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移书梁益二州太平真君三年 北魏 · 宜勒库莫提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我大魏之兴,德配二仪,与造化并立。
夏、殷以前,功业尚矣,周、秦以来,赫赫堂堂,垂耀先代。
逮我烈祖,重之圣明,应运龙飞,廓清燕、赵。
圣朝承王业之资,奋神武之略,远定三秦,西及葱岭东平辽碣海隅服从,北暨钟山,万国纳贡,威风所扇,想彼朝野,备闻威德。
往者刘、石、符、姚,递据三郡,司马琅邪,保守扬、越,绵绵连连,绵历年纪。
数穷运改,宋氏受终,仍晋之旧,远通聘享。
故我朝廷解甲,息心东南之略,是为不欲违先故之大信也。
而彼方君臣,苞藏祸心,屡为边寇。
庚午年,密结赫连,侵我牢、洛,致师徒丧败,举军囚俘。
我朝廷仁弘,不穷人之非,不遂人之过,与彼交和,前好无改。
南秦王杨玄识达天运,于大化未及之前,度越赫连,远归忠款。
玄既即世,弟难当忠节愈固,上请纳女,连婚宸极,任土贡珍,自比内郡,汉南白雉,登俎御羞,朝廷嘉之,授以专征之任。
不图彼朝计疆场之小疵,不相关移,窃兴师旅,亡我宾属。
难当将其妻子,及其同义,告败关下。
圣朝怃然,顾谓群臣曰:「彼之违信背和,与牢、洛为三,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是若可忍,孰不可忍」!
是以分命吾等磬声之臣,助难当报复。
使持节侍中都督雍秦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建兴公吐奚爱,率南秦杨难当祁山南出,直冲建安,命南秦自遣信臣,招集旧户。
使持节侍中都督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淮阴皮豹子员外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南益州刺史建德公库拔阿浴河引出斜谷,厄白马之险。
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雍州刺史南平公娥后延出自骆谷,直截汉水
冠军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建平公宗𦋎,使持节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梁州刺史顺阳公刘买德,平远将军永安侯若干内亦千出自子午,东袭梁、汉。
使持节侍中都督、荆梁南雍三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故晋谯王司马文思宁远将军荆州刺史襄阳鲁轨南趋荆州
使持节都督洛豫州河内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淮南王直勤它大翰为其后继。
使持节侍中都督益宁三州诸军事、领护西戎校尉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晋琅邪王司马楚之南趣寿春
使持节侍中都督扬豫兖徐四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徐充二州刺史、东安公刁雏东趣广陵,南至京口
使持节侍中都督青兖徐三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青徐二州刺史、东海公晋元显子司马天助直趣济南
十道并进,连营五千,步骑百万,隐隐桓桓
以此屠城,何城不溃,以此奋击,何坚不摧。
邵陵、践士,区区齐、晋,尚能克胜强楚,以致一匡,况大魏以沙漠之突骑,兼咸、夏之劲卒哉!
若众军就临,将令南海北岩,江湖南溢,高岸垫为浦泽,深谷积为丘陵,晋馀黎民,将云集雾聚,仇池之师,㩻䧢山谷之中,何能自固。
彼之所谓肆忿于目前之小得,以至于败亡之大失也。
信陵君济穷鸠之危,义士归之,故我朝廷欲救难当投命之诚,为此举动。
既而爱惜前好,犹复沈吟,多杀生生,在之一亡十,仁者之所不为。
吾等别爱后自驰檄相譬书。
若摄兵还反,复南秦之国,则诸军同罢,好穆如初。
若距我义言,狠愎遂往,败国亡身,必成噬脐之悔。
望所列上彼朝,惠以报告(《宋书·索虏传》。虏镇东将军武昌王宜勒库莫提移书、益二州,往伐仇池,侵其附属,而移书越诣徐州。)
乞遣高平兵赴仇池 北魏 · 皮豹子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义隆增兵运粮,克必送死。
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
其统万、安定二镇之众,从戎以来,经三四岁,长安之兵,役过期月,未有代期,衣粮俱尽,形颜枯悴,窘切恋家,逃亡不已,既临寇难,不任攻战。
士民奸通,知臣兵弱,南引文德,共为唇齿。
计文德去年八月与义隆梁州刺史刘秀之同征长安,闻台遣大军,势援云集,长安地平,用马为便,畏国骑军,不敢北出。
但承仇池局人称,台军不多,戍兵鲜少,诸州杂人,各有还思,军势若及,必自奔逃,进军取城,有易反掌。
承信其语,回趣长安之兵,遣文德萧道成、王虬等将领来攻武都、仇池,望连秦陇
进围武都,已经积日,畏臣截后,断其粮路,关镇少兵,未有大损。
今外寇兵强,臣力寡弱,拒贼备敌,非兵不拟,乞选壮兵,增戍武都,牢城自守,可以无患。
今事已切急,若不驰闻,损失城镇,恐招深责。
愿遣高平突骑二千,齐粮一月,速赴仇池
且可抑折逆民,支对贼虏。
须长阙、上邽、安定戍兵至,可得自全。
粮者民之命也,虽有金城汤池,无粮不守。
仇池本无储积,今岁不收,若高平骑至,不知云何以得供援?
