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渡江誓 东晋 · 祖逖
出处:全晋文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又《御览》四百八十引《晋中兴书》。)。
下书修祖氏坟墓 后赵 · 石勒
出处:全晋文
祖逖屡为边患,逖北州士望也。傥有首丘之思,其下幽州,修祖氏坟墓,为置守冢二家(《晋书·载纪·石勒传》下,又《十六国春秋》十三。)。
讨石勒檄(建武元年六月己巳) 东晋 · 晋元帝
出处:全晋文卷八
逆贼石勒,肆虐河朔,逋诛历载,游魂纵逸。复遣凶党石虎季龙犬羊之众,越河南渡,纵其鸩毒。平西将军祖逖帅众讨击,应时溃散。今遣车骑将军、琅邪王裒等九军,锐众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逖节度。有能枭季龙首者,赏绢三千匹,金五十斤,封县侯,食邑二千户。又贼党能枭送季龙首,封赏亦同之(《晋书·元帝纪》。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二。)。
征西将军庾亮移镇石城议 东晋 · 蔡谟
出处:全晋文
时有否泰,道有屈伸。暴逆之寇虽终灭亡,然当其强盛,皆屈而避之。是以高祖受黜于巴汉,忍辱于平城也。若争强于鸿门,则亡不终日。故萧何曰“百战百败,不死何待”也。原始要终,归于大济而已。岂与当亡之寇争迟速之间哉!夫惟鸿门之不争,故垓下莫能与之争。文王身圮于羑里,故道泰于牧野;句践见屈于会稽,故威申于强吴。今日之事,亦由此矣。贼假息之命垂尽,而豺狼之力尚强,宜抗威以待时。
或曰:“抗威待时,时已可矣”。愚以为时之可否在贼之强弱,贼之强弱,在季龙之能否。季龙之能否,可得而言矣。自勒初起,则季龙为爪牙,百战百胜,遂定中国,境土所据,同于魏世。及勒死之日,将相内外欲诛季龙。季龙独起于众异之中,杀嗣主,诛宠臣。内难既定,千里远出,一攻而拔金墉,再战而斩石生,禽彭彪,杀石聪,灭敦权,还据根本,内外并定,四方镇守,不失尺土。详察此事,岂能乎,将不能也?假令不能者为之,其将济乎,将不济也?贼前攻襄阳而不能拔,诚有之矣。不信百战之效,而执一攻之验,弃多从少,于理安乎?譬若射者,百发而不一中,可谓之拙乎?且不拔襄阳者,非季龙身也。桓平北,守边之将耳。贼前攻之,争疆场耳。得之为善,不得则止,非其所急也。今征西之往,则异于是。何者?重镇也,名贤也,中国之人所闻而归心也。今而西度,实有席卷河南之势,贼所大惧,岂与桓宣同哉!季龙必率其精兵,身来距争。若欲与战,战何如石生?若欲城守,守何如金墉?若欲阻沔,沔何如大江?苏峻何如季龙?凡此数者,宜详校之。
愚谓石生猛将,关中精兵,今征西之战不能胜也。金墉险固,刘曜十万所不能拔,今征西之守不能胜也。又是时兖州、洛阳、关中皆举兵击季龙。今此三处反为其用,方之于前,倍半之觉也。若石生不能敌其半,而征西欲当其倍,愚所疑也。苏峻之强,不及季龙,沔水之险,不及大江。大江不能御苏峻,而以沔水御季龙,又所疑也。昔祖士稚在谯,佃于城北,虑贼来攻,因以为资,故豫安军屯,以御其外。谷将熟,贼果至。丁夫战于外,老弱获于内,多持炬火,急则烧谷而走。如此数年,竟不得其利。是时贼唯据沔北,方之于今,四分之一耳。士稚不能捍其一,而征西欲御其四,又所疑也。或云:“贼若多来,则必无粮”。然致粮之难,莫过崤函。而季龙昔涉此险,深入敌国,平关中而后还。今至襄阳,路既无险,又行其国内,自相供给,方之于前,难易百倍。前已经至难,而谓今不能济其易,又所疑也。
然此所论,但说征西既至之后耳,尚未论道路之虏也。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鱼贯溯流,首尾百里。若贼无宋襄之义,及我未阵而击之,将如之何?今王士与贼,水陆异势,便习不同。寇若送死,虽开江延敌,以一当千,犹吞之有馀,宜诱而致之,以保万全。弃江远进,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惧非庙胜之算(《晋书·蔡谟传》。庾亮以石勒新死,欲移镇石城,为灭贼之渐,事下公卿,谟议。)。
上疏请简良将 东晋 · 虞预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二
