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正淮论上 东晋 · 伏滔
 出处:全晋文
淮南者,三代扬州之分也。
春秋时,吴、楚、陈、蔡之与地,战国之末,楚全有之,而考烈王都焉。
秦并天下,建立郡县,是为九江
刘项之际,号曰东楚
爰自战国至于晋之中兴,六百有馀年,保淮南者九姓,称兵者十一人,皆亡不旋踵,祸溢于世,而终莫戒焉。
其天时欤?
地势欤?
人事欤?
何丧乱之若是也!
商较而论之。
夫悬象著明,而休徵表于列宿;
山河衿带,而地险彰于丘陵;
治乱推移,而兴亡见于人事。
由此而观,则兼也必矣。
昔妖星出于东南而弱楚以亡,飞孛横于天汉而刘安诛绝,近则火星晨见而王淩首谋,长彗霄映,而母丘袭乱。
斯则表乎天时也。
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
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
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
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肥之固。
龙泉之陂,良畴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山湖薮泽之隈,水旱之所不害,土产草滋之实,荒年之所取给。
此则系乎地利者也。
其俗尚气力而多勇悍,其人习战争而贵诈伪,豪右并兼之门,十室而七;
藏甲挟剑之家,比屋而发。
然而仁义之化不渐,刑法之令不及,所以屡多亡国也。
考烈以衰弱之楚屡迁其都,外迫强秦之威,内遘阳申之祸,逃死劫杀,三世而灭。
黥布以三雄之选,功成垓下淮阴既囚,梁越受戮,嫌结震主之威,虑生同体之祸,遂谋图全之计,庶几后亡之福,众溃于一战,身脂于汉斧。
刘长支庶,奄王大国,承丧乱之馀,御新化之俗,无德而宠,欲极祸发。
王安内怀先父之憾,外眩奸臣之说,招引宾客,沈溺数术,藉二世之资,恃戈甲之盛,屈强江淮之上,西向而图宗国,言未绝口,身嗣俱灭。
李宪因亡新之馀,袁术当衰汉之末,负力幸乱,遂生僭逆之计,建号九江,称制下邑,狼狈奔亡,倾城受戮。
及至彦云仲恭公休之徒,或凭宿名,或前功,握兵淮楚,力制东夏,属当多难之世,仍值废兴之会,谋非所议,相系祸败。
祖约助逆,身亡家族。
彼十乱者,成乎人事者也。
然则侵弱昏迷,以至绝灭,亡楚当之。
恃强畏逼,遂谋叛乱,黥布有焉。
二王遘逆,宠之之过也。
公路僭伪,乘衅之盗也。
二将以图功首难,士少以骄矜乐祸。
本其所因,考其成迹,皆宠盛祸淫,福过灾生,而制之不渐,积之有由也(《晋书·伏滔传》)
正淮论下 东晋 · 伏滔
 出处:全晋文
昔高祖之诛黥布也,撮三策之要,驰赦过之书,乘人主之威以除逆节之虏,然犹决战陈都,暴尸横野,仅乃克之,害亦深矣!
长安之谋,虽兵未交于山东,祸未偏于天下,而驰说之士与阖境之人,幽囚诛放者,亦已众矣。
光武连兵于肥舒,魏祖驰马于蕲苦,而庐九之间流溺兵凶者十而七八焉。
王淩面缚,得之于砎石;
仲恭接刃,成之于后觉也。
高祖以之宵征,世宗以之发疾,岂不勤哉!
文皇挟万乘之威,杖之权,内举京畿之众,外徵四海之锐,云合雨集,推锋以临淮浦,而诞钦晏然,方婴城自固,凭轼以观王师。
于是筑长围,起棼橹,高壁连堑,负戈击柝以守之,自夏及春,而后始知亡焉。
然则屠城之祸,其可极言乎?
约之出奔,淮左为墟,悲夫!
信哉鲁哀之言,夫生乎深宫,长于膏粱,忧惧不切于身,荣辱不交于前,则其仁义之本浅矣。
奉以南面之尊,藉以列城之富,宅以制险之居,养以众强之盛,而无德以临之,无制以节之,则厌溢乐祸之心生。
夫以昏主御奸臣,利甲资坚城,伪令行于封内,邪惠结于人心,乘间幸济之说日交于侧,猾诈锢咎之群各驰于前,见利如归,安在其不为乱乎!
况乘旧宠,狭前功,畏逼惧亡,以谋图身之举者,望其俯首就羁,不亦迂哉!
《易》称“履霜坚冰,驯致之道”,盖言渐也。
呜呼!
斯所以乱臣贼子亡国覆家累世而不绝者欤!