请遣秦州之民,送军祁山,臣随迎致(《魏书·皮豹子传》)
乞遣大军助击梁会表 北魏 · 封敕文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安定逆贼帅路那罗遣使赍书与逆帅梁会,会以那罗书射于城中,那罗称纂集众旅,克期助会。
仇池城李洪自称应王,天授玉玺,擅作符书,诳惑百姓。
梁会遣使招引杨文德,而文德遣权寿胡将兵二千人来到会间,扇动州土,云李洪自称应王,两雄不并,若欲须我,先杀李洪,我当自往。
梁会欲引致文德,诱说李洪来入东城,即斩洪首,送与文德
仇池镇将、淮阳公豹子遣使潜行,以今月二十四日来达臣镇,称杨文德刘义隆职爵,领兵聚众,在仇池境中,沮动民人,规窃城镇。
且梁会反逆以来,南句文德,援势相连,武都氐羌,尽相唇齿,为文德起军,所在屯结,兵众已集,克来不远。
臣备边镇,与贼相持,贼在东城,隔墙而已。
但以腹背有敌,攻城有疑,计度文德,克来助会。
文德既至,百姓响应,贼党遂盛,用功益难。
文德未到,复未熟,事宜速击,于时为便。
伏愿天鉴,特遣大军,助臣诛剪(《魏书·封敕文传》。敕文表未及报,梁会逃遁。敕文纵骑摄之,死者大半。)
诏皮欢喜太和元年十二月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
夫忠臣生于德义之门,智勇出于将相之族。
往年氐羌放命,侵窃边戍,都将皮喜梁丑奴等,或资父旧勋,或身建殊效,威名著于庸汉,公义列于天府,故授以节钺,委阃外之任。
并罄力尽锐,克荷所司,霜戈始动,蚁贼奔散,仇池旋复,民夷晏安。
及讨葭芦,又枭凶丑。
元恶俱歼,窥𨵦永息,朕甚嘉之。
其所陈计略,商校利害,料其应否,宁边益国,专之可也。
今军威既振,群愚慑服,革弊崇新,有易因之势,宽猛之宜,任其量处,应立郡县者,亦听铨置。
其杨文度、杨鼠亲属家累,部送赴台。
仇池南秦之根本,守御资储,特须丰积,险阻之要,尤宜守防,令奸觇之徒,绝其侥倖。
勉勤戎务,绥静新俗,怀民安土,称朕意焉(《魏书·皮豹子附传》。皮喜仇池镇将,攻拔葭芦城,斩杨文度孝文诏。案:欢喜豹子第八子。《传》作「」,《北史》作「怀喜」。)
诏皮欢喜速城骆谷太和二年冬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
卿受命专征,薄伐边寇,军威所及,即皆平荡,复仇池之旧镇,破葭芦之新邦,枭擒首逆,克剪凶党,勋庸之美,朕无间然。
仇池国之要藩,防守事宜,尤须完实。
从前以来,骆谷置镇,是以奸贼息窥窬之心,边城无危败之祸,近由徙就建安,致有往年之役。
前敕卿等部率兵将骆谷筑城,虽有一时之勤,终致永延之固。
而卿等不祗诏命,至于今日,徒使兵人稽顿,无事间停,方复曲辞,表求罢下,岂是良将忘身、忧国尽忠之谓也?
