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郑唐老相过1194年9月 南宋 · 陆游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郑子有书癖,对书百事忘。
头乱不暇栉,炙冷不暇尝。
持此金石心,力求古文章。
吟哦作,蚤夜声琅琅。
方挥却日戈,耻窥及肩墙
不见今六年,所得非复常。
扁舟夜过我,剧论神激扬。
徐出二三篇,稊米于太仓。
已足起衰懦,黑丝生鬓霜。
使得尽见之,殆可针膏肓。
愿子继自今,勿惜倾锦囊。
因来数为寄,岁晚慰所望。
襄阳郑帅唐老1202年10月 南宋 · 陆游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正方
声名赫奕动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
一朝丹诏自天下,两班仰首看腾骧。
郑侯此行端可羡,绣旗皂纛戈如霜。
三更传令出玉帐,平旦按阵来毬场。
宿兵万灶尽貔虎,牧马千群皆骕骦。
酒酣赋诗幕府和,纵横健笔谁能当。
虽然郑侯志意远,虎视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门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黄。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洛阳
易祓郑挺各降两官辰郴州居住指挥(得旨:更追三官,送融州追两官,送南雄州。)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六、《育德堂奏议》卷二
臣闻同罪异罚,君子所讥;
昏墨贼杀,古有明宪。
陛下总揽权纲之始,除奸惩恶,所以风厉四方。
如其罪之当轻,固不可过于苛刻;
苟罪之当重者,尤不容以姑息也。
易祓奋自诸生,有声场屋,稍自爱重,何患不达;
而乃谄附苏师旦,侥求美官,为草节度使词命,搢绅耻之。
学校之士为之语曰:「阳城裴延龄之麻,由谏官而改司业
易祓苏师旦之制,由司业而迁谏官」。
闻此言,宁不愧死?
韩侂胄欲启兵衅,邓友龙侍御史谏垣,缔交合谋,更唱迭和,以排忠正之论。
友龙宣抚江淮,祓送以歌词,妄自张大,有「书盛事有椽笔」之语。
固知书,岂不知自昔权臣弄兵作威,果为何事?
正使一胜,遗祸方深,而反以为盛事乎?
然则之逢迎侂胄,其罪亚于友龙
而但贬两官,置之近地,轻重殊绝,未厌舆言。
郑挺庸鄙之夫,何足比数?
侂胄以其佞己,使帅襄阳
侂胄兴兵之谋犹未显也,而乃引惹边事,震动一方。
路漕臣及旁郡守皆恐其起衅,托疾丐归。
外虽张皇,内实畏懦,亦复诡辞求脱,改守婺州
及起帅淮东侂胄兵谋浸急,惶惑失措,遣家渡江,淮甸之民,惊迸流徙。
侂胄始觉其缪,贬秩罢去,赃污狼籍,仅追两官。
甫及踰年,复敢委曲干求,亟图甄复,侂胄已私许之。
祖宗惩治赃吏,用法最严,虽侍从之臣,苟坐吏议,率谪散官
之罪愆,岂容轻恕?
况其助开边隙,同于郭倪,今止追三官,犹以武德郎安处湖南,诚为佚罚。
臣愚欲望圣明,更酌二人之罪,重行贬窜,以协天下之公。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应诏李燔陈元勋郑准充所知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九、《后乐集》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今月二十三日,尚书吏部符,承嘉定六年正月十八日中书门下省臣寮劄子奏节文,乞明诏内外之臣各举所知。
在内侍从、台谏、两省官,在外帅守监司,立以期限,不拘资格,不拘统属,各许于文臣常调之中举实才之士二三人。
其有言行可称,事功可述,并条列闻奏。
以其所荐籍之中书,精加审覈,次第选抡。
倘或欺诬,必与连坐。
正月十八日,三省同奉圣旨依。
指挥到日,限十日闻奏。
臣伏见文林郎、添差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李燔经术精博,趣操刚方。
早从师友多士推服,分教襄阳,为帅臣郑挺挟私奏劾。
自是杜门刻志学问,不屑意禄仕。
堂审掌故,列属寺廷,皆辞不就,尚淹选调,未厌师虞,宜加崇奖,以励廉退。
奉议郎、前荆湖南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陈元勋文采高华,吏能强济,素安平进,有志事功。
方峒寇抢攘,宣劳幕府,剸裁区处,曲尽事宜。
帅臣曹彦约尝以功状闻于朝廷。
今已书满,以其才力,使任剧烦,优有馀裕。
承直郎、差充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郑准性资迈爽,学术淹该,策名儒科,通练世故。
陆沉州县,未究所蕴。
若蒙选择,必有以自见于时。
臣误蒙圣恩,俾分阃寄,自揆疏拙,无以补报。
祗承明诏,许之荐举,敢以所知者三人冒昧以闻。
之学行,实堪台阁之选,若元勋、若俱可备中外职任。
将来不如所举,臣甘坐谬举之罚。
故知和州陆秘书墓志铭嘉定九年九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二、《漫塘集》卷二八
维陆氏妫姓之别,以邑命氏,唐有为扬州长史者。
高邮于扬为支邑,因家焉。
至君曾祖远有干方之才,终武略大夫
祖植、父光弼,再世不仕。
父以君游太学遇寿典,封迪功郎致仕,后以君升朝再赠承议郎
承议建炎间避乱,奉父叔徙杭,自徙秀,今为崇德人
君讳埈,字子高,少颖悟,以学问自力,入学升内舍
绍熙庚戌,天子龙飞,礼部奏名第九,廷对擢居第四,授文林郎绍兴府观察推官,以忧不赴。
再调滁州州学教授
滁居山谷间,士习固陋,君至慨然曰:「教授吾职也,职可旷乎」!
