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安人张氏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南涧甲乙稿》卷二二
夫人张姓,讳法善,世为和州清旷人。
伯父邵始登进士第,为敷文阁待制,赠其祖几至金紫光禄大夫
父祁,历淮南转运,知江州,寓直秘阁,终右朝散郎
妣李氏,某官文渊女也。
夫人生二十四年,为右朝请郎直秘阁、今宁国府长史韩君元龙继室。
年三十九,乾道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殁于宁国官舍。
长史将葬夫人,而以书抵其弟某曰:吾之娶于张也,因子之议也,不幸已矣,其亦子为铭之。
盖夫人之兄孝祥,妙年以文学冠多士,入中书舍人,名声藉甚。
方其校中秘书也,某实与之游,而夫人淑称稔于外,江州择其婿甚艰。
长史时为县天台,亦再娶再夭,无复婚意。
舍人独与某议,以夫人归吾家,谓夫人性静专,且知书,能诵佛经,习于世故,举族人人敬之,宜为长史配也。
既嫁而奉太夫人谨甚,抚儿女如己出,遇事整然有条,大小咸喜,无一不逮所闻者。
尝因小疾,太夫人躬抚摩之,夫人遽起曰,姑也而以女视妇乎,其何敢不事姑如母也!
后数年,长史官荆南,太夫人得偏痹之疾,夫人扶掖起居,凡汤剂食饮,必历其手而后进,如是踰一纪。
太夫人既弃诸孤,未终丧而夫人遂哭其兄与其女弟,又重罹江州之戚,期功衰斩,殆不堪其忧。
由是亦得疾,病屡作而未平,乃趣长史,俾为其子婚而嫁其长女,日夜以为言。
及妇与婿将踵门,则喜甚,力治其所须急者,纫治补苴,顿忘其劳,且曰吾毕此死亦瞑矣。
不数月,夫人疾果甚,一日呼其儿女妇媪悉坐床下,告以家事,谆谆累数十语。
而己生二女返麾去之,曰是幼未有知也,徒乱人意。
命浮屠作忏度法,而侍婢击磬,声未绝而逝。
男曰沆。
女曰妙智,适左迪功郎、新饶州安仁县主簿李景和
其二女则曰纪,十有二岁;
曰华,九岁矣。
尝生一男,曰相老,未晬而夭。
遂以是年十二月丁酉,葬夫人宣城凤凰山,介于先夫人与长史前二夫人茔之侧。
长史悲不克自铭,而俾某铭。
始某兄弟既终丧而别也,夫人泣曰,某已属疾矣,叔他日来当不复见也。
呜呼,孰谓其果然哉!
铭曰:
洁身而家女之德,事姑犹亲妇之职。
俗浇不还世乃识,鸤鸠之仪矧如一。
能齐死生繄学力,不相夫子吁可恻。
两殡之原姑之侧,铭焉弗忘此其室。
新喻县新作秀江桥1190年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一、《诚斋集》卷七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秀江桥」三大字,焕学尚书谢公谔书也。
桥作于何时?
属役于淳熙丁未之冬,僝功于己酉之秋也。
作之者谁?
县尹李君景和、邑士丁君南隐承奉郎谢君岘也。
秀江故无桥,舟子专波涛以为利,过者病之。
兹役之兴也,是岁江西大浸,氓菜其色。
提举常平使者陆公洸以闻,诏行振贷。
公奉诏错事,下二尺木书谂郡若邑,旁招乡里修洁之士志于氓而肯力于公上者董之。
于是临江军新喻县之士民合辞以告于县曰:「丁君某可」。
于是县尹具书礼及门三请。
君既至,与县尹言于常平使者曰:「饥民不加少,而廪粟不加多,将奚以赒?
官有不赒之赒,则氓受不惠之惠。
谓宜如范文正公兴役于饥岁,可乎」?
使者曰:「诺」。
县尹及君及谢君属耆老而告之。
工正等六百人皆曰:「诺」。
于是僦氓为工,造舟为梁,遐迩奔辏,运木挽土,日千其人,刳剡舴艋,二十有奇,于铁于石,载维载堤。
桥成,溯而望者,凫鸥之泛清波而将翔也;
履而过者,若鸟鹊之梁天汉而不没也。
于是氓之枵者果,瘠者泽,流者止,而往来之济者视渊为陵,视冰为炭,视惊涛为坦涂
县人录其役,谒余记之。
余曰:「是可书也」。
今夫见冬涉者其心恻,见溺者其颡泚。
然舟子专济人之役,而心不动焉,或利之也;
有司居济人之位而政不及焉,或牵之也;
士君子旁观动心而力不至焉,或不位焉者也。
今陆公庸李君,李君位焉而莫之牵;
李君庸丁君、谢君,丁君、谢君不位焉而莫之辞;
丁君、谢君庸饥氓,饥氓利焉而莫之怨。
夫惟饥氓利而舟子始不利,夫惟舟子不利而邦氓始大利。
然邦氓之利,大之难乎,抑久之难乎?
