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
右。钦溆奉宣圣旨。近日往往有卑官从山北来。皆称自京城偷路奔赴行在。大都此辈。多非良善。有一邢建。论说贼中体势。语最张皇。察其事情。颇是窥觇。今且令留在一处安置。如此之类。更有数人。若不根寻。恐有奸计。卿宜商量如何稳便者。臣伏以任总百揆者。与一职之守不同。富有万国者。与百揆之体复异。盖尊领其要。卑主其详。尊尚恢宏。卑务近细。是以练覈小事。纠察微奸。此有司之守也。维御万枢。选建庶长。总纲而众目咸举。明迩而群方自通。此大臣之任也。愚智兼纳。洪纤靡遗。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垂旒黈纩而黜其聪察。匿瑕藏疾而务于包含。不示威而人畏之如雷霆。不用明而人仰之如日月。此天子之德也。以卑而僭用尊道。则职废于下。以尊而降代卑职。则德丧于上。职废则事不举。德丧则人不归。事不举者。弊虽切而患轻。人不归者。衅似微而祸重。兹道得失。所关兴亡。圣王知宇宙之大。不可以耳目周。故清其无为之心。而观物之自为也。知亿兆之多。不可以智力胜。故壹其至诚之意。而感人之不诚也。异于是者。乃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以一人之防虑。而欲胜亿兆之奸欺。役智弥精。失道弥远。故宣尼述陶唐之盛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周诗美文王之德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皆覆育万物。浑然大同。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项籍纳秦降卒二十万。虑其怀诈复叛。一举而尽坑之。其于防虞。亦已甚矣。汉高豁达大度。天下之士至者。纳用不疑。其于备虑。可谓疏矣。然而项氏以灭。刘氏以昌。蓄疑之与推诚。其效固不同也。秦皇严卫雄猜。而荆轲奋其阴计。光武容博厚。而马援输其款诚。岂不以虚怀待人。人亦思附。任数御物。物终不亲。情思附则感而悦之。虽寇雠化为心膂有矣。意不亲则惧而阻之。虽骨肉结为仇慝有矣。臣故曰兹道得失。所关兴亡。伏惟陛下睿哲文思。光被四表。孝友勤俭。行高百王。然犹化未大同。俗未至理者。良以智出庶物。有轻待人臣之心。思周万几。有独驭区宇之意。谋吞众略。有过慎之防。明照群情。有先事之察。严束百辟。有任刑致理之规。威制四方。有以力胜残之志。由是才能者怨于不任。忠荩者忧于见疑。著勋业者惧于不容。怀反侧者迫于攻讨。驯致离叛。搆成祸灾。兵连于外。变起于内。岁律未半。乘舆再迁。国家艰屯。古未尝有。以陛下至圣之德。而遘兹殷忧之期。天其或者欲大启睿心。儆小失而崇丕业耳。臣谓陛下当奉若天意。追咎已然。凡所致寇之由。悉已详知其故。将革前弊。以消群疑。今承德音。尚袭流误。若未悔祸。何由弥灾。臣获蒙过知。又辱下问。若务顺旨。是为欺天。庸敢指陈。庶裨阙漏。往岁初奋师旅。四征不庭。义烈之徒。人思自效。舍逆归款者继献于阙下。陈谋谏失者争诣于禁门。陛下能于此时。乘军气之方雄。因人心之愿尽。辍沐吐哺。虚襟坦怀。海纳风行。不疑不滞。功者报之。义者旌之。直者奖之。才者任之。其或有志而无补于时。敢言而不当其理。亦必恕其妄作。录其善心。