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孟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三学同舍会序 南宋 · 郑霖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吴郡志》卷二、《吴都文粹续集》卷二
淳祐己酉月正人日郡守郑霖三学同舍,序拜于天庆斋堂。
会者四十二人:天台郑霖景说(参持志谕,存心长,服膺学谕。)吴门颜岩世光、(节性)应天滕哲景初(养正)天台公明元德、(养正)吴门孔烨明仲(观化学谕吴门盛文韶景声(率履)吴门詹次骙平叟(持志)吴门滕照德明、(养正)会稽扬珍庭玉允蹈三衢滕英杰德秀(养正)婺女吴邃渊渊仲(诚意)吴门张经德常(节性过存心、服膺、习是。)会稽李士特奇父(果行)、吴门钱振祖季(笃言)嘉禾赵与理子正宗学立爱过怀德。)三山赵绾夫景扬、宗学怀德学录吴门震亨子东(果行过时中。)吴门朱杲晦叔(务本)兴化陈寿翁仁父(笃信过果行学谕。)三山陈梦圆宗震、(务本)严陵诸葛克念师圣循理三山桂岩肖、(持志)三山林应炎光远(习是)吴门陈伯章焕文(诚意)吴门吕直之道夫(持志)三山陈龙炎刚伯、(诚意)毗陵李煓子明、(存心)吴门范爽邦景哲(守约)三山郑宏洪甫(率履)吴门干天麟仁仲(习是)合阳侯季立(持志)通川高仁立仲立(立礼)吴门陈由之子是、(诚意)吴门赵时㻽德玉明贤怀德。)通川高仁洽君泽(立礼)吴门张应高仰之、(贯通)天台时和甫(习是)金华士表仲端(服膺)南剑陈洧有之、(率履)临安昌朝文叔德)三山陈钰伯坚(养正)通川霆伯声(服膺)
序曰:淳祐九年岁在己酉,天基锡宴之后二日三学同舍序拜于吴门天庆观
礼成,宴于郡之春雨堂,有执爵而祝者三,始酌曰:「侯自制锦而历符节,加惠此邦尚矣,愿守五年之信,终始如一,毋废甘棠」。
又酌曰:「仕而行义,敬共厥职,愿毋愧《羔羊」》。
又酌曰:「学优则仕,时当其可,愿无负乎《丰芑」》。
于是合席皆作而谢曰:「凡我同盟,有味斯言」。
是集也,序以齿,交以礼,会以文,隐然乡饮之遗风,依然斋庐之旧习,欢然相爱而又有规焉。
古之人饮食必祝,歌诗以见志,其庶几乎。
赵子固墨迹咸淳四年八月 南宋 · 赵孟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三、《珊瑚木难》卷四、《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五
画谓之无声诗,乃贤哲之寄兴。
有神品,有能品
神者,才识清高,挥毫自逸,生而知之者也;
能者,源流传授,下笔有法,学而知之者也。
伯氏彝斋天姿颖悟,人品既高,以其文章书法之绪馀,游戏翰墨,为众芳写生,运笔如飞,气韵清拔,生动造妙,其入神品者乎。
乙卯春子昌至自毗陵,彝斋留侍笔砚,钦承师事,口授笔传,摹仿弗释。
是秋,彝齐游壑翁门,叶子昌改馆于高丈之烟雨楼,住游閒雅,时而习之,心得手应,渐入佳趣
后数年,彝斋奖之,日工于斯。
子固之馀芳者,其子昌乎。
彝斋已矣,子昌之笔日进,见似之者而喜。
子昌袖彝斋画法、诗卷求予著语,余深嘉其志之笃,欲勉其艺之精,能品
山谷先生宗室大年画卷云:「大年东坡作竹石,殊有思致。
笔虽觉柔,年少故耳。
使大年耆老,自当十倍于今,精义入神」。
子昌勉诸!
岁在戊辰中秋赵孟溁题。