乃尊礼老成以示之本,激昂俊秀以发其文。
又辟武斋以收勇果,兴小学以养童稚。
由是士皆趋学,是举始有以进士起家者。
继是入太学、登名科者相望,皆及门之士。
秩满赴阙,近比多由掌故升馆学。
君安于平进,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
浙漕事丛,入幕多贵游子,懵不更事;
间以才选,复视富贵可攫取,顾望畏缩不任事。
惟君明敏而彊毅,使者所敬,事无巨细,悉以委之。
积数月,彊者抑,冤者得直,台府为清,中外翕然归重。
会诏荐士,一时禁路上君名者七人。
丙寅八月,除国子录
丁卯二月,迁武学博士
八月,召试馆职
时用事者方肆其淫心以规恢复,君谓必先尽去中世浮淫靡烂之弊,而后可议此,末篇复请清贿遗以肃官邪,皆人所难言。
奏篇既上,除秘书省校书郎
戊辰七月,兼吴益王府教授,寻迁秘书郎
先是,嘉兴孝宗毓圣升府,士未沾恩,至是有请,参政卫公泾主之,君亦相左右。
或言其私,罢归。
明年七月主管台州崇道观
庚午六月通判和州
制置使黄公度以军赋不赡,议散武定军,议者惩榷淮之变,无敢任责。
黄以属君,君谓事固有名同而实异者,力田之民迫于饥寒,俯就行伍,则去而缘南亩固其本心。
但顷当荐饥之馀,则散之非其时,所给不赢数日之粮,则去而无其资,故不免为盗。
今小稔,朝廷复厚遗使之,退而有以自谋,何不可?
议以是决。
自庐而和,次第纵遣,皆按堵如君言。
濠梁阙守,制置使被命选才,以君摄事。
方和好未定,敌据濠以求成,继以叛卒猖獗,至是甫定。
或劝宜以亲信自卫,君谓乱离之后,当开示大公以收人心,若藉左右以免,末矣。
入境荆榛蔽野,行数十里无人烟。
武定卒既散,曰惟陆君能拊我,从而受廛者七千人。
君亦安集有方,振赡不遗力,田莱以之日辟。
又以守备单弱,乃援旧比请于朝,俾三衙江上诸军画地分戍。
既得请,君谓客主之势宜有以相权,郡有使校军,名籍贸乱,至胥吏窜名民兵冒请,乃亲料简,皆为劲兵。
总所转饟水陆劳费,君请计费就籴,费省而力不劳。
故事,士卒曾经借请,名曰破券,尅纳无已时,君命人置一籍,计实以除,士乐用命。
辛未长至,敌猎对境,人情惊疑,邻郡至传遽以闻者。
惟君谍知无他,畅饮自若,人恃以安。
更弊之初,君料旧券折阅且不售,即下令计元直,官仍出铁钱及交子广行兑便,其兑便所不及即给之据,且上其数于朝,俾就易左帑
时诸郡处置失宜,或至罢市,惟濠晏然如平时。
南渡优并边之郡,不起二税,州郡为量收课子。
开禧俶扰,并课子罢输,而郡计赤立,故诸郡皆以为言,惟濠屡乞展免。
其他如修学以养士,表孝以厉俗,增吏俸以革贪,优县用以宽征,皆于事变胶轕之时,而为根本无穷之计。
明年十一月,改知和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
初君去和,吏民相率祭祷以祈君之还,及是,欢迎如归慈母。
君亦熟其利病,所罢行悉契其心。
所以养士厉俗,宽属邑,恤寮吏,视濠有加。
郡困于兵,井邑萧条,君至未几,军民之居毕葺。
又以其馀力修囷仓、浚河湟,积贮有所,城守有恃。
事或近名而无实,宁忤众弗为。
郡有昭关千秋涧,地非要害,昔人一时据以拒敌,或摭以为说,遽议兴复,君持不可。
