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琴清英 其四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晋王谓孙息曰:「子鼓琴,能令寡人悲乎」?息曰:「今处高台邃宇,连屋重户,藿肉浆酒,倡乐在前。难可使悲者」。乃谓少失父母,长无兄嫂,当道独坐,暮无所止(《文选》魏武帝《苦寒行》注作「当道独居,暮无所宿」)。于此者,乃可悲耳。乃援琴而鼓之。晋王酸心哀涕曰:「何子来迟也(《御览》五百七十七)」。
桓子新论:求辅 其十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夫圣人乃千载一出,贤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见者也(《文选·刘越石劝进表》注,《三国名臣赞》注,《博奕论》注,《吊魏武帝文》注)。
乌生(乐府云。一曰乌生八降子。《诗纪》同。) 汉 · 两汉乐府
乌生八九子。
端坐秦氏桂树间。
唶我。
秦氏家有游遨荡子。
工用睢阳强苏合弹。
左手持强弹两丸。
出入乌东西。
唶我。
一丸即发中乌身。
乌死魂魄飞扬上天。
阿母生乌子时。
乃在南山严石间。
唶我。
人民安知乌子处。
蹊径窈窕安从通。
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
射工尚复得白鹿脯。
唶我。
黄鹄摩天极高飞。
后宫尚复得烹煮之。
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
钓钩尚得鲤鱼口。
唶我。
人民生各各有寿命。
死生何须复道前后(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八。《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六。又《文选》二十七从军诗注作古乌生八九子歌。引黄鹄摩天极高飞一句。《初学记》三十引间、弹两韵。《御览》三百五十引间、丸二韵、九百六引白鹿以下四句。又九百十六作魏武乐府。引黄鹄以下二句。)。
雉朝飞操 汉 · 无名氏
雉朝飞操者。齐独沐子所作也。独沐子年七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飞雉雄雌相随。感之。抚琴而歌曰:○逯案。独沐子。琴操序首作沐犊子。是也。《古今注》作牧犊子。
雉朝飞。鸣相和。
雌雄群游于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
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琴操上。《乐府诗集》五十七。朱文公校昌黎集雉朝飞操注引《古今注》。《诗纪前集》四。又《类聚》九十、《御览》九百十七引和、河二韵。○逯案。崔豹《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湣宣王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冠军将军阴叔之妹。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琴特鸣。异于诸妓。善为新声。能为此曲云云。又据昌黎集注。原本《古今注》并载此歌辞。可见此操此歌即后汉末年之新声。查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至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知。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焉。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有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据此西汉末已有雉朝飞操。但其本事与琴操异。且无此歌也。)。
因天变上言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当有阴谋,不宜北行(《魏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灵》:「帝欲北巡冀州,刺史王芬等谋因此作难,上书求起兵。会北方有赤气,不西竟天太史上方」云云「帝乃止」。)。
奏请以立秋择吉日治兵(建安二十一年三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古四时讲武皆于农隙。汉西京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都试车马,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今金革未偃,士民素居,自今已后,可无四时讲武,但以立秋择吉日大朝车骑,号曰治兵上合礼名,下承汉制(《魏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一年」注引《魏书》「有司奏」,又见《宋书·礼志》一。)。
真道冢地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此冢政乎!欲负冢土,勿取冢地中法,取东吉利,慎勿取西北土也。延熹五年七月中旬,真道字直中,以钱八千,从有亲真敖字政直,直弟政升,升二从弟汉宗市冢地,连随地(阙等冢阙二字)吕□连渎海江,广廿二丈,内人北行□渎广皆如前。钱付毕,政等得可中弟□子孙道□□□□治政等冢左是冢西,中等冢左东北祠舍地,中等子孙□□□子孙但得宿山居留,不得争舍地,争讼。天帝诛疾,勉崇孝道。先人之约,读如□□□愿此书位□所坚次比□人(阙一字)相爱必□□□不得违犯。□诸存子孙□益中阙钱酒饭子孙吉不益,有所取出,即不利。后冢东行广五丈,北行不得作冢。可示后世冢前也。后世作冢,从此冢后,并冢北行门出西□地也(《隶续》十九)。
窆石铭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沛国临濉时窆石室。永建六年五月十五日,太岁在未,所遭作大吉利窆石室,侯为归我有之(《广种书跋》:宋元祐二年,永城下得石如丰碑,其上刻铭。)。
移书曹公 汉 · 黄巾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魏志·武纪》初平三年注引《魏书》,「贼乃移书太祖。」)。
