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钦止”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峡山寺(《宋诗纪事》作游峡山飞来寺 北宋 · 张士逊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峡寺一停桡,新秋暑乍消。
幽怀徒易释,肥遁固难招。
翠拟千峰活,红分数叶凋。
优游虚岁月,何以报清朝(清孙绳祖康熙禺峡山志》卷三)
峡山飞来寺 北宋 · 高绅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
山根盘到海,塔影直侵天。
萝月空禅石,霜钟落客船。
秋风懒回首,送目入云烟(清孙绳祖同治《禺峡山志》卷三)
章献皇后忌日斋文 其一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五、《苏魏公文集》卷三六
伏以三代赞娀、莘之德,式仰徽音;
六时诵华、竺之文,用资冥祐。
载崇严荐,允逮讳辰。
伏惟章献皇后坤德静专,母仪兹圣。
佐佑仁祖,深居长乐之尊;
配祔真庭,永奉不祧之祀。
今皇帝绳祖之武,念亲以诚。
当撤乐以永怀,望袆衣之益远。
虔遵梵教,崇胜利于无边;
想望神游,荐往生于彼岸。
章献皇后伏愿超神净土,受记迦维。
断三界之尘游,悟一乘之妙理。
今皇帝伏愿恢明皇度,翕受纯禧。
寿量等妙高之山,福聚比甚深之海。
两宫集祉,前曜宣明。
然后愿宗室五侯,盛休风于麟祉;
台司百辟,增重望于鹭庭。
四方同元鼎之安,万物遂崇丘之盛。
与卫嗣贤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山谷全书·续集》卷一
嗣贤之孙,欲令名书字绳祖
汉卫宏得官书数部,颇得考正古文,冀他日学问可以绳其祖武也。
某上。
吴少宰1126年2月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丹阳集》卷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显膺纶綍,册拜钧衡
一言兴邦,独定公于社稷;
百官承式,亟冠位于疑丞
天人具孚,华夏咸喜。
恭惟某官膺天大任,为世真儒。
早以异材,遍跻膴仕。
紫微司制,众钦华国之文;
青琐纳言,自许经邦之策。
谋猷屡告,权近不容。
久安均逸之居,益养具瞻之望。
继锋车之峻召,陟玉堂之近班。
凛然后凋,卓尔蓍龟之前识。
临大节而不可夺,可谓之忠;
遭变事而知其宜,赞成舜禹之事。
俄寇氛之俶扰,致神器之震摇。
诸老生语如寒蝉,见大夫窜若狡兔。
天祐国步,公辅政机。
智略如神,而从容于仓卒之时;
言辞如涌,而启发于睿神之听。
力排出狩之议,坐成坚守之功。
不移宗彝,再造王室。
宋昌之迎代邸,谋协天心;
谢安之击淮淝,威破寇胆。
爰膺帝制,进秉国成。
大开众正之门,力赞惟新之政。
窜斥壬佞,拔举滞淹。
形孝爱之风,念宸衷付托之重;
谨号令之出,绳祖武艰难之初。
太平之期,指日可俟。
某羁单乏助,朴拙自将。
欣闻大号之扬,倍激懦衷之庆。
皇子楗依前检校少保感德军节度使韩国公加恩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朕历天元之吉,绳祖武之常。
款清庙以告虔,即嘉坛而拜贶。
尧禋克祀,聿昭明德之馨;
载旸载阴,于显高灵之下。
盛仪休毕,惠术周施。
眷予有子之贤,赉尔扬庭之号。
具官某性资超警,仪度秀华,授职宸闱,庆协尧封之颂;
相攸公组,宠开韩奕之邦。
兹获蒇于明禋,肆大推于徽典。
载因旧赋,特衍新畬。
以惇慈爱之怀,以广函蒙之祉。
于戏!
