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何耆仲”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隆州重修超觉禅寺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六、《方舟集》卷一一
隆州者,今隆兴天子之赐名也。
仰惟龙飞御宇,慈俭为宝而民自化,不贪而国自富。
其易名井监以复隆郡之旧者,岂惟默契凤历所纪,亦以作新雅俗,阜成绥远之实也。
矧以大丞相虞公当国,道结主知,功课吏治,故守令必得一代才敏强济、孝道爱民者,莅其任而递守此邦,各务思所以仰称吾君吾相眷安重意。
苟可以恢拓郡体,俾不至沿袭简陋,不独藻饰吾土文物之盛,其赞化佐治,即如二氏者,亦得夤缘受赐,与吾士均。
先是州有超觉僧舍,凡历三太守而院事甫集。
始也樊侯汝霖,建云章阁以奉安光尧太上皇帝御书;
其中也,何侯耆仲请改律为禅,以称宸奎所藏;
至是史侯松老又大治栋宇,因旧增新,于以全十方气象,曰佛事如是,足以望此州矣。
且州以跨鳌名者,三嵎山也,自治寺与民居,如出鳌背,负而欲飞。
此实佛地所种,宜有奇杰楼观,称一境华封圣人之祝,当无甚难者。
而士民乃相与倡言曰:「是有三难,地以险自障而难于取平,僧以私自营而难于聚食,院以贫自畏而难于致象。
此沿革禅律之是非分矣」。
侯曰:「是有甚易者,地则高下为基而平之,僧则立规矩严师而振之,食则括隐剩田以给之」。
旧址仅长二十丈,跨山迤逦而下,为屋二百楹,凡六重,其直衍深七十丈,其广三之一。
为重屋出深广之中而陡,所谓「云章阁」者,巍然与日月昭回于上。
其他像绘雕镂、丹青金碧,焕然次第一新,其贻无穷之传曷有涯涘哉!
尝闻之或人曰,天下名山大川,率为二氏所攘以居,耗地力而分民心,无大此者。
是又不然,生于天地之中者必有灵气,人先得之,圣贤者先受之,盖天所赋也。
且有宇宙便有此山,今之三嵎岌然与岷争雄,其灵气融液,尚可以通海脉而输天府,国宝所储,以擅富强于天下,其赋于人又宜如何也?
且以忠谊之著,勋业之美,文章之懿,与夫朴愿纯厚之俗,不蕴利以自富,不贪名以自胜,不健讼以为能,吏易于治,国易于资,异时竹帛所书,垂范千载,岂特一州之地甲乙全蜀而已哉?
二氏者得以仰圣世包容之度,以风雨而自芘于境内者,皆灵气之馀也,而又何隘于数椽之屋而已耶?
且史侯之政异矣,恺悌所格,补葺蠹弊者非一,其视一土一木,心巧目营,休休然如善射者隽中而附汰辀也。
追逋以为食,搜羡卒以为力,合樊、何二守之政而收其成。
向之所谓三难,唧唧口语者,乃今相与赞叹,奔走香火,以为宝坊成就如佛之说从地涌出也。
僝工于某年月,凡用日若干,以某日落成。
寺本唐神龙所创,以「飞泉」名,乾符以「超觉」名,国朝因之。
李顺之乱,民畏其险为盗资,乃火之,崇宁初复之。
僧百辈不少散徙,后先名僧相似,不必更书。
史侯字乔年某州人。
年月日记。
夫人员氏墓志铭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九、《九华集》卷二一
夫人姓员。
员起洙泗之间,鲁衰,季孙子亭于员,因氏焉。
大夫半千,行应礼义,龙纪初有闻。
孙虔嵩者,刺简州,殉国以死,子孙自旁郡家于陵,至予曾伯祖安舆、安宇,联第进士,而三嵎之员滋大。
安舆者,字文饶,才茂异常,与西州处士苏洵明允张愈少愚通书,周旋文谊。
当是时,巴蜀学士深心翰墨者,莫不共高此三人。
安舆后才为屯田员外郎丧官下,隆山长老共戚之,谥曰文质先生,至今人犹以为文也。
文饶生当侯,当侯生之,之有子男一,子女二,季即夫人也。
幼明悟,即丧父,姆保常占韵语投日诲之,已能贯贯不乱,姆拊其首曰:「是真文饶子耶
惜非子男,可属宗家者。
不然,文饶为不没矣」。
既龀至笄,作止有矩,母及家之人平章曰:「女甚才,于法不当与凡子」。
眉山孙氏以名通,母喜曰:「是故少师家乎?
吾闻少师法度士,其行冠冕一方,其子固可女也」。
于是以归书言。
书言为人志高亮,喜倾宾客,亦多慕尚者,请谢无虚门。
夫人理内必栉首盥手,日敕婢子奉酒炙相属,虽风雨不惮也,书言以故游道益广。
及春秋有事在庙,则先事以戒细大,翼如也,以进;
既事,乃敢即安。
盖尝叹曰:「孙宗所以名大门者,君姑典若法,于今在矣。
属虽不幸,子孙其谓何!
