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蔡桓侯”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策问第十七(谥)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七、《龙云集》卷二七
问:谥之为言引也,《周官》太史掌赐谥,《春秋》书葬蔡桓侯,明天子所加而礼,有公叔戍请所以易名者。
然则人臣之有谥旧矣
有唐以来,没者故吏以状请谥于尚书省,而考行定谥,则存乎有司。
盖周制,诸侯之臣子,迹累其行,以赴告于王之意也。
而或者见有以单字显,如周公之文、卫公之武,则曰于美为未该。
见有以兼复者,如萧何文终张良文成去病景桓霍光宣成,则曰于实为已漫。
见美恶杂厕,如萧瑀之正褊、元载之成纵,则又谓功罪莫适与辨也。
脱以谥为未足多据乎,则古人盖尝曰,得失一朝,荣辱千载矣。
以为率可考信乎,则专国而逐君,取称曰平;
无德而有马千驷,亦进云景;
韦巨源丑正附邪也,昭或猥加;
许敬宗迷国反道也,而恭缪辄易,此又何说也?
况有侵官如严郢,诬实如林宝者哉!
若曰单字未畅,则彼兼复者宜得之矣。
用兼复为非,则萧何而下,与有唐百一十有五,举当黜也,可乎?
然则猥加数易,侵官诬实,如何而可以寝斯弊也?
夫以李愬谥为武于頔谥为厉,而人主或从而摇夺之矣,是又心?
尝以谓考究典礼,当今之所宜先者,二三子其商焉,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