报以介福,方申锡于无疆;
燕及自天,宜克昌于厥后。
往膺恩渥,永届寿祺。
可。
右军二谢元符二年九月 北宋 · 刘钦止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四、《续书画题跋记》卷一、《珊瑚网》卷一、《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六、《石渠宝笈》卷二九
元符二年季秋九日,郑子犹出此帖于荥阳舍以示余,因得以观右军笔画之妙,第有嘉叹而已。
吴兴刘钦止绳祖书。
张观察贺皇帝幸学表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六、《莲峰集》卷三
清跸风驱,往傃胶庠之地;
儒冠云集,幸瞻天日之光。
岂独一时之荣,允为千载之盛。
恭以临雍之礼,从古已行。
莫如我朝,数举斯典。
必命儒臣之选,讲明圣奥之归。
太宗询爻象之文,深研消长;
章圣探典谟之训,益励忧勤。
丹青具存,风烈如在。
自非孝治之世,孰绳祖武之休?
恭惟皇帝陛下学本生知,理有心会。
以斯道几微,为宵衣之念;
以人才未作,为侧席之忧。
乃辟贤关,一陶士类。
欲使衣冠之俗,悉知礼义之尊。
爰率旧章,以风寰海。
臣尝污迩列,邈在远隅。
阻望后尘,暨百僚而称庆;
式观成化,与三代以同风。
高宗大祥慰皇帝表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江湖长翁集》卷三六
四海缠悲,服尧丧而甫既;
九重养志,体舜慕以未忘。
逮此祥除,可胜渊抱。
恭惟配天与合,绳祖有临。
孝理冠于百王,道原得于三圣。
治而继治,坐臻法度之彰;
嚬有为嚬,益注羹墙之念。
方慈极毕缞粗之制,宜圣君进宽譬之言。
阅驹隙之光,感暑寒于天运;
问龙楼之寝,丛福庆于皇家。
武冈林守进治要劄子 其一 遵法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六
臣闻治天下之道,不可以溺于卑,亦不可以过于高。
自三代而后,类皆趋近效而无远图,以为吾纪纲粗张,法度粗修,民生粗安,斯亦足矣,岂必建宏远之规模而成帝王之极功乎,是之谓溺于卑。
间有英锐之主,谓治效不当如是之琐琐也,乃慕高远,求诸上古,必欲荡荡巍巍之治复见于今。
志则大矣,而其效邈然,是之谓过于高。
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斟酌二者而求乎至当,其惟一代之家法乎!
古帝王之兴,必有家法规模于开创之初,持守于太平之日。
后世子孙遵而行之,自足以治,岂必慕高远而求诸上古哉。
绳祖武者可以安天下,由旧章者可以固王业,纷更高皇之约束,虽嘉唐虞,乐商周,而无益也。
得失是非,黑白较然,则当今之务,宜将安取?
臣窃以为治要所在,惟我成宪是训是式,则可以不劳而成功矣。
在昔五代之际,四海殽乱,民用不宁。
上帝悯之,生我艺祖,以神圣英武之资,首攘奸凶,光启洪业,王道废而复兴,人纪乱而复正,规模广大,传之无穷,列圣承之,靡所更改,此我宋帝王之业所以与天无极者也。
继自今文子文孙,舍祖宗何法哉?
今夫有一家者,乃祖乃父规模于前,为子孙者犹必世守之,况以天下之大,神圣之所建立哉?
盖我祖宗之御天下,道德仁义以为之本,法制纪纲以为之具。
其更事多,故其烛理明;
其为虑远,故其立法密。
损益前代,斟酌事宜,根本乎圣心,发挥乎事业,坦然大中至正之道,质诸百圣而不惭,建诸天地而不悖,如大禹之有典有则以贻子孙,如文武之有谟有烈以启后人也。
圣上缉熙之学,日就月将,固尝御经幄,命儒臣进读宝训,继以正说,所以绳祖武、由旧章者至矣尽矣,臣复何言!
