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滕季度墓志铭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三、《水心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滕宬字季度,来南,籍苏州吴县。曾祖友,知鄂州;祖康,权知三省枢密院;父珙,知道州。君初见余,谒入,字却写线上,众皆笑。余异其沈敏,学未久,坤阖乾辟,无不洞达。虽不喜时文,习制举,一年而成。太守荐直言极谏,孝宗问知世家,甚悦,宰相亦言识君父兄,「住子城后某桥,庭有某树」,皆是。主相论合。既召试,命文漂疾,午漏不移晷已就。考官疑轻己,大怒,遂以「四通非近法」罢。盐司再荐,即日复召,会内禅不果,然后荐者累累不已。韩侂胄方擅事,尤忌君,故为软语逗岁月,君寤,笑曰:「吾得守一技足矣,焉用溟涬风波间」!余为奏授廉靖处士,侂胄犹靳侮不诚与,自是荐者遂绝。哀哉!自三代取士法坏,独贤良最近古,所得瑰奇卓伟之士不可计,未有以为无用而忽之者。至王安石始废,章惇又废,侂胄又废,而君偶当之。夫人主以恻怛思治之心,特下书聘召,岂为应科者地哉?奈何后国虑而先其人!于是有难答之问,易穷之学,然犹止于四通,谓之及格,而君顾以受摈。又所谓不通者,非不能通也,特不当通尔。是科久断不续,有司茫然不涉门户,于是以其不当问责于不当通,群诮聚毁,如诘影幻,而君以惯暇逢仓猝,整习遇草野,厌冠而返,可谓无妄之辱矣!是皆不足云也。天子好士,与梦岩、卜渭等,固宜获异材,众略辐凑。君独智颖脱,固宜在左右,备顾问,不幸氛雾闭隔,失国之良宝,此余所以深惜也。嘉定十一年九月某日,年六十五卒。某年月日,葬吴、长洲两县华山赤石原。娶董氏。子曰曑,国子进士,亦应贤良方正;曰杲,早夭。女曰𣉮,嫁广济知县卢櫄;曰昪,嫁监临安府都作院夏似孙。孙男伯祥,孙女懿。君晚居齐门穷僻处,官于吴者知其贤,多就见之。清语终日,不及私。铭曰:
事抑道扬,身隐名彰。磅礴氤氲,复归其真。
嘉定十二年十二月。
钱塘县学记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六、《鹤林集》卷三六、《咸淳临安志》卷五六、万历《杭州府志》卷四一
王畿首善天下,有辟雍,有頖宫,皆所以尊教治,达邦法也。钱塘在五代时,斗僻一方,其国险,其民碞,船车楫马,轻死好剑,率以武力竞。维袭封君长,缘饰儒术,置择能院以笼络吴中之士,汔未有闻人。我艺祖皇帝迅扫区夏,挈钱塘舆地尽归职方,列圣丕承,陶以诗书,风之礼义,而后贤良方正之士兴焉,然学犹未暇建也。庆历以来,诏天下郡县皆立学。两浙路独杭与苏、越得置郡博士,增弟子员,如县无校官,则命令佐主学事。至是,江以南彬彬多文学之士矣。然附郭之邑犹未置也。六龙渡江,驻跸于此,戎事才息,崇礼考文,内兴太学,外设庠序,大抵皆视开封。而钱塘为邑,至绍熙间,令昉建夫子庙,简肃李公祥识之。正朔款谒,春秋奠祀,则有其地矣,而黉宇尚阙,无以为属民读法𦲷校比之所。顷赵侯兴欢来尹京兆,喟然作曰:「临安赤县二,先忠宪宰仁和已建其一,岂斯邑亦有社有民,而不知教耶」?乃景冈相基,诹日庀徒,于县之东,得承旧寺徙他所,遂建学其上,命宰与丞巩耕及簿正王梦得相其役。越三年有成,宫雍雍在左,庙肃肃在右,廷殖殖在中,门皋如也,殿邃如也,明伦堂旷如也。池疏为二,斋列为六,宿直之庐,公养之廪,靡不严备。像设礼器,稍不应图法,则又仿京校取正焉。士于是可以藏脩游息也。是役也,簿正实始终之,则贻书潼川吴某,愿有述。