臣闻承平之世,其教先文,拨乱之运,非武不克;故牧野之战,吕望杖钺;淮夷作难,召伯专征;𤞤狁为暴,卫霍长驱。故阴阳不和,擢士为相;三军不胜,拔卒为将。汉帝既定天下,犹思猛士以守四方;孝文志存钜鹿,冯唐进说,魏尚复守。《诗》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折冲之佐,岂可忽哉!况今中州荒弊,百无一存,牧守官长非戎貊之族类,即寇窃之幸脱。陛下登阼,威畅四远,故令此等反善向化。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羯虏未殄,益使难安。周抚、陈川相系背叛;徐龛骄黠,无所拘忌,放兵侵掠,罪已彰灼。
昔葛伯违道,汤献之牛;吴濞失礼,锡以几杖,恶成罪著,方复加戮。龛之小丑,可足不灭。然豫备不虞,古之善教,矧乃有虞,可不为防!为防之术,宜得良将。将不素简,难以应敌。寿春无镇,祖逖孤立,前有劲虏,后无系援,虽有智力,非可持久。愿陛下咨之群公,博举于众。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昔英布见慢,恚欲自裁,出观供置,然后致力。礼遇之恩,可不隆哉!
诚知山河之量非尘露可益,神鉴之虑非愚浅所测;然匹夫嫠妇犹有忧国之言,况臣得厕朝堂之末,蒙冠带之荣者乎(《晋书·虞预传》)!
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麌韵
《晋书》曰:祖逖。元帝时为豫州刺史。躬自俭约。督课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慨。乃歌曰: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晋书》祖逖传。《御览》九百七十九。《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豫州歌。○逯案。《御览》二百五十八引祖逖别传童谣。与此略异。谣云。幸哉遗民免豺虎。三辰既明遇慈父。玄酒清醪甘瓠脯。亦何报恩歌且舞。)。
祖逖碑 东晋 · 袁宏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七
逖为豫州刺史,薨,时君柩未旋,郡寇围城,冲橹既附,城将降矣。勇士五百,抚戈同泣:非祖侯之为,吾谁为死?并力齐赴,卷甲宵起,遂陷坚阵,负戈而反(《御览》三百三十六)。
拟连珠四十四首 其十一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一
盖闻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空思说剑,徒闻枕戈。是以刘琨之英路,莫知自免;祖逖之慷慨,裁能渡河。
从弟去盈墓志铭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古者皇帝轩辕氏没。帝喾高辛氏作。幼而徇齐。长而敦敏。则天下之人用其教者百年。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则天下之人谓之才者八子。赤乌流而白鱼跃。有周武之兴王。彤弓一而卢矢千。有晋文之启霸。虽隐公逊位。哀侯失国。而文之昭也。武之穆也。司徒为五教之官。有社稷焉。有黎人焉。丞相临万几之职。崤函鼎盛。赫奕于朱轮。河洛台阶。昭彰于白玉。积善馀庆。信而有徵。国子进士杨去盈。字流谦。宏农华阴人也。曾祖讳初。周大将军。隋宗正卿常州刺史顺阳公。皇朝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食邑本乡二千五百户。唐虞之稷契。魏晋之裴王。晏婴可以事百君。皋陶为之谟九德。麾盖兵马。人知牧伯之尊。名山大川。地积公侯之气。王考讳安。伪郑王充遥授二十八将。封鄫国公。寻谋归顺。为充所害。皇朝赠大将军。旌忠烈也。陶谦雅尚。祖逖雄心。会天子之蒙尘。见诸侯之释位。虽陈平去就。潜怀仗剑之谋。而石勒凶残。遂及推墙之祸。父某。润州句容遂州长江二县令朝散大夫行邓州司马。文武兼备。清明在躬。人无间言。位不充量。四方取则。孔宣父之践中都。百里非才。庞士元之登别驾。若夫庭生玉树。身带金镮。有卫玠之风神。有张良之容貌。蒋琬之讥盛允。责在司空。陈蕃之对薛勤。志清天下。观其昏定晨省。立身扬名。怪草蔚其休徵。神鱼会其冥感。庄公独叹。闻颍叔之纯深。有道相推。见茅容之尽礼。则闺门雍穆。以孝闻也。辅仁会友。合志同方。晏平仲之善交。鲍叔牙之知我。张堪死日。妻子唯托于朱晖。刘惔生平。风月每思于元度。则朋友之德。若兰芬也。朱穆好学。终日忘餐。谯周研精。欣然独笑。张华四海之内。若指诸掌。班固百家之言。无不穷究。钩深致远。