而臣闻之李绛曰:「知之不行,无益也。
行之不至,无益也」。
宪宗慨想贞观开元之盛,欲庶几二祖之风烈,而李绛告以斯言,所以勉其君者切矣。
故臣愿吾君虽圣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
且臣闻之,有遵法之君,要必有奉法之臣,唱焉而不和则治道阙矣。
夫崇宽大而本忠厚,此祖宗之心,圣上之心也,而奉承于下者,未必不失之严刻;
裕州县以宽民力,此祖宗之心,圣上之心也,而奉承于下者,未必不厚于取民。
其馀庶事,惧或皆然,则大有戾于祖宗之训,是岂吾君之心哉!
要必致察于此,使中外臣子罔不惟成宪是守,斯可矣。
臣所言者凡十,皆治要也,而以《遵法》冠于篇首,则尤其要者,行之以一,则是九者无所不合,岂不复见祖宗之盛乎!
汉魏相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具汉兴以来国家便宜,奏请施行之。
岂不能远取前代?
顾以为由汉之治,自足以致治云尔。
由是言之,论治道于今日者,奕奚必为过高之说哉!
论四阴之證状 南宋 · 吴昌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宋史》卷四○八《吴昌裔传》、《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八、乾隆《中江县志》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五
臣窃见立秋以来,常阴为沴,先一日大雨雹,越翼日暴风至,霪雨不止,至于旬时。
蚤禾坏于垂成,晚稻伤于既颖。
丰穰之候,转而凶荒,将恐害于粢盛,无以供我军实。
又闻天目一带洪浸漂流,水冒近畿,是殆为兵为饥之證。
《占书》曰:「雨雹,阴胁阳也;
霪雨,阴干阳也」。
方金火之交,而厥罚常雨,此非阴盛阳微之故乎!
夫臣者君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小人者君子之阴也,四裔者中国之阴也。
且自圣上揽权之后,固无昔日擅命之臣。
惟威令积弱,不能以运掉三边;
纪纲浸颓,不能以操制诸将。
习强者方命,怙宠者玩威。
第功赏者多肆于诞诬,报军书者辄轻于狎侮。
偏裨擅离部伍,而不知有国法;
士卒敢淩州县,而不知有朝廷。
积是强形,渐不可长,此非将帅之权太盛乎!
方国步艰难之日,正君心恐惧之时,而道路流言,窃议圣德,谓宫廷燕饮,频为过差,阁分妃嫔,多著位号。
知书近侍以奇巧而移上意,私谒邪民以险陂而通外交。
甚至外廷之除授,或倚于幽阴;
帅柄之请求,辄通于中禁。
于柔道,职是厉阶,此非女宠之谒太胜乎!
端平人才之盛,蔼然有小元祐之风,不一二年,初意渐变。
君子则厌薄以为无益,小人则爱惜以为有才。
三凶嘱托以潜归,二孽侥觎而再起。
不惟昔之所斥者复乘隙以求进,而今之所摈者亦旋踵而得迁。
旁启多门,自塞正路,此非旧人复用之渐乎!
蒙古凭陵中夏,盖非残金之比。
初犯蜀口,五郡为墟,继犯荆襄,十州如燬。
将士征行而不得卧,妇子流徙而不得归。
欲战则窘事力之不强,欲和则虑情款之未实。
又况唐、邓、均、陆之寇导之以扣江,秦、巩、、维之族诱之以斡腹。
内外受敌,殊可寒心,此非敌国窃发之證乎!
凡此四端,是皆阴类,事形于下则变见于天,證象孔昭,警戒甚至。
陛下代天作子者也,所宜昭德塞违,以回渝怒之威;
大臣佐理阴阳者也,所宜开诚布公,以消乖沴之气。
阳明胜则德性用,阴浊胜则物欲行,消长之机,正宜凛凛。
今大昕坐朝,间有特不视事之文;
私第谒假,或有时不入堂之报。
上有耽乐慆逸之渐,下无协恭和衷之风。
在内则嬖御怀私,以为君心之蠹;
在外则弟子寡谨,以为朝政之累。
游言噂沓,宠赂彰闻。
欲以此销烁群慝,呼吸太和,得乎?