某谢曰:「《春秋》不书脩頖宫之义,何敢书」?则又曰:「今遍州县皆先民记矣」。某既不得辞,乃以得诸圣贤者而谂多士。昔《毕命》之训殷士,曰「虽收放心,闲之维艰」,「不由古训,于何其训」!孟子亦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圣贤设教,千条万目,只要人将已放之心敛而归诸己。而学者悻悻然率驰骛于外,因物有迁而失其本心者多矣,矧囿于众大之区哉?利欲之薰心也,奇巧之荡心也,纷华之悦心也,淫乐慝礼之接心也,宫室妻妾之动心也,一旦昼之间,知诱物化,牛羊之牧,鸡犬之放,其所存仁义之良,盖无几矣。资质敏慧者,不过竞习科举;而亢志于高明者,又不免蘧庐孔、孟而归宿老、释也。然则何以长善救失而新美其俗哉?《毕命》所谓收有德义之训焉,孟子所谓求有学问之道焉,非必取成于心,尊奉其精神,屏除其意见,绝学捐书,不稽古,不论业,而径以为是也。为语邑之秀民,更请择于斯二者。
及第谢吴丞相启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九、《文山全集》卷七、《宋历科状元录》卷八
涣号扬庭,方庆昭文之命;蒙恩诣阙,适修进士之恭。喜当风云际会之秋,得囿天日照临之下。辄陈短浅,爰叩高明。伏念某才不逾人,学未闻道。虽家庭唯诺之教,动欲行其本心;然山林朴野之资,知无补于当世。顷得备地官之贡,遂及登天子之庭。一第策名,既有惭于负乘;三年读礼,几无意于驱驰。宸命光华,自天而下;圣恩广大,如海斯涵。遂令参京兆之谋,仍许奉团司之表。靖循侥冒,端出庇存。载册戒行,将下天威之拜;弹冠称庆,遽传公衮之归。重惟柳氏之碑,曾辱燕公之笔。读圣主偏亲之语,佩教方新;仰先生长者之风,铭恩莫报。矧复更新于弦辙,自今密迩于钧陶。喜如其辞,有莫能赞。兹盖恭遇某官两朝旧德,一代伟人。金鼎调元,曾接沂公之辙;玉龙擎重,再持忠宪之钧。属逢当轴之初,与有得舆之庆。某敢不勉摅素学,图报明时。仰台宿之丽天,既近辉光之照;占赤云而赴幕,尚依覆焘之仁。
次左政丞成公(石磷)喜雨诗韵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八
感应之机本不空,一心俄顷格玄穹。
旱中万物沾霖雨,政与高宗用说同。
次李斗岾韵。送韩舍人赴咸安(自注。时固城妖人。称弥勒变怪甚多。) 明 · 权近
押阳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三
君不见虞帝格苗顽,韶箫九成凤来翔。
又不见高宗复殷道,庭有桑谷生表祥。
人言南州多异瑞,君今奔命乘乘黄。
当时同侍赤墀下,知君补世筹策长。
宸心忧民选良宰,往施仁政应多方。
妖言岂能久惑众,海寇不敢来肆狂。
唯将肺腑一丹药,医得黔苍膏与肓。
山川鬼神莫不宁,二仪交泰调阴阳。
坐宣王化被南国,处处蔽芾春风棠。
政成一日入台阁,飘缨整笏神旸旸。
莫因折腰赋归去,使我空吟驹食场。
循良自古多大拜,来作霖雨慰民望。
岳飞赞 明 · 金时习
出处:梅月堂文集卷之十九
宋有岳飞,事君尽力。
徽钦被虏,慷慨于悒。
非桧和议,冀欲破敌。
张俊与桧,谋欲杀飞。
丹诚未遂,班师罢归。
系飞父子,千计胁威。
飞乃不服,欲以陷机。
楥他虑由,诬妄因依。
卒付小纸,于狱之輷。
乃死非事,莫伸冤抑。
伟哉岳王,天资忠烈。
爱抚士卒,师出以律。
以寡敌众,力平群贼。
慨然有志,建议恢复。
欲使二帝,出子虏域。
以雪国耻,自任是笃。
金人畏之,爷爷呼岳。
望其旌旗,亦能慑伏。
尝涅其背,尽忠报国。
高宗书旗,精忠以锡。
嘉异以褒,见者称尊。