南渡初,籍丁壮最多之户为万弩手,人许占田三百亩以备器械,岁久丁口散亡,田亦他属。
中更兵火,益复离散,而议者欲严教阅。
君谓非休养士卒数年之后,阅实丁壮,更定名籍不可,不然徒扰奚益,议以是格。
令附邑者适君里中人,介不受私,寓公有不乐者,与剽轻士比而攻之,因以及君,坐罢。
明年五月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是岁饥,崇德为甚,君与同志为食以食饿者,日数千人。
十月以达于来年正月,穷日之力,不避风雨,以是得疾,终于正寝,实嘉定丙子二月壬辰,享年六十有二。
自道不明,士不务内,往往行不顾言,或操持小异,卓然不为俗染,复过于自守,才不适用。
若君者表里一致,言不浮于行,中外践扬,用不称其才,所谓古之君子,才全而德备者欤!
始余与君为同年生,余生晚,弗敢以辈行见君,君常以知友遇我。
尝为余言礼始于谨夫妇,故其生平虽妾媵未尝近,与兄埙友爱尤笃。
入君之家,见君事兄如父,拊侄如子,子侄化之,皆秩秩有礼法,下至僮隶熏其德,亦无傲偃气。
游其门者常若春风和气,所谓身修而家齐者欤!
平居淡然无欲,惟课子侄以学,掇古人切于立身行己之大者书而揭之,殆遍屋壁,故虽未尝厉声色以临子侄,而子侄亹亹奉教。
丁卯,二侄镳、钥同请监举,镳登戊辰第,今主临安府富阳县簿
君娶钱氏,封安人
子一人镇,甫冠,亦以进士贡漕台
初,承议君之去杭也,叔父忠训独留,皆笃于教子,故君与从叔唐老俱名于上庠
唐老两优释褐明年君登甲科,陆氏之盛闻天下。
唐老早世,母赵氏茕然无依,君兄弟迎养二十年犹一日,仕宦所至,必奉以行。
君立朝时,镇已屹然成立,同列多愿缔姻,君以女娣适赵氏,多女而贫,即聘赵氏,其义概有不可及者。
遇乡曲无少长,必有以为之谋,过于自谋。
其立朝而出,为郡而免,咸以乡人故,君无所惩艾。
自其未赴滁阳,时值甲寅之旱,部刺史郡太守委以荒政,已既厥心,至是复以拯饥得疾而死,盖其此心纯乎为义,俛焉孳孳,不知年岁之不足。
至其讲论天下事成败得丧,如数一二,则其所以试特其绪馀耳。
余尚忍重言之!
若夫莅官之廉,不徇例以苟取,不贱市以求赢,不以公帑为私惠,不以公馈为私有,虽于今为难,而于君为细,故不书。
初,承议葬县之西北崇德乡雁塔
君亡恙时,从伯氏展省,指其旁小丘曰,吾将从先君于此,故葬如其志,实其年九月丙午
前葬,富阳簿奉其父命以书来言曰:「吾弟实知君,非君无以铭吾弟」。
铭曰:
操行之纯,一家以仁,汉万石君
表俗厉贤,为政之先,汉韩颍川
臧仓非沮,武叔非毁,废兴天只。
雁塔之原,于千万年,君子之阡。
石门洞题名绍熙五年 南宋 · 郑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四、《括苍金石志》卷五
绍熙甲寅开封郑挺唐老中春按兵来游,登最高顶,寻绝壁,息岩下,煎茶赋诗,徘徊终日而行。
乔见山见山名幼闻梦符之子。)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七、《太白山斋遗稿》卷下
予为童时,先君子尝诲之曰:「耘斋乔先生、竹所倪先生,有子弟俱生己酉,眉宇秀丽,读书如布谷,笔势排迮老苍,他日为国器,非但吾乡之珍也。
汝曷强附焉」?
