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彦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奏举范应铃赵师赵彦章余圭邵应祥赵崇滕仲潘复乞赐甄录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窃谓国之根本在乎民,民之休戚在乎令。
臣迩者不揆疏外,以一道官吏之政有实绩者冒昧敷奏,而县政之卓然可称者犹未殚举也。
宣教郎、知抚州崇仁县范应铃持身清介,遇事精明。
初任尉于吉之永新,屡与郡太守争辨是非,而守常屈。
崇仁当积弊难治之后,应铃严于吏而宽于民,苦节非泛之费,蠲罢亡艺之取,私谒不行,豪猾屏迹,不畏彊禦,实可大用。
奉议郎、知隆兴府南昌县赵师陶禀资粹温,持心平正
六年岭外,休誉蔼然。
得邑南昌,仍在旧所游学、人情至稔之地。
陶善待故旧,屏绝请托,凡民间争讼,亲自体访,必欲尽得其情,而获罪者皆伏而不怨。
平易近民,允有贤业。
承议郎、知袁州萍乡赵彦章文学优长,议论公正。
一第三十五年,安恬自若。
前任本路提刑司干官,以所得京削逊与别司母老之人。
萍乡无非学道爱人之政,搢绅乐道之。
宣议郎、知筠州高安县事余圭襟度温雅,政术详明。
生于相家,宛若寒素。
初入浙西仓幕,已有令誉。
今于高安凋瘵之邑,不事敲扑,月解自办,抚摩小民而狱讼平息,上下皆安之。
奉议郎、知隆兴府新建县事邵应祥为学醇正,处事宽明。
分教于衢于徽,皆穆士论。
改秩作邑,饰以儒雅,能于催科之中不废抚字之政。
参之公议,委有能称。
宣教郎、知抚州临川县事赵崇尹赋姿开爽,遇事直前,犯险潢池,以脱盗阱。
临川颇号繁剧,尹到官未久,声誉甚休,能于整办之中不失和平之政。
考之行事,可谓通材。
承事郎、知建昌军广昌县滕仲宦生长名族,服习典刑,平进宦涂,多所扬历。
广昌僻在山谷,风俗顽犷,宦一以无事理之,狱讼简寡,政誉翕然。
从事郎、知吉州永新县潘复擢自儒科,精晓吏事。
前者分教蕲春,大得士誉。
永新邻接溪峒,加以豪户盘结,调获得宜,彊者伏而弱者爱之。
刑役清简,纲纪肃然。
此八人者,皆作邑有善状,字民有实政,为一道所称。
欲望朝廷特赐甄录。
奉新县谯楼记 南宋 · 赵彦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
重门击柝,肇自古初。
外建皋门,实重侯国,夫门之制尚矣。
奉新县门南向,自唐神龙迁县以来,未之有改也。
按《续题名记》,政和中县上官允若始创楼。
又三十年,夷陌易向,寖失旧规,相传于士人进取不利。
自此更五六十载间,进士登科题名仅三四,而卿大夫贤能之书,或比岁一献。
开禧丁卯,会主簿赵希义主学,邑人士相率以告,乃为请,令君笥撤旧屋,视向一新之。
众志翕然,费不约而集。
工未辍,叶代去。
陈令君尧仁踵其成,终弗克备。
庚午秋尚书简肃南城张公之孙国均字维之始至,即病之,顾力未遑也,乃先修学校,崇教事,虽饩廪膳爨之末,无不备饬。
明年俗益康,政益暇,乃率僚佐诸生少长于学,举乡饮酒礼,远近来观者莫不兴起。
明年,君报最,将及瓜,邑内长幼状其治行诣府乞留者数百人。
一日,谂于众曰:「县楼更造既再,竟成道旁之筑,今索然层屋而已耳。
如人形体略具,而精神弗随,其何以耸民之视听,壮吾邑之形势哉」?
乃命日量功而落成之。
翼张翚飞,洞开双扉,振陈拔卑,为高为新,烨然丹青,光辉烛人,诚百里之雄观焉。
于是拔解者四人,半在郛郭;
待补太学者又五十人。
呜呼,岂君垂意作成,天固相之,诚若所谓兴作之会契于阴阳之运,土木之功应于福泽之数者欤!
时创楼之士,咸以记请。
君曰:「此非某之功,前人之功也。
然某得承乏兹邑,值时和岁丰,上官仁贤,宽其程督,得与诸君相从事
否则,肘一掣,书虽欲善,得乎?
此又非前人之功,上人之功也」。
士若民喜曰:「此令君所以为功也」。
使来俾彦章记。
尝闻之,全义县不利塞北门百有馀年,卢遵为令复之,而邑人便焉,河东柳子厚记其事,以为贤莫大于成功,若是而不列,殆非孔子徒也。
呜呼,君之功有逊于全义者乎?
自是推之,由小以验其大,其惠利斯世,庸有既乎?
若述令辞,以声美绩,当有大手笔子厚者书之,非彦章所敢云也。
按: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乾隆十五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