及其闻死,天下称冤。
嗟嗟岳王,夫复何言。
嫉贤妒功,今古多存。
符坚得王猛 明 · 李陆
出处:青坡集卷之一
东海有人真英寸,雄图壮略吞六合。
提兵一起内难平,指麾顾眄天地窄。
惊闻北海一布衣,王猛其名字景略。
衣敞(疑敞)扪虱谈天下,平生细务习不屑。
管晏自比真不忝,南阳卧龙乃其匹。
鹤书初赴蕙帐开,风采照人人望属。
举贤修法纪纲振,恤穷旌义父老悦。
索头龟兹次第举,平燕定蜀如破竹。
勋旧亲戚无敢议,十分有九功第一。
婆楼为能荐忠贤,桓温犹未识豪杰。
迹(迹误下同)同玄德遇孔明,事似高宗得传说。
嘻嘻人心苦无足,长驱百万南屯洛。
投鞭断流一何壮,鹤唳风声一何怯。
岂夫不欲平四海,恃强无备终倾覆。
临没一言中膏肓,君王遂厌居黄屋。
帐里豺狼反吞噬,地无容足身安托。
英雄运去事如此,死而有知当痛哭。
命题 其三 良弼 明 · 李湜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四雨亭集卷之上
高宗丧毕尚馀哀,天位艰难有永怀。
念里不忘行至道,梦中终荷赉良才。
盐梅异日天工代,启沃多年庶政谐。
终始臣邻绵六百,至今馨德想悠哉。
天心仁爱人君(进士第二) 明 · 郑希良
出处:虚庵先生续集卷之一
盖闻天之于君也。畀之土地,付之人民。有谁云憎,惟德是亲。盖居高而听卑,推仁爱之无私。必先示其咎徵,警厥职之或违。随所遇而辄应,理不爽于毫发。要欲戒其怠荒,肆以降之妖蘖。倘侧身而修省,可转祸而为福。故哲王之战慄,惧告谴之昭晰。涉春冰之兢兢,履虎尾之翼翼。恐国家之将危,思反躬而自饬。君子之在野,何以陟之。小人之在朝,何以斥之。典章久阙,何以复之。庶民阻饥,何以粒也。敬克勤而修政,尽在我之厥德。诚以实而不以文,又何难夫变灾而作吉。此天之所以仁爱默佑于冥冥者也。昔尧之钦若,平九载之垫溺。成汤之钦崇,消七年之旱魃。太武之兴,由于桑谷之生庭。高宗之圣,始于鼎耳之雉鸣。苟非天之所爱,岂可使商祚而灵长。况乎大风之拔木,成王之德孔彰。云汉之昭回,周业以之用昌。兹明威之孔昭,夫孰云其渺茫。噫伊洛之渴,夏室遂以罹殃。山冢萃崩,姬历亦以几绝。岂天意之独恶,在时君之莫察。谓萍实为休祥,羌不足论也。视鹃鸣而志骄,又弃而莫之言也。纷既指瑞而谓天之厚余,焉知仁爱者在于灾变之或出耶。吾将董子之说,以为有天下者之规策。
骥尾蝇 明 · 李荇
出处:容斋先生外集
谨按。马史伯夷传。有颜子附骥尾而行益显之语。故世之赋蝇者。或有以是为说焉。噫。取喻必以其类。蝇。邪物也。岂可以颜子为比哉。故余不之取焉。其辞曰。
事有异类而相感。为微物而兴思。嗟尔蝇之幺么。亦禀气而蕃滋。纷逐臭而慕膻。羌栖息之湫卑。钻酱醢以遗丑。点白玉而生疵。欧阳憎而作赋。风人刺而著诗。幸附尾于奔骥。何托身之得时。岂藩棘之知止。日千里以为期。顾蚊蜹之已远。指鸾凤以高追。彼寻常之群类。竞歆艳以嗟咨。穷宇宙以遐观。奚独在物而如斯。捷青云之飞腾。或有假于嘘吹。惟丈夫贵乎自致。将龌龊以从谁。说操筑于傅岩。高宗用之不疑。吕垂钓于渭滨。西伯载而为师。孰左右之先容。信天命之所宜。慨后来之不然。士多失于奔驰。各高攀为得所。谓昭昭其可欺。滔滔者皆若是兮。又何微虫之足嗤。重曰。倬彼长松。女萝縻之。有严虎威。妖狐资之。骥以德称。蝇以诡随。惟蝇之幸。匪骥之訾。
鱼水一堂 明 · 李荇
出处:容斋先生外集
