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栉夫”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濂溪大富桥记 南宋 · 赵栉夫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一、太常周氏宗谱、《濂溪志》卷四、同治《永州府志》卷三下
道州营道县西出郭二十里,有村曰濂溪,楼田保,元公故居实在焉。
未至故居二百馀步,有水萦纡,隐隐如青罗带者,濂源溪流也。
溪之上有小石梁,横跨乎青罗带者,大富桥也。
世传以为元公年十三时钓游之所,其然岂其然邪?
余牧舂陵,春秋行舍菜礼,每谒故居,儿童□□□□□□□□则□信乎其然也。
于是周览山川,徘徊左右,顾瞻遗像,生色凛然,为之叹曰:盛矣,元公父子祖孙道义之尊,即夫子之宫墙阙里也。
然窗棂几格,龛帷服用,色色弊陋,殊非所以尊崇之意。
□前有□□□创小学以为教育周氏子孙之地,而于故居似未加详焉。
余误□□比来帑藏请益,甚欲一新□□□□□□□□□其一二,而又不能并其桥与亭而新之,是余一大欠事也。
一日,周之子孙主祠者天□□□□起而□余曰:「先生既嘉贲故居之仪式矣,桥则天祺将□月俸而新之矣。
亭□未创,不可□□以□□世□垂后来,天祺窃有请焉」。
余应之曰:「龙山豸岭之嵯峨,濂溪营水之□□,钟而生元公焉,上以□□□于往圣,下以开后觉于将来,其功盖不在孔子下。
少年钓游于此,意岂专在鱼邪?
□亦与子钓而不网者同一意,余何言哉」?
既而思之曰:元公之道无得而名,然桥不名钓游而名大富,其义安在?
□读《易通》而得之,有曰:「天地閒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非富乎」?
又曰:「见□大则心泰,非富之大乎」?
夫富□也,富贵之富小也,道义之富大也,见其大则忘其小,志于道义则富贵不足道。
大哉富乎,其道义之富乎!
此桥之所以名也。
登斯桥者毋以钓游藉口,盖有得于言外之□云。
咸淳丙寅七月既望中奉大夫、知道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管界沿边溪洞都巡检使高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借绯赵栉夫记。
迪功郎道州州学教授、权通判事彭□□书。
迪功郎道州永明主学、权濂溪书院山长王景□立石。
□□书院掌御书李挺祖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