建炎三年六月,阴雨不止,高宗罪己求言,宰执引咎求去,郎官以上皆许言朝政阙失。
中书舍人季陵以三阴之说应诏,谓能制将帅为德之刚,能抑宦寺为德之正。
御史中丞张守亦以三阴之说抗疏,愿严恭寅畏以修其德,更选任辅弼以修其政。
上下动色,祗畏明威,卒扶炎精之光,以基中兴之盛,皆自高宗君相一念抑畏中来也。
臣愚欲望陛下仰绳祖训,顾諟天明。
远声色,戢宦寺,以清宅心之源;
进忠良,斥奸回,以公用人之柄。
宣明典章,以申御将之法;
谨固封守,以严备敌之防。
二三大臣,各一乃心,各和乃政。
通宫中府中为一体,毋使陟罚之异同;
合在边在廷为一家,毋使细大之偏重。
如此君臣合德,中外革心,未有不转灾眚而休祥,易阴蒙而旸霁,天下事变,亦当阴消潜弭而不足忧矣。
臣不胜拳拳。
谢皇太后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二、《可斋杂藁》卷二
十连罔效,敢期陟舜岳之明;
一扎示留,乃俾寓尧章之直。
诞扬涣号,繇出坤闱。
臣闻锡壤中邦,重四方之屏翰;
宝书大训,垂万世之典谟。
茍惟乏已试之功,何以被维新之命。
臣一叨末第,百不如人。
生长穷边,虽功名早以自许;
奔走下隶,谓分量不过若斯。
十年幕府之栖迟,再命麾轺之踰越。
位棘,继陆鸳鹭之行;
,载董貔貅之旅。
第用班超平平之策,幸臻阳城下下之书。
然而旱潦中更,星霜六历。
政以鸥盟之清梦,有关乌哺之私情。
云汉九天,敢意晋图书之府;
风烟万里,仍令贰辕帐之权。
何所饬修,有此际值。
兹盖恭遇皇太后陛下心游太古,道运无为。
绳祖武于累朝,示母仪于万国。
诒谋燕翼,业方启于显承;
求贤审官,志素存于辅佐。
将取中兴之谟略,大恢外治之规模。
遂使愚臣,亦叨圣渥。
臣敢不恪勤夙夕,图报涓尘?
窃比颍川,虽愧神爵凤凰之日;
愿令江汉,益彰关雎麟趾之风。
腊月朔第二孙绳祖弥月喜其与翁同十一月而又皆乙亥时也因赋以祝之1286年11月1日 南宋 · 舒岳祥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绳祖初弥月,清晨抱见翁。
颇怜头额大,兼爱月时同。
句法何时就,家声待汝洪。
吾年八十二,方见汝成童。
鲁子翚御史分按辽阳作长律五十韵爱其精密予今岁亦扈跸开平因次其韵 元 · 袁桷
五言排律 押蒸韵
象御天街正,乌轮海观升。
省方秋戒慎,扈跸岁因仍。
石迸根骈拇,山回势左肱。
尘深疑帽重,雾密觉衣蒸。
午顿炊难熟,宵征酒易胜。
解鞍心惘惘,执辔念兢兢。
酪水分罂缶,通薪算斗升。
皮毛均制服,脂膟或然灯。
统幕迷高下,烽台阅废兴。
度关泉水咽,出口月华澄。
狼戾官刍峙,鱼丽餫徵。
千房云叠叠,万灶墨层层。
列帐排衣甲,行营护棘矜。
旆旋环似翼,鼓发去如绳。
斗北瞻红栈,云西指白登
草肥青䆉稏,耸翠崚嶒。
积雪疑忘象,抟风讶徙鹏。
属车攒幄帐,行殿俨茵凭。
白氎时逢贾,朱衣定指僧。
翠旄逼华盖,金瓮耀觚棱。
观阙天经界,仪台象纬凭。
佽飞拳似虎,铁杖足如能。
竹帛司常焕,丹青职贡增。
会朝珠帽簇,锡宴宝卮凝。
陛立齐垂橐,师行陋释掤。