说袁绍袭许 东汉 · 田丰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机动,斯其时也(《后汉·袁绍传》。)。
谏攻许 东汉 · 田丰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曹操既破刘备,则许下非复空虚。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今不如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后汉·袁绍传》,又见《魏志·袁绍传》,少首二语。)。
与任彦贤书 东汉 · 张升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缠绵恩好,庶蹈高纵(《文选·潘岳西征赋》注,《寡妇赋》注,《陆机赠冯文熊诗》注,又《吊魏武帝文》注,「恩」作「惠」,「蹈」作「赋」)。今将老弱,处于穷泽。渐渍汀泞,当何聊赖(《文选·七命》注。)。
说曹公 东汉 · 袁涣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自大乱以来,十数年矣,民之欲安,甚于倒悬,然而暴乱未息者,何也?意者政失其道欤!涣闻明君善于救世,故世乱则齐之以义,时伪则镇之以朴。世异变,治国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若夫兼爱天下,而反之于正,虽以武平乱,而济之以德,诚百王不易之道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魏志·袁涣传》,「涣得归太祖。涣言曰」云云。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九,「涣说操曰」。)。
理李膺等疏 东汉 · 应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三
昔秦人观宝于楚,昭奚恤莅以群贤;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窃见左校施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等,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莒仆,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今膺等投身强御,毕力致罪,陛下既不听察,而猥受谮诉,遂令忠臣同愆元恶。自春迄冬,不蒙降恕,遐迩观听,为之叹息。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徵张敞于亡命。绲前讨蛮荆,均吉甫之功。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膺著威幽、并,遗爱度辽。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乞原膺等,以备不虞(《后汉·李膺传》)。
政论 其三十四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及其出也,足以济世宁民(《文选·诸渊》碑注,又陆机《吊魏武文》注)。
召诣尚书问状对 东汉 · 襄楷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七
臣闻古者本无宦臣,武帝末,春秋高,数游后宫,始置之耳。后稍见任,至于顺帝,遂益繁炽。今陛下爵之,十倍于前。至今无继嗣者,岂独好之而使然乎(《后汉·襄楷传》,又袁宏《后汉纪》二十二作「遂益昌炽也」案天市内宦者四星,不在太微中,而在市中,明宦者但当侍,不当预内。今乃处古常伯之位,决谋于中,倾动内外,恐非天意也。则与前《复上书》语相涉。)?
秋胡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宋书》原注。一本云。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掩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乃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四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九杂诗注引二句。○逯案。有何三老公。三殆一之讹字。何一为汉习语。汉简多此例。如何一男子是。又选注引文与宋志异。盖是则据魏武集。)。
善哉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六解。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诗纪》同。○《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五颜延之夏夜呈从兄诗注作魏文帝善哉行。引叙一韵。○逯案。操父嵩。因避董卓乱。赴琅邪。为陶谦所杀。其时在中平六年以后。而操已三十五六岁。不应有夙贱罹孤苦自以思所怙之句。疑此非孟德之诗。《宋书》盖传写有误。)。
鸡赋序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一
鹖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鹖为冠,像此也(《大观本草》十九《鹖鸡》,案:魏武赋可见者,仅此三事耳。《初学记》二十四引魏武《槐赋序》云:「王粲直登贤门。」以《艺文类聚》八十校之,则文帝作也。故不录)。
请爵荀彧表(建安八年) 其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一
守尚书令荀彧,自在臣营,参同计画,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及彧在台,常私书往来,大小同策,诗美腹心,传贵庙胜,勋业之定,彧之功也。而臣前后独荷异宠,心所不定。彧与臣事通功并,宜进封赏,以劝后进者(袁宏《后汉纪》二十九。建安八年七月,曹操上言。案:此与《别传》之表相当,而文全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