶吐神泉,径动疏勒。
于是羽人徘徊,仙客上下,鸾凤游集,芝英丰润,大造佛像,爰及写经,起塔招僧,备诸供养。
自誓道场,受菩萨法,梦登七地,又得嘉名。
具以启间,蒙敕许可。
葛玄之梦见开士,朱鸾之远望尊仪,何以拟兹通感,匹此徵应?
大同三年岁次景辰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告别年化,春秋八十有一。
天子嗟惜,储皇轸悼。
有诏称誉,追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礼也。
其月十四日窆于丹阳郡句容县雷平山。
轩辕之葬衣冠,如王乔之藏舄,化于兹日,可得偶焉。
先生器宇凝深,思识精赡,含章贞吉,不修廉隅,年将中寿,匪逾于矩,眉目疏朗,仪貌鲜洁,实亡劝沮,多行德惠,恪惜光景,爱好坟、籍,笃志励节,白首弥至。
若乃淮南鸿宝之诀,陇西地动之仪,太一、遁甲之书,、九章历象之术,幼女、银钩之敏,允南、风角之妙,太仓、素问之方,中散操之法,咸悉搜求,莫不精诣。
爰及卞射荀基,苏卜、管筮,一见便晓,皆不用心。
张华之博物,马钧之巧思,刘向之知微,葛洪之养性,兼此数贤,一人而已。
门人恒法闿等,慕遥风于缑氏,绘遗像于桥阳,勒碑而相质,腾绛霄之流芳。
乃为铭曰:
留舄表化,弃剑凝神。
徘徊紫气,照耀丹鳞。
厥迹犹在,馀风可遵。
谁其嗣此,渊哉淑人
高行迈种,盛德日新。
朗犹悬镜,郁似贞筠
身以弘道,行不违仁。
昔游缨绶,颉颃晋绅。
厌乎匡救,劳彼问津。
亦既解组,乃袭山巾。
远寻丘壑,高蹈风尘。
情无缅世,隐不隔真。
结宇依岩,贞栖茂草。
水玉留年,华精却老。
乃有令问,兼斯寿考。
泉过危庭,峰临窈洞。
露凝兰阶,云生桂栋。
日斜栏席,花落窗瓮。
尚平未反,王孙不施。
海桑交易,陵谷贸迁。
丰碑有树,遗烈无骞(《文苑英华》八百七十三,又略见《艺文类聚》三十七。)
吏部裴侍郎676年4月 初唐 · 骆宾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四月一日
武功县主簿骆宾王谨再拜。
奉书吏部侍郎裴公执事
易曰。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然则理存乎象。
非书无以达其微。
词隐乎情。
非言无以筌其旨。
仆诚鄙人也。
颇览前事。
每读古书。
高堂九仞。
曾参负北向之悲。
积粟万钟。
季路起南游之叹。
未尝不废书辍卷。
流涕沾襟。
何则。
情蓄于中。
事符则感。
形潜于内。
迹应斯通。
是用布腹心。
沥肝胆。
庶大雅含宏之量。
矜小人悃款之诚。
惟君侯察焉。
宾王一艺罕称。
十年不调。
进寡之援。
退无毛薛之游。
亦何尝献策干时。
高谈王霸。
衒才扬已。
历诋公卿。
不汲汲于荣名。
不戚戚于卑位。
盖养亲之故也。
岂谋身之道哉。
不图君侯忽垂过听之恩。
任以书记之事。
儗人则多惭阮瑀
入幕则高谢郤超。
聂政荆轲
刺客之流也。
田光豫让
烈士之分也。
咸以势利相倾。
意气相许。
尚且捐躯燕赵。
甘死秦韩。
今君侯无求于下官。
见接以国士。
正当陪麾后殿
奉节前驱。
贾馀勇以求荣。
效轻生而答施。
而顾逡巡于成命。
踌蹰于从事者。
徒以夙遭不造。
幼丁闵凶。
老母在堂。
常婴羸恙。
藜藿无甘旨之膳。
松槚阙迁厝之资。
抚躬存亡。
何心天地。
故寝食梦想。
噬指之恋徒深。
岁时烝尝。
崩心之痛罔极。
若仆者。
固名教中一罪人耳。
何面目以奉三军之士乎。
况属天伦之丧。
奄踰七月
违膝下之养。
忽以三年。
而凶服之制行终。
哀疚之情未泄。
兴言永慕。
举目增伤。
夫怨于心者。
哀声可以应木石。
感于情者。
至性可以通神明。
徐元直指心以求辞。
李令伯陈情以穷诉。
上以弃兴王之佐命。
下以全奉亲之笃诚
而蜀主不以为非。
晋君待之愈厚。
此二人者。
岂贪贫贱。
恶荣华。
厌万乘之交。
甘匹夫之辱也。
盖有不得已者哉。
人有乾没为心。
脂韦成性。
舍慈亲之色养。
许明主以驱驰。
内忘顾复之私。
外存傅会之眷。
薄骨肉。
厚荣宠。
苟背恩而自效。
则君侯何以处之。
且义士期乎贞夫。
忠臣出乎孝子。
既不能推心以奉母。
亦安能死节以事人。
虽物议之无嫌。
实吾斯之未信也。
况流沙一去。
绝塞千里。
子迷入塞之魂。
母切倚闾之望。
就令观以卒岁。
仰南薰之不赀。
而使忧能伤人。
西山而何几。
君侯情深锡类。
道叶天经。
明恕待人。
慈心应物。
傥矜犬马之微愿。
悯乌鸟之私情。
宽其负恩。
遂其终养
则穷魂有望。
老母知归。
宾王死罪再拜。
请追赠杜审言官表 唐 · 武平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审言誉郁中朝。文高前列。
是以升荣粉署。擢秀兰台
往以微瑕。久从远谪。
陛下膺图玉扆。下制金门。
贾谊长沙。返蔡邕于左校。
审言获登文馆。预奉属车。
未献长卿之辞。遽启元瑜之悼。
臣等积薪增愧。焚芝盈感。
伏乞恩加朱绂。宠及幽泉。
假饰终之仪。举哀荣之典。
庶敝帷莫弃。坠履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