昔先王之宰天下也,选于有德,访之三吏,正其分位,明其等级,画之封疆,宣之政令,上下有序,无僭差之嫌,四人安业,无并兼之国。
三载考陟,功罪不得逃其迹,九伐时修,刑赏无所谬其实。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虽时有盛衰,弱者无所惧其亡;
道有兴废,强者不得资其弊。
夫如是,将使天下从风,穆然轨道,庆自一人,惠流万国,安有向时之患哉(《晋书·伏滔传》)
论青楚人物 东晋 · 伏滔
 出处:全晋文
春秋时鲍叔管仲隰朋召忽轮扁宁戚、麦丘人、逢丑父晏婴涓子战国时公羊高孟轲邹衍田单荀卿邹奭大夫田子方檀子鲁连淳于髡、昐子、田光、颜歜、黔子、于陵仲子、王即墨大夫前汉时徵君终军东郭先生叔孙通万石君东方朔安期先生后汉时大司徒、伏三老、江革逢萌禽庆、承幼子、徐防薛方郑康成周孟玉刘祖荣临孝存、侍其元矩孙宾硕、刘仲谋刘公山、王仪伯、郎宗祢正平刘成国魏时管幼安邴根矩华子鱼徐伟长任昭先,伏高阳,此皆青士有才德者也,凿齿以神农生于黔中,邵南咏其美化,春秋称其多才,汉广之之风,不同鸡鸣之篇,子文叔敖,羞与管晏比德,接舆歌凤兮渔父之咏沧浪,汉阴丈人之折子贡市南宜僚屠羊说之不为利回,鲁仲连不及老莱夫妻,田光之于(当有误。)屈原(案《渚宫旧事》五作“田光”,不及“屈原”)邓禹卓茂无敌于天下,管幼安不胜庞公庞士元不推华子鱼尚书独步于魏朝,乐令无对于晋世。
昔伏羲葬南郡少昊长沙,舜葬零陵,比其人则准的如此,论其土则群圣之所葬,考其风则诗人之所歌,寻其事则未有赤眉黄巾之贼,此何如青州邪?
与相往反,凿齿无以对也(《世说言语篇》注引集。)
河南府参军秘书丞郭君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夫骐骥千里之足。踣于庭唐之内。
鸿鹄四海之志。侪于坠渗之羽。
此倜傥奇伟之士所为叹息者也。取之于人。
在于郭君矣。君讳揆。
字良宰太原人也。
郭本虢叔之后。春秋暨汉。
细侯得政事之美。有道冠人伦之目。
素丝作咏。青溪招隐。
信为多士。宜称盛族。
五代祖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高祖澄。皇朝朔方道大总管泾鄜坊庆丹延夏七州刺史
荆州都督谥曰忠
曾祖某。朝散大夫太子洗马
祖义。朝议大夫
郑州刺史。父虚巳。
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长史持节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本道并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上柱国。赠太子太师
谥曰献。君生而聪明。
不为戏弄之事。长而清峻。
罔杂绮纨之流。辩对则江夏之童。
志意则山东之妙。大夫府君以其于氏之出。
故幼名封奴。嘉有应务之器。
故长字良宰。盖取待封宰割之义也。
观其言必顾行。动必由礼。
读书不取其糟粕。为仁罕忘于造次。
亦足以保其嘉名。楚之正则
汉之台卿。乃其比也。
年十七。崇文生明经及第
侍郎韦陟扬言于朝。称其稽古之力。
许其青冥之价。后调集。
侍郎李彭年嗟君所判。足冠后生。
擢才子于公庭。贺大夫于私第。
美声洋溢。时莫与京。
授大常寺太祝。加敬莅事。
陈信正辞。每巡陵及郊。
必有歌咏。潘河阳藉田之赋。
颜光禄明祀之作。复见前贤之致矣。
无何。改授河南府参军
天宝五载大夫总渡泸之师。
繄君奉循陔之养。南中污下。
遂得气疾。先大夫怜其寖剧。
命访秦医。太夫人惧其不起。
继自蜀至。何神不祷。
靡药不尝。依亲自强。
望父增叹。以天宝八载二月十八日
终于安兴之私第。时年二十四。
皇帝闻而悼之。赠秘书丞
呜呼。斯人不起。
子丕未识。亦可为长恸者矣。
君子曰。夫孝弟之至。
絜矩之道。文章之绝。
周旋之仪。可谓成人矣。
方将培雄风。罩白石。
怜乎得二。几乎第一。
是以其疾即御医坐门。其亡即天使归赗。
陈师境上。推以雨露之私。
修文地下。赠以蓬莱之职。
吊客多其文行。操诔尽于作者。
五月二十一日葬于首阳乡大茔之侧。君志也。
先大夫懿其天姿。亲疏行状。
叙其参元之美。叹其老成之风。
方崇南岘之碑。以慰西门之感。
伏滔受遇。为人父也若斯。
祈奚至公。其知子也如此。
斯文未建。颓山遂及。
太夫人东海于氏。淩虚坠翼。
开缄悼心。望汝绝归来之期。
抱孙有无时之哭。遂成刊刻之意。
以寄零落之哀。铭曰。
粲粲门子。菲菲国香
家传玉树。人咏金相