悦邱坟也。八音繁会。五色章明。动天地而感鬼神。序人伦而成孝敬。阳台并作。楚襄王赐云梦之田。上林同时。汉武帝给尚书之笔。则琼敷玉藻。未足多也。自摄齐东序。撰杖西胶。唯宰我之能言。贵颜回之有德。成如麟角。道尊于璧水之前。翼若鸿毛。俯拾于金门之下。方将咫尺宣室。扈从明庭。申贾谊之忠谠。尽扬雄之规谏。豫章七载。擢修干而耸长条。有鸟三年。搏积风而运沧海。岂期数有迍否。天无皂白。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盖有是夫。古人有言。没而不朽者。此之谓也。春秋二十有六。以上元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殁于京师胜业里。呜乎哀哉。至仪凤四年十二月二日。归葬于华阴之某原。不忘本也。山河郁郁。松柏苍苍。骨肉闭兮归后土。魂魄游兮思故乡。三荆摇落。五都悲凉。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忘。呜乎哀哉。铭曰。
高掌远蹠。浊泾清渭。天子诸侯。司空太尉。星辰鼓舞。山泽通气。道在者尊。德成为贵。贾家三虎。伟节最怒。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剑光冲斗。璧气浮江。据于道德。闻于家邦。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朝歌不入。盗泉不饮。垂露崩云。繁纮缛锦。明经太学。射策鸿都。扬名天子。高揖司徒。鳞翮将运。波涛不虞。子之丧也。良可悲夫。瞻望不及。伫立以泣。唯见黄埃。心伤以摧。踯躅兮徘徊。呜乎兮哀哉。长夜漫漫何时旦。魂兮魂兮归去来。
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 唐 · 释灵廓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碑前阙两行半计一百十六字)高躅者惟□明明(阙五十六字)周□□□□□□尚□辅□□茂(阙七字)摛祥金车□□□□祖□□□任(阙七字)垂仁位居(阙三十二字)州刺史□陵郡开国公食邑七百户。祖讳昱。梁衡山郡太守(阙十九字)上仪同三司□□□三州刺史(阙二十三字)湛叔度之□陂□云千里搏风九万□□珠之□器宏略(阙十九字)崇班□□仁□方膺厚秩□□□武异代同荣。父讳瓒。梁著作随西□司功□□□朝□州清池县令介州司马上柱国丹阳县开国公。月宇干峙□□□□□□山(阙十三字)两仪之□气黄中玉润。应九德之淳和。林林服武库之锋。灼灼□翰林之□曩者伏□宏赡方□著作之荣□□□高言从展骥之职。而芳徽懿范(阙十字)。通□□□□州刺史安西都护上柱国燕容县开国公。局度端凝。干能强济。量包江海。气蕴风云。孕彼人英。□兹天爵。委质从政。践丹地而光缉帝猷。露冕颁条。辟彤帷而宏□□□□□辟房之故事。则□冠当时。嗣伯举之高踪。乃荣超望表。冯野王之兄弟。璧合珠联。潘安仁之□德。花明锦缋。岂与夫八龙腾蔼。照灼前书。两凤飞英。锵洋后叶而已。公积庆蓝田。耿长虹之□□分枝□菀。挺□日之□□□□□□天姿韶亮。俨乎风骨。□川三箧。洞晓神机。洛阳万卷。暗符灵府。言泉泻态。接翰海以疏澜。□圃含葩。拥词条而振缛。玉帐金坛之妙。回鸾返鹊之奇。绿沈明月之□□□□□之刃□□怀抱。囊括古今。□万善于心台。问群言于玉吻。晋司空之博物。才敷辩剑之言。鲁司寇之多闻。犹述对日之说。含章□□岂曰同年。既而渐陆迁莺。即抚翔鹓之化。登(阙七字)之□至总章元年特授使持节廓州诸军事守廓州刺史。散官如故。总章二年授使持节渭州诸军事渭州刺史。散官如故。至咸亨元年□使持节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守池州刺史(阙十一字)。演雅克劭。干略兼优。历职□□才挺仁明之誉。摄官方镇。载彰抚驭之材。即试为真。允光朝命。六年转授□□都督七州诸军事守都州刺史。散官如故。诏云。体质(阙十字)克播威(阙九字)其年转授使持节许州诸军事守许州刺史。散官如故。至咸亨五年授中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四州诸军事守秦州都督。诏云。器识沈敏。理怀开(阙十四字)孤(阙七字)崇朝□□秩奥藩至上元二年授使持节始州诸军事守始州刺史。散官如故。既而绶结□□□□□花之院。印回龟纽。光浮莲叶之津。□仁则□□春风□教则(阙七字)寄□□□□至仪凤四年授中大夫使持节都督四州诸军事守梁州刺史。散官如故。至调露元年授使持节恒州诸军事守恒州刺史。