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祥云寺行记(绍兴十八年正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全蜀艺文志》卷六四、《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五、《蜀中名胜记》卷二一、嘉庆《四川通志》卷四○
绍兴戊辰正月中浣,出郊劝耕,至东屯,因落少陵故居祠堂之成。闻祥云寺之后有瑞石,归路就往观之。策杖行山涧乱石间,踰里许,石果异也。事无大小,必先难而后获。是日,自东屯还过瞿唐,已将暮,任宾僚之去留。其同至者赵沂咏道、文定国公才、邓高叔谊、王鼎子新、李骥元骏、家茂秀实、张聿述之、朱齐卿醇甫、李宗臣元庆、杨誉时美。真胜赏也。刘昉方明书。
敬临堂记 南宋 · 谢谔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三
今之为邑者其弊有二,曰惮曰忽。夫地方百里,画封疆,置社稷,星列棋布,其民人乃欲知其休戚而不得,何也?意惮则无喜心,意忽则高坐宴安,谓政为浼我,皆不敬之所驯致。南陵有茂宰郭君高叔,其先君子宰湖之归安,尝以「敬临」名堂,高叔因即以颜其厅事,间求记于余,余曰:可谓知言之要矣。天下之事无难,惟敬则易,操舟而涉江河,不敬则攲;膏车而走康庄,不敬则覆。挟干戈弓矢而兵不敬则敌必陵;持参桂芝术而医不敬则疾必深。况夫铜章墨绶以齐我民,非居之以敬而冀政之善得乎?昔尼父可子桑伯子之简而深然仲弓之言,有以也。虽然,因民而敬,亦即以自敬,故曰敬人者人恒敬之。今之惮且忽者,持不敬之政以临之,及夫人之怨汝詈汝则叹其不我敬,不可谓之知本。余闻高叔力学信古,每事必审,名堂之意,孝道寓焉。想其正衣冠,尊瞻视,端庄齐肃,动静语默不忘而其民仰之,刑章不烦,赋役不愆,闻其风者可扫惮与忽之弊矣。大抵堂上之师,堂下之资,一焉为倅,一焉为埙,闻南陵之俗本淳雅尚义,况夫有以先之,将见其士人不但入公门而鞠躬也。问于其家而内外之肃如朝廷者,人人权绰也;问于其野而或耕或馌之如宾者,人人冀缺也,其亦可名为毋不敬也已!高叔名峣,官承议郎,谏议大夫。临江谢谔撰。
按:民国《南陵县志》卷四四,民国十三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