率皆优容。以礼进退。如此则海内风靡。翕然归心。贤愚咸怀。小大毕力。蕞尔凶丑。曾何足平。臣固知久已理安。必无奉天之幸矣。其所以孕祸胎而索义气者。在乎独断宸虑。专任睿明。降附者意其窥觎。输诚者谓其游说。论官军挠败者猜其挟奸毁沮。陈凶党强狡者疑其为贼张皇。献计者防其漏言。进谏者惮其宣谤。凡此之类。悉贻圣忧。咸使拘留。谓之安置。或诘责而寘于客省。或劳慰而延于紫庭。虽呵奖颇异其辞。然于圈闲一也。既杜出入。势同狴牢。解释无期。死生莫测。守护且峻。家私不通。一遭絷维。动历年岁。想其痛愤。何可胜言。由是归化渐稀。而上封殆绝矣。徇义之心既阻。胁从之党弥坚。而贵近之臣。往来之使。希望风旨。诡辞取容。唯揣乐闻。不忧失实。咸言圣谋深远。策略如神。小寇孤危。灭亡无日。陛下急于诛恶皆谓其事信然。穷兵竭财。坐待乎一。人心转溃。寇乱愈滋。遂至毂下生戎。宫闱不守。傥陛下能于此际。遽敷大号。谢过万方。叙忠良见忌之冤。而举其尤鲠亮者。加之厚秩。纠阿谀不实之罪。而数其极奸妄者。处之大刑。赏罚既明。忠邪毕辨。以此临下。谁敢不诚。以此怀人。何有不服。过而能改。乱亦遄安。臣固知寻复京师。必无梁岷之游矣。陛下既阙慎于始。又失图于中。收之西隅。唯在兹日。岂可复使一事纰缪。一言过差哉。今贼泚未平。怀光继叛。都邑城阙。猰㺄迭居。关辅郊畿。豺狼杂处。朝廷僻介于远郡。道路缘历于连山。杖策从君。其能有几。推心降接。犹恐未多。稍不礼焉。固不来矣。若又就加猜刻。且复囚拘。使反者得辞。来者怀惧。则天下有心之士。安敢复言忠义哉。卵胎不伤。麟凤方至。鱼鳖咸若。龟龙乃游。盖悦近者来远之资。怀小者致大之术也。窃料邢建等辈。必非助逆之徒。假如过有张皇。迹涉疑似。亦望矜愚惜体。屈法裕人。并量器能。随事甄贷。武者措之于戎伍。文者付之于宰司。大则授以职员。次但优其选序。必有须离行在。难处亲军。则或除诸道一官。或委诸使录用。就其常分。各稍加恩。古人有言。抚我则后。虐我则雠。惠泽所及。讴歌乃归。流闻四方。孰不欣戴。昔赵杀鸣犊。圣人辍行。燕尊郭隗。贤士继往。况乎天子所作。天下式瞻。一言阻物。则天下莫不自疑。一事恤人。则天下莫不同悦。固不可以小失为无损而不悔。亦不可以小善为无益而不行。小犹慎之。矧又非小。愿陛下惟事无大小。皆以覆车之辙为戒。实宗社无疆之休。谨奏。
郊祀礼成诗 北宋 · 吕陶
五言排律 押东韵
皇极恢临照,嘉时属盛隆。
八年登至治,大祀答圆穹。
并报知坤道,推尊见祖功。
先期齐广殿,将旦谒真宫。
杲日迎銮皎,祥云绕盖红。
衣冠开秘寝,幢节下层空。
东向经途近,前瞻太室崇。
过门遵往德,降辂屈清躬(自注:臣闻向者先帝入太庙,望见神室,郎降辂步至斋殿,此盛德也。陛下循而行之,尊神重礼,孝敬之至。)。
八圣威神在,三牲荐品丰。
奉璋人左右,进俎序西东。
上意精纯至,英灵顾享同。
念深尧八彩,感切舜重瞳(自注:臣闻唐韩愈作《元和圣德诗》美宪宗功德,有荐享新宫,泪落人俎之句。恭惟陛下大资仁孝,亲享祖宗,之神考之室,必有永怀之感。臣愚,敢辄形容之。)。
地胜龙(文渊阁本作坛)湾阔(自注:近郊坛地名。),尘清辇路通。
䌽城齐北阙,天仗转南风。
旂动三辰丽,兵严万卫雄。
国容殊肃穆,丘势自穹窿。
虚次移铜漏(自注:圜丘之礼,既作乐降神,陛下立于小次前移刻,然后登坛以献,深得祖宗敬天之意。),升坛俨玉珫。
礼惟三献具,乐以六成终。
燔燎交神听,高明鉴睿衷。
冈陵均委积,箕翼等光融。
海沸欢声振,天旋瑞气充。