其敢有怠志」!
故凡富春氏所用礼经甚严,率为州人称可者,夫人预有劳焉。
先是少师多男子,其行次至六,书言也。
长兄伯敦世业至大吏,后数返舍,夫人执礼恭甚,每跪起诣前奉之,与舅等。
兄伯踧踖曰:「汝无然,为姒岂当尔
汝固谦谦自牧,欲以昭吾家,然非所以安吾意也」。
屡晓譬不可,而夫人礼意终不衰。
伯素悯夫人诸子,欲以其泽为长男,具奏书,后亦不及也,识者恫之。
然夫人泰若,独教诸子甚力,曰:「诗书,吾家衣钵也。
衣钵已具,是中大有乐趣,何必乳下求官」?
其植志简远如此。
初书言家政既序,夫人悉推嫁时服物,惟弟之归。
至其所生,则遂辇以来,曰:「世谓母子异处同安,理万无是。
今我怡吾心耳,非有矫也」。
所生至今尚无恙云。
夫人早日尤喜西氏旁行之说,每晨兴诵阅数过,谓人曰:「是有究竟说,不缘说而得,则得之矣」。
绍兴二十有六年三月十二日微疾以卒,年四十有八,子男女亦八焉。
长曰称,次曰攸,俱业儒竞爽。
长女适涛江张湜,次陈锷、徐仲弓,幼适师琮、史步昌,皆世家也。
幼者未行。
孙男女各一,外孙多至十有六。
隆兴二年十一月乙酉葬于眉之眉山永寿乡长陇之原,盖东南相望少师吴、蜀两国及太安人之藏者。
日称以书言之命来告曰:「闻之古女具幽閒静顺贞烈之操,其事皆不虚书,书则有颂有议有传,汉刘向所列上者是已,后世无闻焉。
岂有而不大其传也欤?
或传之者非其笔也?
吾不忍吾配没没于后,今君躬雅言,出入先汉者,愿书元堂之铭」。
兴宗曰:「内德之茂起于国风,声诗已形矣,何独也?
彼以房闼遭先王之化,琢其质而充其美,其容有以及此。
今夫人混此世,处此土,何资何守而风徽至是?
岂以少师躬行善后,典刑有自也欤?
抑其姓之故著,不可及也?
是应铭」。
铭曰:
屹若眉山,士岂其简?
蕃蕃故家,孙望则远。
邈惟少师,百有具宜。
千官流连,其孰辈之?
匪矜匪骛,不浅其付。
艺履躬兴,用相厥妇。
妇兴介止,礼亦勤止。
弗爵而龄,则究以死。
元琰披披,载镵载诗。
匪今之悲,惟文饶之思兮。
夔州武侯开济堂小记淳熙四年二月 南宋 · 何耆仲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四、《全蜀艺文志》卷三四、《蜀中名胜记》卷二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堂阅岁久,垂压矣。
淳熙彊圉作噩,渎山何耆仲假守,举而新之。
因访善本,重肖侯像,摘老杜「两朝开济老臣心」之句字堂颜。
任汾以巫山来董事,春二月乙亥落成,凡用二十有五日之力。
普州州学进士题名碑记 南宋 · 李仲熊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八
进士曲江题名,唐旧典也。
唐取士最多途,而进士独贵,故有顶戴《登科记》。
李德裕媢嫉恶之,其集遂废。
所谓雁塔,特诗人逸士、公卿子弟游观纪行,名进士固不由此重轻也。
国朝钜公磊落雄伟,叠见层出,而科目奋起居多,故所在郡县学皆有题名。
普为东蜀伟郡,士贫而不苟,质而有文,其山林畎亩、怀道藏器,质诸耆老所称道,往往有之。
独以科目随时著闻者,举辄数十人,下者七八人,或五六人,或三四人。
其并于西眉者以是,而题名仅勒片石于讲堂之两楹。
绍兴閒,学官何耆仲使为之,形制褊陋弗称,且旧刻告盈矣。
今欲仿唐人遗意增创之,请于郡太守虞使方简
侯嘉纳焉,亟捐缗钱,命工役,植二巨石于中庭左右,培而址之,覆以层屋。
居数月,巍然翼然,与书楼鼎峙。
乃列前人姓氏,自端拱丙戌嘉定甲戌,凡二百二十有八年,合二百二十有一人,次第书之,不盈一方,虚其左以俟来者。
始告成于侯,曰:「伟哉!
宜叙之」。
乃召诸生而进之曰:二三子皆缝掖其衣者也。
夙夜强学以待举,其志于得乎!
其不志于得者伪也。
然先王崇学校,教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盖尊德性、道问学,然后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本末有序,体用一原。
后世所谓教与学者,既不能不出于科举词章,然学问思辨,当先义理,大本既立,举而措诸事业,斯有久大可观者。
不然,科目之荣诱于外,苟得之念袭于中,罢精神,费日月,工剽窃浮靡之文,以倖万一于场屋求售,则是碑之刻,毋乃诱人以利禄之为,岂侯所以私淑吾徒之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