风流小褚。才潘郎
一经自达。六义名扬。
闻于密启。寘此周行。
子道备。从亲路长。
既铭绝壁。亦奉垂堂。
雾露成病。膏肓遂亡。
天向京兆。坟归洛阳
江堙初流。水毁寒霜。
茫茫蔓草。萧萧白杨。
苦月坟上。丰碑道傍。
披文相质。谁不沾裳。
虞帝庙碑铭 唐 · 韩云卿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一
帝舜有虞氏。姚姓讳重华
帝颛(阙八字)瞽叟之子。□以孝闻。
卅尧□□□□受尧之禅。丁酉法尧禅禹。
在位五十年。南巡狩崩(阙八字)
一百一十有二算圣德□□□□灵魄游于无方。南人怀思。
立祠祷祭。历夏殷周秦。
距乎有国。凡更十姓。
享奠不替。大历十一年(阙八字)
皇族陇西县御史中丞昌巙。领桂林象郡之地。
虔祇统命。肃龚神祀。
以祠宇隳圯。狭隘朽陋。
不足延降圣灵。迎致恭恪。
斋服祭器不(阙八字)邀福慢礼有里巷蛮夷□□□□于□□县尹曰上有阳崖阴窦。下有迥潭伏滔
风云(阙八字)之□处□□□驾(阙十四字)因以俸钱增新易故。崇垣峻宇。
萧屏牖户。有伦有度。
垩缮既成。以时昭享。
瞻觌门屏。践履阶闼。
兢业恂惧。肃然莫不加敬。
牲牷既设。巫祝斯列。
斋庄蠲洁。悫然如享其诚。
箫鼓既阕。俎豆斯彻。
神人和悦。僾然如受其福。
是岁寇贼歼平。年谷丰稔。
五岭之人。阴受帝祉。
官属长老。愿刊石琢表识。
以彰懿烈。其辞曰。
惟虞禅。夏德斯沦。
更殷历周。以及嬴秦。
帝号再尊。帝道莫宣。
祀典空存。祀礼无闻。
于穆皇家。踵美于唐。
独主淳俭。后嗣其昌。
明明大君。俾祐尔躬。
穆穆宗臣。祇慎肃龚。
广厦增饰。展礼竭忠。
人神胥会。风雨晦蒙。
三千年閒。礼币贽通。
西原寇平。南亩有年。
祀事报功。皇灵降臻。
仡仡武夫。我战自克。
畟畟农耜。我勤乃获。
日用游焉。恶知帝力
天人同休。心存影会。
诚感昭通。屑易窒碍。
刊石播美。垂亿千载。
次韵徐漕案部至庐陵见访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节拥朱轮下九霄,因从物外访英豪。
江南正自贤徐稚,天子先应问伏滔
试看翰林批凤尾,何如大尉饮羊羔。
诸公拔剑论功业,当念萧侯转粟劳。
和陈倅游石门瞿硎先生 宋 · 虞俦
 押词韵第四部
我坐南坡上,高鸿忽飞去。
指点夕阳外,文脊盖其处(自注:仆家南坡之西,政见文脊山。)
下有奇洞府,有道乃宜据。
鹿裘坐石室,先生岂真踞。
傥是我辈人,傲视非所虑。
桓温汝何为,乃欲效三顾。
奸心妄窥鼎,未见神合沮。
猿鹤亦汝羞,未易饮食举。
伏滔不自重,且为温所遇。
赞词纵云美,所耻非所慕。
迩来贤别驾,物外欲轩翥。
功名恐未免,溪山亦已饫。
五字识岩石,千载想风驭。
神交付冥漠,心契自平素。
苍苔留履迹,飞花约归路。
先生还一笑,晴云为披絮。
初度日 清 · 彭孙遹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松桂堂全集卷六(己亥庚子)
摇落风前劝浊醪,不堪双鬓日萧骚。
巳知壮齿输荀羡,犹愧微名比伏滔
寒律几时回玉琯,穷途真自恋绨袍
云天咫尺空搔首,阊阖崔巍禁路高(适有所感故有绨袍句)
醉落魄 被酒感赋 清 · 徐釚
 押词韵第四部
官亭日暮,柳绵已著斜阳树。
心情小恶丝千缕。
又值花飞,断送胭脂雨。

唾壶击碎悲难住。
银瓶指点尝清醑。
雄心肮脏高歌去。
袁伏羞呼,醉拍雕阑语袁虎伏滔,在桓宣武幕下同被宠遇,每呼袁伏,袁以为至辱。)
柯亭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五
陈留精博物,椽竹得奇遭。
昔已思边让,今兼传伏滔
琴同识焦爨,剑比出洪涛。
汉史无能续,千秋恨董逃。
湖州琴箫雅集席上步战垒韵二零零四年湖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霜红泉碧映晴光,鱼贯客来度画廊。
三叠阳关(古曲名)翻旧谱,九霄环佩(唐古琴名。为开元名手雷威所斲。今尚存四。是日所操者。正其一也。)看新张。
怒龙挥斥洞庭水,乳燕呢喃玳瑁梁。
忽听一声飞柯伏滔长笛赋。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柯亭之观。以为椽。邕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乘鸾人又立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