诸州之兵,已复一岁,宜暂戮力,成此要功。
卿等表求来年筑城,岂不更劳兵将
孰若因今兵势即就之,一劳永逸,事不再举也。
今更给军粮一月,速于骆谷筑城,使四月尽,必令成就讫。
若不时营筑,乃筑而不成,成而不固,以军法从事(《魏书·皮豹子附传》)
袁尚书相公襄阳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
皇帝惠慈元元。
夙寤晨兴。
柬求官师。
寄重方国。
癸未诏书以地官淮阳公抚封于汉南
公以全才硕望。
为上所器任。
故命相之初。
公登右辅
维藩之选。
公在东郡
徵还不累月。
而推毂于兹。
中外宣力。
安危注意。
其以导迎休和。
辉耀光明。
恺悌四鬯。
英华外发。
心诚求之。
无不及焉。
洪范之有猷有守。
中庸之不疚不跲。
申伯之柔惠且直。
次公之外宽内明。
皆优为之。
赞画辰告。
节印照路。
汉廷公卿。
留欢不足。
少傅荥阳公
首为诗文二百言以饯。
荥阳公贵仕三朝。
算秉国成。
巨源之启事。
子房之优佚。
迅发丽则。
如黄钟白珩。
襄岘之风物。
会离之情状。
尽在是矣。
方今在上。
理臻平明。
罢宰政之臣。
或寄崇元侯
或服在大僚。
然后见南国滔滔之盛。
大廷济济之美。
鄙人以鸿私宽宥。
犹污文昌宫
方谓与公入奉朝请
归联衡轭。
今则命赐倍厚。
岂敢复以少别为怆耶。
曹官诸曹两掖近臣侍继荥阳之唱者。
凡若干篇。
列于左方。
春三月
礼部尚书扶风郡公权德舆载之序。
唐前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使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李公二州慰思述 中唐 · 庾承宣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五
彼思者谁。思李公也。
所慰者何。慰邦人也。
曷以思之。政成而惠及也。
曷以慰之。刻石而播美也。
侯其能纪其所以慰。今节度使淮阳郡公袁公尚贤嘉善之旨也。
于戏。郡国者。
土地人民之谓也。藩镇者。
军旅鈇钺之谓也。皇家综覈名实。
襟束体要。上有成则。
下无分权。于是庆位宠命极其数。
杀生刑赏专其柄。政理教化仰其成。
任之莫大也。事之莫重也。
唯其聪明可以尽听览。唯其材智可以适利害。
唯其忠诚可以竭肺肝。然后能耸动乎偫伦。
师范乎四方。作帝垣翰
为人膏泽。历选授命。
非全器备用。则不称兹职焉。
德宗临御既久。锻鍊惟精。
鉴洞偫下。举无遁情。
以四方之少事。专将帅于贤良。
得礼乐诗书之精英。尽典法政化之根本。
居则物受其福。厎于康宁。
去则人慕其德。形于谣咏。
古之作者。又何加焉。
贞元岁。公自给事中累月除尚书右丞
上方倚以为辅。而偫望佥属。
会东军阙帅。时许蔡不靖。
抚安镇定之寄。咸又与能。
用贤先于急病。简兵符于注意。
是使泽润之功。未及于天下。
乂安之理。独赉于一方。
麾幢既行。宠冠偫后。
兹镇之地。据当要害。
风俗之旧。号为坚强
兵甲精而气胜。疆土沃而人逸。
界大藩之雄盛。迩王畿之德泽。
善否之政。难于厥初。
矧自贾相国之宽厚居外。略其法度。
李仆射以制作求理。未及惠化。
姚以静而潜用。卢以促而不暇。
军虽和未及于整。人虽安未遂其泰。
官虽备未尽其理。法虽张未一其门。
遂使强力暴气。时黩武经。
黠胥豪家。时渔细民。
署职禄士。时或倖致。
断刑察狱。时或情及。
公乃明示画。立程轨。
利衔筴以谨其不度。峻堤防以遏其淫心。
开通耳目。改易视听。
先之以端庄肃怠惰。齐之以精爽攻矫诬。
清明烛于无间。机权制于有眹。
十万之室。不可以户晓。
三军之众。不可以心期。
正身行令。罕不率俾。
桉典籍。无冗员以败法。
阅部伍。无宠私以居职。
入闾井。有敬让礼节以厚俗。
行田野。无污莱芜秽之不理。
储仓库本乎节用。水旱因得而备也。
从人欲本乎省事。教化因得而兴也。
苟理道之可究。志意之可留。
小无不勤。大无不备。
一贯其道。七年有初。