鸿鹄之有翼兮。遇顺风而增击。舟楫之为用兮。待巨川而利涉。彼异类而犹然。况鱼水之相得。以一堂以托兴。感君臣之契合。水之生非独为鱼。鱼于是乎洋洋。矧元首之有赖。非股肱谁与同堂。仰重华之浚哲。乃赓哉于明良。汤革夏以拯民。亦如渴于植鬐。说启沃于左右。高宗任之不疑。文得兆于渭滨。载后车以非□。信沛然而莫禦。羌同气之在斯。鱼鳖以之咸若。庶绩以之咸熙。海波由是而不扬。雨旸由是以顺时。岂独为臣之得意。实鸿休之所基。缅王泽之既渴。痛赪尾之有诗。君视臣不如犬马。致上下之睽离。纵外貌之暂合。竟浸润之旋随。或鲸鳣之失所。反蝼蚁之见制。故贾生之抗愤。长太息以出涕。后三代而为君。莫有贤乎文帝。然未免夫滔滔。何末流之足怪。幸中山之远胄。承白水之馀波。起卧龙于南阳。蔚风云之会合。揭鱼水以为喻。谅无愧于前昔。嗟鼎湖之龙升。继星陨于营中。既皇天之不吊。故大业之未终。自是几千百载。慨无闻乎彷佛。河之清岂无时。寔有待于今日。眷庆会之有池。类灵沼之于牣。群龙兮满朝。竞攀附以登进。孰批鳞之为忌。孰渊潜而自珍。渺川泳而云从。纷聚精而会神。其所以相得之益章。不但鱼水之比伦。有一穷鳞兮。处涸辙其几年。傥馀波之一借。思变化以腾骞。庶几作商家之霖雨。畅圣泽于四埏。系曰。鱼水之乐。非鱼安知。君臣之得。惟君所为。非鱼非水。其乐何似。如或不然。一堂千里。
五月十二夜记梦 明 · 金安老
押质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四(忍性录皆谪中作也)
薰风一簟北牖卧,体适何知缚绳律。
形同蜩蜕兀在床,神奔穆骏纵四逸。
天游圹埌忽荡荡,宾筵觞豆俄秩秩。
儒酸事业习未除,可笑区区追砚笔。
忙侔旅枕一鼎熟,事拟尘区千绪出。
无何有国亦典纪,震惊似闻谗说堲。
分明羽窟看黄能(能。奴来切。韩诗。羽穴无辰幽黄能。谓熊也。舜殛鲧于羽山。化为黄能也。),赫赫中天定舜日。
熙熙之乐域乃寿,济济而趋士多吉。
众处无地不是非,神明之下谁逃实(梦中所见如比。○梦中。游旷荡之野。至一处。盛设宴席。酒既酣。命纸笔赋诗。又至一所。如华胥寿域。民物熙熙。多士蔼蔼。刑政毕举。黜陟大明。治化之盛。一如人间。可怪也。)。
中不前期可皆羿,择鬣为宫直豕虱(庄子。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又豕虱择疏鬣。自以广宫大囿。不知屠者之一朝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纷然忧喜本相乘,何者是得何者失。
此身如梦梦亦梦,真假孰能齐以一。
精孚兆感天所报,周家与龄商赉弼(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出文王世子。○高宗曰。梦帝赉予良弼。)。
欲见不见几几容(诗。赤舄几几。○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其可意致命难必。
出明入幽通自然,于物无怜亦无疾。
均为竟空此差胜,岂比人间多舞术。
端如唤影作良友,胜向翻云妄投漆。
安知不是梦为真,真非其梦亦难诘(凡梦。符应自然。固有吉凶先见之證。或有精神所感者。如与龄赉弼是已。有不可以先意求之者。欲见周公而不可得是已。然此皆兆见已定之天。非有怜疾厚薄于其间。则固不可以力致。而又不可以谓之虚也。当其适意。是非荣辱。略与人间等。而欠伸之顷。便成虚妄。故谓之梦。人间万事。云出烟消。纷不出百年之内。要其终。亦不啻一瞬间。是梦与人间俱为虚尔。其真妄固不可知也。人心险伪。世事翻覆。反不如梦中之真淳。则唤影作友。又胜于人间之交也。唤梦为世。唤影为真。固无不可。而指世为梦。指人为影。亦无不可。果不知其孰实孰幻也。此又言戏若求之真。又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