呼嵩喧宇宙,迎仗抃华戎。
盛典千春备,洪恩庶汇蒙。
山河皆户牖,寰海一帡幪。
独运陶钧术,齐驱造化工。
令行雷荐震,泽及雨其濛。
苛密宽三面,幽潜达四聪。
华心归茂草,蛰户启昆虫。
六合澄清外,群生富寿中。
愿赓成命颂,垂裕播无穷。
赵希光节概 宋 · 杨熹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二、《桯史》卷三
赵昱,字希光,淳熙宰相卫公雄之子。少苦学,以司马、周、程氏为师,每谓存天性之谓良贵,充诸已之谓内富,故漠然不以利禄动其心。出仕二十馀年,仅一磨勘,历任不满三考,其恬退如此。汛扫一室,左图右书,尽昼夜积日月不舍,终身弗改。先是卫公相孝宗皇帝,一日奏事,上从容语及郑丙,曰:「郑丙不晓事,问他吴挺,乃云:小孩儿解甚底」!卫公曰:「以大将比小儿,丙诚不晓事。然以臣见,挺虽有所长,亦有所短」。上曰:「何故」?公曰:「为人细密警敏,此其所长;然敢于欺君父,又恃其憸巧而愚弄士大夫,此其所短。但朝廷用之,不得其地」。上曰:「何谓不得其地」?卫公曰:「往年恢复至德顺,中原父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肩摩袂接,悉取免敌钱,大失民望,迄以无功。中原之人至今怨此子深入骨髓,而朝廷乃使之世为西将,西人又以二父故,莫不畏服,挺亦望宣抚之任久矣。蜀虽名三军,二军仅当其偏裨,虽陛下神武御将,百挺何能为?然古帝王长虑却顾,为子孙万世之计,似不如此」。上大感悟。后挺死,朝廷虽略行其言,已而复故。开禧丁卯,吴曦僭叛,昱每念卫公此语,辄投地大恸,或至气绝不苏。初,欲买舟顺流而东,贼以兵守蜀门,弗果行。于是制大布之衣,每有自关表避乱而归者,辄号泣吊之。亟贻书成都帅臣杨辅,谓逆雏骄竖,干乱天纪,痛哉宗社!哀哉苍生!此直愚騃无知,为虏所啖,逆顺昭然,其下未必皆乐从,肘腋之间,祸将自作,事尚可为,因劝以举义。遂绝粒,至于卧疾不能起,犹昼夜大号,声达于外。置一剑枕间,每举欲自刺,辄为家人捍之而止。如是数四,终不食而死。
和秋涨二首 其一 元 · 王恽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二
泉峪从今会,奔流到卫雄。
新诗来幕下,归兴满舟中(取少陵胡为只合例)。
怒捲涛山北,雄吞海若东。
我思泛舟役(用左氏泛舟之役),轻惜几千功(谓太宫之顺流而下)。
上御紫光阁阅武举骑射侍直恭纪四首 其三 清 · 钱载
押庚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二
栏迥青旗展,场宽画鼓鸣。
绝伦谁又隽,高第已先呈(宋制,武举人射两石弓,马射九斗,谓之绝伦。《唐六典》:「兵部员外郎掌贡举,其高第奏闻。」虎卫雄膺敕,龙颜霁示程。(上命御前侍卫数辈驰射以式观。)。
是中抡将帅,所望慎勋名。
送吴香亭太常赴承德府学襄释菜大礼 其二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五
巍峨新庙对离宫,郡县规模百雉崇。
已读皇文踰鲁颂(御制《热河文庙记》。),更烦臣笔注檀弓。
山川淳朴提封古,兵食丰饶甸卫雄。
免著戎衣陪羽猎,边人争认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