散官如故。诏云。□质端□□用强(阙十七字)审官求材。实资佥议。至宏道元年转授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守宣州刺史。□□□□如故公乃□□驰传。应八命以遐临。建节飞骖。综七□而(阙二十二字)私书□□每杏花春缛。勤黛耜于龙鳞。阶蟀秋吟。整鹓纹于锦室。鲤庭闻训。□□□□□之□圜土□□怪气息长□之坂。三辰既朗。笑祖逖之(阙二十七字)左雄之廉俭六条备举。化轶两岐。百城仰德。恩隆五裤。仓廪□实□□行四□□□父之欢。千里浃神明之训。家殷俗阜(阙三十字)。千群□马□□□之阵□沙万计霜戈腾照日之锋。自谓□□九(阙七字)两柄雄据一方。品汇嗷然。侧足无地。公以□□□□□奉诏□□□□□□风□草□□□□□□振羽字遥飞低□回涂指日□届遂乃躬率子弟。架御氓黎。示以祸福之门。□以短长之□温□一洒。人思挟纩之恩。美喻才沾。士积投醪之□断□飞灰之(阙九字)之□□□四马公乃运不测之深智。纵无穷之远图。或左犄而扼其喉。或右觕以燃其腹。提戈擐甲。接□□□一鼓腾威。九婴俄戮。斯实天波广运庙略(阙二十二字)之绩既覃饮至之歌方永。若乃忠为令德。孝实天经。非忠无以奉帝图。非孝何以通幽显。岂与王□泪柏。宏演纳肝。总而为言。公实□矣。况(阙十二字)规挹清澜而结恋。双桐𨏼景。曳履之响由存。五柳低阴。纳驷之声尚在。而怀章旧邸。遽践通德之门。□□旋乡。还履贵游之路。往者相如入蜀。珂喧濯锦之津。买臣□□磬骇藏符之□□若蓬山羽客。振手长辞。桂阳仙鹤。留歌永逝。至垂拱四年转授使持节相州诸军事相州刺史。勋封如故。诏云。襟情敏裕。器局恬和。早分符瑞之职。历授方隅之任。其年十月□□□州刺史加兼□□□□□封□□县开国侯。诏云。志识沉敏。格器端和。早升荣禄。频参重寄。论功比德。何其谬欤。乃有野径樵夫。江皋逸客。□□□子服冕王孙。相与抗声。各扬言曰。夫立功□□□□寄于(阙九字)播□□乎□素岂使归軿俨盖。攀辕无可逮之悲。去鹢腾漪。挽轴有伤心之痛。道士陶□僧道元僧昙绍僧惠□僧宏□僧智矩僧元济僧惠干周元允陶绍真陆(阙十九字)及州县吏人等六万馀户。惜棠阴之易远。徒留勿剪之诗。□日御□难羁。空切销魂之赋。若不□兹绀□无以绚彼清猷。庶使寰海扬尘。而德声无绝。铭曰。
□□□冑伊祁命族。派演琼□枝分若木。迹膺星象。灵摛岳渎。左貂右蝉。丹轮朱毂(其一)。
龙生渥水。玉产蓝田。诞兹人杰。孕此英贤。匡周翼汉。裂壤开㙻。蛇蟠结组。龟纽乘莲(其二)。
天纵挺生。黄中通理。□□九棘。功□四履。珥笔龙扃。含香帝扆。基仁践孝。渊渟岳峙(其三)。
艺殚元圃。学富蓬台。花笺□□□□□开碧鸡雄辩。雕虬逸才。吞应纳谢。含邹孕枚(其四)。
建节班条。褰䄡问俗。恩归五裤。□存□□□□如□捐□似粟青梧凤丹。黄沙草绿(其五)。
爱洽茕嫠。信沾童马。怀忠据德。矜孤恤寡。蝗移兽去。锦开鹓下。雊麦分岐。吟蝉被野(其六)。
驰骖故里。怀章旧馆。喧卢静夜。鸣鸡警旦。荣庆两归。簪绂双(阙八字)岸(其七)来暮悽歌。
去思缠想。勋铭鼐鼎。恩留苇杖。日新月故。风归云往。俾令范与嘉声。永镂绩于穷壤(其八)。
上高宗封事 初唐 · 魏元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臣闻理天下之柄。有二事焉。文与武也。然则文武之道。虽有二门。至于制胜御人。其归一揆。方今王略遐宣。皇威远振。建礼乐而陶士庶。训军旅而慑生灵。然论武者以弓马为先。而不稽之以权略。谈文者以篇章为首。而不问之以经纶。而奔竞相因。遂成浮俗。臣尝读魏晋史。每鄙何晏王衍终日谈空。近观齐梁书。才士亦复不少。并何益于理乱哉。从此而言。则陆士衡著辩亡论。而不救河桥之败。养由基射能穿札。而不止鄢陵之奔。断可知矣。昔赵岐撰御寇之论。山涛陈用兵之本。皆坐运帷幄。暗合孙吴。宣尼称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则何平叔王夷甫。岂得同日而言哉。臣闻才生于代。代实须才。何代而不生才。何才而不生代。故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士有不用。未有无士之时。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逖击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且知已难逢。英哲罕遇。士之怀琬璧以就埃尘。抱栋梁而困沟壑者。则悠悠之流。直睹此士之贫贱。安知此士之方略哉。故汉拜韩信。