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士安”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请选用提转长吏官奏知谏院时作)1050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包拯集》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王者之总治天下也,内则宰臣、百执事,外则按察之官、刺史县令而已。
若中外各得其人,协心以济,则陛下垂拱仰成,无为无事矣。
转运使提点刑狱,在乎察官吏之能否,辨狱讼之冤滥,以至生民利病,财赋出入,莫不莅焉。
事权至重,责任尤剧,设非其人,则一路受敝。
如州县之职不举,按察之吏又不以闻,则朝廷无繇而知,是一方之民有终无告者矣。
汉宣帝曰:「与我共理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刺史县令,耳目接于民事,政令所出,惨舒攸系。
今朝廷既已轻授,又数数更易,其才者虽有育民济治之具,亦乌所施设哉,又况庸庸者乎!
今粗举一二,条陈如左:窃见近日除授转运使,但理资序,不甚选择,如江西刘纬利州路李熙辅,皆知识庸昧,众所共知;
提点刑狱,亦未甚得人,若广西潘师旦江东令狐挺京西张士安河东席平,皆素非干敏之才,又无廉洁之誉,猥当是选,宜乎不任其职。
虽近例并委两制奏举,然所举之人,或才有合格,以微文不用,故不才者往往进焉,乃是诃其细而忽其大,恐非任才之意也。
欲乞今后应除转运使,先望实而后资考,则所得精矣。
凡举提刑,若保荐之人不协公议,即乞责其谬举,别委他官。
如此,则可绝徇私之请矣。
刺史县令,前后条约,非不丁宁,其中滥进者亦众:如曹琰通判便授润州大郡,果非理决人致死;
又闻韩松鼎州,缘本州控接蛮界,居常屯治军马,旧系武臣知州,后乞选差文资,况韩松累任以不治闻,岂可当此边任乎!
欲乞今后应差知州,并令有司精覈治状,审验人才,以州郡繁简要僻,差而授之,庶几不至败事。
所有奏举县令,即令流内铨选注繁剧不治之邑,是则民瘼少苏,而和气可召矣。
伏望圣慈申命宰府,举而行之,则天下幸甚。
请勘阎士良庆历四年1044年盛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许州通判太常博士张士安奏,准敕赴蔡州制勘驻泊都监阎士良知州陈述古互相奏论,兼准敕连陈述古状。
据官员人吏僧尼等首,阎士良强买骡马牛羊,及乞取钱物,共七十五状;
并据士良述古私役兵士,恣横不公事。
其出榜召到陈首阎士良八十七状,不敢一例根勘,已送本州及申奏者。
窃缘阎士良陈述古互论不法事件至多,所出榜召到陈首阎士良八十七状,亦合画时行遣,不合却送本州,显属避事。
欲乞特降指挥,令本勘官将所召到陈首士良八十七状,疾速理勘,一就结案。
兼访闻一行干连人数不少,炎酷方炽,缧系颇久,罪非本犯,情实可悯。
且干连人等,应系照證,各有归著。
如该杖罪已下之人,亦乞令本处一面先次决遣疏放,盛暑之际,免淹刑禁。
重建商王庙大殿之记绍圣四年六月 北宋 · □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
夫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故非特爱戴于一时,而成千古之淳风;
非特安保于一代,而为万世之钦崇也。
道备广而无外,德施久而无泯。
历代数多,继世幽远,真贤圣之君,安能至于是哉。
覃怀郡沁阳之东鄙,据大河有陵,陵上起于严祠,其来旧矣,故号曰商王神也
其王之始也,封宋之盛美,遂致隆平。
故上则应于天心,下则应于民望
至于昆虫草木,无不被泽。
其陵之左有疃,名曰南陵
陵之右有疃,名曰商村。
东有孟津之口,名曰宋家渡;
西北连沁阳之地,号曰万岁乡
故知王者之迹,因以名云。
其神之福也,应□于民心,四时序,五谷丰,风雨节,寒暑时。
昔于庆历八载,黄沁大溢,洪波倒岸,摧至陵下。
居民忧被怀山之虞,负□□腹之苦,四方□□□□期来集,躬伸虔恳,祷于神者。
回见危岸之际,流火交光,灼然拒敌,其水□□复故。
则知神之所赐,□□□不轻而□□□□□□可谓不忧而欢矣。
自庆历逮今,凡五十馀岁,□笾弗绝,内外安息,远者近者,莫不赖焉。
绍圣纪号四年,继有居人都□□□主王昱王思等,纲领众人,乐崇新制。
信言既发,群心协从。
谓前宇之隘,则益之以广;
谓材故之朽,则革之以新。
复见殿宇岑巍,□□翼舒。
檐飞碧瓦,欲敞秋光;
江亘飞梁,如吞暮雨。
神仪有赫,绘事无遗。
所谓王君之图始,众人之乐成也。
迄于我圣朝,光宅函夏,治崇,奄有八纮,威加四海,以礼齐民,脩仁来远。
庙貌致严,岂敢有遗?
垂于礼经,载于祀典。
考其□则无滥享之仪,穷其本则乏虚受之议。
功既告成,居人纪辞为请。
友熟其事迹,不获多让,聊书琬琰,用谨岁月云尔。
大宋绍圣四年岁次丁丑六月癸未朔初九日辛卯志。
怀州武陟县万岁乡拓王管拓王村都维那王昱,男王弁、王全、王谨、王顺王庆
南陵副维那王立,男王思王密,孙□□、王朋
□主王贵、宋备、王永锡张士安张昌、王简、王钦、牛宗庆、王通、王海、董斌。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一○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