予由是往从之游。
倪字观道,试吏部第一,不幸不得年而殁。
乔字择善,十七入太学,应进士,出入中外,寄禄奉尚书几倍倪。
然终之不获展尽,如先君子之所期待。
择善前年卒,予哭之涕滂。
今年十二月十二日甲申,其子儆孙、似孙将葬之邑西山,与令人合祔。
先事,具行实哭谢曰:「知先君莫如君家父子,铭非君谁宜乎」?
弗获辞,退次之而为铭。
择善讳幼闻,世为婺之东阳人
曾祖某,祖某,俱以厚德称,某赠朝奉郎
梦符朝散大夫监察御史,累赠少保
师事吕成公,尝著《不欺论》,世传之。
公既有异质,又得异闻于家庭,学不待诏而成,《周官》驰声上庠
丁少保忧,服阕,从保任铨,中迪功郎兴国军大冶簿。
丁母夫人钱氏忧,服阕,监□官县场杨村酒库。
入帅幕,一府倚重,登绍定龙飞第,衢州开化
将从班入,会汪寇犯境,郡将谓非公莫适任责,请于朝,因任外,改官干军务
贼平,改知池州青阳县,解落整比,以治办称。
常平使者劝义役,一道四十三县,青阳最先成。
留耕王公材之,褒表增秩。
暇时举行乡饮,仪文灿然,士益知劝。
秩满,通判临安府。
引疾,主管云台观,监临安府粮料院
入为诸军粮料院太府簿
寺丞宗正,知处州,两易台州
丁岁大祲,招籴劝分,饫饥药病,虽凶而不害。
讼牒山积,剖决川流,约盈拾漏,用度无乏。
方骎骎向治而公去矣。
初,史丞相开督庙堂,使公上下其议论,不能合也。
会其专国,公亟丐祠,旨别与郡。
去之日,阖城遮留,德旗系道,老稚有泣下。
计使乡人务为迎合,诬公易旧楮,意欲乾没,削秩居抚州
史寻亦悔之,踰年即放使,某以蹈危险,绝意荣望。
淳祐十二年,始复朝奉郎,一星终矣。
训词意旨,有「遗憾于昔,而甘心于小」者,盖其冤状,不惟时人知之,皇上固洞烛之矣。
差知常州丁大全主管崇道观
参议淮西制置大使司,事今师相,主宾欢甚。
擒虏酋,由朝请大夫朝议,怀远转中奉,权知常州
进用之意未遂也,乃景定三年八月十二日,无疾终于正寝,年七十有四。
越一年,始葬。
娶胡氏,继詹氏、吴氏,俱系令人。
三子,长唐老,已逝;
次儆孙,将仕郎
次似孙,以致仕恩补通仕郎
女一人,未行。
女孙一人,适承直郎潭州南岳书院山长金士龙
内行九族,外礼宾友,下至泛应流俗,亦不事涯岸。
常慕范文正公,欲创义庄,顾局于力,月给时周,吉凶皆有助。
乡曲义举,悉归身先;
缓急扣门,不以存亡为辞。
纳谒终日无倦,稍暇则手辑简编,未尝有疾声遽色。
耻言人过,闻寸长片善,辄喜见颜色。
家务井然,户庭蔼然。
少保于平章孔山为乡先达,谱姓则兄弟也。
孔山得政,公退自竞畏,齿朝不待期,即请待次君而去,而素不惑者,方簿于除。
此可以为世道叹,于公乎何有!
吾夫子论乡人之好恶,而别其善不善。
昔之陷公者,其人已可知。
至于参枢平舟杨公东畎曹公意一徐公留耕王公久轩蔡公,皆所谓称于天下者,善不善可以观矣。
即以西郊筑祠三楹,绘乡贤达丞相叶公而下十有二人,时节率同志奠祀,曰:「此先君少保之师友」。
故扁曰「师友渊源之」。
左右花木迷合,小园陂塘,作亭谢,四时佳致,辄载壶觞,携杖屦,啸咏为乐。
诗句如行云流水,有香山思致。
燕居之室,名以「友恭」,立馆其旁,曰:「吾兄弟六人,出处虽殊,终始其间。
吾二子渐长,能志吾之志,庶不负命名之意」。
号见山居士,有文集三十卷。
予齿少于公。
俯仰六十年之间,同时燕游,先后凋谢,予老且熟矣,可使公无传耶?
铭曰:
开八秩,齿非不寿;
秩五品,官非不遂。
叹世事之轮云,竟不登于显位。
惟友惟恭,可以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