举军惊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嗟乎。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至于此也。亦有位处立功之际。而不展其志略。身为时主所知。竟不能尽其才用。则贫贱之士。焉足道哉。汉文帝时。魏尚李广。并身任边将。位为郡守。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常叹李广恨生不逢时。令当高祖日。万户侯岂足道哉。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尔时胡骑凭陵。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时。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而乃远想廉颇李牧。故冯唐曰。虽有颇牧而不能用。近之矣。从此言之。疏斥贾谊。复何怪哉。此则身为时主所知。竟不能尽其才用。晋羊祜献计平吴。贾充荀勖沮其策。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八九。缘荀贾不同。竟不大举。此则位处立功之际。而不得展其志略。而布衣韦带之人。怀一奇。抱一策。上书阙下。朝进而望夕召。何可得哉。臣请历访内外文武职事。五品已上。得不有智计如羊祜。武艺如李广。在用与不用之间。不得骋其才略。伏愿降宽大之诏。使各言其志。无令汲黯直气。卧死于淮阳。仲舒大才。位屈于诸侯相。臣闻帝王之道。务崇经略。经略之术。必仗英奇。自国家良将。可得言矣。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绩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古语有之。人无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彊弱。将有能否。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故赵充国征先零。冯子明讨南羌。皆计不空施。机不虚发。则良将立功之验也。然兵革之用。王者大事。存亡所系。若任得其才。则摧凶而扼暴。苟非其任。则败国而殄人。北齐段孝元云。持大兵者。如擎盘水。倾在俯仰间。一致蹉跌。求止岂得哉。从此而言。周亚夫坚壁以挫吴楚。司马懿闭营而困诸葛亮。俱为上策。此皆不战而却敌。全军以制胜。是知大将临戎。以智为本。汉高之英雄大度。尚曰吾宁斗智。魏武之机神冠绝。犹依法孙吴。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且上智下愚。明暗异等。多算少谋。众寡殊科。故魏用柏直以拒汉。韩信轻为竖子。燕任慕容评以抗秦。王猛谓之奴才。即柏直慕容评智勇俱亡者也。夫中材之人。素无智略。一旦居元帅之任。而意气轩昂。自谓当其锋者。无不摧碎。岂知戎昭果毅。敦诗说礼之事乎。故李信求以二十万众独举鄢郢。其后果辱秦军。樊哙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登时见折季布。皆其事也。当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亦有死事之家而蒙抽擢者。此等本非干略见知。虽竭力尽诚。亦不免于倾败。若之何使当阃外之任哉。后汉马贤讨西羌。皇甫规陈其必败。宋文帝使王元谟收复河南。沈庆之悬知不尅。谢元以书生之姿。拒苻坚天下之众。郗超明其必胜。桓温提数万之兵。万里而袭成都。刘真长期于决取。虽时有今古。人事皆可推之。取验大体。观其锐志与识略耳。明者随分而察。成败之形。昭然自露。京房有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则昔贤之与今哲。意况何殊。当事机之际也。皆随时而立功。岂复取贤于往代。待才于未来也。即论知与不知。用与不用。夫建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言其所能。不言所籍。若陈汤吕蒙马隆孟观。并出自贫贱。勋济甚高。未闻其家代为将帅。董仲舒曰。为政之用。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弦而更张之。乃可鼓也。故阴阳不和。擢士为相。蛮夷不龚。拔卒为将。即更张之义也。以四海之广。亿兆之众。其中岂无卓越奇绝之士。