大而不久,邦氓之利其不复为舟子之利乎?
未可知也。
后之人尚毋忽。
绍熙初元十月九日,具位杨某记。
叶氏录验方跋嘉泰四年九月 南宋 · 李景和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一、《中国医籍考》卷四八、《宋以前医籍考》第一一○○页
右《叶氏录验方》,大社顷在龙舒,面以见授,具言集此书之不苟。
予归而试之,如治伤寒,神授解肌汤、补心七宝丹等药,皆有奇效。
予后为霅为婺日,两狱遇有病囚,居民间值时气,辄施解肌汤为剂,动以数十斤许,服者无不立愈,得名神捷,诚不忝。
江淮间人多信用之,它所或未之见,予故刻之东阳郡斋。
嘉泰甲子九月望浔阳李景和书。
邵武墓志铭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四、《西山文集》卷四四
庆历中富文忠公条上河北十三策,宗室子补外官其一也。
时虽未及用,迨神宗皇帝稽古制法,卒如公言。
自是二百载间,英材出于帝胄者,彬彬中外,至不可胜数。
若故邵武太守赵侯时通者,亦其人也。
侯字宜伯,系出秦魏王
曾王父公著,内殿崇班
王父彦颜,秉义郎,赠朝请大夫
考傃夫,朝请郎,知广安军,赠正奉大夫
妣,硕人江氏。
侯自少笃志问学,淳熙辛丑,以取应授承节郎,添差筠州上高酒税,再添差监江州赡军库、潭州南岳庙黄州蕲州酒税,遂登庆元丙辰进士,改承事郎知临安府馀杭丞,裨赞县政,荦荦有声称。
知南康军建昌县建昌江左剧邑,赋繁讼夥,裁处有法,民以便安。
尤属意教养事,增学廪,广弟子员。
北门桥路圮恶,为攻石甃治,以便行者。
倾盖以俟大宾客。
邑人纪之,部使合荐于朝,中都贵人亦有出力推挽者。
侯不乐猛进,顾取鄂州分司粮料院以归。
至官,边事方急,朝廷出重臣宣威,调度甚夥,公从容举职不少阙,而特以才谞为吴公猎薛公叔似所知。
嘉定初通判临安府。
时楮币价日损,朝家方严称提之令,府尹徐公邦宪下都城之直,使与外适均,以绝奸民之牟利者。
侯争曰:「内之独重不犹愈于中外俱轻乎?
今必若是,则民间窃窥其上,以为不自贵重,其削当日甚」。
未几,果如侯言。
后尹赵公师𢍰加严泄钱之禁,有犯者悉锢之外寨。
侯又谓民愚无知,情可悯,手疏二百馀辈,丐原之。
且谓城外细民贩鬻鱼虾菜果诸物,不过营求龠合,逻卒利其获,亡多寡辄指为出境,钱既没入,又治罪而责之偿,非所以矜困穷,并其他苛扰之状,一为尹精言之,请加禁止,民赖以少宽。
侯又谓杭濒海斥卤地,百姓藉盐以自活,今犯至铢两辄拘縻之,非是,请释其情之最轻者,于是获免者数十人。
后尹至挟才多媢忌,以侯遇事执议不为屈,风言者诋诬之,侯坦然无戚嗟意。
既归,筑室庐阜之阳,莳花蓺木,以赋咏自娱。
久之,得主管台州崇道观通判抚州
守去官,侯摄其事,公帑物铢毫无妄取,旁郡交馈遗,辄以承摄谢却之。
知邵武军,凡两陛对,所论皆当世民瘼。
至郡,首为文谕俗,戒以毋纵酒,毋尚气,毋挟兵刃。
又令民五家一甲,甲内有欲杀人不觉察、既杀人不亟捕者,皆坐之。
于是以刃相戕者为少戢。
下车财三月,小大之政,次第举行。
虑民之饵伪剂也,为置局以惠之;
虑贫乏者之难于称贷也,为立库以济之。
学廪不足,则议买田以助其给;
兵弗闲于艺,则时按阅,厚赏激以示之劝。
于是军民胥便,而侯以疾告矣。
十四年七月二十有一日,终于郡之正寝,年六十一,官朝散大夫
宝谟阁待制李公景和之女,封宜人
子若采,某官。
女若善,适某官曾颖茂
若柔,先卒。
侯天资孝友,每以禄养不及母为终天悲,岁时展省茔垄,裴回弗忍去。
正奉公殁,所当得赀产皆捐以予诸弟,虽遗泽亦义逊亡靳容。
居官廉白自好,婿李氏时得奁田二顷,其后历官久,卒无大增益云。
予少出入李公之门,知侯本末甚悉,若采以是年闰十二月甲申,葬侯于星水县长文乡,而使来谒铭。
铭曰:
士莫病于无仁心,尤莫病于无仁术。
懿哉赵侯,恳款平实。
天府片言而解絷者百数,樵川三月而怀恩者千室。
惜眉寿之弗遐,曾未究其什一。
黎山之阳,厥壤惟吉
我为斯铭,昭揭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