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苏时中惠 北宋 · 唐庚
 押词韵第十五部
三年泮宫苦幽独,中有宜人惟睡足。
虫鱼注罢直庐静,午枕鸣雷撼窗屋。
故人苏子半幅书,饷我闽溪一包玉。
亲题更屈调弦手,远寄来浇饭蔬腹。
故应疑我梦得官,谁信吾衰已无复。
空令半夜忍饥吟,搜到池塘春草绿。
妙空长老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七、《内简尺牍》卷一○
某再启:灵岩绝境,龙象所栖。
某守苏时,为山门决数十年兼并乾没之讼。
公荣筑智积殿庐,又得以文字纪述岁月,殆有夙昔之因也。
别纸推予之过,则不敢当。
唐伯雍 元末明初 · 胡布
 押侵韵 出处:元音遗响卷二
疡疕满天下,仁人独留心。
针砭起四海,侃侃慰知音。
艺祖挟奇能,阅人洞微忱。
戾肩显鼻者,大言取孔任。
子实绍前业,河图披素襟。
纵横非一途,达道技弥深。
五运讹秩叙,六时伐阳阴。
大方乖籥吹,霜露已繁侵。
严寒至裂体,酷暑亦融金。
子有苏时药,代石举玄针。
何幸起疲癃,颠连诏于今。
堪舆一俛仰,泽世宛如临。
以我夙昔愿,期子遂幽寻。
小孙辈病起谢戴元道国医 明 · 张羽(凤举)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东田遗稿
五十归田计未迟,西风肺气欲苏时
久耽月俸遗家累,稍喜秋成给药资。
老恋山林真有癖,病愁儿女岂无私。
江边千室浑凋瘁,何得从君遍问医。
屠翰林仍台作二首 其二 明 · 唐顺之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一上高台兴不孤,望中总总入虚无。
烟霏春变阴晴气,草树天输海岳图。
对酒笑将花是伴,销忧谁问土非吾。
知君苦厌卧此地,能令肺病苏时(久卧疾)
次交代李子敏留题四达亭韵戊申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十三洪阳录
永日闲吟壁里诗,炯如冰玉照襟期。
高名不用文为记,盛事行看口作碑。
天上大苏奎宿焕,人间老郑鹧鸪奇。
追踪往昔吾何敢,惟幸交承得共时(公诗有曰。小技却惭非大手。谩教人比郑苏时。盖苏世让郑士龙曾代为本州故云。)
移守东莱。题四达亭。留示芝峰李使君(晬光)近体二首 其一 丁未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七
踵门曾乞送行诗,此地交承本不期。
司谏廉名纡宠典(高王父莲轩先生。曾为司谏燕山朝。出牧是州。中庙即祚。以廉平宽简。牧民卓异。下书褒之。赐表里一袭。)中枢美政照穹碑(公叔父知中枢府事讳希得万历癸未是州越四年。升授永兴府使。邑人思之。为立遗爱碑。)
祖孙今日吾方忝,叔侄公家迹亦奇。
小技却惭非大手,谩教人比郑苏时
阳德边生(知意)读书鸣寂山。寄来古风一首。却以近体答之(鸣寂山在阳德县。)戊寅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四戊寅录
近闻阳德边知意,鸣寂山中勤下帷。
一榻幼安在辽日,古风鲁直苏时
兰苕翡翠期相见,比目丁香慰远离(来诗有比目丁香之句。)
读得昭融应自悟,文从字顺有馀师(余与边生。象山初见时。授以文从字顺四字秘妙。)
冬至日仁陵志感(旧砚韵)丁酉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十五祝圣七藁
往事追惟念念长,山陵芬苾荐生阳。
辜恩苟活经千劫,望美有怀天一方。
万品苏时钟律变,五云多处火城煌。
遗臣白首逢今日,又隔朝班近御香。
叶誉虎将以焦山诗僧借庵藏石画卷还定慧寺属余作诗光绪十九年癸巳江建霞京卿曾购此卷还焦山,今又佚出矣。)丙子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霰韵
节庵继阮规书藏(谓仪徵相国梁节庵廉访。)遐庵踵江建霞京卿。)收石卷。
焦岩檀越两番禺,以卷还山我亲见。
借庵昔以禅喻诗,我读其诗类冰霰。
谁知好诗兼爱石,远与米颠同所恋。
遐庵劬书邃禅理,见画何殊窥石面。
画存遑问石有无,一切世间均露电。
还石山房我未至,还卷终须閟禅院。
好凭画本待真龙,匹似新巢归旧燕。
吾祖曾还石淙带,手付借庵同纪甗道光九年己丑先退庵公官江苏时,赎丹徒杨文襄公玉带,仍还焦山,付诗僧借庵守之。程序伯为绘焦山还带图,自为之记。)
祗今过客恣传观,谁识杨梁邦彦
君今还卷世更衰,伧父横行文字贱。
诗僧掌故待支撑,期与鹤铭同不变。
满江红 寄弟辽阳 清末至现当代 · 汤国梨
 押词韵第十八部
二月江南,正醒、花苏时节。
闻塞外、河冰未解,天山犹雪。
云树迢遥归讯远,辽阳应是无啼鴂。
看门前、芳草绿凄凄,苔痕没。

书一纸,愁千叠。
伤时恨,肠如结。
叹家贫亲老,归思徒切。
百岁光阴过已半,人生那忍长离别。
便相携、日日醉花前,惊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