臣恐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臣闻赏者礼之基。罚者刑之本。故礼崇则谋夫竭其能。赏厚则义士轻其死。刑正则君子勖其心。罚重则小人惩其过。然则赏罚者。军国之纲纪。政教之药石。纲纪举而众务自理。药石行而文武用命。彼吐蕃蚁结蜂聚。本非勍敌。薛仁贵郭待封受阃外之寄。奉命专征。不能激励熊罴。乘机扫扑。败军之后。又不能转祸为福。因事立功。遂乃弃甲丧师。脱身而走。幸逢宽政。罪止削除。国家网漏吞舟。何以过此。天皇迟念旧恩。收其后效。当今朝廷所少。岂此一二人乎。且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仁贵自宣力海东。功无尺寸。坐玩金帛。渎货无厌。今又不诛。纵恶更甚。臣以疏贱。干非其事。岂欲间天皇之君臣。生厚薄于仁贵。直以刑赏一亏。百年不复。区区所怀。实在于此。古人云。国无赏罚。虽尧舜不能为化。今罚不能行。赏亦能信。故人间议者。皆言近日征行。虚有赏格。而无其事。良由中才之人。不识大体。恐赏赐勋庸。倾竭仓库。留意锥刀。将此益国。徇目前之近利。忘经久之远图。所谓错之毫釐。失之千里者也。且黔首虽微。不可以欺。得志瞻望恩泽。必因事而生心。既有所因。须应之以实。岂得悬不信之令。设虚赏之科。比者师出无功。未必不由于此。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故商君移木以表信。曹公割发以明法。岂礼也哉。有由然也。自苏定方定辽东。李绩破平壤。赏绝不行。勋仍淹滞。数年纷纭。真伪相杂。纵加沙汰。未至澄清。臣以吏不奉法。慢自京师。伪勋所由。主司之过。其则不远。近在尚书省中。不闻斩一台郎。戮一令史。使天下知闻。天皇何能照远而不照近哉。神州化首。万国共尊。文昌政本。四方是则。轨物宣风。理乱攸在。臣是以披露不已。冒死尽言。且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臣职不稽古。请以近事言之。贞观年中。万年县尉司马元景。舞文饰智。以邀乾没。太宗审其奸诈。弃之都市。及征高丽也。总管张君乂。击贼不进。斩之旗下。臣以为伪勋之罪。多于元景。仁贵等败。重于君乂。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则自馀诸将。岂敢失利于后哉。韩子云。慈父多败子。严家无格虏。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公孙宏有言。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臣恐天皇病之于不广大。过在于慈父。斯亦日月之一蚀也。又今之将吏。率多贪暴。所务唯狗马。所求唯财物。无赵奢吴起散金养士之风。纵使行军。悉是此属。臣恐吐蕃之平。未可旦夕望也。凡人识不经远。皆言吐蕃战。前队尽。后队进。甲坚骑多。而山有氛瘴。官军远入。前无所获。不积谷数百万。无大举之资。臣以为吐蕃之望中国。犹孤星之对太阳。有自然之大小。不疑之明闇。夷狄虽禽兽。亦知爱其性命。岂肯尽死而后进哉。由残迫其人。非下所愿也。必其战不顾死。则其兵法许敌能斗。当以智算取之。何忧不克哉。向使将能杀敌。横尸蔽野。敛其头颅。以为京观。则此虏闻官军钟鼓。望尘却走。何暇前队皆死哉。自仁贵等覆师丧气。故虏得跳梁山谷。又师行必藉马力。不数十万。不足与虏争。臣请天下自王公及齐人。挂籍之口。人税百钱。又弛天下马禁。使民得乘一大马。不为数限。官籍其凡。勿使得隐。不三年。人间畜马可五十万。即诏州县。以所税口钱市之。若王师大举。一朝可用。且虏以骑为彊。若一切使人乘之。则市取其良。以益中国。使得渐耗虏兵之盛。国家之利也。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初唐 · 卢藏用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褰帷
饯酒临丰树,褰帷出鲁阳。
蕙兰春已晚,桐柏路犹长。
祖逖方城镇,安期外氏乡。
从来二千石,天子命唯良。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盛唐 · 李白
