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林师诗卷。有四友人所作。次韵以赠癸亥 明 · 金止男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龙溪遗稿卷之三
步步人间总九疑禅师卷里见相知。
石洲东岳沉吟处,鹅谷疏庵放意时。
飞絮落花蔼蔼,长松晴雪锦离离。
空轩剪烛披看尽,不敢新题老子诗。
又叠 其二 属诸公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十七
西坰元是占魁郎,对策疏庵擅一方。
五峤大篇倾翰苑,双泉新句继骚场。
翁相业邦家活,尹门荣父子昌。
更有南窗挥彩笔,不妨谈笑共罍觞。
又叠 其三 疏庵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十七
抱病清时著作郎,声名董贾尽堪方。
文澜倒泻鼍翻海,笔力横驰虎攫场。
人说长卿徒壁立,天教东野用诗昌。
吟成七发思君处,肯起樽前一进觞(时疏庵病告故云)
郑翰林德馀。用余春初寄柬之韵。演至十首。余又奉酬。以足其数 其五 己未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二江都录
在世还无累,泠然似道林。
天真耽曲蘖,质朴懒冠襟。
忤俗缘高论,忧时见直心。
刘蕡对策日,不但一花簪(属任茂叔
博士茂叔。以五言排律六百韵。述怀见寄。戏书以谢(其后。茂叔演为七百韵。叙先生行迹甚详。见元集。)己未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二江都录
万历皇明己未秋任君六百韵吾投。
自从唐宋不曾觑,虽有杜韩那得酬。
奥理庖牺卦外刮,秘书仓颉前搜。
是年大旱燋山岳,定识天惊地亦愁李相国吴世文三百韵诗序曰。古人诗集中。无有押三百韵诗者。况六百韵乎,宋诸大家所不能者。君能之。甚可奇也。故篇内云。)
用亡友任持平茂叔韵。赠怀谦上人 其一 丙寅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七东迁录(下)
疏庵学士谪人间,白玉楼成帝召还。
雅志平生清似水,高名异代重如山。
楚江风雨迁臣老,蓬岛烟霞释子闲。
湖墅胜缘今作梦,独留诗句照禅关。
汝固寄韵辛酉春。赎放罪人。公在应赎中。亲旧门人。欲为代纳。公终不许。寄诗致慰。故有此答。) 明 · 任叔英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疏庵先生集卷之一
已矣疏庵老,知音觉渐稀。
不期吾道是,敢谓众人非。
飒飒双蓬鬓,闲闲一布衣。
蒙君肯相问,语妙欲忘饥。
闲居 明 · 任叔英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疏庵先生集卷之一
一室之中可自娱,疏庵闲适世间无。
几多扰扰红尘客,他事赢吾此事输。
苦雨行 明 · 任叔英
 押江韵 出处:疏庵先生集卷之二
一旬淫雨何漎漎,从天落地恣击撞。
带雾才看冒崆㟅,随风便觉投轩窗。
喧喧若碎万斛玒,势欲动摇后土厖。
倏然漂桥又漂矼,渐恐平地生淮江。
林间缩鸟巷缩尨,何况更闻足音跫。
渡口白浪高于栙,丘垤露头仅如缸。
沙洲尽没失渔舡,时有独树立幢幢。
泾流浩浩深入谾,牛马孰辨骊与牻。
白鸥常时狎涛泷,今日漂荡不成双。
屋霤终夜流淙淙,跳珠入隙打灯釭。
疏庵老子一何惷,自疑复见九年洚。
漏天无乃移此邦,西南杳杳隔冉駹。
忆昨旱毋强不降,山头尽枯蘖与桩。
远近求雨诚满腔,龙湫浇酒斝屡扛。
老龙胡为秘膀肛,一滴不下飨犹䭚。
畎亩颇愁鹿门,潜心默祷徒悾悾。
宜都阳石几欲控,昔者所愿今为痝。
老农相吊语哤哤,阴阳过当皆可𢥠。
沟渠最浅已没杠,街头亦合浮舽艭。
水腐䆉稏陆腐䝄,禾头生耳锐如鏦。
君不见朱门作乐鼓逄逄,水旱无忧金石摐。
四月二十八日。余与权生启兴挈酒数榼。会茂叔德馀滩舍。觞咏甚适。仍赋近体六篇以记事 其二 庚申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二
才名旧博士,四壁日萧然。
纵死非愁鬼,今生是谪仙。
单醪容解榻,药石讵忘筌。
直胜剡溪路,空回夜雪船(右属茂叔。或问叔今年人皆忧饿死。公独不忧何。叔曰。吾殆为饿鬼。不可兼为愁鬼云。又叔每规我以毋萌宦念故云。)
任茂叔辛酉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二
汉网当时解,湘潭逐客稀。
故人犹自放,吾道未应非。
白雪弥高唱,沧浪独振衣。
有来相怪问,只道坐寒饥(纳金赎放之典。诸公皆应之。而叔独不肯为。岂伊川文潞公事君不同处耶。茂叔贫名甚。以是为辞可也。)
乱后自京向砥平。过任茂叔故宅(二首。) 其二 甲子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三
有架书仍阁,无人径欲芜。
寝苫三日妇,当户白头奴。
忆昨停归骑,寻常佩酒壶。
即今千种恨,陈迹黄垆茂叔娶再室三日后。还旧居。贫不能迎来。经年卒。)
兵乱后。乞暇归省东谷。舟发汉江上峡。有感四绝 其三 丁卯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泽堂先生续集卷之三