广寒通月窟,高爽寄凉橧。
上圣英资异,丁年武德弘。
天戈中夜渡,星檄百川承。
同轨严行夏,明禋耻用鄫。
别州端首冀,分器定先滕。
德启无疆服,光传有道曾。
皇威宣绝漠,阳泽散坚冰。
表正辰居所,渐仁水集堋。
庭开下鸣凤,苑废罢飞鹰。
举逸尊加璧,抡材鄙贩缯
邓林搜八柱,瀛海取三凌。
曲学惭绳祖,孤闻赖得朋。
沈思云外弋,冥索泽中罾。
客议鸡同鹤,人疑骥聚蝇。
濡毫终有思,执简岂无惩。
谓可兼遐迩,胡云立爱憎。
清芬兰佩结,芳荐殽蒸。
鸿笔吾诚忝,輶轩子累乘。
共知心耿耿,明对发鬙鬙。
马磨谁怜许,龙门共企膺。
枚生词过实,扬子德徒称。
盛化乾坤辟,王纲日月恒。
麟符昭炳蔚,豹雾骇超腾。
虚白难为绘,空青不受矰。
欲追千古笔,为付一枝藤。
陆士衡 明 · 皇甫汸
 押文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五
平原秉秀质,吴趋蔚清芬。
迈德自轩裔,夙龄非世群。
圭璋既特达,华萼复辉纷。
运谢金陵气,铭晞石室勋。
砥节在绳祖奉义从军
宁知怀慷慨,从兹婴垢氛。
旗掩朝歌月,剑起夜台云。
李广忌为将,扬雄耻缀文。
鹿苑成单露,狐丘迷旷芸。
吁嗟千载鹤,何处一来闻(晋书机始临戎而牙旗折意甚恶之鹿苑机败军处)
梁园行送范学宪移官河藩 明 · 皇甫汸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十四
昔日梁王好文,别馆多招作赋群。
授简花时进枚叟,含毫雪夜台邹君。
竹下从游聊戏水,柳边抽思总凌云。
一旦荣名安在哉,后来特数邺中才。
魏陵西望空陈迹,漳水东流可重回。
使君本出文正裔,绳祖常怀忧世志。
慷慨欲燕然,深湛岂尚雕虫技。
武林桃李半在门,会稽竹箭皆搜致。
移藩遥指伊涧瀍,停骖访我吴趋市。
闭关栖病谢通宾,伏枕题诗赠远人
君不见菟园铜雀尽萧条,藻缋雄图共寂寥。
相如游梁客,定自衔恩入汉朝
高庙六首次宗瓠川韵,继万履庵省郎作。) 其六 明 · 卢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睹周家过历年,贞符早协凤麟先。
陵多复道三千户,堑有长江百二天。
今上厉精龙德震,东吴奏捷羽书翩。
朝廷事事皆绳祖,何有南髡与北膻。
恭题大阅图应制 明 · 余继登
我皇神圣能绳祖,威灵赫奕超千古。
岭表烽销瀚海清,犹自忧危思耀武。
三月三日天气和,五云高捧翠华过。
地动轰雷奔铁骑,丽天晴日照金戈。
辕门此际军威震,伐鼓鸣钲闻远近。
七校争誇貔虎姿,十干正演龙蛇阵。
纵横叱咤逞豪雄,角射当场技尽工。
健儿惯使千斤弩,侠少能开六石弓。
健儿侠少纷驰逐,夹道旁观俱詟服。
冠军原不让嫖姚,扛鼎何须羡
桓桓赳赳壮皇威,妙略英风播九围。
久闻关塞铙歌唱,坐见边庭羽檄稀。
太平日日谋桑土,战士人人沾雨露。
天下虽安未可忘,吾王一豫真为度。
只今将卒如云屯,禦敌年年更苦辛。
九边愿普投醪惠,万载常歌挟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