押先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引用典故:白鹿 首阳 避朝歌 著祖生鞭 弹剑 巢梧 盗泉 郭泰船 广成子 鲁仲连 仙童驭竹 绕朝策 谢朓 颜公付酒钱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鍊铅。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鎗鎗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
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
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
颜公二(一作三)十万,尽付酒家钱。
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一作眠)。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下马不作威,冰壶照清川。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遂归池上酌,掩抑清风弦。
曾标横浮云,下抚谢朓肩。
楼高碧海出,树古青萝悬。
光禄紫霞杯,伊昔忝相传。
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富贵日成疏,愿言杳无缘。
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避地司空原言怀 盛唐 · 李白
押真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司空原
引用典故:不竞南风 中夜舞 王乔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引用典故:吐长虹 陈平 黄金台 南山戚 割鸿种 过江誓水 太白食昴
遥夜何漫漫(一作何时旦),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一作兵罗沧海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羽林范将军图赞 盛唐 · 李白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羽林列卫,壁垒南垣。
四十五星,光辉至尊。
范公拜将,遥承主恩。
位宠虎臣,封传雁门。
瞻天蹈舞,踊跃精魂。
逐逐鹗视,昂昂鸿骞。
心豪祖逖,气爽刘琨。
名震大国,威扬列藩。
麟阁之阶,粉图华轩。
胡兵百万,横行纵吞。
爪牙帝室,功业长存。
兵要望江南 其二十三 占星第十三(京本列第五) 唐 · 易静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军营内,斗大坠星来。
或是作声长数丈,其间大战将星移(京本作「身摧」),急去免灾危(京本注:「孔明、祖逖,皆有此兆。」)。
兵要望江南 其二十四 占星第十三(京本列第五) 唐 · 易静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军营内,星陨落其间。
拽尾或长三五尺(辛本、川本、京本作「丈」),皆为败阵(辛本、川本、京本作「证」)莫(京本作「欲」)相残,急去免灾(京本作「凶」)奸(孔明、祖逖皆有此兆。)。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并启)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并启:启。今月十七日,公会儒于便庑。稹亦谬容末席,公出棠树之首章,且识其目曰:客有前进士韦张在宋来会学,由我而下,联为五言以美之。诸生怗怗竦竦,各尽词以献公。公则举其摧敌,推案析理,次至数联,应若前定,诸儒有不安者,随为刮削,变嫫为妍。不废暮而珠贯成就。瑕不可掩者,稹六联耳,退而自咎,且盛公之所为,因而次用所联翩贤等五十一字,合为一诗。止咏公之词业力翰,洎生徒学校之事而已也,其于勋位崇懿在国籍,族地清甲编世家,政事德美播讴谣,俭仁慈爱被亲戚,非小儒造次之所尽。大凡受褊狭者不可以语大,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沛所至哉。惶恐无任,俯伏待罪,谨以启陈。不宣,谨启。
引用典故:骏骨 祖逖后施鞭 招徐稚 偷光 戴冯避席
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文翁开学日,正礼骋途年(张秀才正暮,荥阳公首荐登第也)。
