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翁安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屏风山题名 南宋 · 翁安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七、《桂林石刻》上、《桂胜》卷二、嘉庆《临桂县志》卷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六、《粤西金石略》卷一二
淳祐丙午复亨之明日,永嘉翁安之恭父,宝婺章文之文叔开封刘必闻达可,庐陵郭有道景泰,左谠忠父,旴江黄应龙正父,周子荣景仁缙云潘景丑师孟,清江萧奎次,同饮饯南海钱益良辅于簪带亭,乃瞰栖霞,步曾公岩,登辰山,重会于此。
是日也,瑞云翔空,爱景腾耀,群玉献状,沃野如绣。
眷焉良集,于是乎书。
山窗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三、《须溪集》卷四
袁氏山窗,古心先生益国江文忠公之所书也。
吾行庐山,意公笔墨在在晖映,然山南北无一字,非居者之不求,求不与也。
而南林之外,兹山之下,夜光出屋,飞动洋溢。
念与公游从,非无意者,而故居陋甚,不足以容,于今何及。
盖徘徊瞻忽之馀,如见庐山高于此。
少时读《凌虚台记》,以为在终南之下而不见山,故筑台焉,如使见山者必待筑台而后得之,则亦多事矣。
是间面壁,斲之为窗,而天生焉。
不知苍苍者之欸我耶?
抑余力能致于此也?
盖悠然与之日夕,曈然与之俱晓,不惟山在吾目中,而天亦在吾山中矣,岂小之为量,纳岑楼寸碧而已耶!
彼以为一隙之明,从是渐悟者,不知心体之陋见。
心即天也,天高九万,一举目而大全露,岂有破碎隐显昏澄之隔、大小之间,若痴蝇之触,飞伏之眯,栖螟之窃耶?
不知心体,则虽四方上下无往而不碍。
自未有此窗言之,塞固塞也,转而为窗矣,而窗亦塞也。
自窗之外言之,则山之未见者见矣,而山亦塞也。
山则在此矣,不知是山与他山复何如?
平生所见又慊然如有不足,而为之远想,为之图画,往往喜闻而厌见。
不知一丘一壑即千岩竞秀,政自何异,复亦何以易此?
每山行历落,穷崖深穴,愈尽而愈不尽,然奇峰翠霭,曾不如遐观而倚杖;
及僧房野店,得之燕坐,如窥如即,尤使人依依而不能去,胜于当然,无不得其全体。
此亦观之至也,尚何求乐哉!
恭父既玩之此窗矣,尝试以吾言隐几,则见山如我,见我如公,要亦未尝不日相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