疏庵四壁遗墟在,滩老三间万卷馀。
天上岂知人世变,凤池非复故溪鱼茂叔德馀
疏庵 其一 明 · 郑百昌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玄谷诗集卷之三
不见疏庵久,秋风入井桐。
长云初过雁,深露已鸣虫。
世事狂歌里,人情醉眼中。
江南徒极目,随意赋青枫。
叠前韵。寄怀三子者 其二 疏庵 明 · 郑百昌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玄谷诗集卷之三
藉甚疏庵子,高名动士林。
行身惟直道,接物更冲襟。
俊逸惊人语,沈冥弃世心。
河清殊未俟,华发欲盈簪。
次坚上人诗轴韵 其三 明 · 郑百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玄谷诗集卷之二
一别仙翁八九年,羽衣应在白云巅。
风尘扰扰催人老,永日空堂只醉眠(卷中有疏庵韵)
得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其五 明 · 郑百昌
 押庚韵 出处:玄谷诗集卷之五
落落疏庵老,词赋浩纵横。
飘飘德水子,文彩传家声。
青江骋佳句,灵川引巨觥。
更有曹与落笔龙蛇惊。
斯游岂非伟,盍簪骚坛英。
天公借好月,风伯亦屏营。
中流吹洞箫,河汉西南倾。
欢会不可极,各希存令名。
走笔次疏庵用昌黎山石韵 明 · 郑百昌
 押微韵 出处:玄谷诗集卷之六
峡里冥栖生事微,病鹤戢翼喑不飞。
白日虎子当路伏,食人择肉充其肥。
风尘澒洞眼欲眯,宇内至广相识稀。
高车虽稳有倾覆,晔晔紫芝疗我饥。
疏庵先生天下士,七年独掩邮村扉。
雕锼物象神鬼惊,幽探海岳高云霏。
有时白战出奇兵,坚壁何能解重围。
千仞之冈万里流,可以濯足而振衣
在世取适即快乐,纷纷俗士施鞭鞿。
行迷未远当自复,岁暮与子同来归。
戏示疏庵泽堂玄谷雪汀诸贤 明末清初 · 慎天翊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素隐先生遗稿一
闻说江东去,鲈莼若有期。
聪明称子建,气槩美当时。
李白才为累,任安不移。
四夔超地望,二妙踵风仪。
迟暮甘漂泊,乾坤任是非。
诸儒倘相引,子慎试抠衣疏庵任叔英泽堂李植玄谷郑百昌雪汀曹文秀。皆寓畿东上流。与韩,金二人。相从。)
元者善之长赋己巳春○月课○押一韵)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出处:雪峰遗稿卷之二十二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群阴剥,一阳萌。
句尖拆,百物生。
若动若植,有情无情。
或蠢蠢而自动,或欣欣而向荣。
有自然之生意,莫之为而咸亨。
于是有款启子问于观妙先生曰:孰主张是,有品物之流形。
维纲是,有四序之相更。
天何为而能生,地何为而能成。
春若何而发育,秋若何而凋零。
气于何而收藏,又自何而流行。
先生曰:天与地兮合德,博厚高明。
人与物兮并生,运动视听。
原其始则曰元,其惟体物体事,而统之乎亨与利与贞者乎。
在天曰乾元,万物之所资生也。
在地曰坤元,万物之所资成也。
在四时而为春,品卉以之敷英
在四端而为仁,人心以之唤醒。
苟触类而长之,则端倪之露呈。
呜呼,阴阳迭运,日月亏盈。
于穆不已,无臭无声。
润万物以风雨,鼓万物以雷霆。
作之善者栽培,作不善者颓倾。
此则天之所以有此元也,河岳流峙,水土和平。
其道敏树,载种载耕。
成万物而协赞,利万物而不争。
无一物之或废,无一息之或停。
此则地之所以有此元也。
若乃条风至丽景晴。
鸟兽兮孳尾,仓庚兮载鸣。
杂花兮生树,芳草兮青青。
此则四时之元也。
人之为人,取仁为名。
有自家之天地,得此元而清宁
隐就死之觳觫,惕入井之孩婴。
物吾相与之侪流,民吾同胞之弟兄。
扩此心而充之,德足以长人。
与天地同其高厚,并其宽宏也。
此则四端之元也。
至若鸢飞鱼跃,动天机于冥冥者也。
火燃兮泉达,朕物性而生生者也。
避生草兮不践,麒麟之得此元能灵者也。
鹊遇害而远逝,凤凰之得此元能灵者也。
是以羲画卦兮阐奥理,文有言兮启后氓。
亘万古兮长存,皎日星兮流晶。
得之,钦恤其刑。
汤武得之,抚育孤茕。
以至于吾夫子,元气也天地也无迹也。
无所不覆,无所不载,不言而化,无为而成。
其位育之功,中和之德,垂万代兮千龄。
不违仁而春生,颜氏之所以得天地之精也。
养浩然兮塞天地,孟子之所以全夜气之清也。
若夫茂叔之养此元兮,草不除乎中庭。
伊川之扩此元兮,谏折于王庭。
有一团之和气兮,全此元者其惟伯程子乎。
充德性而光辉兮,有此元者其惟朱考亭乎。
夫何众人之梏亡,乃如聋而如盲。
羌自绝而自贼,欲逐逐兮营营。
方塘兮茅塞,理径兮榛荆。
是冠屦之禽兽,能语言之猩猩。
子谅之一端,自蔼然于瞻聆。
得其养而能长,果此心之惺惺。
噫,元者维何,其用惟诚。
天与地兮中和,以此诚也。
物与人兮和醇,亦此诚也。
闲邪存诚,我尝闻于羲经。
继善成性,我又闻于羲经。
子如不信,视此羲经。
遂作箴以赠之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人之一身,亦一乾坤。
引而伸之,众妙之门
春风融融,万物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