骏骨黄金买,英髦绛帐延。
趋风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
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
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
皋夔当五百,邹鲁重三千。
科斗翻腾取,关雎教授先(荥阳公寮吏生徒受诗有百数)。
篆垂朝露滴,诗缀夜珠联。
逸礼多心匠,焚书旧口传。
陈遵修尺牍,阮瑀让飞笺。
中的颜初启,抽毫踵未旋。
森罗万木合,属对百花全。
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戴冯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西蜀凌云赋,东阳咏月篇。
劲芟鳌足断,精贯虱心穿。
浩汗神弥王,飖飏兴欲仙。
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驱驾雷霆走,铺陈锦绣鲜。
清机登穾奥,流韵溢山川。
墨客膺潜服,谈宾膝误前。
张鳞定摧败,折角反矜怜。
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
纤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
卫磬琤鍧极,齐竽僭滥偏。
空虚惭炙輠,点窜许怀铅。
惫色秋来草,哀吟雨后蝉。
自伤魂惨沮,何暇思幽玄(稹病疟二年,求医在此,荥阳公不忍,归之瘴乡)。
喜到樽罍侧,愁亲几案边。
菁华知竭矣,肺腑尚求旃。
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
老叹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瓦砾难追琢,刍荛分弃捐。
漫劳成恳恳,那得美娟娟。
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移时停笔砚,挥景乏戈鋋。
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会将连献楚,深耻谬游燕。
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
沙须披见宝,经拟带耕田。
入雾长期闰,持朱本望研。
轮辕呈曲直,凿枘取方圆。
呼吸宁徒尔,沾濡岂浪然。
过箫资响亮,随水涨沦涟。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
勤勤彫朽木,细细导蒙泉。
传癖今应甚,头风昨已痊。
丹青公旧物,一为变蚩妍。
授郑畋平章事制 晚唐 · 僖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六
门下。任贤勿贰。有国之令图。惟帝念功。昔人之善训。朕遐观往代。每慎厥终。其有道济邦家。任巳崇于屏翰。忠存宗社。义可贯于神明。宜徵帷幄之谋。重委庙堂之算。冀清大难。以启中兴。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荥阳县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郑畋。八柱比崇。三阶垂耀。繁露演先儒之学。高风追大雅之文。外标威凤之仪。内贮函牛之量。焕如纶之旨。共许才高。被贝锦之辞。弥彰道直。体兹全德。历试崇资。燮赞中枢。极致君之事业。镇临三辅。标坐树之威名。洎虏犯封畿。尘飞象魏。避狄之谋既决。微管之赖诚深。而能竭预虑之机。用安君父。举从权之计。以误奸凶。当代之勋。格天莫比。此际虽咸思义举。尽蕴忠谋。且闻盟主臧洪。登坛有誓。将军祖逖。击楫忘身。致蕃汉之齐驱。由怀柔之有术。今则不从人望。内断予衷。罢列岳而登三公。自金坛而升玉铉。鱼水之欢尽在。君臣之契可知。于戏。寰宇未清。予则仗绥怀之毗。园陵失守。予则伫收克之功。次则扬惠化以拯穷人。宏无私而叙群品。山河有誓。金石岂渝。更俟殊庸。以膺极宠。可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馀如故。仍命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