公积孝友发为聪明。本学术施于政事。
俨容而居公可畏。庄色而非义不干。
手衡目镜。毫釐无隐。
操松心。风霜彊劲。
春秋称子产以宽猛相济为善理。晋史美元凯以文武尽在为全材。
古今异时。贤哲同道。
今皇帝纂大统之二岁元和纪号。
方将郊上元。谒清庙。
乃询大政于二三元老。俾第郡国之声绩。
懿重望以居内。副祀之任。
历永岁时。诏书遂东。
有待而起。及黄霸赴召。
韩侯入觐。营舍空其将校
府署尽其官吏。巷无有居。
室无有处。或拥塞遮边。
或馔酒馈饩。咸曰兽草鱼水。
夫何所依。寒裘饥食。
复何所自。思念之音。
亹亹不绝者。逮于今焉。
夫民者氓也。未易其感动。
庶者众也。又难其一心。
非功利之积及于下。惠泽之渐渍自久。
胡不唱而同和。不约而同期。
诚之所孚。在物知感。
自后出镇浙右。入掌邦计。
声先路以人悦。政不言而事理。
由滑之所以著焉。淮阳公代公守镇。
琴瑟异质。雅音同致。
邦人重濡其厚惠。是用思报其前政。
于是左厢押牙兼御史大夫房士右厢押牙兼御史大夫范山才摄白马县卢乾真洎耆老张西云等。诣庭诣阁。
宣赞功德。淮阳公乃迹事录实。
累表上闻。愿刊石垂休。
以慰人望。公遂恳白执政
让形于色。由是所请。
不时得下。淮阳公叹曰。
仁极于政。义臻于让。
诚君子之用心也。纪事扬美之道。
其在予乎。今宜名碑。
遂贤者之志。述于文。
抒东人之思。顾谓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庾承宣
从事在兹。详备闻见。
盍叙之而昭示永永焉。公名元素
字大朴。其先赵郡人也。
崇基峻源。清门茂阀。
历官之前后。修身之事业。
则纪名臣。传循良
得以耀竹帛焉。今不书。
不敢专也。乃编邦人之咏。
系于篇末。俾采诗之官。
得以荐馨香云。其辞曰。
我所思兮之阳。气熙愉兮物芬芳。
枯者茂兮焚者息。曷以比之公之德。
我所思兮亲之慈。察痛痒兮知寒饥。
充寒饥兮延性命。曷以比之公之政。
我所思兮正始音。薰然和兮天地心。
敬让兮去奸诈。曷以比之公之化。
我所思兮鉴澄澈。净冰玉兮皎霜雪。
幽隐尽兮研精英。曷以比之公之明。
我所思兮河之水。靡昼夜兮波㳽㳽。
我所思兮嵩岳之名山。仰申甫兮霄汉间。
居霄汉兮兴云雨。霖旱岁兮泽九土。
俾吾侯兮终获祜。望而祝之享天祚。
窦巩 唐 · 褚藏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府君讳巩
字友封
家世所传。
载于首序。
府君元和二年进士
与今东都留守左仆射孙公故吏部侍郎兴元节度使王公源中中书舍人崔公咸制诰李公正封同年上第。
府君世传五言诗。
颇得其妙。
故相淮阳公滑台
辟为从事
释褐授秘校
淮阳移镇渚宫
迁岘首。
协律郎
二府专掌奏记
淮阳下世。
司空公平镇青社
辟公为掌书记
又改节度判官副使
累迁至大理评事监察御史里行殿中侍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
加章服。
后辥公入为民籍。
府君侍御史
司勋员外郎
刑部郎中
文昌故事文酒之为。
由公复振也。
故相左辖元稹观察浙东。
固请公副戎。
分实旧交。
辞不能免。
遂除秘书少监兼中丞
加金紫。
无何。
元公下世。
公亦北归。
道途遘疾。
迨至辇下。
告终于崇德里之私第。
享年六十。
有子六人。
长曰景馀。
疾殁世。
次师裕。
见任晋阳
俱力学修文。
孝敬相率。
公温仁华茂
风韵峭逸。
遇境必言诗。
言之必破的。
佳句不泯。
传于人閒。
文集散落。
未暇编录。
六忆 其三 赵雪岩 明 · 顾璘
 押词韵第五部
年殊交匪僭,道合意自谐。
吾慕淮阳公,抗俗敞高怀。
山岳凝莫动,江海荡无涯。
不言与不笑,一静众妙该。
冲夷自为宝,任取世嫌猜。
乡闾称长者,翕尔归于䰄。
蹇劣愧非偶,狂斐得所裁。
温温琼瑶泽,时获沾尊罍。
不见倏三月,鄙吝萌旧荄。
安得一披对,青天云雾开。
可念不可即,展转令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